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95800000020

第20章 韩信:百战百胜的常胜将军(2)

韩信平魏后,根据出现的有利形势,又提出“请兵三万人,愿以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粮道”的战略计划。这一计划很有远见卓识,极大地影响了楚汉战争的进程,对刘邦转弱为强,由不利转为有利,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当时广大北方各诸侯国,大都成自立状态。楚汉主力则在成皋、荥阳相距,韩信看出了这一契机,认为趁项羽无力北顾,诸侯各自为政之际,如能率一支有力部队,开辟北方战场,略取河北各国,则既可扩大地盘,又可用燕、赵之士扩大汉军,对楚军右翼可形成绝对优势。如再转锋南向,即可对彭城形成战略包围,兴汉灭楚的计划就不难实现。韩信在这一有利形势刚刚露头的时候,就能抓住不放,通盘考虑,提出建议,他的战略敏感性和洞察力,确是异乎寻常的,令人击节称赏。

同年九月,韩信攻破代国,乘势东进,于次年初进击赵国。赵王歇及陈馀集中赵军于井陉口(河北井陉西北),号称二十万,准备与汉军决战。井陉是太行八陉之一。是由代去赵的必经险地。

广武君李左车向陈馀建议说:“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吾奇兵绝其后,使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麾下。”陈馀自称“义兵”,不愿用“诈谋奇计”。他认为“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今如此避而不击,后有大者,何以加之,则诸侯谓怯,而轻来伐我。”拒绝了李左车的建议。

韩信侦知陈馀不用李左车之计,大喜,引兵下太行,至距井陉口三十里处宿营。半夜,选派轻骑二千,各带汉军红旗一面,从间道至赵营附近潜伏。韩信指示统兵官说:赵军见我退走,必全军出营追击;你们趁机突入赵营,拔去赵旗,换插汉军红旗。又通知部属:“今日破赵会食!”韩信判断陈馀不会攻击先头部队,以免吓走汉军主力,遂先派万人通过井陉隘路,渡过绵蔓江(由山西平定东流,出井陉南,经井陉东向北流入冶河),在赵营以西背水列阵。天明,汉军万人带大将旗鼓出井陉口,越背水阵而进,赵军开始出击。双方激战后,韩信佯败,弃旗鼓,退入背水阵,赵军果然空营出击,争抢旗鼓,追击汉军。汉军伏兵两千骑乘虚突入赵营,换插汉旗。赵军攻不下背水阵,想收军回营,见营垒之上尽为汉旗,大惊,以为赵军将帅已被俘,军队溃败。汉军乘势夹击,大破赵军,斩陈馀,擒赵王歇,李左车亦被汉军俘获。

战后,诸将贺毕问韩信说:“兵法‘右倍(背)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阵,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然竟以胜。此何术也?”韩信解释说:“这就是兵法所说的,‘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我并不是一个对人素有恩信的人,实际上是‘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不能使人人各自为战。如置之生地,岂不都想逃生。”诸将听了都很信服。

韩信背水破赵,以少胜多,是历史上一次很著名的战例。韩信探明陈馀的战役指导是决战防御,企图堵住井陉出口,乘汉军通过险隘,兵力难以迅速集结、展开之际,依托壁垒,倾师与汉军决战,即采取诱敌出壁,背水死战,奇兵破壁,前后夹击的方针来对付赵军。这个战役指导,是完全符合敌我双方的客观情况的,所以取得了全胜。采取背水阵应该是有条件的。韩信对此说得很透彻,自己威望、恩信都不够,部队都是临时收编、征调来的,并非训练有素,无异“驱市人而战”,非置之死地,不能使人人自为战。

李左车是赵国谋士,对比邻的燕国比较知情。韩信为了击燕破齐,释放李左车并向他请教破燕之策。李左车说:“虏魏王,禽夏说阏与,一举而下井陉,不终朝破赵二十万众,诛成安君。名闻海内,威震天下”,这是将军之所长。但经过破魏之战,汉军已经疲惫,以疲惫之兵击燕,则可能顿兵坚城;燕不能下,齐亦难下,冀、鲁战场,势成僵局,对孤军远出的汉军很不利;应采取先声后实之计,先迫降燕国,然后齐亦可下。李左车的先声后实,就是暂停进军,一面安抚赵国,一面休整军队。做好北向击燕的准备,然后“遣辩士奉咫尺之书,暴其所长于燕,燕必不敢不听从。”

韩信按李左车之计实施,燕果然投降。

汉王刘邦三年(公元前204年)九月,韩信奉命率军进攻齐国。当其将到平原津(山东平原南)时,听说刘邦已派郦生说降了齐国,韩信遂准备止军不进。谋士蒯通对他说:将军受诏击齐,而汉独发间使下齐,宁有诏止将军乎!何以得毋行也!且已兵临齐境,焉能无功而还。韩信从其说,进军渡过黄河。这时齐王已听从郦生的意见,遣使与汉议和,撤去历下(山东济南)守备,韩信遂袭破历下齐军,直逼临淄。齐王田广以为郦生有意欺骗、出卖自己,烹了郦生,逃往高密,遣使向楚求救。韩信于汉王刘邦四年初占据临淄后,继续东追齐军。项羽派龙且率军,号称二十万,北救齐。

