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98800000016

第16章 动植物的奥秘(4)

鹦鹉螺是海洋软体动物,仅存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区。壳薄而轻,呈螺旋形盘卷,壳的表面呈白色或者乳白色,生长纹从壳的脐部辐射而出,平滑细密,多为红褐色。整个螺旋形外壳光滑如圆盘状,形似鹦鹉嘴,故此得名“鹦鹉螺”。

在黄金矩形(宽长之比为0.618的矩形)里靠着三边做成一个正方形,剩下的那部分则又是一个黄金矩形,可以依次再做成正方形。将这些正方形中心都按顺序联结,可得到一条“黄金螺线”。而海洋学家发现,在鹦鹉螺的身上,在一些动物角质体上,或有甲壳的软体动物身上,都曾发现有“黄金螺线”。

珊瑚虫

在海洋中有一种叫做珊瑚虫的低等动物,喜欢在水流快,温度高的暖海地区生活,我们见到的珊瑚就是无数珊瑚虫尸体腐烂以后,剩下的群体的“骨骼”。珊瑚虫的子孙们一代一代地在它们祖先的“骨骼”上面繁殖后代,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珊瑚。

科学家另外发现,珊瑚虫可以在自己身上巧妙地记住“日历”;它们每年都在自己的体壁上刻画出365条环纹,即一天“画”一条,更奇怪的是,古生物学家也发现,在3.5亿年前的珊瑚虫每年所“画”出来的环纹是400条。这是为何呢?天文学家告诉我们,那时地球自转一天仅有21.9小时,一年却不是365天,而为400天。由此可见珊瑚虫可以根据天象的变化来“计算”、“记载”一年的时间,结果十分精确。

蚂蚁

蚂蚁是集群昆虫,过的是群体生活,它们各自都有自己的家。大多数蚂蚁的家是在地面以下的,在那里它们不易找到丰富的食物。当天气晴暖的时候,我们常常看到一队队蚂蚁在地面上忙碌地爬行。当它们抵达食物所在地时,就开始搬运你为它们准备的美味了。

蚂蚁同样是出色的“数学家”。英国科学家亨斯顿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将一只死蚱蜢切成为三块,第二块比第一块大一倍、第三块又比第二块大一倍,在蚂蚁发现那三块食物40分钟之后,聚集在最小一块蚱蜢地方的蚂蚁仅有28只,第二块却有44只,第三块竟有89只,后一组差不多比前一组多一倍。

蜜蜂

蜜蜂可以算得上是“天才的数学计算和设计师”。工蜂所建造的蜂巢相当奇妙。它所建蜂巢底部的菱形的钝角全部都是109°28′,所有的锐角都等于20°32′。经过数学家自理论上计算,若要消耗最少的材料,而制成最大的菱形也正是这种角度。

丹顶鹤

丹顶鹤是鹤类中的一种,因头顶有“红肉冠”而得名。是东亚地区所特有的鸟种,因体态优雅、颜色分明,在这一地区的文化中具有吉祥、忠贞、长寿的象征,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丹顶鹤老是成群结队地迁徙,并且排成“人”和“一”字字形。那“人”字形的角度永远都是110°。“人”字形的夹角的一半正好为54°44′8″,然而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也刚好是这个度数。

一眼两用的四眼鱼

有一种鱼,与所有其他鱼类不同的是有四只而不是两只“眼睛”,它能同时看清水面上和水下的物体。

凭着这双独一无二的眼睛,这种鱼能在同一时刻完成两项任务:一边搜寻食物,一边睁大另两只眼睛作为预警,防范捕猎者的偷袭。

乍一看,这种鱼上面的一对眼睛极像是漂浮在水面上的两个气泡。但细瞧之下,你才会发现,它们其实是一对恰好“漂浮”在水面上的眼睛。这是一种什么鱼?它们的这一对眼睛又为什么要在水面四处漂荡呢?

