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97300000033

第33章 中国电影批评的先驱——周瘦鹃《影戏话》读解(1)

盖开通民智,不仅在小说,而影戏实一主要之锁钥也。

周瘦鹃:《影戏话》

比来予无聊极矣,闲愁万种,欲埋无地,苦海舟流,罔知所届。长日若有所思,抑抑弗能自已。顾中心所蕴,人初不吾问,而吾亦不为人道也。宵来一灯相对,思潮历落而起,四顾茫茫,几于痫作。于是藉影戏场为排遣之所。不意华灯灭时,触目偏多哀情之剧,笑风中辄带泪雨,伤心之人乃益觉荡气回肠,低徊欲绝。

周瘦鹃:《WAITING》

一、前言

最近十数年来,所谓“鸳鸯蝴蝶派”作为文学史研究中的一个亮点,也移向电影研究领域中,使急剧变动的早期电影史的风景线上添加新的景观。这不仅给文学与影视的跨文化(crosscultural)或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研究带来新的动力和挑战,也为有关历史与记忆的理论议题注入新的酵素。本文介绍周瘦鹃(1894—1968)。照一般称他为“鸳鸯蝴蝶派”的话,他是个大鸳鸯、大蝴蝶。众所周知,1920年代中他积极参与上海电影制作,编剧本、写影评和说明书等。但鲜为人知的是他在1910年代有不少与电影有关的写作。关于他小说中创伤记忆与银幕家国想象的问题,我已在另一文中有所论述。①这里准备详细讨论他1919至1920年写的《影戏话》,其中率先提出影戏和小说同样是推进民智的“锁钥”,就知识阶层对于大众传媒与文化现代性的认识而言,这大约是继梁启超在1902年声称“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之后最有意义的宣称。该文例举各种类型的数十部电影,一一加以月旦论衡,事实上见证了自一次大战以来西方电影在华放映的进程,尤其在看到格里菲斯影片之后,周便心悦诚服认定电影乃启益民智的“锁钥”,也正反映了世界电影从杂耍或余兴到艺术的转变。

本文在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举办的“历史与记忆:中国现代文学国际研讨会”上宣读(2007年1月4—6日),获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的研究资助(2006),并获香港大专教育资助委员会研究资助局(RGC)2007—2008年度专题研究计划的资助(项目编号640507)。本文准备过程中得到梁伟诗、谭柏儿、孙晓明之协助,于此鸣谢。

《申报》,1919年6月20日。

《礼拜六》,1914年11月。

①陈建华:《中国文学与影视现代性之源:周瘦鹃创伤记忆与银幕家国想象》,“历史创伤与文化记忆”学术研讨会,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6年11月6日。

《影戏话》对于电影观念在中国的形成具认识价值,更有助于照亮中国早期电影史研究的某些盲点。另外自1914年起,周氏便为外商影戏院的常客,且把所看过的影片写成“影戏小说”在《游戏杂志》、《礼拜六》等杂志上发表。那些从影像到文字的“翻译”不仅体现了一个“文人”的观影趣味,而对他畅销于市的“言情”小说带来怎样的影响,也是饶有兴味的课题。作为《申报》副刊《自由谈》、《礼拜六》、《半月》等杂志的编辑,如何使电影与文学杂志融为一体,共同打造都市时尚,当然逸出电影的范畴了。20年代初当中国电影方兴未艾之时,周氏更热情鼓吹本土电影,追影捧角,不遗余力,事实上在建立电影批评方面,也是一个先驱者。本文先叙茶园、戏院与影戏院之间的演进关系,有助于理解《影戏话》是如何切入这些历史场景的,然后具体分析其内容。

