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南齐人王僧虔,因为写得一手好隶书,出了名,紧接着,他对待工作和对待别人的态度,也出了名,他的友人替他概括出八个字:“戒益守满,屈已自容”。拿现在的话来解释,意思就是:“工作不能做得太巴结,让人家先走一步吧!人家好坏,只要对自己没有影响,何必坚持自己意见。凡事得过且过,不要有过高的要求。有时,为了少找‘麻烦’,也不妨委屈一下。”如果再说得通俗些,王僧度便是一个“刀切豆腐两面光”的人物。正巧,当朝的皇帝齐太祖也特别爱好书法。一天,他高兴起来,要在书法上和王僧虔比试比试。这位进退都为自己留一步的人,这次可不肯示弱了。他一笔一捺,非常用心,写好以后,自己也很满意。但是,当齐太祖要他作个评论,说说谁的字够得上第一的时候,王僧虔愣住了。他顾前顾后,心想,把自己的评做第一吧?不行,当面怎能说皇上差呢?惹恼了齐太祖,可不得了。故意推说皇上的字得第一吧?不行,如果以后被他发现了是欺骗他的,这也可不得了。思索了好半天,王僧虔才想出妥当的办法,他模棱两可地说:“我看,我写的字可以得第一,但是,我看,皇上写的也同样得第一。”齐太祖听了忍不住笑了起来。他说:“王僧虔,你真不愧是一个‘精明能干’,专替自个儿盘算的人。”
升堂入室
“升堂入室”比喻人的学习、技能等方面造诣很高。
此典出自《论语·先进》:“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开堂买,未入室也。’”
子路名仲由,春秋时卞地人。他为人耿直,敢作敢为,常与他人争斗,平时喜欢戴一顶像雄鸡一样的帽子,衣服上佩戴着野猪样式的标志,以此显出自己的勇敢。后来,子路拜孔子为师,不过他的年龄只比孔子小九岁,有时,他还欺负孔子。不过孔子了解他的性格,也不和他计较。
一次,子路问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也崇尚勇武吗?”孔子回答说:“仁义是最重要的。有道德的人崇尚勇武就会失去仁义,没有道德的人崇尚勇武就会去抢劫别人的财物。”又有一次,孔子看见子路在自己家里弹琴,就十分生气地指责说:“你也太不讲礼貌了,怎么到我家里来弹琴?”
因此,孔子的学生都蔑视子路。孔子发现学生们的这种情绪后,就解释说:“其实,子路也有他的长处。如果他与衣着华贵坐着漂亮马车的人在一起,虽然他衣衫褴褛,但他也不以此为耻辱;如果他治理一个中等国家,虽然他不讲仁义道德,但却可以管理好税赋。他来我这里学习,已经学到了很多东西,但还没有真正学到一个读书人应该学习的知识(“由也升堂,未入室了”)。”
后来,子路去卫国做了大夫,卫国发生内乱,子路觉得很惭愧,就上吊自杀了。
胜任愉快
“胜任愉快”指有能力担当某项任务或工作,而且干得很好。
此典出自《史记·酷吏列传》:“当是之时,吏治若救火扬沸,非武健亚严酷,恶性胜其任而愉快乎!”
在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和封建文人对于如何治理国家、管理百姓,以便维持其封建统治,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应该用严刑酷吏;一种认为应该用礼仪、德政。孔子就曾经说过:用行政命令来治理老百姓,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虽然暂时不会犯罪,但还不知道犯罪是可耻的;用德来治理老百姓,用礼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就会有羞耻之心,因而也就守规矩了。司马迁非常赞同孔子的看法。他认为:法令是治国的工具,但并不是根除社会弊病的灵丹妙药。汉以前,各种法律法令多如牛毛(秦就有“法密于凝脂”之说),但奸佞仍然层出不穷。当时的官吏只能治标,无暇治本,然本弊不除,则其末难止,若不是严刑酷吏,甚至都不能担起重任,令人满意地去完成任务。西汉开国以后,曾经废除前朝的严法,以仁政治国,虽然法令太宽,以致让一些坏人漏网,然而百姓却太平无事。由此看来,为政在于道德,而不在于严刑酷吏。
师文学琴
“师文学琴”比喻要使自己技艺上有精深的造诣,不但立志要高,还须下决心刻苦努力。
此典出自《列子·汤问》。
师襄弹起琴来,鸟儿飞舞,鱼儿跳跃,郑师之听到这事之后,就去跟从师襄学习弹琴。他按指调弦,三年奏不成乐章。师襄说:“你可以回家了。”
师文放下自己的琴,叹气说:“我并不是弦不能调,乐章不可奏。我的心思不在弦上面,所向往的不在乐调上。内心里没有深刻的感受,也就不能反应在乐器上,因而不敢放手去拨弄琴弦。请让我再琢磨一段时间,看我以后的情况。”
没过多久,师文再去见他的老师师襄。师襄说:“你的琴得怎么样了?”