龙且率楚军与齐军会合后,有人向龙且建议:“汉兵远斗穷战,其锋不可当。齐、楚自居其地战,兵易败散。不如深壁,令齐王使其信臣召所亡城,亡城闻其王在,楚来救,必反汉。汉兵二千里客居,齐城皆反之,其势无所得食,可无战而降也。”龙且不同意这一正确意见,说:“吾平生知韩信为人,易与耳。且夫救齐不战而降之,吾何功?今战而胜之,齐王半可得,何为止。”龙且轻敌贪功,率楚、齐军与韩信军夹潍水对峙。

韩信为了击破新锐的楚军,命人以沙袋万余只,堵塞潍水上游,然后率军渡河进攻龙且。俟楚、齐军出战,即佯败而退。龙且大喜说:“固知信怯也。”遂引军渡水追击。上游汉军按预定计划放水,大水骤至,楚、齐军仅小半进至西岸,汉军还军急袭,阵斩龙且。东岸楚、齐军遂散去,齐王田广逃亡。韩信率军迫至城阳,尽俘楚军及齐王田广,齐地悉定。

韩信平齐后,派灌婴率一部兵力南下,破薛郡(山东曲阜),进至下相(江苏宿迁西南)、僮县(江苏泗县东北)、取虑(安徽灵璧东北),渡过淮河,尽降其城邑,前锋到达广陵(江苏扬州)。在撤军北归时,又破楚军项声部等于下邳(江苏睢宁西北)。

韩信在破魏后提出的破赵下齐,“南绝楚粮道”,从北翼对彭城形成战略包围的计划已完全实现。不仅囊括了整个北方,平定了代、赵、燕、齐四国,而且还歼灭了龙且所率楚军主力的有力一部,为垓下决战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韩信破龙且后,刘邦用张良之计,立韩信为齐王。项羽派武涉去游说他“反汉与楚连和”,并许其亡汉后平分天下,韩信严词拒绝,说:“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背)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与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武涉去后,蒯通又劝韩信独立,以造成“叁分天下,鼎足而居”的形势。韩信不忍背汉,又拒绝了蒯通的建议。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刘邦召集各路大军在垓下会合,与项羽决战。当时汉军的决战部署是:韩信率军首战项羽,兵分三路,韩信居中,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在右,为第一梯队;汉王刘邦率主力为第二梯队;周勃、柴将军为第三梯队。

韩信军先与楚军交战,开始不利,韩信后撤;孔将军、费将军由左、右投入战斗,楚军受挫;韩信回军合击,大败楚军于垓下(安徽灵璧县东南沱河北岸)。项羽被迫入壁而守,汉军围之数重。韩信等组织汉军在楚营四周高唱楚歌,楚军军心更为涣散。项羽认为汉已尽得楚地,乘夜溃围南驰,在汉军追击下自刎于乌江(安徽和县东北)。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至此结束,刘邦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

项羽既死,刘邦为削弱韩信的势力,将其改封楚王。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十月,刘邦以有人告韩信欲反为理由,听从陈平“伪游云梦,会诸侯于陈”之计。于十二月到陈(河南淮阳),俟韩信来谒时,命武士缚之以归,至洛阳,赦韩信,但剥夺其兵权,贬为淮阴侯。

汉高祖十年(公元前197年),赵相国陈豨反,自立为代王。刘邦自率军击陈豨,韩信因病未从。有人向高后上书诬告韩信与陈豨勾结,密谋发徒奴袭高后及太子,高后吕雉与相国萧何商议,诈说刘邦派人来,说陈已败死,召列侯群臣入贺。韩信入朝,吕后命武士缚韩信,斩之于长乐宫钟室,并夷三族。一代名将,惨遭冤杀。正如司马光所说:“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观其距蒯彻(蒯通)之说,迎高祖于陈,岂有反心哉!”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贪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贪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吏治清则国脉旺,吏治浊则国势颓。毋庸置疑,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社会政治生活中诸多腐败的源头,为害最烈。翻阅史册,贪官如蚁,罄竹难书。在本书编写中,比较系统地选择了上自先秦,下至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贪官。古人云:“以钢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从明得失。”揭露批判中国历代贪官的劣迹,可以警醒世人。为此,编者编著了《中国古代贪官传》。
  • 原子弹之父

    原子弹之父

    本书介绍罗伯特·奥本海默——伟大的德国科学家、杰出的正义卫士的故事,讲述其作为犹太后裔的出生、其为制止纳粹德国对原子弹进行的研制、成功等。
  • 毛泽东和他的父老乡亲(下册)

    毛泽东和他的父老乡亲(下册)

