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91800000002

第2章 亲子伴读,智慧共享——影响

1.求知型父母的重要

《中国妇女报》曾经刊登了“家庭教育有奖问卷调查”,收到来自全国30多个省市近5000份答卷,还有近200封父母和孩子们的来信。在调查中发现,58%的父母认为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能力属于一般水平;52.2%的父母认为自己需要学习如何教育孩子;44%的父母认为自己非常需要学习怎样教育好孩子。其中,很多父母谈到:我不知道如何指导孩子看电视、玩游戏机等;我不知道为孩子推荐什么样的儿童报刊和课外书;我不知道从哪里能获得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方法;我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和自己的孩子交流等。所有这些都说明,要做一个成功的父母,教育孩子首先要教育自己。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当孩子慢慢长大,父母的知识便显得有些落后了,这个时候,作为父母的我们就该补充一些新知识,补充一些孩子喜欢的知识,让孩子愿意和我们在一起,而不是因为我们在知识上的缺乏而疏远我们。

教育是门艺术,记住,是门艺术。你要先看看自己,有没有给他创造个让他可以探索,可以学习的环境,这是比较重要的;再者看看你自己是不是比较喜欢学习,如果你是个爱学习的人,那么自然的小孩也会跟着你学了,小孩就是这样学习着大人的行为长大的。

如果向家长们问一句:当前家教重点在哪?马上会有家长说:“提高孩子能力。”您的回答是正确的,但不完全正确,您忘了自己。在家庭教育中,许多家长之所以对孩子“不会管”,是因为他们看不到自己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科学的家教方法。家长如果用不正确的观念方法去教育孩子,就如同用有缺陷的设备和方法去生产产品,其结果必然造成家教失败。

如何让孩子“听话”?如何不让家庭中产生悲剧?正确的做法是:运用“家庭教育全面质量管理方法”中的“全面管理”观念,在解决对孩子应该“管什么”的问题之前,家长先要解决自己“学什么”的问题。

(1)家长只有认真学习才能不被时代抛弃。

在日本、美国,孩子最尊敬的往往是自己的父母,可在中国父母的地位如何?据一项调查,在孩子的心目中,母亲排到了第十位,父亲更是排到了第十一位,远远低于各种“星”,说明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并不“光彩照人”。2000年4月,大连一个14岁的少年上法院提出要“炒”父母,更换自己的监护人,后经过调查,并不存在父母虐待孩子的问题,只是教育方法不当。

一些母亲为了家庭、为了孩子贡献了自己的一切,但孩子心目中的母亲是什么样的?一个孩子的话:“我妈妈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都用在了我身上,说实话,我觉得她挺不容易的,可我就是对她尊敬不起来。”辛勤操劳十几年的家长们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没用了,被发展中的家庭、被成长中的孩子看不起了,大家看不起你,不爱理你。

据上海的一项调查:在孩子心目中,31.5%认为母亲缺乏魅力、文化知识偏低、思想平庸;75.8%认为母亲应该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80.2%希望母亲改进教育方式,和孩子交朋友;67.3%希望母亲尊重自己,给自己提供成长的空间;只有3.7%的孩子对母亲现行的教育方式表示能接受;7%的孩子对母亲表示敬佩。

为什么落得这样一个可悲的结局?因为思想陈旧、语言陈旧。为了能得到家庭的尊重,为了永远做一个“有用”的人,家长必须加强对现代家庭教育知识的学习,必须不断充实自己,只有如此,才能避免家教的失败。

(2)家长只有认真学习才能“教子成功”。

“家长”是什么性质的“职业”?它是一个不经过考核就可以上岗、永远不会因为考核不合格而下岗的职业。天下最简单就是为人父母——把孩子养大,那甚至是许多动物与生俱来的本能;天下最难的也是为人父母——它要求在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方法下,必须把孩子教育成功,它体现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谁也不敢在孩子出生时就保证:我一定能把孩子教育成功)。

作为家长,我们认真履行了自己的职责,明白了对孩子有责任管、管全程、管全面,这样做就行了吗?当然这还是不够!您还是没有完全尽到自己的责任,家长还要有责任提高自己的能力、有责任学习正确的教育方法。

绝大部分家长都是第一次当父母,从来没有全面、系统地学习过家庭教育知识,据有关调查表明,我国90%以上的家长不具备家庭教育经验,许多家庭还是以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观念(不管落后与否),以自己现有的知识程度(不管正确与否)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具体表现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不管”或“不会管”。

作为一名合格的家长对孩子不仅要管(否则是失职);更要做到有能力管(否则孩子不服你管),有方法管(否则就是形式化管理、无效的管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我希望我的儿子做一个什么样的儿子,我自己得先做成那样一个儿子。”家长如果不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也就失去了教育孩子的能力和资格,所以说:家庭教育不仅是培养孩子的问题,更是教育两代人的事情。为了使孩子受到全面正确的教育,家长首先要接受全面正确教育。

