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91800000033

第33章 孩子有自己的时间表——自由

1.给孩子安排自己的机会

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快乐的孩子?我们每个人的经历都会告诉自己,自由的孩子是快乐的孩子。在儿童时代大家都很贪玩,其实玩是孩子的一种学习的方式、交友的方式,是他锻炼胆量、磨炼意志的方式。有的时候他这种玩能给他带来很大的成长的动力以及人生的启示。

想想童年中让你最难忘的事情是什么?是在课堂里上课吗?是在家里写作业吗?很可能都不是,最难忘的可能就是你和伙伴玩的时候。玩的时候你能否痛痛快快地玩呢?当你写完了作业,完成了学习任务,能不能痛痛快快地玩呢?

那么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有的时候对事情缺乏热情?可能就是他自由的游戏太少了。他内心的情感不能释放,他那种主动性没有激发出来,所以他是被动的。一天的24小时都是大人给安排,什么时候上课,什么时候自习,什么时候写作业,什么时候睡觉。没有自主性的生活,孩子就不可能有热情。一个人如果总是被动地生活,那他的人生是很可怜的,他就不是一个真正的人,不能对自己负责。如果我们回想童年,非常感谢父母和老师,就是因为我们当时能自由地安排,自由地生活。自由激发了我们的梦想,让我们兴趣盎然,虽然经济上贫穷,但是我们精神上是快乐的。一个自由的童年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按自己的要求安排时间,都希望孩子生活没有危险,但是,如果你控制了孩子所有的时间,也就意味着你控制了孩子的生活、快乐和意志,这样给孩子带来的必然是被剥夺自由的痛苦。连自由都被剥夺的人,你还能指望他独立、有思想、有创新吗?

一个不能安排自己时间的人,怎么能长大呢?越被严密监视的人,逃跑的意识越强烈,何不让孩子自己把握自己的生活呢?况且,疲惫不堪的人,应该有理由放松身心。只要孩子不选择危险的活动,父母就应当宽容。

在对待孩子方面,原则是:学习很重要,但培养健康人格更为重要。不论进行什么方面的教育活动,都不可忘记这一总的原则。

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自由的人,而自由主要体现在这个人能够自由、有选择地支配自己的行为。这种自由感不是凭空产生的,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童年时期对自由支配时间的体验。但遗憾的是,在1996年的一份调查中发现,城市独生子女每日可支配的自由时间只有68分钟。这说明我们没有给孩子足够的可自由利用的时间。相反,我们却用功课和其他有关学习的活动占满了孩子的时间。

自由支配时间,还意味着儿童具有热情的实现自我、用创造性的方法表达自我的机会。剥夺儿童的自由支配时间,实际上是在剥夺儿童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对城市独生子女的调查表明,有更多自由支配时间的独生子女,自信心更强,并且比自由时间较少的孩子有更强的成功需要。因此,父母们应转变观念,帮助孩子有效地利用时间,发现生活乐趣,展示自己的才华,让孩子成长为具有健康人格的人。

这里是一个少女对母亲的宣战书,原文如下:

我感谢你生育了我,但我不是你的奴隶,我是一个自由的人,从今天开始,如果你还想要我这个女儿,必须做到以下十条:

不许动我的书包、抽屉;不许看我的聊天记录、日记;不许强迫我必须穿你买的超级难看的衣服;不许拦截我的电话;不许当着亲戚朋友的面说我比别的孩子差;允许我每天晚上有1小时的自由支配时间;允许我每周日休息时9点起床;允许我的朋友到家里做客;允许我听孙燕姿、周杰伦的歌;允许我反驳你的意见。

如果你做不到其中任何一条,我宁可露宿街头……我说到做到!