    本书是一部描述毛主席人际关系,反映毛主席与湖南家乡父老交往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我曾读过一部分,感到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作者通过长期深入采访和研究,掌握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并以庄重的笔触描写了一代伟人毛主席与父老乡亲水乳交融的关系,歌颂了毛主席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体察民情、大公无私、情系桑梓,忧天下的高尚品质和伟人风范。我曾在毛主席身边工作,1959年随毛主席回过韶山,亲身感受到毛主席浓郁的乡情亲情友情。
  • 丰臣秀吉(三)

    丰臣秀吉(三)

    《丰臣秀吉》讲述了日本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大名,日本史上首位一统天下的平民英雄丰臣秀吉的传奇人生。丰臣秀吉出身寒微,没有依靠,但他凭借自己的力量,从一介小民,成长为一代权臣。在位时实行的刀狩令、太阁检地等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封建社会转化有一定成就,《丰臣秀吉》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内容详尽,翻译语言通俗易懂,有能够兼具日式风格,让读者在领略丰臣秀吉奋斗历程的同时,感悟日本传统文化。当下,人人追求成功,《丰臣秀吉》为我们展示了丰臣秀吉这个成功的范例,具有启示意义。
热门推荐
  • 凤临天下:傲世凰女养成中

    凤临天下:傲世凰女养成中

    凰门十五内门弟子连连穿越,在不知道的什么世界,惹得桃花朵朵开~她们可没时间赏桃花,赶快找到线索回去~然后,就莫名其妙的被追杀?!救他个命命啊~原来,真相其实是……
  • 我该怎么跟你走

    我该怎么跟你走

    难道相爱的人就不能好好在一起吗?女大学生和已工作男生在工作中相识到相爱,可是很不幸,男生因工作离开了那座城市,他们开始了异地恋。男生会等女孩毕业吗?她又该怎么跟他走下去呢?
  • 乡野重生

    乡野重生

    冥冥乱世,他是一个平庸或者说低智商的孤儿。他叫白霖,他处处受排挤,一次……,成就了他。他变了,然而,世俗企轻易饶了他,折难,颓废……,他却爱了,来得那么意外,来得那么不应该。世俗,噩运,阴影……
  • 为该死的明天而努力工作!

    为该死的明天而努力工作!

    现实?幻想?有人幻想过,有人YY过?身为主人公到达异世界,收获几个美女?拯救一个世界?但谁想到……一切都是虚幻的泡沫,因为,平凡的人,到哪里,注定平凡无助,钻石总会发光,是因为,它是钻石……而非尘土……催更群:206690959
  • 懵懂邂逅,而你又在何处

    懵懂邂逅,而你又在何处

    这是青春懵懂时发生的事,爱情,是否所有人都觉得是圆满的呢?……
  • 遮女逆袭

    遮女逆袭

    唉!我堂堂特工穿越成什么不好?偏偏穿越成一要地位没地位,要钱没钱的哑巴遮女一个.更何况穿越第二天就被自己的未婚夫推下悬崖,结果却因祸得福捡到师父一枚~三年后她隐名改姓回到京城,开始了她的复仇之路。
  • 籴情之时

    籴情之时

    我的母亲不知蹊跷离去,死鬼老爸去找后妈,我被赶出家门,我暂住在青梅竹马的家里,那个外表犯贱(響抹汗:你就这么说人家,其实人家挺倾国倾城的)内心腹黑的家伙到底有什么阴谋?吓!哪冒出来跟咱张一模一样的孩子的?人人见着咱那迷倒众人的阴阳眼(某響又发话:你太自恋了,别人也许只是好奇你的眼睛,没有迷倒!表搞错!)说咱是妖精,谁信?!(我信!)姥爷家的道馆了到底有什么不可未知的秘密?
  • 五色水

    五色水

    本文为作者樟叶的散文集,樟叶,本名张伟 ,1948年6月生,陕西西安人,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士。1965年赴陕西大荔县插队。1969年后历任解放军战士,西安市第八中学教师,陕西省商业厅、省财贸办公室、省计委、商洛地区行署、商洛地委副厅长、副主任、专员、书记,1998年至今任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200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 初暖微寒

    初暖微寒

    穿越?好吧,白痴?我不建议,阴谋,诡计,我只不过是想好好的当一个米虫而已怎么就这么难!!
  • 十年星尘

    十年星尘

    圣经里说,爱是不嫉妒。所以,在陆星尘看来,她跟艾琳之间,不过如此。是的。她们在外人眼里亲密无间形影不离,可只有陆星尘心里知道,她想要离艾琳远一点,再远一点。这种感觉在遇到周屿光后越加强烈。因为艾琳的光芒太过耀眼,以至于陆星尘被笼罩在光芒下,成了艾琳背后的影子。终于,艾琳变得黯淡无光。陆星尘摆脱了艾琳的光芒,跟周屿光渐渐有了交集,可是,心里怎么湿漉漉的,像是忽然下起了不会停息的大雨?在青春的长河中,有的人走了,就不再回来;有的人还固执地等在原地,等着那个曾经一直想摆脱的人重新出现,带着风与海的味道,轻轻呢喃:“喂,我回来了。真好,你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