二、背景:从茶馆、戏园到影院

众所周知,西方电影自发明并传入中国后不数年,1905年便产生了《定军山》,即第一部中国影片;1913年张石川、郑正秋与亚细亚公司合作摄制了《难夫难妻》,是为第一部国产故事片。但长期以来电影史上对这些事实所作的叙述有误导之嫌,即把电影的中国之旅看得过于简单,忽视了电影自身发展的复杂性及其在中国漫长而曲折的感知/认知接受过程。一个难以回避却未满意解答的问题是:为何在1913年之后中国电影制片停滞不前,一直要到七八年之后才突然发迹,且一发不可收?这其间发生了许多有关中国人在黑暗中摸索电影的动人故事,对于中国早期电影史来说至关重要。造成停滞不前的原因,诚如一些电影史家所指出的,主要是缺乏技术和资金,那是半殖民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有钱人不肯投资于电影,与放映场所与本土观众问题有关,也涉及观念与态度。对于上层人士来说,像电影这样的“余兴”消遣是否值得认真去做的问题。在技术上则牵涉器材、表演、剧本等从拍摄到发行的整个制作过程;而这期间西方电影的发展日新月异,对于无师自通的中国从影人士来说,更增困难。同样在观念上如何理解、接受和运用细至镜头拍摄技术、大到艺术再现的“逼真”等理念,则非有一个思维结构的转型不可。

电影自传入后一向在茶馆或戏园放映,如张真所说,茶馆/戏园的放映对于中国早期电影史来说意义甚巨,也造就了中国的电影观众,甚至在1910年代茶馆/戏园的电影放映仍然兴盛,与西式影院相竞争。ZhangZhen,AnAmorousHistoryoftheSilverScreen:ShanghaiCinema,18961937(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2005),pp.8990.不过我觉得有必要强调茶馆/戏园与西式影院在传播电影文化方面的重要区别。前者所放映的多为早期短片,品质粗糙,而后者则专映时新影片,几与世界电影的发展同步。前者的放映环境嘈杂,而后者则变成一种文明的观赏行为郑逸梅描绘早期电影在中国:“当时作为一种新玩意儿,很笨谈不上艺术,更谈不上综合性艺术。方用电影设在临时搭建的布篷里,几条长板凳,观众纳几个铜元,即为入幕之宾。那些长凳,安置在泥砾地上,高低不平,坐着很不舒适,时间长一些,使吃不消的,幸而是短片,一下子便完了。”见《影坛旧闻——但杜宇和殷明珠》(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页3—4。电影是教育之具,而影院属公共空间,观众在观影时须注意举止行为,而且“负有监督影片道德之责任,如有辱及尔国体者,当向影戏院经理交涉”。参见肯:《影戏观众之十诫》,《影戏杂志》,1卷3号(1922年5月),页8。,最根本的是让黑暗中观众全神投入画面而产生一种美学体验。根据一些材料来看,到1900年代末尤其是茶馆放映出现衰微的迹象,除其他原因外,也有官方的干预。1909年12月《申报》刊出一幅题为《禁止影戏》的图画,解说:“小南门外泰和楼茶肆”,因“男女混杂”、“大伤风化”等原因,遭到当局禁止。《申报图画·本埠新闻》(宣统元年十一月廿五日)。小南门在老城厢,属清政府管辖。不到一个月,《申报》又登刊由租界当局发布“取缔游戏、影戏等场规则”的公告。十二条规则主要包括禁止开演有伤风化的影戏、领取执照、纳税及防止火灾等。《申报·本埠新闻》,1910年1月15日,第二张。应当说,电影放映愈兴盛,发生问题愈多,方引起当局的干涉。有趣的是,1912年4月《申报》刊有王钝根《影戏园》的短文,把影戏院里那些秽气刺鼻、万声嘈杂、混乱不堪的情状作了穷形极状的描绘,他看完影戏跑出来,“回忆所遭,不啻游地狱归也”钝根:《影戏园》,《申报》,1912年4月29日。。文中讲的“污泥沟之西”的那个“破屋数椽”的“影戏园”,还是电影史上留名的“幻仙影戏园”,当时已改为“群乐戏园”,有时演戏,有时放电影。《申报》,1911年八月初八(阴历),第1张,第7版;1913年11月9日,第11版。当时专放电影的如虹口影戏院、维多利亚影戏院已经出现,像群乐戏园那样的设备简陋,倒是一种类似“五分钟影院”的过渡形态。王钝根即后来《礼拜六》杂志创办人,他所表达的恶感可说是代表一般知识阶级的,且不说当时的电影品质尚属粗糙,在“茶园”中看电影也谈不上美感。