宣战书里的每一个字,都代表着当代孩子们歇斯底里的心灵呐喊;宣战书里的每一句话,都是孩子们真实处境而反馈到生活的真实再现。

这份宣战书,绝不是孩子心灵呼唤的个例,而是铺天盖地在当今众多家庭里父母动用的教育方式。

孩子翻版不平衡的心理,来自父母的不公正行为——父母对孩子在人权上的侵害、权利上的剥夺、人格上的侵犯、自由上的侵占。

错不在孩子的撕裂呐喊,而在父母自以为是的侵权。

(1)剥夺了孩子的自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隐私是受法律保护的。之所以受法律保护,是因为它的空间只属于自己,而又极易被人窥视;是因为它的隐秘性是脆弱的,是不堪一击的。

孩子和成年人一样,是作为人的一个个体立足于家庭,立足于社会的,是一个独立的载体,有着属于自我的空间,而且是全方位的只属于自己的空间。

青春期的孩子,处于心理断乳期。

他们的第一断乳期,要求的是脱离父母的管束;他们的第二断乳期,是要求有自我的空间独立。

断乳期间,他们需要证明自己在长大,他们渴望自由的空间扩大,他们需要充足的时间增大,她们需要自我位置的确定与肯定的认可。

比如那个女孩上述所要求的五个不许,电话、书包、抽屉、日记不许偷听偷看,比较只能纵向与自己相比,而不能横向与同学对比。其实,这就是要求父母的尊重、信任和理解。

(2)剥夺了孩子的自由。

没有人不喜欢自由,也没有人喜欢被人强迫的意愿,更没有人愿意自己强加于自己的不愉快。

自由是每个人的祈求,也是每个人的权利。大人如此,孩子也如此。给孩子自由,就等于给孩子独立于自己的机会。

父母的责任在于,教孩子怎么做人,教孩子怎么运用自由来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教孩子怎么学会控制自己而能独立于社会。

强迫孩子,只能滋长孩子长不大的依赖心理,给孩子自由就等于给孩子抓住让自己长大的机会。你不给孩子锻炼自己的机会,孩子怎么能长大?什么时候能长大?

有父母说,现在的孩子太难管,几乎管不住了。

其实,不是孩子难管的问题,也不是管不住孩子的问题,是父母没有给孩子从小独立自主的机会。孩子的性格与发展,来源于平时的行为和生活习惯。一点一滴的良好生活习惯,促成的是孩子的品性与人格。好习惯好品性的孩子,根本用不着也不用父母操心,孩子平时的行为习惯已经奠定了孩子们的自觉自愿。

所以,好孩子的一切品性与习惯,全在于父母的调教与梳理。而调教与梳理的前提是:给孩子充分发展自己的自由,让孩子顺其自然的发展自己。越是没有空间自由的孩子,逆反心理的程度也越强烈。

(3)剥夺对孩子的信任。

有一篇《母亲与家长会》的文章,说一个母亲通过每一次的家长会,把老师对孩子的评价,以赏识的口吻反馈给孩子,用以增加孩子对自己的自信。幼儿园如此,小学如此,中学也如此,直到儿子真正优秀起来,考取了理想的大学。

儿子发自肺腑地对母亲说:从小我就一直自卑,一直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是你把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带给了我,让我有了自信。今天,我终于明白了,不是老师在表扬我,是你费尽苦心,用自己的表扬,附加在老师的身上。我之所以能有今天,都是母亲你给予的鼓励。感谢母亲给我的至亲至爱,感谢母亲拯救了一个濒临死亡而甘愿堕落的灵魂,让我拥有了今天的一切,这个奇迹是母亲你的独创,这绝对是我想也想不到的奇迹再生。

这是个聪明的母亲,对本不争气的儿子因材施教,而获取硕果。

这个硕果就来自于母亲对孩子的信任。一个聪明的孩子,行与不行,并非完全取决于自己本身,还取决于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得当与否。

没有不成功的孩子,只有不成功的教育。孩子的失败,实际是父母教育的失败。父母对孩子的信任,是因材施教孩子的基础。

少女对母亲的宣战书,应该给我们做父母敲响了警钟。

我们爱孩子,先要教会孩子做人;然后要调理孩子的心理素质;最后要重视孩子的非智力因素,比如品格、人性、良心、兴趣等一些抽象的东西,这才是孩子行为习惯的关键。

与学业相比,孩子的做人与非智力因素要比学业更为重要。孩子属于社会,要立足于社会,父母就要教会他适应社会,适应生活。

青春期是孩子开始走向人生的启蒙阶段,起步是关键,关键在父母。孩子的宣战,就是父母对自己的宣战。

愿天下的父母,行动起来,帮助孩子们正常度过这段人生的朦胧阶段。

孩子的断乳期,也非常需要我们父母的扶持。

2.让孩子享受自由的乐趣

家长要学会怎样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让孩子享受自由的乐趣?