2.构造学习型家庭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教育目标。这是21世纪的学生必备的学习能力,也是家庭教育中的重点,是现代人学习的动力和目标。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学校教育要实现促进学生“和谐的全面的发展”,离不开“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的密切联系和协调一致的配合。他说:“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以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

因此学习型家庭应成为学校和家庭教育密切结合的典范,应教会学生学习,教会他们求知、做事、共处和生存的能力。

(1)学会求知。

即在当今的信息社会,孩子不能只是接受老师教授的课本上的或课堂内的知识,还要学会自学,学会获取其他知识的本领,要学会向未知的领域求知,变“不知”为“知之”,变“知之不多”为“知之甚多”。而学会求知这一能力也需要家长作出一些表率,因为家长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2)学会做事。

即在社会的大学校里学会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地做一件事,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是要有一定实践能力的。学习上、生活上碰到了问题,都要学会自己分析、解决,如在家中能够独立地做一些家务或尝试进行家政管理等等。当然在学会做事的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想象力,做好事情。

(3)学会共处。

即学会与家人相处,与朋友相处、与邻居相处、与同学相处、与他人相处,即与他人和平、友好的相处,要克服“以我为中心”的倾向。人类社会既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更是一个合作的社会,没有合作,将一事无成,因此学习型家庭要教会孩子懂得宽容别人,懂得分享快乐,不搞独霸、独占,不能以自我为中心。

(4)学会生存。

人的一生是一个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无止境的学习过程,人必须从他的生存环境中不断学习那些自然和本能没有赋予他的生存技术,例如小时候我们要教孩子吃饭、穿衣,稍大些要教他们识字、明礼,再大些要教他们克服困难,学会生存,当然学习不仅仅为了生存,更是为了发展,为了发展,就更需要学习,去寻找新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从而实现完善自我,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

但是学习型家庭的家庭教育要体现合作学习的精神,家庭成员要平等相处,家长不能居高临下,与孩子讲话要平等,多沟通、多交流,若平等交流意见不统一时,可以与孩子进行纸笔交谈,纸笔交流的好处是这种形式最适合表达双方的情意,最能妥当、婉转地说出对事情的看法,这种交流既能解决问题,又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也能提高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另外要教孩子制订学习计划,计划应制定得合适,即达到跳一跳能摘到苹果的感觉。计划制订后,家长要适当地指导、帮助孩子去实现目标,这个指导、帮助应有个度,不能代替孩子去做,不能直接帮孩子去实现目标,当然也不能让孩子实现不了这个目标,要让孩子始终保持较强的自信心去实现家庭计划。

学习型家庭更要让孩子懂得为什么要学习,在教育中要渗透终身学习的理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指出,在迅速变革的时代,终身教育应在社会的中心位置上,“终身教育是进入21世纪的关键所在”,要让孩子明白终身教育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的教育行为和活动。学习型家庭家长应成为家庭中学习的主角,不仅要带头学习,为孩子作学习的表率。更要和孩子一起学习,相互学习,因此学习型家庭是亲子学习的典范。家长要在孩子面前做终身学习的榜样,让自己的行动证明终身教育是贯穿一个人生命全过程的教育,学习应该成为家庭的重要功能,成为家庭的一种生活方式。

并且通过创建学习型家庭,能使每个家庭成员懂得学习,建立更为平等的家庭关系,并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学习,使学习成为一种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成为家庭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让每个学习型家庭的成员都能有终身学习的理念,都能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在现在的信息时代、网络时代,如果不继续学习,每个人都会落后,正如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指出的“生活即教育”的理论,学习型家庭要始终教育我们的孩子,学习是一种开放的学习,要向同学学习、向老师学习、向课本知识学习、向自然学习、向社会学习、向现代科技学习、向生活学习。

父母要树立榜样,处处作孩子的表率。年幼的孩子缺少辨别是非的能力,他们总是无意识地模仿父母的行为。父母的言行举止无论好坏都会被孩子不自觉地效仿,好的行为被效仿,当然很好,但坏的被效仿了,改变起来是很难的。当我们友好而和善地对待他人时,我们的孩子就会学到我们的善;当我们心胸狭窄,自私自利时,我们的孩子也同样学到了这些东西。所以父母亲的一言一行无不对孩子产生重要的影响。

同类推荐
  • 怎样让子女更优秀

    怎样让子女更优秀

    本书作者结合教子和从事教育工作40多年的体会,用简单、朴实的语言,介绍了家庭教育要注意的问题。内容包括:父母职责篇、情智发展篇,文体技能篇,生活细节篇。
  • 如何做孩子性格好: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的秘诀

