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98300000031

第31章 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4)

从百年批评史的研究动力来看,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实现从古典形态的诗文评研究向现代形态的系统的批评史研究的转化,这其中当然有来自19世纪中下叶以来中国传统学者在当时所能达到的水平上对传统文化(包括文学)进行质疑、反思和批判的这样一股“内力”,但这种转化主要还是在“外力”冲击下打破传统学术的封闭状况而得以完成的。熟谙近现代文化史、思想史的人都知道,经过晚清维新运动,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文化(文学)研究者大量吸收了西方思维方式、学术范式或学术体制。以文学史的编撰为例,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黄人的《中国文学史》、刘师培的《中国中古文学史》等都是西学东渐以及思想、文化变革热潮下的产物。自晚清以来的这股中国文学史编撰风气又直接刺激和影响了中国文学批评史著作的编写。吴承学、彭玉平:《从古典形态的诗文评研究到现代形态的批评史》,《“中国文学研究的世纪回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03—125页,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据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编印的由陈玉堂辑录的《中国文学史旧版书目提要》称,1949年以前出现的各类文学史著作就达三百二十多种。郭绍虞先生就曾自称他原拟编写中国文学史,后来在整理材料过程中逐渐意识到古典文艺理论的价值,才改写中国文学批评史。而郭、罗、朱、方诸前辈的批评史著述,无论是体例、方法、学术范式等都与传统诗文评研究相去甚远。究其实,他们的研究在学科研究对象的确定、内在逻辑的描述、历史规律的总结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借鉴了西方学术研究模式,以强化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现代性、思辨性和系统性。例如,郭绍虞先生就曾说“当时人的治学态度,大都受西学影响,懂得一些科学方法,能把旧学讲得系统化,这对人治学就有很多帮助。”郭绍虞:《我怎样研究中国文学批评史》,《书林》,1980(1)。再如,朱维之的《中国文艺思潮史略》第七、九、十、十一章就分别用“唯美主义”“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等西方文艺概念来概括中唐至清代不同阶段的文艺思潮的特点。这种引进和借鉴当然释放出学科解放的巨大潜能,但也给我们留下不少难题:由于西方近现代学术观念与研究模式的大量引进所造成的世界视野与传统学术之间的巨大反差,现在的研究者们深深感到了传统学术与现代学术之间的断裂。笔者并非是要“秋后算账”,只是想指出这样的一个严峻的事实:在内化了西方学术观念与研究模式将近百余年后,如果批评史撰写的体例或理念仍然为西方观念所支配或模式化的话,那么,重建中国文论话语如何可能?古代文论之现代转换如何可能?转换的机制又如何确立?这些困惑恐怕也是我们应当加以深思的。

从地缘政治与学术研究的关联看,20世纪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已基本形成了由中国、日本和韩国以及西方等不同地域或群体组成的总体研究格局。这一不可改变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不同的文化区域中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思维模式以及表述方式已经逐步融入批评史研究中来,如何协调文化互融性与文化独特性的矛盾,实现跨文化理解,又成为摆在批评史研究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丢弃本土特色搞“全盘西化”固然不对,在一种封闭研究中死死固守文化(或文论)的不可通约性而实行“关门主义”,同样也是错误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平等对话与交流的基础上依据本土经验和自身的智慧优势来清除和梳理传统中的阻碍因素,在新的历史文化语境中,既观察和反省自身,也倾听和过滤“他者”(theother)的话语。以中国内地的批评史研究而言,在近百年的时间中,尽管我们的批评史研究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文献资料的发掘、文论发展过程的历史描述、概念范畴之内涵的清理、文论家及其著作的评价等还主要是在自身的文化语境中来进行的,很少从“他者”的语境去进行反观和借鉴。在批评史研究中,我们“拿来”的不多,“送去”的则更少,以文论著作的译介为例,这一工作,中国内地的学者就极少去做(倒是台港地区及海外华人者如刘若愚、陈世骧、黄兆杰等走在了前面)。在一些基础性工作上,例如目录学方面,中国台湾地区和日本就做得比较出色。中国台湾地区的《中国文学论著集目》(分正编和续编)搜集了中国、日本、韩国以及英语世界研究古典文学论文和著作,目录索引达十四卷之多。日本在《文心雕龙》以及20世纪古代文论研究的文献目录的辑录编撰上也相当出色,如伊藤漱平的《近百年来中国文艺思想研究文献目录稿》、吉田诚夫等编的《中国文学研究文献要览(1945—1979)》,向岛美成的《文心雕龙研究文献目录初稿(1925—1982)》和安东谅的《文心雕龙论文目录》(《德岛大学综合科学部纪要·人文艺术编》,1991年)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没有开放的眼光和学术研究多元化的精神,要想在一个文化多元化成为时代主流的现实条件下使传统文学批评研究有新的发展,显然是不可能的。