影戏院在1910年代兴起,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新的电影文化,首先是独立门户,自具身价。不像茶馆戏园的放映是偶尔的,与演戏穿插其间,而影院则有固定的片源,从一开始就和国际间电影的生产和流通网路连在一起,因此最早的影院由外商开办,也不无道理。从维多利亚、爱普庐、夏令配克这几家最早的外商影院在《字林西报》(TheNorthChinaDailyNews)报上刊登的广告来看,从1913年起各家影院每隔三四天便换片,说明影片接踵而至,世界电影的生产已蒸蒸日上,也反映出上海市场的激烈竞争。从茶馆戏园到影院也是观众层面的断裂,至少那些最早的外商影院主要是面向在沪侨居的外国人,如维多利亚影戏院的票价分包厢3元、雅座2元、最低1元,非一般民众能消费得起。在这些影院看戏,当然也需要遵守保持安静、环境清洁等文明规则。这也带来与茶馆戏园的最不同之点:在黑暗中观众投入影片,沉醉于个人的幻觉之中,正如周瘦鹃最初的观影经验:“不意华灯灭时,触目偏多哀情之剧,笑风中辄带泪雨,伤心之人乃益觉荡气回肠,低徊欲绝。”

1910年代中期之后,影院林立,都市文化地标迅速变化。四马路一带是上海最早形成的文化娱乐中心,1894年刊行的导游图册《申江时下胜景图说》中《沪游记略》一文介绍四马路上有七种“胜景”:戏园、酒楼、茶馆、烟间、书场、马车、堂子。因此:“盖英界据沪上之胜,四马路又据英界之胜。”梅花盦主:《申江时下胜景图说》(上海,1894),卷上,页1a。而在20世纪初,在美租界的虹口,四川北路一带形成了新的商业娱乐区。居南京路和霞飞路之后,四川北路被称为上海“第三大马路”。从福州路朝北,穿过南京路,经过苏州河桥,步行十数分钟之遥,文化上更具中西交杂的特征,不像福州路那么富于本土色彩,也不像法租界霞飞路(即今淮海路)那样的洋味浓郁。1905年租界当局在四川北路终端兴建虹口公园(今改名鲁迅公园),称作HongkewRecreationGround(虹口游乐场),是年6月向西人开放,大批游客涌入。1915年和1921年公园曾举行第二届和第五届国际性的远东运动会,这无疑也促进了这一地段的繁荣。《二十世纪上海文史资料文库》(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第七集,页384—387。

并非偶然,第一代新式的电影院几乎全都在虹口。1908年西班牙人雷玛斯开设虹口影戏院,是为上海第一家正式电影院。嗣后,雷玛斯与俄人郝思倍、西人林发等先后开设了维多利亚影戏园、爱普庐活动影戏园、东京活动影戏园(原即虹口影戏院,1913年转让于日人,改名)、幻梳外国活动大影戏园(于1913年6月开映,数月后停业)、爱伦活动影戏院(1913年开业,1916年改名新爱伦)、夏令配克影戏院、东和活动影戏院,至1917年粤商曾焕堂开设上海大戏院。这七八家影院,除夏令配克之外,都在交通主干线四川北路附近。事实上见诸英文《字林西报》的电影广告,这数年间另有猫头鹰(OwlCinema)、圣乔治影院(St.GeorgeCinema,夏天放露天电影),法国花园(FrenchGarden)、张园。一系列影院的出现当然增添了富于国际色调的文化风景。相形之下,四马路上聚集着戏园、茶楼、妓院和烟馆等,更像一个租界里的“中国城”(Chinatown),具有清末逸宕的气息。

