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99100000019

第19章 经典人物——物理学家(6)

1958年10月,他和一大批科学家被调去研究原子弹。起初,他们准备接受苏联专家的培训,但不久,苏联撕毁协议、撤走专家,作为核武器研究所理论部主任和中国原子弹理论设计的总负责人,邓稼先只好一面办起“原子理论扫盲班”,亲自讲课、辅导并组织翻译、学习外文资料,一面思考原子弹研制的主攻方向。就这样邓稼先率领着28位平均年龄只有23岁的新毕业的大学生,开始了向神秘的原子王国的艰难跋涉。

1964年,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邓稼先最后签字确定了的设计方案。在最后的时刻,他还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以证实实验效果。在这之后,他继续自己艰苦的科研工作,并且最后终于制成了氢弹,在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八个月之后试验成功。这同别国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79年,在一次航弹试验时,因降落伞破裂,原子弹从高空坠落地上。为了避免毁灭性的后果,他竟冒着生命危险一个人抢上前去,抱起摔破的原子弹碎片仔细检验,由此受到致命的核辐射伤害。尽管如此,他仍然继续带病工作。1985年7月30日,邓稼先因直肠癌被强行安排住院治疗。1986年7月29日,在北京逝世。

中国原子能之父——钱三强

中国核物理学家

钱三强(1913~1992),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之父”,中国第一个重水反应堆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与妻子何泽慧一同被西方称为“中国的居里夫妇”,中国原子能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组织领导者之一。

1913年10月16日钱三强出生于浙江绍兴,他的父亲钱玄同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1932年钱三强考上清华大学物理系。1936年,以优异成绩毕业的钱三强来到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著名的物理学家严济慈所长的手下作一名助理员,从事分子光谱方面的研究工作。

钱三强在法国

1937年钱三强留学法国,在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居里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该实验室是居里夫人创建的,居里夫人逝世后,由锕的发现者德比爱纳教授任主任。但是实际上是居里夫人的大女儿伊雷娜主持,伊雷娜是钱三强的导师。1940年钱三强获得了法国国家博士学位。

为了使钱三强有更多的学习机会,伊雷娜让钱三强到其丈夫约里奥先生主持的法兰西学院的原子核化学研究所学习,在约里奥先生实验室工作,不仅向先生学到科学技术,还学到他的科学思想、科学道德。这使钱三强受益终生。

1945年,32岁的钱三强与何泽慧在法国结婚,已在德国做过两年核物理研究的何泽慧顺利进入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与钱三强成为同事。这对夫妻很快展开了全面的分析、实验和研究。

他们经过了数万次的实验、观察和分析,观察到了核物理实验室曾经见到过的那种核裂变现象,他们欣悦异常。

经过反复实验、观测、分析,他们终于得出一个相同的结论——这是铀核的“三分裂”。

1947年3月,钱三强撰写的《论铀的三分裂机制》的科学论文在法国科学院的院报上发表了。丰富的实验数据,缜密的科学揭示,征服了众多西方核科学家。许多核物理科学家认为,这一伟大发现,将会把人类对核裂变的认识又向前推进一步。各国新闻记者纷至沓来,他们称钱三强和何泽慧为“中国的居里夫妇”。

全心投入原子能事业

1948年,钱三强怀着迎接解放的心情回到祖国。从新中国建立起,钱三强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原子能事业的开创。他在中国科学院担任了近代物理研究所(后改名原子能研究所)的副所长、所长。1955年,中央决定发展本国核力量后,钱三强又成为规划的制定人。1958年,他参加了苏联援助的原子反应堆的建设,并汇聚了一大批核科学家(包括他的夫人),他还将邓稼先等优秀人才推荐到研制核武器的队伍中。

1960年,中央决定完全靠自力更生发展原子弹后,已兼任二机部副部长的钱三强担任了技术上的总负责人、总设计师。他倾注全部心血培养新一代学科带头人,在“两弹一星”的攻坚战中,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核专家,并在这一领域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发展速度。人们后来不仅称颂钱三强对极为复杂的各个科技领域和人才使用协调有方,也认为他领导的原子能研究所是“满门忠烈”的科技大本营。

晚年的钱三强身体日衰,仍担任了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务。他一直关心中国核事业的发展,强调不仅要服务于军用,还要供民用。1992年,他因病去世,终年79岁。

国庆5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钱三强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表彰了这位科学泰斗的巨大贡献。