从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整体组成来看,传统文论虽然与马列文论、西方文论基本上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但总体上看,传统文论(或批评史)研究仍处于弱势地位。五四运动来,以理性为基础、以逻辑实证和知性分析为手段的西方知识谱系对中国传统知识实行了整体切换,人文科学的理念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因而传统文论或批评史的清理与描述在当时基本上是以西方的“科学文艺观”为标准的。新中国成立前,郭、罗、朱、傅等前辈的批评史的著述体例和研究手段足以表明这一事实。新中国成立后,马列文艺思想占据了文艺理论界的核心地位,传统文论仍然处于边缘地位。如果说新中国成立前主要是西方文论理念对传统文论的移植,新中国成立后则主要是传统文论向马列文论的“靠拢”或“看齐”。改革开放后,西方文论再一次大量引入,中国文论界甚至出现所谓的“失语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论这一工程并未按照人们的意愿有效地全部地展开。以当代文学批评的实践而言,传统文论的智慧优势并未得到有效的发挥,我们很难看到以传统的民族的文论话语方式去评论当代文学创作实践的优秀范例,就足以说明这一点。笔者并非主张复古,而是认为,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学理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传统文论长期处于弱势或边缘地位的这一局面是不利于上述建构设想的。古代文论之现代转换的动议已倡导多年,其实际效果并不大,或许同上述的认识模糊不无关系。如何真正摆正传统文论、马列文论及西方文论三者的地位,理清其相互关系,这也是值得深思的。

从文学批评史的学科属性来讲,它作为人文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对象领域,一个由概念、命题、描述、判断所组成的复合体,一种话语活动形态,从根本上讲并不是具有普遍确定性和绝对客观性的知识或真理体系形态,它永远只是某个时期、某个学术团体或某种意识形态条件下的产物。换句话说,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分析、界定或描述与我们自己历史的现时性、知识的阶段性、理论原则的意识形态性和可逆转性是密切相关的。例如就历史的现时性或知识阶段性而言,最近上海博物馆在战国竹简解密中,首次公开百枚竹简,其中31枚提供了孔子怎样向弟子讲诗和从未见于今本《诗经》的佚诗以及古代诗曲弦歌的音调等内容。在这31枚竹简共九百八十余字的《孔子论诗》篇中,第一简就提到“孔子曰:诗亡(毋)离志,乐亡(毋)离情,文亡(毋)离言。”这些材料不仅填补了历史文献上的空白,就批评史的书写而言,它还有可能使某些已有的诗学结论受到置疑。从这个意义上讲,深化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还不仅仅在于资料的进一步发掘和整理,或者内在逻辑脉络的钩沉与梳理,而是需要我们作更深层的追问和思考。例如,批评史的撰写是否考虑到主体历史时代的局限性?对批评史的陈述或分析是否以某种合法的学术权威来进行的?批评史建构是否暗含某种特定时期、特定意识形态条件下的“真理意志”甚至“个人意志”?批评史建构主体作为理论形态的总结人、文论文本的权威阐释者或文学思潮与规律的代言人与预言家,是否扮演了绝对真理拥有者的角色?批评史建构在何种背景下或以何种意图开始的?在面对语言既澄明又遮蔽的双重特征时,批评史的建构与表述是否充分考虑到语言的局限性?这些问题充分说明,未来的批评史研究更需要一种对自我意识超历史的普遍性和完美性幻觉的深刻批判,以加强和提升批评史研究者的自我反思能力。

