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95800000008

第8章 孙武:古代中国最伟大的军事理论家

孙武(生卒年月不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后在吴国任职将军,著有兵法十三篇,是我国古代军事史上最伟大的军事理论家。

孙武原是陈国公子完的后裔。陈宣公时国内发生内乱,陈完逃奔齐国,被齐桓公用为“工正(管理手工业生产之官)”,后改姓田氏。田完四世孙田桓子,任齐国大夫,他以新的封建剥削方式与齐公室争夺劳动力,据说民众“归之如流水”,成为齐国新兴封建势力的代表人物。田完五世孙田书,是孙武的祖父。因“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氏,食采于乐安(山东博兴)”,所以其后人改姓为孙。这样的家族,对孙武进步军事思想的形成,有一定影响;齐国又是政治、经济、文化都较发达和军事理论人才荟萃的国家,这对孙武研究军事,也提供了方便的条件。齐景公十六年(公元前532年),齐国发生“四姓之乱”,田、鲍两姓与栾、高两姓贵族,为争权而相互攻战,孙武出奔吴国。吴王阖闾即位后,吴行人(主宾礼大臣)伍子胥推荐孙武与阉闾,献兵法十三篇。“每陈一篇,王不知口之称善,其意大悦”。因而被任为将军,与伍子胥共同辅佐阖间,整军经武,备战图霸。

吴王阖闾三年(公元前512年),阖闾准备大举攻楚,孙武认为“民劳,未可,待之”。遂用伍子胥“三师肆楚”,俟其“既罢而后以三军继之”的方针,组织三支部队,轮流袭扰楚国。阖闾四年(公元前511年),孙武与伍子胥率军攻楚边邑,“拔六(安徽六安北)与潜(安徽霍山东北)二邑”。七年(公元前508年),楚军攻吴,孙武等率军反击,在豫章(大别山东、巢湖西、淮南江北一带)大破楚军,并攻占楚国巢邑(安徽桐城、安庆间),俘楚大夫公子繁。九年(公元前506年),楚攻蔡国(河南新蔡),蔡求救于吴。孙武认为这是攻楚良机,遂建议与蔡、唐(湖北随县西)联盟,尔后即佐阉闾率军大举攻楚。吴军沿淮水西进,至淮油(蔡国附近淮水湾曲处)弃舟登岸,深入至汉水地区,大破楚军于柏举(湖北麻城东,一说汉川北),又乘胜追击,连战连胜,攻占了楚都郢(湖北江陵西北),创造了春秋时期千里进军,攻占大国首都的战例。后至吴王夫差十二年(公元前484年),吴军大败齐军于艾陵时,孙武可能仍任将军,所以《史记》说吴国“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可见孙武不仅在军事理论上有辉煌的成就,而且有近三十年的军旅生活和战争实践,确实是我国历史上的伟大军事家。艾陵战后,孙武的好友伍子胥被夫差所杀,孙武的结局也不得而知。据《越绝书》记载,他的坟墓在今江苏吴县东门外。

孙武所著《孙子兵法》十三篇,是我国,也是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古代军事理论名著。它比色诺芬(公元前403年~前355年)的、被欧洲公认为是古希腊第一部军事理论专著的《远征记》,不仅成书早,而且学术性强。它的内容几乎涉及到军事理论中的各个分支学科;而且贯穿着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它是孙武在总结商、周,特别是春秋以来数百决战争经验的基础上写出的,对我国军事理论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茅元仪曾评价说:“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这虽有溢美之嫌,但它确实说出了《孙子兵法》在几千年封建社会军事史上的地位与作用。其实,它的一些带原则性的军事规律,不仅在封建社会,就是在现代,也仍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和指导意义;在中国,以至在世界军事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和享有崇高声誉。

早在唐朝武则天执政时期,日本留学人员吉备真备就将《孙子兵法》带回日本讲授。法国于1772年,由约瑟夫·阿米欧在巴黎翻译出版。以后英、德、俄等国也相继翻译,世界各大国均有译本流行。苏联军事家米里斯坦因评价说:“在这本著作中,孙子总结了当时中国奴隶主所进行的战争的丰富实践,奠定了古代中国军事科学的基础。日本现代军事评论家小山内宏说:“《孙子》的确是一部东方产生的,可以夸耀于世界的有关战略的书。……就其内容来看,同现代西欧战略论相比,也毫不逊色。……《孙子》不仅是一部战略论,还是一部具有深刻涵义的战争哲学,甚至对现代战略战术也有极大的启示。”美国军事理论家、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约翰·柯林斯说:“孙子是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孙子》十三篇可与历代名著、包括二千二百年后的克劳塞维茨的著作媲美。今天没有一个人对战略的相互关系,应考虑的问题和所受的限制比他有更深刻的认识。他的大部分观点在我们的当前环境中,仍然具有和当时同样重大的意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诺曼底登陆战中担任盟军集群司令的英国元帅蒙哥马利,在六十年代访问中国时,曾提出世界上所有军事学院,都应把《孙子兵法》列为必修课程的主张。美国国防大学,就已把《孙子兵法》中的主要内容,作为战略学的教材。由此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同类推荐
  • 杜佑评传