师文回答说:“摸到门道了!请允许我试弹一弹。”
于是当奏曲调的时候,拨动商弦以奏出南吕之音,凉风忽然吹过来,草木结子成实。在奏秋天曲调的时候,拨动角弦以激发夹钟之音,和风慢慢回荡,草木荣华。当奏夏天曲调的时候,拨动羽弦以奏出黄钟之音,霜雪交加,河流池塘猛然冻结,正在奏冬天曲调的时候,拨动徵弦以激发蕤宾之音,阳光炙热,坚冰立即融解。乐章将要奏完的时候,让宫音来总括商、角、羽、徵四弦,便有南风微微吹拂,祥云浮现在天上,甘甜的膏露下降,酸泉从地下冒出来。
师襄兴奋得抚摸着自己的心胸手舞足蹈起来,说:“你的琴弹得太精妙了!即便是师旷奏清角,邹衍吹律管,也根本赶不上你。他们应当带着琴拿着管跟在你的后面当你的学生了。”
恃胜失备
这则典故说明权智可恃又不可恃。如果一任因循守旧,则适得其反。
此典出自《梦溪笔谈》:“恃胜失备,反受其害。”
有一个人碰到一个强盗,他们格斗起来。刀枪刚要交锋,强盗把他提前含在嘴里的一口水,突然喷到这个人脸上,这个人蓦然一惊,强盗的刀尖已刺进了他的胸膛。
后来,有一个壮士又碰到了这个强盗。壮士事先已经知道强盗喷水的花招。那强盗果然故伎重演,水刚喷出口,壮士的长枪已经刺穿了他的脖颈。
就如同陈列过了的“纸扎”儿,天机已经泄漏,还想依赖这一套侥幸取胜的办法,结果就会失去戒备,反而遭到它的祸害。
叹为观止
“叹为观止”形容所见事物已好到顶点,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此典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春秋时期,吴王寿梦有一个儿子——吴公子札,即季札,人称季子。吴王寿梦死后,国人要拥戴季札为王,他坚决不肯。鲁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年),季札离开本国,历聘于鲁、齐、晋、郑、卫等国。
季札来到鲁国以后,请求聆听周朝的歌曲和音乐,观看舞蹈艺术。每次观看演出,季札都会发表一通评论,表现出他对周朝文化的浓厚兴趣和特殊感受,他的有些议论颇有见地。季札看到跳《象箫》、《南籥》舞,高兴地说:“美好啊!但还有不足之处。”看到跳《大武》舞,说:“美好啊!周朝兴盛的时候,可能就像这样吧!”看到跳《韶》舞,说:“这是圣人的辉煌成就,然而也有缺点,可见做圣人是很困难的!”看到跳《大夏》舞,说:“勤奋地为老百姓办事,而不居功自傲,除了大禹还有谁能做到呢?”