两弹元勋——邓稼先

邓稼先(1924~1986),中国杰出的核物理学家、中国“两弹”元勋,被誉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邓稼先出生于安徽省一个书香门第,父亲邓以蛰当时是北京大学教授。他在少年时代,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1941年考入了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1945年,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后受聘担任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邓稼先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获取学位后的第九天,邓稼先便毅然登轮回国,进入钱三强主持的中科院近代物理所担任研究员,与于敏等人一道开创性地开展了对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1958年10月,他和一大批科学家被调去研究原子弹。起初,他们准备接受苏联专家的培训,但不久,苏联撕毁协议、撤走专家,作为核武器研究所理论部主任和中国原子弹理论设计的总负责人,邓稼先只好一面办起“原子理论扫盲班”,亲自讲课、辅导并组织翻译、学习外文资料,一面思考原子弹研制的主攻方向。就这样邓稼先率领着28位平均年龄只有23岁的新毕业的大学生,开始了向神秘的原子王国的艰难跋涉。

1964年,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邓稼先最后签字确定了的设计方案。在最后的时刻,他还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以证实实验效果。在这之后,他继续自己艰苦的科研工作,并且最后终于制成了氢弹,在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八个月之后试验成功。这同别国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79年,在一次航弹试验时,因降落伞破裂,原子弹从高空坠落地上。为了避免毁灭性的后果,他竟冒着生命危险一个人抢上前去,抱起摔破的原子弹碎片仔细检验,由此受到致命的核辐射伤害。尽管如此,他仍然继续带病工作。1985年7月30日,邓稼先因直肠癌被强行安排住院治疗。1986年7月29日,在北京逝世。

华裔科学家的骄傲——杨政宁、李政道

杨政宁

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1957年由于与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政宁出生不满周岁,父亲杨武之考取公费留美而出国了。4岁时,母亲开始教他认字。杨振宁读小学时,数学和语文成绩都很好,中学还没有毕业,就考入了西南联大,那是在1938年,他才16岁。1942年,20岁的杨振宁大学毕业,随即进入西南联大的研究院。

1944年,杨振宁在该校研究生毕业。此后他于1945年考取公费留学赴美,就读于芝加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1949年,杨振宁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开始同李政道合作。

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两个人是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

1966年以后,杨振宁长期执教于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创立并主持该校的理论物理研究所。1971年夏,杨振宁回国访问,是美籍知名学者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人。他对促进中美建交、中美科学技术教育交流做了大量工作。他先后被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等校授予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杨振宁现居于北京清华大学,同时身兼广东东莞理工学院名誉校长。

李政道

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江苏苏州人,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教授,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曾就读于东吴大学(苏州大学)附中、江西联合中学等校。因抗战,中学未毕业,1943年以同等学历考入迁至贵州的浙江大学物理系,由此走上物理学之路。

1945年,他转学到当时在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就读二年级。1946年赴美进入芝加哥大学。

1953年,李政道任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三年后,29岁的李政道成为哥伦比亚大学两百多年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至今仍是哥伦比亚大学在科学研究上最活跃的教授之一。如今耄耋之年的他仍奋斗在物理研究的第一线,不断发表科学论文。

李政道十分关心中国物理学的发展,自1972年起多次回中国访问讲学。1980年以来,他发起组织美国几十所主要大学在中国联合招收物理学研究生,为培养中国青年物理学家作出了贡献。1998年1月23日,李政道将其毕生积蓄30万美元,设立了“中国大学生科研辅助基金”。他受聘为暨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等校的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同类推荐
  • 破译神奇天文之谜(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

    破译神奇天文之谜(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

    《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破译神奇天文之谜》讲述的是揭秘神奇的天文景观之谜。
  • 神秘的生物(探索宇宙奥秘系列丛书)

    神秘的生物(探索宇宙奥秘系列丛书)

    宇宙,是这个世界上谜团最多的地方,也是最吸引孩子好奇心的地方。宇宙包含着最神秘的未知和疑问,人类正在以高超的科学手段和不懈的努力不断深入探索宇宙的深处,希望了解人类自身的过去与未来。而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在漫长的岁月中,人类一直在这个星球上繁衍生息。虽然它只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它在许多方面却又是独一无二的: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表面大部分被水覆盖的行星,也是目前所知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探索宇宙奥秘系列丛书》向孩子们展示这个既熟悉又神奇的世界。
  • 昆虫的生存之道