就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学科特征看,作为一种历史科学,要想避免静态的线性的因果系列的描述或文献资料的机械堆积,我们必须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在批评史“断裂处”“不连续处”以及历史“偶然性”因素中继续寻找其合理关联,有意识地去改变因袭已久的线性因果观或静态历史观,并充分意识到“观念的历史并不总是,也不全是这一观念的逐步完善的历史以及它的合理性不断增加、它的抽象化渐进的历史”。[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3页,北京:三联书店,1998。当代法国著名思想家米歇尔·福柯在《知识考古学》中这样说道:“历史的首要任务已不是解释文献,确定它的真伪及其表述的价值,而是研究文献的内涵和制订文献,即历史对文献进行组织,分割、分配、安排、划分层次,建立体系,从不合理的因素中提炼出合理的因素,测定各种成分,确定各种单位,描述各种关系。因此,对历史来说,文献不再是这样一种无生气的材料,即历史试图通过它重建前人的所作所言,重建过去所发生而如今仅留下印迹的事情;历史力图在文献自身的构成中确定某些单位、某些整体、某些体系和某些关联。应当使历史脱离它那种长期自鸣得意的形象,历史正以此证明自己是一门人类学,即历史是上千年的和集体记忆的明证,这种记忆依赖物质的文献以重新获得对自己的过去事情的新鲜感。”[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6—7页,北京:三联书店,1998。就批评史而言,如何使批评史文献不至于变成一堆毫无生气的材料?如何选择和安排批评史文献使我们重新获得对批评史过程的一种“新鲜感”?这些也是对批评史研究者历史观的考验。

同类推荐
  • 别时花溅泪,回首落红妆

    别时花溅泪,回首落红妆

    本书是一本散文随笔。自古以来,就有女为悦己者容,无论是画眉、绾发、簪花,还是抚琴,书画,清舞……都如诗般浸润在传统文化的漫漫长河中,也都出现在我们触手可及的生活各处。无论文人名媛,还是民间女子,都或多或少地沾染这风雅的趣味,再现那些女子的生活和内心情感。风飞扬以其优美典雅的文笔,将这其中的闲情逸致娓娓道来,点缀以诗词典故,向读者铺张开了一卷美好的画轴,其中的风华,读者自知。
  • 悲剧的人生(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悲剧的人生(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人生价值跳舞的时候我便跳舞,睡觉的时候我就睡觉。即便我一人在幽美的花园中散步,倘若我的思绪一时转到与散步无关的事物上去,我也会很快将思绪收回,令其想想花园,寻味独处的愉悦,思量一下我自己。天性促使我们为保证自身需要而进行活动,这种活动也就给我们带来愉快。慈母般的天性是顾及这一点的。它推动我们去满足理性与欲望的需要。打破它的规矩就违背情理了。
  • 虚构(中篇)

    虚构(中篇)

    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领衔”“立场”“虚构”“叙事”“重建”“前世”栏目中刊发的短篇小说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本书将充分展示编选者视野的宽广、包容、博大,体现当下文学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一部水准较高的集锦之作。
  • 帕米尔情歌

    帕米尔情歌

    《帕米尔情歌(卢一萍中短篇小说选)》由卢一萍所著,《帕米尔情歌(卢一萍中短篇小说选)》的作者卢一萍的作品中混合着这个时代最为斑驳和绚烂的色彩。童年记忆、边疆气息、军旅生涯;诗歌、散文、小说,分别来自于三个不同方向和不同文体的文学实践,正在将他带向一个不可知的未来。温婉的叙事和尖利的疼痛,不仅仅来自于身体的暖味,更来自干一个人内心的原野。卢一萍醉心于叙事形式的实验,也涉笔荒诞、孤独、暴力、性与死亡,但其基本精神取向不是存在主义的,而是以荒诞的叙事形式来实现对生命存在的诗性意义的理想追求。
  • 经年的时光

