登陆注册
6402200000011

第11章 徐悲鸿春风五度新加坡

徐悲鸿在海外的艺术人生,以在巴黎七年为最长,而居住新加坡前后五度为次数最多;有幸的是他在狮城结识了著名侨领和收藏家黄曼士,这对他的艺术生涯甚至婚姻,均产生过重要影响。

黄曼士其人其事

新加坡有位著名侨领和名士黄曼士(1890—1963),祖籍福建南安,他继承父产和作风,常收藏字画古玩,广交学者名流,平时仗义疏财、乐善好施,朝野称赞。英国殖民政府委为华人参事局委员,又任佛教总会董事、南洋学会会员,他对中华文化艺术的贡献在南洋有口皆碑。

“(黄曼士)在新加坡的房子,宏伟华丽,气派非凡,一间宽大的客厅,全部中国式布置,红木镶嵌螺钿的桌椅,古董字画,琳琅满目。这一座大厅,便是新加坡有名的‘百扇斋’,它被誉为足以代表中国文化的客厅。”

为了自身和祖国的利益,徐悲鸿曾五度奔赴新加坡,接踵其妻蒋碧微也曾两次光临“百扇厅”,他们原本均不认识黄曼士昆仲,但命运使然,终使徐悲鸿伉俪与黄曼士昆仲,从陌生人而跃然成为莫逆之交,卒使徐悲鸿的艺术创作日隆并饮誉海外。

1925年间徐悲鸿官费留学法国,只因官费中断,徐悲鸿夫妇在巴黎的生活陷入困境,于是徐悲鸿走访当时中国驻巴黎总领事赵颂南求援,由赵颂南向他推荐介绍,徐悲鸿夫妇便认识了在欧考察的原福州望族黄孟圭。而曼士是他的二弟,侨居新加坡多年,事业早有成。孟圭在知情后便把徐悲鸿的天才和困难告知曼士。曼士接信后,对徐悲鸿的处境深表同情,乃修书约徐悲鸿即早来新加坡。他说可以为徐悲鸿介绍侨领为之画像,如此可获得一笔丰厚的报酬。

获此佳音,徐悲鸿欣然告别爱妻,1926年持黄孟圭致曼士的介绍信乘舟来到新加坡,黄曼士热情地接待了这位潦倒的留学生若弟,接着为他安排住处和画室。徐悲鸿感激涕零,从此尊孟圭为大哥、敬曼士为二哥,双方建立了兄弟般的亲密友谊。

黄曼士四处活动说服,他对侨领们说:“有钱有地位之人物,百年之后无人能知之者,唯有生前请名家画像,岂不是与名画同千古。”言之成理,听者亦乐从之,于是陈嘉庚等华人侨领皆迈步“百扇斋”,甚至连英国驻新加坡总督汤姆士,也移驾“百扇斋”,大画家为总督创作了巨幅全身戎装油画像(得酬金叻币二千五百),可谓丰厚。经过半年的辛苦,徐悲鸿“得款数千金”(折法币六七千元)。

蒋碧微首抵百扇斋

徐悲鸿满载而归,但他途经上海,买了不少金石书画,以致回到巴黎时,已所剩无几。夫妇二人发生口角,因为苦撑了十个月,便又陷于山穷水尽的困境。

但是天无绝人之路,徐悲鸿在得到中法大学教务长李圣章的路费支援后,1927年4月便带着简单的行囊,第二次踏上新加坡国土。

这时蒋碧微已怀身孕,她连忙写信告诉丈夫,希望寄旅费来让她回国。徐悲鸿很高兴地复了信,但寄来的钱不足购船票,直到6月份由她父亲寄来三百元蒋碧微才得以携带多件行李上路,舟抵新加坡,可当她在甲板上眺望,却不见丈夫的影子,忽然看见黄曼士伉俪从码头迎上船来,这是蒋碧微第一次幸会黄曼士夫妇,她很感动。寒暄过后,黄曼士交给她徐悲鸿的一封信,至此她方知丈夫已先去上海布置新家去了,曼士夫妇迎蒋碧微回百扇斋,蒋碧微入室惊叹百扇斋“宏敞华丽,庭园满植奇花异草、热带树木挺拔高大”。主人请贵客用膳,饭后,曼士送蒋碧微登船回国。是年10月1日,蒋碧微终于回到了阔别八年半的祖国,一家团圆,欢乐无比。