    如何做孩子性格好: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的秘诀

    一个人具备什么样的性格,有先天的因素在里边,但影响更大的是后天的因素。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个现象是:孩子与父母双方的性格都有很大差异,比如:父母性格都比较内向,孩子的性格却又比较外向。所以说,人的性格,往往更取决于他后天所受的教育。一个人在未成年的时候,性格尚未定型,有很大的可塑性,是接受性格教育的最佳时期。这个时候如能培养出良好的性格,对他的一生将起到积极有益的作用。
  • 男孩,走好青春期的第一步

    男孩,走好青春期的第一步

    可以说,青春期对男孩的一生有着重大深远的影响:青春期是一个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男孩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出现了剧烈的变化和发展;青春期是一个心理动荡多变的时期,每一个青春期男孩在面对内在和外在的种种变化时,内心总是有着不同程度的不安;青春期是面临种种挑战和难题的时期,身心发展的矛盾、个性发展的任务、性意识和性心理发展的冲突、社会性发展的课题等都给男孩带来了重重压力。
  • 孕期营养一点通

    孕期营养一点通

    本书对女性整个怀孕周期需要了解的营养知识、营养方案进行了系统介绍,并力求简单完整,一学就会,一点就通,给每一位孕妈妈以贴心、细心的呵护,并呵护腹中宝宝健康成长。本书内容全面,通俗易懂,科学性强,实用性强,是众多年轻夫妻向专家学习孕产经验的绝佳选择。
  • 每个孩子都是“第一名”

    每个孩子都是“第一名”

    本书介绍了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思维习惯和良好的心态,如伺发现孩子的优势、激发孩子的灵性、开启孩子的潜能,让孩子成为不同凡响的“第一名”。
热门推荐
  • 养真集

    养真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白发殇

    白发殇

    一个平凡的少年,在经历人生的噩耗后,他的人生从此变得不同。想要的幸福就是如此简单,可是老天的捉弄总是不尽人意。他的一生曲折坎坷,他的心里满是悲伤。只求的,是那丝让他心灵温暖的温情.....
  • 亲爱的我们都将这样长大

    亲爱的我们都将这样长大

    从14岁便开始写文的潘云贵,经过十年的成长蜕变,他对于当下的生活和世界有了更多别样的想法和感悟,诉诸于纸上是他的行动。他说:“面对一张空白的纸页时,总像面对自己年少时那颗真实的心,我说不了谎。”《亲爱的,我们都将这样长大》不是心灵鸡汤,也非说教手册,近40个篇章记录着作者的青春、成长、生活的个人经验,追求清新诗意语言的同时摒弃空洞的情绪,给予人向着下一站走去的勇气,充满真情,绝非滥情。
  • 先哲医话

    先哲医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心跳假面嘉年华

    心跳假面嘉年华

    “超级花美男”初葵海做梦也想不到,正在自己奋勇地“英雄救美”的时刻,却被学院里神秘的贵公子宸塚光狠狠地打击了一番!从天堂跌落地狱的初葵海开始经历一波又一波的冲击——砸碎珍贵的古董花瓶、被美艳警长雪姬误认为绑架犯同谋……然而的是,所有人都对自己说,你是个女生!到底是可怕的谎言,还是苛刻的卖身契约;是花美男大考验,还绑架案……真假花美男的COS人生,爱之PK正在持续进行中!
  • 血契保安之英雄无泪

    血契保安之英雄无泪

    铁血兵王回归家乡,却得知兄弟被欺,心仪女孩被绑架!怎能忍?他惩治恶霸,解散猛虎帮,灭掉大刀……危难时,众兄弟相聚,誓死追随!血在,人在,誓言在!我的兄弟,没有孬种!
  • 走进王小蛮的盖世仙尊

    走进王小蛮的盖世仙尊

    《盖世仙尊》读后感,从字里行间剖析王小蛮的精神世界!
  • 疑族

    疑族

    生活在这个凡是都不需要操心的星际时代,影婳觉得自己的人生除了混吃等死似乎在没有其他内容了,而男朋友哥们儿的失恋事件,给这平凡的生活带来了一丝鲜亮的色彩。然而……人家只是闲得骨头痒,管一下闲事而已,为毛会引出这么多事情啊(╯‵□′)╯︵┻━┻……“师父,你有没觉得你自己个儿不太正常?”“难道你不觉得我俩都不大正常?”“好像是的哟……”……这是管闲事管到最后,把自己绕进去的两个人的故事。
  • 棉花糖也有棉花糖的爱

    棉花糖也有棉花糖的爱

    【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模仿,谢谢合作!】本故事主要写一些散文,种类十分多,欢迎阅读。
  • 戮天神剑

    戮天神剑

    一个没落的皇室家族,一个眼睁睁看着身边的亲人被敌家杀死的少年。不论吃多少苦,不论多坚信,不论怎么样,都必须达到要求。没到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想起当年的场面,然后咬着牙根做好每一个要求。这是一个神一样的男人,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