看到跳《韶》舞,说:“功德达到顶点了,伟大啊!如同苍天无处不覆盖,如同大地无物不装载,盛德已经达到顶点,不能再超过它的水平了。欣赏这种舞乐,真正达到止境了!如有其他舞乐,我都不想观看了。”
天衣无缝
“天衣无缝”比喻诗文或事物浑然天成,没有一点雕琢的痕迹。
此典出自《灵怪录·郭翰》:“郭翰暑月卧庭中,仰视空中,有人冉冉而下……徐视其衣,并无缝。”
天衣,是指天上神仙所穿的衣服;无缝,是说这些衣服都不是用线缝制的,因此全身没有缝。据说,从前有一个叫郭翰的人,由于夏夜天热,在屋子里无法入睡,便搬到庭园中去。睡下不久,他正在凝视天空时,忽然看见一个白衣女子从空中慢慢飘落下来,对郭翰说:“我是天上神仙的织女。”郭翰惊异地看看这个白衣女子,发觉她的衣服都没有任何缝隙,觉得十分奇怪,便问她说:“你的衣服怎么没有用线缝呢?”那自称织女的白衣女子答道:“天上神仙的衣服,都不是用针线来缝制的,当然没有缝了。”
误笔成蝇
“误笔成蝇”形容画技高妙绝伦。
此典出自《三国志·吴书·赵达传》注引《吴录》:“曹不兴善画,权使画屏风,误落笔点素,因就以作蝇。既进御,权以为生蝇,举手弹之。”
三国时期,吴国吴兴人曹不兴文采超群,善于绘画,特别擅长画人物、龙、虎及马。至于画花、鸟、虫、鱼等,也是伸手拈来,浑然天成。
有一次,孙权叫曹不兴画屏风。曹不兴不小心将墨点误滴在画绢上,他急中生智,就将错就错,把墨点画成了一只苍蝇。屏风画好后献给孙权,孙权以为屏风上落着一只活苍蝇,就伸手去弹。
惜墨如金
“惜墨如金”原指作画时用墨先淡后浓,后指写字、作画、作文不轻易下笔,力求精练。
此典出自《辍耕录》:“作画用墨最难,但先用淡墨,积至可观处,然后用焦墨、浓墨分了畦径远近,故在生纸上有许多滋润处,李成惜墨如金是也。”
李成是五代宋初的著名画家。他特别喜爱读书,读了许多经史,而且他也喜爱写诗,擅长弹琴、下棋。他最擅长的是画山水。
李成尤其擅长描写北方山野的寒林景色和风雨、明晦、烟云、雪雾等景色。他的山水画特别讲究画面的构图和笔墨的运用。他的笔势锋利、墨法精微、好用淡墨、落笔简练。因而,后人赞扬他说:李成作画不轻易落笔,先用淡墨,后用浓墨,爱惜笔墨就像吝惜金子一样。
相门有相
“相门有相”指子弟能继承父兄的事业。
此典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文(孟尝君,姓田名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
战国时,齐国有个贵族叫田文。有一次,田文问他的父亲田婴:“儿子的儿子是什么?”田婴回答:“是孙子。”又问:“孙子的孙子是什么?”答:“是玄孙。”又问:“玄孙的玄孙是什么?”答:“不知道。”(按《尔雅》说: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昆孙,昆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
田文对父亲说:“你在齐国为相,已经辅佐了三代君王。现在你家财万贯,但家里不见一个有才能的人(田婴有子四十余人)。我听说:“你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现在你和全家都节衣缩食,还在不断积累财富,不知您想把这些财富都留给谁。这样下去怎么能行呢?”田婴听了田文的话,就让田文广泛招揽门客。后来,田婴死了,田文承袭了他的封爵,封于薛(今山东滕县东南),称薛公,号孟尝君。田文门下的食客招到了数千人,声名闻于诸侯。
一挥而成
“一挥而成”形容文思敏捷,落笔很快。
此典出自《宋史·文天祥传》:“天祥以法天不息为对,其言万余,不为稿,一挥而成。帝亲拔为第一。”
南宋大臣文天祥(公元1236~1283),字宋瑞,又字履善,出生在江西庐陵县(今江西吉安)。文天祥身材魁梧,仪表堂堂,长得很白净,秀眉大眼,顾盼有神。儿童时期,他见到学宫里供奉着乡人欧阳修(公元1007~1072年)、杨邦乂、胡铨的画像,并且他们的谥号都带一个“忠”字,就很羡慕。他说:“我死后,如果不能被供奉在这里,就不是大丈夫。”二十岁那年,他到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去赶考,中了进士,在集英殿回答皇帝的策试。当时,宋理宗(赵昀)在位已久,昏庸无能,疏于政事。文天祥以“遵守天道,勤奋不息”为题,回答皇帝的策问,意在针砭时弊,规劝皇帝。他的对策文章写了一万多字,不打草稿,一气呵成。宋理宗亲自选他为第一名。
鸿门宴
比喻危机四伏,有杀身之祸的宴会。
此典出自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在巨鹿之战中大获全胜,随即挥师西进,直抵秦都咸阳,指挥大军进攻咸阳,谁知刘邦已兼程改道,进入关中,抢先占领了咸阳,并驻兵于函谷关,阻止项羽军队前进。项羽大怒,奋力攻关,刘邦守关将士抵挡不住,弃关而逃。项羽指挥大军,一路追到新丰,在鸿门设下大营。
项羽的谋士范增建议,乘刘邦立足未稳,一鼓作气将他消灭。项羽接受了这个计划,准备以奇兵袭击刘邦,这个计划被项羽叔父项伯知道了。项伯与刘邦的谋士张良私交甚厚,他既知项羽要消灭刘邦,张良在刘军必被连累。因此,他轻骑到了刘邦驻地灞上,让张良迅速离开刘邦驻地到项羽军中避难。
张良获得到这个消息,连忙告诉沛公,沛公吓得目瞪口呆。张良说:“你现有的军队能战胜项羽吗?”