    昆虫的生存之道

    本书作者以科学的态度,仔细观察了昆虫的世界,用大量翔实的资料和科学试验的结论,真实地介绍了许许多多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生活方式。
  • 开阔眼界的地理故事

    开阔眼界的地理故事

    《开阔眼界的地理故事》丝绸之路的格局.尽管变化万端,但在塔克拉玛干南北的天山南麓的两道却变化不大,尽管如此,却至今无人能准确地说出它们的途径。现代地图无一例外标注的都是”示意图”,给人们留下了一个难解之谜。
  • 一本书掌握中国地理

    一本书掌握中国地理

    这是一本浓缩中国地理知识精粹的储备手册。此书不但开阔视野,又可以丰富人的生活情趣。所以说,它既是一本知识储备辞典,又是生活之余的实用佳品。作者根据丰富的地理知识和史料,编撰成这本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为一体的地理书籍。其内容涵盖历法日历、名山秀岳、高原盆地、平原丘陵、岛屿半岛、河流湖泊、瀑布泉地、沙漠森林、草原湿地、峡谷洞穴、地址公园、自然保护区、特色地貌、考古发现、中华奇景、历史文化名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简介等方方面面。让你轻松阅读浩博地理,从而丰富知识,开拓视野。
热门推荐
  • 医道仁仙

    医道仁仙

    一个手镯,一个隐世宗门的传承,掀起了现代都市的江湖风云。平凡的年轻人秦毅得到了妙手神医门的传承,开始了人生的逆袭。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带领没落的妙手神医门重新走向辉煌。在江湖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传说!
  • 鹰眼之下

    鹰眼之下

    卡俄斯之土是一片不可思议的大陆,它存在这个次元里的文明已经有超过一亿年了,在这一亿年里这里汇聚了不该交汇在一起的文明与生命而形成了一个糅合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在这里的各国存在着科技的同时又信奉着神明,拥有这魔法却又敬畏着自然的法则,有许多的未知在这片广阔之地让各国列强感觉到自身的渺小,虽然敬畏着那些未知但是各国之间却经常产生碰撞....
  • 争霸武林霸主

    争霸武林霸主

    本书是传统武侠剧,传承传统武侠的精神,刻录武林豪侠的侠义与柔情刻骨,争夺武林,称霸武林。
  • 许君一世清尘梦

    许君一世清尘梦

    她浅笑莲步,眉眼温顺,扬手之间,看不出其神色如何,只道:“臣妾会转告轩王,请他暂代国事,陛下可与江姑娘在此好生歇息。”沧海万变,她对镜梳妆,银袖长袍,面无表情地说道:“陛下,我来接她回家。”浮沉朝堂,黄袍加身,与她辗转纠缠,原是寻昔日旧影,却不自沦陷。风雪之中,掌握天下人生死的他,只笑:“如今她再也不会跑了,因为她已经无处可去了。”红尘万变,一袭玄色长袍藏于江湖漩涡,匿于商埠往来。世人皆道他诡异无情,倾世妖孽。他却只顾身后一人,桃花双眸柔情似水,只道:“乖,别怕,我来接你回家。”
  • 道门定制

    道门定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若世尘埃

    若世尘埃

    你曾说过,会一直保护我,就像我们初见那样......可,你为什么要欺我?你要得荣华富贵,我予你;你想要的开枝散叶,我也没有半点怨言。我何曾薄待过你,你却将我推入万丈深渊。我恨你,即使入了地狱,我也不会放过你!呵,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你将我推入悬崖时的不屑和决绝。我已不会再爱。我恨,连阎王也不敢收我。我带着苍天狠意,我回来了!安以待,你等着,我一定会让你生不如死!
  • 修真女判官

    修真女判官

    女主魂穿,五灵根废材,扮猪吃老虎,一路智斗绿茶,灭白莲花,查旧案。美男,美食,修仙一个也不能耽误
  • 机械魔童

    机械魔童

    联盟历1583年,地球已经进入星际殖民时代五个多世纪。但依然有许多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在阻碍着联盟的发展。每到此时,联盟就会牺牲一位曾经的最高领导人去邀请一位神秘的存在……
  • 行尸走肉之徒具形骸

    行尸走肉之徒具形骸

    比人类战争更恐怖的是什么?丧尸?不,是扭曲的人性。顺从于我,得到生存,忤逆于我,得到死亡。---新星军元首韩光
  • 风雨阳光

    风雨阳光

    这是生活中的暖心的事,励志的事,向上的事小集合。希望大家体会到生活的美好,做个热爱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