    经年的时光

    《经年的时光》一行行文字,从作者的手心溢出,在西海固母系家园中,温情和善良被疼痛地唤醒;每一个文字,以固有的姿态,洞穿我们的心底;所有的词语,在一张白纸上,灿烂着我们的心跳和呼吸。
热门推荐
  • 魂灵神通

    魂灵神通

    灵魂穿越,千年后以一魂两体回到都市。却发现。。。这个世界还是原来的世界?血脉觉醒的修练者,是血脉觉醒还是变异?
  • 致我们不愿辜负的未来

    致我们不愿辜负的未来

    15个最暖心的励志故事,有关青春、有关责任、有关未来、有关梦想。千万网友力荐,在迷茫时必读的温暖文字!人生充满未知,每一个努力的人,都会得到未来对他最美的回赠!包括人气网络名篇《青春不怕岁月长》《未来太远,现下就是永远》《一起欣赏这世界全部的漂亮》。关于“暖读”:希望它是可以让你按自己的心情随拾随读的书;希望它是在你等车、排队、疲惫时陪伴你的朋友;希望它是在你开心或悲伤时想起的文字。“暖读”——献给所有时光中的私语者,献给有故事的人。
  • 梦理弟知花

    梦理弟知花

    算是个根据自己经历改编的小说吧,第一次提笔,文笔不好多多包涵。故事已弟弟为主线,以”我“的所见所闻,展开的故事情节。
  • 王爷我们有仇吗

    王爷我们有仇吗

    她虽是穿越,却爱上了尊贵的他,尽管他们相识相恋,相依相随,他却始终还是抛弃了她,被迫离开魏国,她立下死誓,定将报复于他。从此,便踏上了一条不归路.三年后,他享尽荣华,却仍忘不了她,见她踏着亡者而归来,又掀起腥风血雨,由衷的爱,再次爆发。而她已是一国丞相,虽是如此,却又结识了一对冤家。“陛下,微臣决定告老还乡。”“抱歉了蓝丞相,朝廷人太少,您若留下,刚刚好。”你当我真想走啊,要不是因为你....“陛下,微臣想要去微服出访。”“陛下,我俩关系好,我也去!”“三王爷,咱俩........不熟!”你冰冷就得有个样子嘛,干嘛一会冰,一会给条狗似得,难道是精神分裂了?
  •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人生之所以滋生烦恼、苦痛,只因人之本心远去,心为俗世尘埃所染,身为名利之欲所苦,拿得起却放不下,让自己成为一只“负重的骆驼”,艰难前行,不知何时会被“最后一根稻草”压下。听从佛陀的劝诫,清扫心灵的尘埃,也就远离了烦恼苦痛的人生,修得了欢喜圆满的人生。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异途之异灵刑者

    异途之异灵刑者

    “你听过鬼吗?”“鬼,这世界真的有鬼吗?”“难道夜深,你没感觉到一双红色眼睛盯着你看。”
  • 程序猿中猿

    程序猿中猿

    未来,我们每个人的大脑都会植入芯片,然后连接起来,这不会莲花一夜开遍荷塘,但是,天命已定!
  • 绝世倾城:废柴七小姐

    绝世倾城:废柴七小姐

    重生?穿越到这蛰之世到底是有心还是无意?一次次的分离,一次次的困境,看似巧合,到底是谁在幕后指使?废柴是么,我忍!欺我是么,好啊,待我强大,我给自己天下!~
  • 家庭生活保健百科(现代生活知识百科)

    家庭生活保健百科(现代生活知识百科)

    家庭是整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的细胞。一个个家庭的问题总起来,就是整个民族和国家的问题;当然一个个家庭的幸福和健康,就是整个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和证明。现代社会,由于工作节奏加快,环境的污染和气候变化,时代价值观和传统道德观的变化,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等,家庭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可是无论怎样变化,人们对家庭的依赖和关心总是不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