周瘦鹃对电影感兴趣,约在1914年下半年,像当时发表的“影戏小说”《何等英雄》(HowHeroesAreMade)已是情节颇为复杂的故事长片,大概看一遍还记不住那么多,于是他先在设备较佳的夏令配克影戏园,后来又在东京影戏院又看了一遍。前者属首轮影院,票价分2元、1元5和1元三档,后者只要7角、5角,最低3角,可谓高下悬殊。把所看电影转为“影戏小说”并加以发表,固然属于资本再生产,其中也有投资经济学在。

三、追求“逼真”:“新剧”与“影戏”

夏令配克影戏园于1914年9月8日开张,献映的即为《何等英雄》,是为法国故事大片,当日广告渲染说该分五部分,长8千尺,描绘拿破仑煌煌战绩,乃集合欧洲最先进电影技术摄制而之当世杰作。TheNorthChinaDailyNews(September8,1914),p.4.周氏看了影片之后,深受震撼,对片中复杂的情节和善于造成英雄的拿破仑大加赞赏:

《何等英雄》原名HOWHEROESAREMADE。为影戏中唯一之杰作,朅来海陬,风靡一时。演者凡三四家,连演十数夜而观者无厌。华灯乍上,辄座为之满。余一见之于奥立姆辟克剧场,再见之于东京影戏园。情节诡奇妙到毫末。俄而暗恶叱咤驰骋、血飞肉舞之地。俄而温存缠绵、流连金迷纸醉之场。俄而恋儿女之情。俄而作英雄之气。其中则有贤妇有义夫,有侠客有壮士,有豪爽之君主,有英伟之少女,可歌可泣。观之令人兴起。《游戏杂志》,第11期(1915)。

这段话弥足珍贵,不仅可看作中国观众最早的西片观感,还关系到他对当时中国电影的评价,可能投光于中国电影史上的一重公案。《影戏话》中一段话谈到《黑籍冤魂》:

……五年前,海上有亚细亚影戏公司者,鸠集新剧人员,映演《黑籍冤魂》,及短篇趣剧多种,剧中妇女,仍以旦角乔装为之,装模作样,丑态百出,情节布景,亦无足观,不一年而消灭,持较百代、林发诸大公司之影片,正如小巫之见大巫耳。《影戏话》(一),《申报》,1919年6月20日,第15版。

1913年郑正秋、张石川与亚细亚公司合作,拍摄了《难夫难妻》等短片。关于《难夫难妻》的研究,参黄雪蕾:《中国第一?——〈难夫难妻〉与它的“经典化”》,《电影欣赏学刊》,台湾电影资料馆,第138期(2009,1—3),页1—16。嗣后,郑退出。张在1916年自组幻仙影片公司,拍了《黑籍冤魂》。在类型上《难夫难妻》和《黑籍冤魂》都属故事片,作为中国片在当时难能可贵,但拍摄技术殊为原始,即是演员们在演戏,摄影机静止地竖立在那里对着他们拍,实际上就像把舞台剧记录下来而已。周氏的《影戏话》写于1919年,把《黑籍冤魂》与亚细亚影片公司混为一谈,记忆有误,但在当时世界电影的水准已突飞猛进的背景里,对之不屑一顾,口吻含讽嘲,似乎情有可原。其实即使把《黑籍冤魂》放到当时,若和他所击节赞赏的《何等英雄》相比,评价大约也好不了多少。

同类推荐
  • 枯杨生花

    枯杨生花

    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情感。文学的熏陶可使青少年加深对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的认识。而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陶冶学生的人文性情和高扬人文精神的理念。文学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切实可行的交汇之处,可以从文学作品的阅读开始。
  • 滕固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滕固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感悟·独白卷(读者精品)

    感悟·独白卷(读者精品)

