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94800000002

第2章 孙武:中华军事谋略始祖

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他出生于齐国的乐安(今山东惠民县)。孙武本姓陈,他的祖先陈完于周惠王五年(前672年)因陈国内乱而逃到齐国,改姓田氏。田完的五世孙田书,字子占,是孙武的祖父,齐景公时身居大夫之职,后因伐莒有功,齐景公便把乐安封给田书,并赐姓孙氏。

周景王十三年(前532年)夏,齐国“四姓之乱”后,孙武离开齐国到了南方的吴国。他在吴国都城姑苏(今江苏苏州)附近“辟隐深居”,一方面潜心研究兵法,观察吴国的政治动向,一方面结交被楚王迫害逃到吴国的伍子胥,两人在共同的田园生活中,结成了政治上的知心朋友。

伍子胥深知吴王阖闾的政治抱负和思贤如渴的心情,也了解孙武高明的政治主张和非凡的军事才能。他把孙武推荐给了吴王,孙武施展抱负的大好时机,终于来到了。

孙武带着他写的《孙子兵法》十三篇去见吴王阖闾。吴王对孙武说:“您写的十三篇兵法,我都细细读过了。您能否当场演习一下阵法吗?”孙武回答说:“可以。”吴王又问:

“可以用妇人试验一下吗?”孙武说:“完全可以。”于是,吴王挑选了他后宫的嫔妃180人,让孙武演习阵法。

孙武把这些妇人分成两队,叫吴王最宠爱的两个美姬分别担任队长,每人各拿一把戟。

孙武问她们:“你们知道心和左右手以及后背的位置吗?”她们点头说:“知道。”孙武说:“演习阵法时,我击鼓发令,让向前,你们就眼看着心;让向左,就眼朝左手看;让向右,就眼朝右手看;让向后,就眼朝后背看。”她们都说:“行!”。布置完毕,孙武敲响向右的鼓令,那些嫔妃们觉得好玩,都哈哈大笑起来。孙武严肃地说:“对部属约束不严明,命令交待不清楚,这是主将的责任。”他又重新申明号令,然后发出向左的鼓令,嫔妃们仍然大笑不止。孙武说:“对部属约束不严明,命令交待不清楚,那是主将的责任;现在既然对你们重新申明过号令,再不执行命令,那就是吏卒的责任了。”说完就下令把左右两个队长推出斩首。吴工站在高台上正兴致极高地观看孙武的演习,忽听孙武下令要杀他的两个爱姬,吓出一身冷汗急忙叫人对孙武说:“我已经知道将军能够用兵了。我没有这两个美姬,食不甘味,希望不要杀她们。”孙武回答说:“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说完就命令把两个美姬当众斩首,然后又挑选另外两个嫔妃担任队长,继续演习阵法。吴王因此深知孙武善于用兵,就任命他为将军,孙武的军事生涯也由此开始了。

孙武被吴王任命为大将后,不但为励精图治的吴王治军讲武,勾画富国强兵的蓝图,而且为吴国的兼并战争立下了卓越的战功。

从周敬王八年(前512年)被吴王任命为大将,到周敬王三十八年,孙武在吴国活动了30年,为吴国的强盛和称霸中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孙武之所以享有盛名,主要还不是因为他的卓著的战功,而是由于他留下了一部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一部内容完备、结构严谨的古代军事专著。它的产生,为我国军事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孙武把与战争有关的军事问题,分作十三篇加以论述,全书有完整的体系,新颖独特的论述形式。各篇既能独立成章,相互之间又有密切的联系,上下承启,前后相应,浑然一体。所以古人说:“其义各立于题篇之名,未尝泛滥而为言也。”直到今天我们阅读这些篇章,仍然为其博大精深的军事思想体系而惊叹。

《孙子兵法》虽然包含了军事学的各个方面,但是关于进行和指导战争的论述,则是全书的核心内容,其他各个方面,都是围绕这一内容展开的。《孙子兵法》分上、中、下三卷;上卷有《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中卷有《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形篇》、《行军篇》;下卷有《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

孙武研究军事是从研究战争入手的,对于战争的看法,孙武开宗明义地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武要求战争指导者,要在战前对决定战争胜负的“五事”(道、天、地、将、法)、“七讣”(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作全面的分析比较,这样“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这就是孙武“知彼知己”,综合分析对比敌我力量的“庙算”知胜的思想。

孙武提出:“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就是要求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能够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唐朝著名军事家李靖,在《李卫公问对》中就曾经说过,古代兵法千章万句,不外乎“致人而不致于人”。