(1)学习时间和玩乐时间要分开。

有的父母总是埋怨孩子写作业太磨蹭,边写边玩,却不知道这些坏习惯可能正是自己给孩子养成的。因为父母经常无限地给孩子加压,使孩子没有玩的时间,复习了这科又复习那科,都复习完了以后还要做些高难的题目,这样做不仅使孩子对所学的科目厌烦,而且容易使孩子养成磨蹭的坏习惯。孩子没有自己可支配的时间,只好采取迂回的办法,以争取可玩的时间。

(2)每天给孩子留出可支配的时间。

一些父母总怕孩子的时间空下来,当孩子写完作业以后,马上给他安排了画画,刚画完画,又安排了学外语,外语学完了还有钢琴。这样做的结果,是使孩子没有了自己的意志和想法,几乎成了一个机器人,在大人的紧张安排下失去了自我,以至于越来越懒散、麻木和消极。

(3)不能让自由成为一匹脱缰的野马。

自由是需要的,每一个人都需要自由,每一个孩子也需要自由,没有自由就不可能有创新,就不可能有民主,就不可能有身心充分的发展。但是自由不是无边无际的,自由是要受到一些制约的。父母有责任告诉孩子有些事情是危险的,规则是要遵守的。

有一天晚上,邻居家女孩给她妈妈打电话:“今天考完试特别累,我在同学家里玩,玩得特高兴,我想今天晚上住在这里行不行?”她妈妈说:“不行!”“为什么呀?”女儿问。她说:“你是一个未成年人。国家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不能夜不归宿,必须回家。”女儿说:“没什么好担心的,我在同学家里呀!”她妈妈说:“我知道你在同学家里,但是她的父母不在家,未成年人未经双方父母的许可不能夜不归宿,因为有可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危险。”

这就叫有一定之规。给孩子自由,但不能够让孩子随意地滑向任何一个方向,一定要给他立下警示标,此路不通,这个办法不行,必须要怎么样。因为任何自由都应该和责任相对应,责任、权利统一,有自由就有义务,有义务你才享有自由。所以每个家庭一定要给孩子确立一些家规。

同类推荐
  • 101个帮助孩子成长的故事

    101个帮助孩子成长的故事

    呈现在你面前的是这样一本书,它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揭示人生处世的哲理,它为孩子们开启了一扇成功做人、改变命运的智慧之门:它有利于拓畏孩子的视野,帮助孩子定位自我,陶冶孩子的心灵;为孩子们的生活勾画蓝图,塑造行之有效的行为模式;帮助孩子们挖掘自身的潜力,让他们更加勇敢地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把握自己的命运。适于广大青少年、家长和中小学教师阅读。
  • 婴幼儿营养全书

    婴幼儿营养全书

    很多父母不知如何给宝宝制作辅食。通过吴莹编写的《婴幼儿营养全书》可以帮助父母解决这一烦恼,比如,何时开始给宝宝喂泥糊状食物,哪些食物此阶段可以吃,哪些食物此阶段不可以吃。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食物……《婴幼儿营养全书》都有详细的解答,会让父母以自信、积极的态度来应对各种宝宝喂养问题。
  • 做最好的家长:怎么教孩子愿意听,教什么孩子才优秀

    做最好的家长:怎么教孩子愿意听,教什么孩子才优秀

    以爱之名,往往让家长以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孩子好,可是您是否意识到,这其实不是爱孩子,而是在爱自己?最好的家长,不会强求,不会过度干预孩子,也不会剥夺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他们知道怎么教孩子愿意听,教什么孩子才优秀。本书作者——著名情商专家谭一平老师,带着他丰富的一线亲子辅导经验,和您一起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请跟随谭老师一起,用最好的方法爱孩子。
  • 父母,请这样培养孩子的情商

    父母,请这样培养孩子的情商

    本书在揭示大多数孩子在情商方面所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的同时,更给广大父母们提供了建议,帮助父母找到提高孩子情商的良方,从而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并为孩子以后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 情商系统培养方案