    风靡全球的真情故事,感动一生的纯美阅读;润泽心灵的饕餮盛宴,惠泽精英的成功启示;突破困局的导航明灯,缔造成功的内在密码。最纯美动人的励志佳作,无可替代的生花妙笔,展现励志美文顶尖力量,最憾动心灵的饕餮盛宴,最荡气回肠的励志大餐,最酣畅淋漓的悦读。一则则故事,催人奋进,帮你梳理纷乱的思绪,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一篇篇美文,怡人性情,为心灵注入勇气和力量,带给你爱和希望。一部相伴一生的心灵圣经,一掬滋润心灵的智慧甘霖,在阅读中收获真知与感动,在品味中得到启迪到智慧。
  • 中国历代文学精华(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历代文学精华(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精挑细选了五千年来文学发展成就的典范,并配以插图,内容包括:先秦文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代文学、辽金元文学、明代文学、清代文学和近现代文学。
  • 柔石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柔石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为深沉严肃所管辖着的深夜的西子湖边,一切眠在星光的微笑底下;从冷风的战栗里熟睡去了。
热门推荐
  • 绝世武神

    绝世武神

    楚阳异世重生十六年,原本资质平平,忆起前世记忆,觉醒命运双生子武魂:一阴一阳,一正一反,天才和傻子,诸神与万魔。执掌两极,武道再无歧路,命运不再缥缈。起于东荒,达于东洲,临神朝,踏诸神界,放浪形骸,嬉笑怒骂,凭心行事,戏虐无双天骄,轻慢至高存在,逗弄佳人,我主沉浮!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科技狂修

    科技狂修

    天道是宇宙的法则,玄修逆天而行,我们覆天而起。天道需要改变,需要成为人类的奴隶。于是我们改造了它,并重新制定规则。科技是规则的运用,我们便将全部的科技系统化,凝聚在一颗颗小小的核心——我们称之为星核。它们会成为人类新的器官,并使我们脱胎换骨,凌驾星辰。这是一条最完美的路,在我们的规则下,人类会进化为科技的主宰,宇宙的主宰。然后,寻找新的宇宙,改变它,奴役它……我们的脚步不会停止。
  • 星愿悦星

    星愿悦星

    本书开启混乱模式,都市的惊险暗杀,上古仙神出没。我已经猜到了结局。结局。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不甚荣幸。
  • 月凌天下

    月凌天下

    睁开眼,重生异世……七星戒,一枚戒指主宰一座岛屿,命运之轮从此开始转动,走向巅峰之路……
  • 许你倾城倾南宫

    许你倾城倾南宫

    余深深和顾夏辰出了车祸,余深深穿越在丞相之家,腹黑皇帝对她双见钟情,她被绑嫁进宫当昭仪。一次偶遇,他认识了“暮王爷”顾墨言,他长得跟她的男友一模一样,经过证实,余深深发现他是她的男友顾夏辰......
  • 极品教主

    极品教主

    美男生活真幸福!黄金马桶玉石床,妹子门外排成行,御姐萝莉姐妹花,你要咋样就咋样!
  • 正义杀神

    正义杀神

    魏特功,长相丑陋,看上去就十分猥琐,但是却总爱出风头,并且深受很多人的钦佩,一直向伟大的特工而付出努力,他是怎么做到的呢,请关注猥琐特工!
  • 快乐生活有绝招

    快乐生活有绝招

    本书内容丰富详尽,新颖实用,贴近生活,语言通俗易懂,查阅方便,内容包括食品选购、加工烹饪、贮存保鲜、饮食禁忌、衣装选购、洗涤保养等。
  • 异世妖道

    异世妖道

    不就是盗了你点丹药么?不就是盗了你点材料么?不就是偷看了嫦娥MM洗澡么?不就是杀了点天兵天将么?NND,屁大点小事,就把我打入轮回。。。若今日不死,他日必血洗凌霄殿!咦,咋不小心穿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