孙武认为,只有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才有可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孙武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还说:“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孙武认为,要使敌军处于被动挨打的形势,就要采取“动敌”“示形”即主动摆脱敌人,寻机歼灭。

孙武说:“兵无常势”,如同“水无常形”一样,只有“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才可以说用兵是入了“神”。孙武所说的灵活多变的作战指导,主要表现在正确使用兵力和灵活多变的战法两个方面。

在正确使用兵力方面,他要求战争指导者要“识众寡之用”,要根据敌我兵力对比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战术。

在战术运用上,孙武主张“奇正”多变。他认为,虽然打仗的一般规律,总是用“正兵”当敌,用“奇兵”取胜,但是奇正之变,是变化无穷的。他要求战争指导者,战术要灵活多变,计谋要不断更新,使敌人无法识破军事部署上奥妙之所在。这样才能稳操胜券。

孙武在《孙子兵法》开卷的《计篇》中,把“智信仁勇严”的良将,以及训练有素,赏罚分明,令行禁止,战斗力强的精兵,看作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是达到“全胜”的根本条件。

孙武关于争取战争“全胜”的种种论述,无一不同贤良将帅的指挥才能和精神素质有关。因此,他对将帅提出了极为严格的要求,归纳起来就是“智信仁勇严”五条:“智”,多谋善断:“信”,赏罚互信:“仁”,爱护士卒;“勇”,勇敢坚定;“严”,法令严明。

孙武认为,训练有素,赏罚分明,令行禁止,战斗力强的军队,是夺取战争“全胜”必不可少的条件。

《孙子兵法》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兵书,孙武的一些军事观点和治军思想,为后世的军事家传诵和应用,它是我国军事史上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

同类推荐
  • 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

    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

    为庆祝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纪念首任院长胡乔木,我们编辑了《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三部分:一、综述两篇:《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百科全书式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乔木》,分别评述他创建中国社科院的突出贡献和在学术上的卓越成就。二、回忆录七篇。是与胡乔木在社科院一起工作过的领导同志、著名学者或是身边工作人员所写。其中邓力群、朱元石的回忆录选自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我所知道的胡乔木》一书。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叙述与胡乔木的接触、交往,对胡乔木的认识、感受,不仅记录了他的言论思想,而且留下了他的音容笑貌。三、文献资料二十七篇。
  •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2)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2)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富兰克林自传

    富兰克林自传

    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美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和科学家、实业家。出生在波士顿一个皂烛制造商家庭。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刻苦自学,通晓了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拉丁语,还大量阅读了欧洲各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著作,对自然科学和政治经济学也有很深的研究,最终成为他那个时代的佼佼者,并领导美国人民完成了独立革命,成为和乔治-华盛顿同享盛誉的领袖人物。
  • 在炼金术之后: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100年图说

    在炼金术之后: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100年图说

    化学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是一门古老而又富有活力的自然学科,在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水平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在与物理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相互渗透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其他学科和技术的进步。《在炼金术之后》为诺贝尔奖获得者100年图说系列丛书之一。本书以诺贝尔奖的颁奖时间为主线,将历届化学奖获得者的成长历程、生活情感、科学研究过程与贡献等多方面内容有机地融合和真实地再现。本书文字内容丰富、理论及实验阐述详尽。图文相得益彰,并附有化学及相关知识索引,以方便读者检索。
  • 嘉庆帝师:王尔烈大传

    嘉庆帝师:王尔烈大传

    清末官场流传说:有四种人最当红,分别是:帝师、王佐、鬼使、神差。这话拿来检视王尔烈,却不管用,因为他不爱权、不爱钱,他唯一热爱的,就是才——教育英才。他有很多机会可以发财,却都鄙夷之,这种追求公义、坚守清贫的观念,源自儒家思想对他的熏陶……从这里,可以看到读书人的价值观;也可以让我们反躬自省:知识分子的人生理念中,有没有一个永恒的价值?能不能起积极正面的领导作用?能不能发挥向上提升的功能?(台湾作家王寿来)
热门推荐
  • 阡尘岁月

    阡尘岁月

    叙述人生,没有故事,不是穿越,却反射出人生。人生百味,唯愿岁月无恙。景物依旧,物是人非一样花开一千年,独看沧海化桑田;一笑望穿一千年,几回知君到人间。
  • 仙世记