1934年秋,黄曼士伉俪到上海,徐悲鸿夫妇热情地留贵客在家欢叙了几天。

办画展义赈祖国

1939年1月,应南侨总会主席罗嘉广的邀请,为帮助抗日筹赈,徐悲鸿第三次来到新加坡,他如以往仍住在曼士家中。在新加坡各方大力支持下,徐悲鸿的画展如期开幕。画展的首日观众十分踊跃,新加坡总督夫妇也亲临祝贺参观,临别前特与徐悲鸿合影,消息登在报上,占据了很大篇幅。画家的作品,除了非卖品之外,均销售一空。徐悲鸿不忘祖国正在受难,他将全部卖得的画款,捐献给祖国以救济难民,可他自己分文未得,这位赤诚的艺术家最终回国时连路费都是自己掏腰包的。

1940年11月,悲鸿告别邻邦印度,第四次踏上新加坡国土,此次仍下榻曼士家中。这时马来西亚的吉隆、槟榔、怡绿的华侨纷邀他去该地办画展。徐悲鸿满口答应,于是他日以继夜,挥汗如雨地作画,为了支援祖国抗战,他得了脑疼病。1941年,这三座城市先后举办了筹赈画展,徐悲鸿在会场受到华侨的包围,画家非常乐意地为大家签名,同时应邀发表了抗日必胜的演讲。侨胞们竞相抢购悲鸿的作品。悲鸿把三次画展筹得的巨额收入,全部捐献给祖国。

徐悲鸿此时为孟圭、曼士昆仲作画写字,可谓有求必应,不遗余力。据黄火若回忆:“悲鸿日常作画,曼士总是站在旁边,或坦诚地提供意见,或由衷地加以赞许。遇有较突出的作品,只要黄老稍微示意,他便立刻题了上款送给他。”徐氏曾送给曼士一匹“马”,并用汉碑体题词:“芳草得来且自饮,更须日计尉本生。”他又赠孟圭一幅水墨“马”中堂,时人誉为精品。是年9月,悲鸿为“百扇斋”题匾,又作文说:“曼士聚扉不厌其多,言百者兴成数也。”悲鸿遂将自己两次买来的扇面悉数赠给了曼士,百扇斋主人开心极了。

新加坡画家陈人浩对徐悲鸿与黄家昆仲的交情,给予很高评价,他说:“悲鸿作品大量留在新、马两国,是中国画家在本地最知名者……可算是替本地开辟道路的先驱者。”

短暂行脚告别新加坡

1941年11月,美国援华总会邀请徐悲鸿赴美举行画展,大画家第五次回到新加坡,月底徐悲鸿将新作品装箔待发,可到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赴美计划遂成泡影。无奈他便将绝大部分作品托运回国。可惜尚有四幅油画遗留在新加坡一新华侨小学内,新加坡陷落后,那所小学便将油画沉入井底,全部遭到破坏。悲鸿闻此不胜悲戚。

1942年元旦,日军占领新加坡前,黄曼士夫妇去了伦敦,孟圭不知去向。徐悲鸿念及“孟圭,曼士俱无消息”,不由感叹“南洋数载,竟成一梦”,他挂念着孟圭、曼士昆仲是他心中不移的“吾恋恋的高贵性格之友人”。

同类推荐
  • 风孰与高:于谦传

    风孰与高:于谦传

    本书详细真实地记载明代文学家于谦的生平活动、思想发展、学术成就、社会交往,并注意叙述传主生活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学术思潮、师承传习、历史影响等。
  • 飘落的风筝