    杜佑评传

    杜佑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思想家,代表作《通典》一书体制宏大、思想深刻,总结过去,反映现实,开辟历史编纂学新途径,在中国古代的国家行政理论,政治制度研究方面取得了杰出的学术成就。《杜佑评传》紧扣唐中叶的政治、社会和文化时代背景,细致考察、介绍了杜佑一生的经历,他的近六十年的从政生涯和著述生活,在此基础上,对杜佑的政治思想、经济思想、社会思想和学术思想成就及其贡献,做了比较详细的讨论阐述。
  • 中国历代名人精粹(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历代名人精粹(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在总结众多历史书籍的基础上,选取了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具有重大影响的一百余位著名人物,将他们的生平事迹和历史作用精要地介绍给读者。内容涉及政治名人、军事名将、科学巨匠、文豪泰斗、艺术大师、商界巨子等六大门类,时间跨度从先秦到近现代,描述了三千余年的中国历史进程。
  • 恺撒(名人传记丛书)

    恺撒(名人传记丛书)

    恺撒是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他善于治军,足智多谋,政治上不囿陈规。公元前49年,他率军占领罗马,打败庞培,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并在任内实行一系列改革,一手缔造了古罗马帝国的辉煌。
  • 文武全才明君:刘秀

    文武全才明君:刘秀

    本书的主要内容有:赤帝下凡、韬光养晦待勃发、出巡河北蛟龙入海、羽翼渐渐丰满、横扫千军如卷席、君临天下等。
  • 历史上的玄奘

    历史上的玄奘

    本书依据《大唐西域记》和《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史料,吸收了现代玄奘研究成果,采用记实文学的笔法,描述了玄奘的人生经历,对相关的佛教知识、历史地理知识作了必要的介绍。
热门推荐
  • 倾世帝妃:莲魅天下

    倾世帝妃:莲魅天下

    简介:她是华夏特工界的绝杀仙乐,一个传奇。一把玉白竖琴,一双稀世紫眸。纵横黑白两道,傲华倾世。一朝穿越,降临异世,踏入苍茫。看强悍腹黑无敌的她,如何以纤纤素手谱写如画江山;看俏皮淡然无比的她,如何以铮铮傲骨颠覆十方九界。白衣凌然舞穹宇,紫眸淡然傲天下。莲绽仙尘梦千年,幻樱一动执手愿。一生一世一双人,半梦半醒半浮生。
  • 星灵圣域

    星灵圣域

    世界那么大,何处才是栖息之地,也许经过无数的坎坷、挫折,才会长大,才会理解这个存在的难处,也许才会懂得生存之根本!吾,在此起誓:愿以毕生的精力去改变这不合理之处,去实现普通人所希望的愿望!神灵,汝既创造了他们,为何要弃他们于这荒芜之地、断其后路?假若你不在这世间,吾为何存于世?还不如都死去吧!!
  • 月有引力

    月有引力

    活泼开朗的女大学生钟心悦,好好学习,认真恋爱,人畜无伤,校园生活本该安安静静地细水长流。然而,在她毕业前的最后一个生日,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那句“分手”从优雅贵公子般的男友口中淡淡吐出,当阴差阳错撞上完美偶像歌手冷漠而凌厉的目光,当万人迷珠宝设计师偷偷暗中相助……她也许还未意识到,自己已经卷入一场精心设计的复仇中……
  • 恶魔公主的腹黑王子

    恶魔公主的腹黑王子

    呜呼!!这都什么年代了啊。还搞个指腹为婚。没事,本公主才不鸟他们。你们不是叫我嫁给那个我从来没见过的人吗?NONONO,我这就逃婚。
  • 丧劫

    丧劫

    丧尸混乱末世时代下,被用丧尸病毒制造出的“人形丧尸体”代号S-07在完成搜寻古墓任务时,上古墓穴意外崩塌,被吞噬在了永恒之墓中。苏醒,睁开双眼,末世异种丧尸,带着异种病毒重获肉身,来到了他未曾知晓的修真世界,开启了恒古至今从未有过的修真之法!每周六更新…(」?ω?)」
  • 谁的青春不悔

    谁的青春不悔

    青春像一杯红酒.甘甜却又发涩.青春像棉花糖.甜到心头.青春像一杯牛奶.香醇令人回味.青春里有很多人路过.陪伴我们的确总是那么几个.青春的风景是青草和阳光的颜色.
  • 极致恋爱:恶少的小冤家

    极致恋爱:恶少的小冤家

    一次意外,让两个八杆子都打不着的人产生了交集,一个个性张扬。一个腹黑如妖,会擦出什么火花?若有一日相碰是否有绵绵似水化柔情,还是蛇口蜂针恨我心。陌雅没遇上韩子非之前认为爱情不过是一声轻叹!遇上韩子非之后,爱情也可以化作一声轻叹,只不过其中多了一丝阳光的韵味……韩子非拉着陌雅回头:“请允我轻佻一笑、我还在!”
  • 永恒回归

    永恒回归

    平凡少年杨绍获逆天机缘得时空法则附体,忘乎所以穿梭于无尽时空寻求永恒。回过头却发现往昔一切熟悉的事与物已然消逝......为了弥补心中遗憾,回归自己最初的时空。我,杨绍回来了。
  • 空间进化之路

    空间进化之路

    主神空间又一次大规模轮回者筛选中,一个貌似普通的男子被选中了,多次任务世界的经历造就沈易的勇敢和坚强,且看他如何摆脱主神空间的掌控,创造一个伊甸园般的新世界,扛起主神空间的围剿,引发空间与世界的碰撞,一切的精彩就在空间进化之路。
  • 孝经(中华国学经典)

    孝经(中华国学经典)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