    情商系统培养方案

    本书介绍了:胎儿情商培养、幼儿情商培养、道德品质培养、健康情感培养、心理素质培养等方面育儿方法。
热门推荐
  • 什么样的爱情

    什么样的爱情

    爱情是什么样的?是幸福的。是痛苦的。是浪漫的。是平凡的。是简单的。是复杂的。其实每个人的爱情都是不一样,有幸福,也有痛快,有快乐,也有悲伤。可能爱之前是美好的,但爱之后却是悲哀的。可能你爱的人不一定是最好,但你一定要去珍惜那个爱你的人。下面就来说说我所知道的这些爱情。
  • 爱情收幕曲

    爱情收幕曲

    当清纯呆萌的她,遇上帅气的他,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放开那混蛋

    放开那混蛋

    皮塔拉文是个身家上百亿的富二代,这位花花公子平日里绯闻不断。但因其父遗嘱必须和月亮农场场主的女儿玛尼艾琳结婚,否则就得不到全部的遗产,这使他非常头疼。终于,有一天他怒气冲冲的开着跑车去农场找未婚妻了……
  • 新缀白裘

    新缀白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汉纪之六族阴谋

    中汉纪之六族阴谋

    第四次神魔大战后,天地二界衰颓,人间中汉王朝鼎盛。然而在这繁华盛世之下却有种种暗流涌动,人间成为了六族争斗角逐的战场。在这场没有正面对抗的六族拉锯中,一场为彻底斩断六族纷争的阴谋早已开始了......
  • 神探狄仁杰之玄武魅影

    神探狄仁杰之玄武魅影

    血溅神都三尺素,命案夺头二分寒!极其诡异的杀人手段,六条无辜的人命,六颗血淋淋的头颅,六枚难以揣度的带字木牌。。。可这只是元凶的垫场游戏而已。大周武曌的浮华背后,李唐宗室的岌岌可危。神都洛阳,赵郡大唐帝陵,长安大慈恩寺,是什么在引力般的拽着狄仁杰步步向前;李唐帝祖的寒门出身,玄奘取经的真实意图,玄武事变的手足相残,木牌神秘文字的背后,四大江左士族门阀的宿命。。。所有的隐情都在这里被一层层揭开。而真相大白之际,元凶的终极目标却让人瞠目结舌。以历史事实为依据,辅以个人的大胆想象与演绎,结局意外却又在情理之中。一切尽在木青山的最新力作《神探狄仁杰之玄武魅影》
  • 谋天记

    谋天记

    传说,在九天之上有着一座神圣的宫殿,它叫圣殿。圣殿的主人,就是命运大神,命运大神掌管着天地万物,拥有着让众生颤抖的力量,据说,只要得到命运大神的恩赐,凡人也可以永生不灭。所以,无数的修炼之人,无不努力修炼,希望终有一日可以踏上九天,求得永生。
  • 异世夺情:独宠千年少夫人

    异世夺情:独宠千年少夫人

    一朝穿越,于美男怀中醒来,本以为是个纯情美男子,谁知竟是个腹黑的心机boy,骗她一睡百年;他,清和温雅,身世成谜,多次救她于危难中,然而,却是她回家路上最大的阻碍;这是一个恋家癖的女人为了回家在异世孤军奋战的故事;妖孽美男笑眯眯的凑过来“吻我一下,我实现你一个愿望。”某女看也不看他一眼“我要回家!”妖孽男“……”某男抚着她的发,眉眼温和“既然你已经知道了我的身份,留下来,我可以满足你任何条件……”某女抬眼“我要回家!”某男“……”
  • 捉妖师传说

    捉妖师传说

    一百多年前五位祖师莫名失踪在天煞老鬼墓,其中一个人居然在二叔机缘巧合进去的怨鬼界遇到,这一切也太巧了点吧!更令人吃惊的是,那位祖师过了一百年,一点也没有老。是有什么人在后面操控么?那简直太可怕了……这本书讲了一个都市捉妖师的奇遇故事。
  • 天运春秋

    天运春秋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老有无为,庄有逍遥,墨翟、杨朱诸家百唱。周德衰薄,诸雄并起,王霸之争,风云不息。合纵连横,神秘莫测;鬼谷之徒,一场风波。我从混沌中来,那么就在春秋战国的世界里重归混沌。不求闻达于诸侯,只求这一世不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