    飘落的风筝

    本书是一本自传,作家在童年的乐趣、相信自己的双手、母亲教我诚实、我有一个温暖的家、花季里的畅想等文章里,讲述自己的童年故事。
  • 沈从文:湘西之蛊

    沈从文:湘西之蛊

    本书作者陶方宣追寻着沈从文的生命轨迹,以细腻浪漫的文笔描绘湘西的奇异风情:神秘的赶尸与罡仙、痴情的苗女与水手、多情的却又杀人如麻的土匪——奇情异事与妩媚山水交织在一起,勾勒出沈从文曲折而又动荡的一生。
  • 罗斯福 尼克松(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罗斯福 尼克松(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生动记述了两位政治家的家庭背景、童年生活、艰辛的求学历程、充实的大学生活、宽广的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重大影响的人和事,重点探究了他们取得成功的主客观因素,更多的描述了他们成功之前的历史,是值得一读的励志类读物。
  • 三皇五帝的传说

    三皇五帝的传说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三皇五帝的传说》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三皇五帝相关历史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三皇五帝的传说》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邪王的翩翩公子

    邪王的翩翩公子

    他是神界的五行术星,精通五行之术。他自认以自己的生活方式,只会平淡的过一生。只是,注定他此生不可能平凡。要不然他也不会从神界被贬到了人界啦。他爱他,只是不敢告诉他。为了他,他可以为人为魔为妖。只要能保护他,他再所不惜。当两个人再次相遇的时候,那从前的记忆能够被唤醒吗?其实没有唤醒也无所谓了,他要的东西,宁毁之,也不留给他人。
  • 我们,江湖未有期

    我们,江湖未有期

    12位江湖“萌友”,13篇热血江湖故事,他们潇洒自由,他们友善亲切,他们是生活在北京上海的友人,浪迹在丽江西藏的过客,求学在美国巴西的浪子,还有定居在遥远地方的江湖人,他们每个故事都无可替代,每个故事都是真实的冒险。
  • 百战天帝

    百战天帝

    混沌大陆,亿万生灵以武为尊,帝国霸权以武昌盛。一个重获新生的少年脑藏天帝骸骨,身怀至高炼器秘术自偏僻小镇走出,手持神锤征战至高无上的天帝宝座。一念,天地变色!一意,血洒苍穹!一锤,定鼎混沌!
  • 凌凰记

    凌凰记

    青梅竹马,能否缘定一生?两情相悦,能否白发到老?“我本以为这世间就算天下人不理解我,你,也会懂我”山无陵,江水为竭,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 武末

    武末

    同阶之中,武者无敌!武道之末,仙道天下!这曾经是武道与仙道争锋的世界!现在是一个武者独战天下的传奇!
  • 灵胜九天

    灵胜九天

    五次悟灵,五次失败。终究是废物一个么?约定究竟能否达成?为了心中的约定,踏上荆棘的修炼道路。神秘老者究竟是谁?灵珠又隐藏着什么秘密。灵胜九天,惟我独尊。
  • 念能师

    念能师

    在神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留下了名为念石的神秘石头,它寄存在人的脑海中,以念力为能量,为宿主提供强大的异能,念石是中性的,但是善人有善念,恶人却是有恶念,于是在这个世界的未知领域中存在着两个联盟——黑暗联盟与圣光联盟,他们以相互抗衡的状态存在着,但是,在二十年前,一场变故让圣光联盟彻底毁灭,据说只有一人存活……
  • 魔笛之声

    魔笛之声

    一个少年,与魔笛为生,与日月同舞。
  • 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

    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

    中国当下经济到底怎么了,大家众说纷纭,官员、企业家和老百姓大多一片迷茫。郎咸平教授在本书中明确告诉各位读者:中国经济萧条已经到来,这就是我们今天面临的惨状。萧条也意味着希望,如果没有“次货危机”,美国经济就不会像今天这样健康。郎咸平教授经过认真研究和分析认为:政府推动的所谓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其实都是伪命题。政府需要做的是管好自己那只好动的“手”,营造好的营商环境,才该是应该做的。今天的萧条,就是政府造成的。要走出萧条,政府也必须束缚自己那只好动的“手”。郎咸平教授在本书总结道:只有砸碎束缚中国经济发展的十大枷锁,中国改革的的新红利才能实现,中国经济才有走出萧条的希望。
  • 天下之绝狠毒妃

    天下之绝狠毒妃

    她爱他,他也爱她,可为了巩固王位却伤了她。她为躲避他甘愿躲在泔水桶里逃出宫却跌下悬崖。他找她,遇见她她却忘了他.虐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