原来,这是产于中美洲与南美洲水域中的四眼鱼,是四眼鱼属四眼鱼科中的一种热带鱼。

这种生活在中美洲和南美洲河流里的小鱼,长着非常奇特的眼睛,外形似蛙眼,高高地突出在头顶上,构造非常奇特。每只眼睛的中部,从前到后由一条黑色水平膜隔成两个均等的部分,瞳孔和水晶体也平分成上下两部分,看起来活像四只眼睛,所以称它“四眼鱼”。

尽管名为“四眼鱼”,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它其实并不是真正地具有四只眼,而是因为眼球结构十分特殊。四眼鱼的眼球内有一道由上皮细胞构成的结膜通过角膜,同时虹膜又生出两个突起从中间横亘瞳孔,将眼睛分为上下两部分,看上去就像是四只独立的眼睛,一对朝上看,一对朝下看。同时,四眼鱼眼内上宽下窄的椭圆形晶体具有特殊的折光作用:从眼球上半区射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聚焦后将成像于视网膜的下半区;反之,从眼球下半区看到的物体将被感知于视网膜的上半区。

四眼鱼有极高的警觉性,它的两只眼睛实际上起着四只眼睛的作用,两只用于水面,两只用于水中。当四眼鱼停留在水面观察空中的昆虫时,就把上部眼睛露出水面,让光线通过短而宽的水晶体,一旦发现猎物,迅速跃出水面捕捉;当四眼鱼看水下的东西时,光线通过卵型的水晶体射到眼内,一旦发现食饵,便奋力追捕。

四眼鱼身体细长,纺锤形,常常集结小群在水面上游泳觅食。水面刚好与眼中横隔膜相平,使得眼睛的上半部露出水面,下半部埋在水中,既可以看清水面上飞行的昆虫,又可以监视水中的鱼虾。如果岸上有人出现,它在200米外就能发现,并立即躲藏起来,因此很难被人捉住。

咆哮如雷的吼猴

在南美洲的森林中,每当夜幕降临,便传出此起彼伏,令人恐怖的吼叫声。这种叫声异常巨大,震撼四野,可使1.5千米以外的人清楚地听到。这就是吼猴在放声歌唱和进行联络。

吼猴为什么要吼叫?这是一个动物行为之谜。有人说它是为了恫吓敌人,进行自卫;也有人说是为联络同伴而发出的信息。究竟如何,有待动物学家的进一步研究。

吼猴是生活在美洲中最大的一种猴。体长60多厘米,尾巴长达1米多,全身披着浓密的毛,多为褐红色,随着太阳光线的强弱和照射角度的不同,体毛的颜色能发生各种变化。吼猴的脖子很粗,口腔和下腭也特别大。它所以能发出巨大的吼声,是因为这种猴的喉咙里有块特殊的舌骨,能够形成一种回音器,因此每到夜晚和激动时,便能发出震撼四野的吼声。

吼猴的食性较杂,果子、树叶都是它们爱吃的美肴。吼猴一般都有自己的领地,常常十几只群居在密林的树冠上,由一只强壮的雄猴率领并承担防卫任务;母猴专管生儿育女;仔猴一般和父母一起生活到性成熟。在这样一个小团体内,它们的生活非常融洽,有时虽然也彼此吼叫几声,但一般不会出现争斗现象。如果遇有敌害或异族入侵它们的领地,雄猴便以齐声吼叫或其他行动将入侵者赶走。

吼猴是全素食者,各种各样的树叶、果实、坚果和种子它都吃。吼猴每天要花三到四小时进食。它常常用尾巴倒悬在树上,直接用嘴啃食树枝上的叶子和果实,或者用尾巴将食物拉过来而不是用前肢采摘。森林里的树叶大多包含有生物碱和毒素,吼猴有很好的辨别能力,总是挑选树叶中含毒量最小的部分,如叶柄、嫩叶和成熟了的果实来吃。吼猴栖息在树上,从不轻易下树,即使是口渴时,也只是添些潮湿的树叶来解渴。

不忘故乡的大麻哈鱼

大麻哈鱼又叫鲑鱼,素以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著称于世,历来被人们视为名贵鱼类。我国黑龙江畔盛产大麻哈鱼,是“大麻哈鱼之乡”。