沛公说:“不能!但事已至此,又怎么办呢!”
“为今之计,只有请项伯帮忙了,请他向项羽解释,就说你不敢背叛上将军而自立,外面的谣言请将军不要轻信。”
沛公刘邦依言办理,设盛宴,把项伯请入席中,恭敬地说:“刘邦进关以来,连一根草也没敢动,秦国的府库,我封存起来,秦国的官吏,我登记起来,一切等候上将军进关处理。至于在函谷关驻守了军队,那是怕其他游杂部队骚扰关中,这是一种非常处置,绝非阻止上将军进关。我在灞上,日夜盼望上将军来,好有个交代。我怎敢谋反称王,拒抗大军呢?
请你代我转言,我生生世世也忘不了你的大恩大德。”
项伯是个老实人,以为刘邦说的是真话,就答应转告项羽,并教刘邦亲自到鸿门向项羽谢罪,刘邦自然遵命办理。
项羽听了项伯的转告后,就取消了攻击刘邦的计划,改在鸿门设宴,等候刘邦前来谢罪。沛公刘邦怀着一种忐忑不安的心情,让谋士张良、勇士樊哙陪伴左右,提心吊胆地赴这鸿门之宴。虽然这是一个危机四伏的宴会,但因有张良之谋和樊哙之勇,得以脱险归去。
羊裘垂钓
披着羊皮袄钓鱼,形容不慕官爵,隐居不仕。
此典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严光传》。
东汉光武帝刘秀在完成统一大业后,没有贪图享受,仍然谋求发展,采取了在内整顿内政,在外吸收人才的有力措施。
一天,刘秀想起了在长安游学时的同窗严光(字子陵),决意把他请来。但刘秀登基后,严子陵便更改姓名隐居起来,要寻找他很是困难。
刘秀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按像查访。他叫来画工,把严子陵的长相说了说,让画工去画。画好后,刘秀看看还像,便让再画几张,然后派人将画分送到各郡,叫当地官吏和百姓寻找严子陵。
过了不久,齐国(今山东省北部)上书给光武帝,说那里有个人,长相与画上的几乎一样。此人老是披着羊裘(羊皮袄)钓泽(在河水边钓鱼)。光武帝大喜,马上派使者备了车,带上礼品,到齐国去请他来京城。
使者见到严子陵后,奉上礼物,请他上车,不料,严子陵却推辞说:“我是打鱼的,你们看错人了,我不想当官,让我安安稳稳地在这里过日子吧。”
使者便硬把他拉上车,直向京城驶去。
严子陵为了让刘秀放他回去,便在刘秀看望他时不搭理他,对他无礼,刘秀来了,他也不起身行礼,希望能如愿以偿。
第二天,光武帝把他接到宫里来,以朋友的身份,同他谈论学问。严子陵这才同光武帝无拘无束地交谈起来。
当天夜里,光武帝就和他睡在一起。半夜里,严子陵大打呼噜,大腿压在光武帝身上。
光武帝让他压着,也不怪罪。第二天一早,光武帝故意问他:“我比从前怎么样?”
“似乎好一点。”
光武帝哈哈大笑,当场就要拜他为谏议大夫。严子陵却说:“你让我回去,我们还是朋友;你若硬要我当官,反而伤了和气。”光武帝本打算让严子陵协助他治理好国家,但严子陵志不在此,态度坚决,多说无益,只好让他回去,严子陵又过上了田园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