    仙世记

    奇异的寻道大陆,五座大域将其平分。每一块大域上都有一个强大并且神秘的存在,守护并监管着五座大域。东域神秘的学院院长,南域火山里的炎帝,西域翻天塔里的黑影,北域冰山顶的雪后,还有那个中域神秘的至强者,这是主角李凡从弱小走向他们,并且超过他们的故事。这是热血并带一点YY的小说。茫茫的三千大世界,亿万的小世界,李凡的终点在何方?(新书首发,还望各位童鞋多投推荐和收藏。。。)
  • 跨越千里的爱

    跨越千里的爱

    学生时代的爱恋,如何能走的长远。相隔两地的人,何时才能不分离。无声无息的消失,似乎茫茫人海从未有过这个人,只有等待,无尽的等待,等你再出现。
  • 错为王宠:一等王爷二手妃

    错为王宠:一等王爷二手妃

    她,生的一副俏皮样,职业却是令人钦佩的特工,官方称之为间谍,窃密是她的专长......他,朝中王爷一枚,有时潇洒俊逸、气宇不凡,有时眼神凌厉、不屑一顾,任谁看了都止不住议论一番,却只得养鸟、练字的喜好,让人大跌眼镜梦中穿越掉进王爷的寝室中,一觉醒后,经过一轮仔细的侦查,情报收集、整理,才知道自己俨然穿越成了一个十五岁、二次待嫁的异国小公主而那个一天就知道养鸟,遛鸟,读书,练字的文质彬彬年轻王爷竟是她要嫁的夫君,拜托,气场就不同,女强男弱最后的归属都是杯具好不好?难道嫁过去让她保护他吗?不可能他看起来对她不屑一顾,只知道她是个他的未来小媳妇,还不如一只整天叽喳个没完的八哥重要,这样她情何以堪啊?好吧,她气愤了,后果会是相当严重她知道,现代中有一种东西可以让其穿越到古代,将那东西古代化,自然可以回到现代,才不要跟那个小男人在一起呢,她决定了可......可......发生了什么?他怎么突然变的强势了?强到她已经快受不了了,看来只好拿出她的看家本领,他不知道,间谍可是个非常厉害的工作不会点什么十八般武艺,怎么能在关公面前耍大刀?她跟他杠行了,以后的日子一定越来越有意思了。
  • 撩情99天,薄少追妻路漫漫

    撩情99天,薄少追妻路漫漫

    黑沉雨夜,她狼狈地被丢出家门。他,如同救星一般出现,一步步接近,替她解决所有难题。她止不住沉沦,却最终发现自己不过是他心中那道白月光的替身。她走她退她逃,他逼他追他悔。他以为自己能全身而退,失去后才发现,早已深陷其中。而她,是唯一的解铃人。
  • 两仪禁令

    两仪禁令

    我从小经常在晚上总能听到耳边有人和我说话,有的是让我去帮他们办事,而有的则是为了我的命……因此我经常遇到怪事,一次又遇怪事,我身重阴毒,在家人百感交集之时来了一个神秘人,给我喝了一碗阴阳汤,解了我的阴毒,同时也激发了我的阴阳眼,从此我走上了这段阴阳之路……
  • 昏晨雾霭

    昏晨雾霭

    西式复古风,人与吸血鬼伯爵的斗智斗勇,太阳升起前,世界是先笼罩在黑暗中的。
  • 花季走来的爱殇

    花季走来的爱殇

    从高中、大学到职场一路走来,校园暗恋、懵懂的爱、纠缠的爱、撕心的爱、偷情的爱、变质的爱、幸福的爱,对于感情单纯的她,经历了各种的痛后,渐渐地变为熟女,甚至变为一个不惧世俗伦理的女人,然后命运没有放弃她,终于在经历了各种挑战、困惑、取舍后,找到了她的守护神。
  • 茅山传记之宿世缘

    茅山传记之宿世缘

    本书包罗万象,万灵俱存,人,妖,魔,鬼,灵,神兽,仙,鬼差,道士,都会在本书一一出现。在这分享一个小常识,人死了不一定会变成鬼魂,也许会变成灵魂,鬼魂归阴间,灵魂归冥界,两个阴司被忘川河隔开,各司其职。最早的是阴间,冥界是天界降下洪水涤荡人间时,死人太多了,阴间超负荷了,女娲娘娘就又建立了一个冥界。阴间自然还是阎罗王管,冥界就由酆都大帝管,他们分别掌管了枉死城和酆都城,详情会在书里说的。给自己加油!(*^ω^*)
  • 桃花村里桃花仙

    桃花村里桃花仙

    偶然得到空间,还未高兴多久,一场事故就穿越到一个家徒四壁的古代家庭。且看现代女如何在古代混的风生水起,带领全家致富奔小康,打造出一个桃源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