大麻哈鱼身体长而侧扁,吻端突出,形似鸟喙。口大,内生尖锐的齿,是凶猛的食肉鱼类。

它生在河里,长在海中,主要栖息在北半球的大洋中,以鄂霍次克海、白令海等海区最多。

它们在海里生活4年之后,到每年八九月间性成熟时,成群结队地从外海游向近海,进入江河,涉途几千里,溯河而上,回到出生地——黑龙江。

入江后停止摄食,有些大麻哈鱼进入乌苏里江、呼玛尔河和松花江等黑龙江的清冷支流,以寻找最理想的产卵场所。

产卵前,雌鱼用腹部和尾鳍清除河底淤泥和杂草,拨动细沙砾石,建筑一个卵圆形的产卵床。然后,雌雄鱼双双婚配产卵。

产卵后,经过长途跋涉精疲力竭的大麻哈鱼,还要守护在卵床边,直到死亡。

100多天后,小鱼才从卵中孵出,来年春天,它们顺流而下,又游向大海,然而它们不会忘却故乡,一旦性成熟,又会历经千难万险,游回家乡。

大麻哈鱼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不仅肉味鲜美,鱼子更为名贵。它的鱼子比一般鱼子大得多,直径约7毫米,色泽嫣红透明,宛如琥珀,营养价值极高,是做鱼子酱的上好原料。

大麻哈鱼在江河中逆流而上,往往会遇到很多高落差的水流,如瀑布,这时,大麻哈鱼会跳过去,这是大麻哈鱼经过600万年的进化而来的能力。它们这一跳,有时相当于一个人跳过了4层楼的高度。

动物杀幼仔之谜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然而,动物界却存在着杀幼仔的特殊现象。例如猫和兔在产仔后,如果受到某些不良刺激或环境条件较差等,偶尔会出现残杀自己亲生幼仔的现象。动物为什么要杀死自己的亲生后代呢?是哪些不良因素导致了动物这种不同寻常的行为呢?

动物的嗅觉比人类的嗅觉要灵敏得多,它们可以闻到很多气味,对自己的气味特别敏感。有时候我们看见成年的母兽,就好像失去了“人性”一样,把刚生下来不久的幼仔扼杀在它们的嘴下。这是因为母兽发现幼仔身上的气味与自己的气味不同。如果这些幼仔的身上涂有母兽的尿,那么这些幼仔就会得到母兽很好的照顾,动物园就经常用这种办法让哺乳期的狗给刚生下的幼虎和幼狮喂奶。

照顾婴儿、幼仔仿佛是雌性的专利,我们看见的大多都是母兽扼杀幼仔。其实雄兽杀幼仔这一现象经常发生在“一夫多妻”的兽群中,雄兽为了传宗接代,不得不把雌兽原有的幼仔杀死。

同类推荐
  • 数学:追踪数学发展

    数学:追踪数学发展

    本书分为数学历史、数学成就和数学名家等三部分,介绍了数学的萌芽与奠基、数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古典数学发展的高峰、发现并证明勾股定理、发明使用0和负数、内容丰富的图形知识等。
  • 生活知识百科(第二册)

    生活知识百科(第二册)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科学知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显著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开始注重自己的生活质量,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准。时代在发展,生活在进步,家庭生活知识需要不断更新,因为更完善、更及时地向人们介绍生活知识已经成为大众的普遍需要。本书针对家庭生活知识的方方面面进行了科学的指导,是专门介绍家庭生活知识的百科式的工具书。其对于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帮助人们提高其生活质量,有着其他图书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环境美化(“科学与文化”系列科普图书)

    环境美化(“科学与文化”系列科普图书)

    环境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城市环境美化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途径和居民生活品质的手段。本书为你介绍环境美化。
  • 奥秘世界

    奥秘世界

    本书是光明日报出版社重点图书工程——光明彩图书系发现系列中的一种。编者力图以科学的视角、严谨的考证和生动的语言,将自然、宇宙、地球、海洋、生命、动物、科学、历史、艺术、文化、军事、建筑中蕴含的种种玄妙莫测的现象、事件全方位、方体地展现于读者面前。新颖别致的版式,与内容相契合的全真图片,将读者带入一个神奇的“奥秘世界”。为读者在轻松获取知识的同时,提供更广泛的文化视野、审美感受、想象空间和愉快体验。
  • 地球的变脸:天气与气候(地理知识知道点)

    地球的变脸:天气与气候(地理知识知道点)

    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关注气象的问题,依此安排自己的出行、生产等问题。这里的气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气。天气是指经常不断变化着的大气状态,既是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大气状态,也是大气状态在一定时间间隔内的连续变化,所以可以理解为天气现象和天气过程的统称。天气现象是指发生在大气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即某瞬时内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如气温、气压、湿度、风、云、雾、雨、雪、霜、雷、雹等)空间分布的综合表现。天气过程就是一定地区的天气现象随时间的变化过程。本章着重讲述了大气层、天气与人类生活、天气预报、气象卫星,以及各种天气现象。
热门推荐
  • 魔之归

    魔之归

    面对着所谓的正道,他以一敌多,天绝山一役,他扬名整个劲元大陆,可是终究双拳难敌四手,只能飞身跳入绝崖,一声“道之不容,便以魔归,如若魔归,道之不存”的誓言,在崖顶迟迟盘旋不去,此后数年。。。。劲元大陆上杳无音讯,生或死,最终能否以魔归来?从来只叫《魔归》,可惜了!
  • 全能御师

    全能御师

    带着两个进度条,带着一个会变的框框,逍遥的无敌生涯就这么开始了。
  • 流年若水,繁华落梦

    流年若水,繁华落梦

    流年若水飞逝,你依旧落在我梦境的最深处。——苏流年哥哥,如果我真的就此跌入永无止境的梦,请你一定唤醒我,因为,我爱你。——苏落梦苏流年:“小笨蛋,我怎么会不要你呢。”苏落梦:“大坏蛋,你怎么可以让我忘了你整整四年!”禁忌的兄妹之恋吗?并不。如果你想知道答案,你想探求流年与落梦的故事,请跟我来。
  • 娇妻萌宝:老公,束手就擒

    娇妻萌宝:老公,束手就擒

    他是全民偶像,是国民老公,是顾氏家族掌舵人,富可敌国,却没有几个女人真心爱他,只因——他残疾!她是全民公敌,是家族败类,是臭名昭著的狐狸精,女人对她恨之入骨,却让无数男人为她一掷千金,只因——绝色就是她的代名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方等大集贤护经

    大方等大集贤护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极品邪恶系统

    极品邪恶系统

    邪恶系统:“看见那个护士美女了吗?把她的内内偷来给我!”林飞:“我可以回农村吗,城市套路太深了。”“看到那个警察美女了吗,你的任务是推倒她!”“人家还是处男呢……”林飞有些羞涩的答道。系统:“可是昨天你不是刚完成了推倒萝莉任务吗?”“最少……最少人家的心灵是纯洁的!”林飞有点恼羞成怒道。
  • 双面魔

    双面魔

    天元四面环海人称天元大陆。万万年一次命运之轮的转动,将大陆所有的逆气运加之一人之身,迎来大陆盛世。曾经千万人性命换王朝更替,如今一人性命换这大陆盛世。看似公平但是无法选择……
  • 涅槃重生之凤凰归来

    涅槃重生之凤凰归来

    “东漓国若亡,臣非亡国之臣,你必为亡国之君。”镇国将军云山临死前的嘶吼没有挽救他的命运,留下了六岁幼女,云若离,在父亲的同僚帮助下,逃离东漓,在它国生存,云山始终没想到的是,自己的女儿已换魂......她,21世纪的绝顶催眠师,以音控人,以眼摄心,一朝被误杀,怨恨不已,狱门放她重生,来到六岁女童的身体......他,南韵国摄政王,行事残忍,死的却是该死之人,手下一只龙骑军令人闻风丧胆,更是四国皆惧,手握南韵国重兵,更是天下第一杀手团冥门的冥主,武功深不可测.....当他遇上她,是谁惊了谁的一世繁华,看她素手轻指,天下为盘,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那些年追过我的男孩

    那些年追过我的男孩

    一部令你流泪的小说,4年之后,在广州,我们再次相遇,我还会不会像当初那样,让心爱的师兄溜走?而情感的坍塌,又将会带来怎样无法预知的毁灭?一部会让所有读者在文字中看到自己影子的纯青春小说。
  • 公子与乐师

    公子与乐师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动荡,晋景公六年,晋楚决战于黄河,一个途经此地的楚国乐师被破天荒的当作战俘带回晋国,乐师甘为景公之子奴役,从此,一段不被世人看好的恋情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