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88700000006

第6章 夏之缘(1)

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晚上,王明几乎连自己也难以想到竟能如此平静。要不是用手下意识地摸摸胸口,他真会忘了那里还有心跳声。在牢房的外面,就是那条还算是著名的屯溪老街,老街的南边,一排木房子的后面,就是自己一直喜爱的清澈的新安江。此时此刻,该是江枫渔火对愁眠了吧。王明不由发出会心的一笑,突然意识到自己短暂的一生只是一个巨大的谜语——那巨大的虚空,显现于旷远的天与地,夜晚霓虹灯的闪烁,或者从各式各样女人眼中传递过来的光辉;又演变为此时牢房里墙壁上莫名其妙的污垢图,从高高铁栅栏上斜射过来的阳光,或者屋外牢友们歇斯底里的大叫声,以及从门口“刺溜”一声窜过去的小老鼠……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向他暗示着什么,使他若有所悟,但他却感到怎么也破译不了。这是一个巨大的哑谜,一个不能说也无法说的只能会心苦笑的永恒之谜。因为站在生与死的门槛上,他感觉到离谜底已经很近了,仿佛唾手可得。他真想把明天那一刹那之间的感觉告诉别人,让别人知道,死到底是怎么回事。他转而又想到,在那一刹那间,迈过那一道门槛了,世界于自己便杳然不复存在,将会有一种无比巨大的力量载着自己飞逝。那又是一种巨大的存在,就像黑夜,那是相对于白天而伴生的。但不管怎么说,那是一个巨大的陌生,是从未经历过的,是与今生今世完全不一致的。想起这个巨大的恐怖,王明不由得有点心慌意乱起来。

王明想到在东吴大学求学的那一段时间里,有一段时间经常被生命问题缠绕着。这些问题在他的画中表现为色彩的杂乱无章,大多是随心所欲的色块,总好像有什么东西隐匿其中,并且冷色调的成分相当多。有一次王明用黑蓝色在黄底色上画了一个变形的大色块,背后是白得刺眼的天空。王明为之命名为“生命”。在系里举办油画展览时,他画中携带着浓重的死亡气息,使观众一下子变得感伤起来。他还振振有词地在一次讨论会上说,他认为所有逝去的东西均不是真正逝去了,就如能量守恒定律所指出的,任何东西都不会自然地消失,而是转化。时间也不会消失,譬如1913年2月18日,他自己的生日,只会在今天到来之时躲藏在宇宙空间的某一个角落,或者转化成一束光、一缕空气什么的,只要条件许可,还可以让它再转化过来,重新回到1913年的2月18日。这时一个漂亮的女同学突然发问:“当那个时光回来时,王明你自己以及那个呱呱坠地的婴儿,哪个是真实呢?”

王明记得他当时一下哑了。他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只好悻悻地走下讲台。教室里一个同学学着菩萨的腔调说:“不可说,不可说。”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王明坐下来之后,很注意地盯着那个咄咄逼人提问题的漂亮女同学看。他记住了那个女同学的名字——卞思思。

其实这一切不是从卞思思开始,而是从夏子开始的。

夏子现在在哪里呢?如果人死亡之后归于虚空,无所在,那么,夏子此刻在虚空的哪一点呢?

说起来,那已是抗战爆发前的事了。他被学校除了名。除名的直接原因是跟卞思思睡觉并使卞思思怀了孕——因为那一次被卞思思问得难堪,他便有了征服和占有卞思思的愿望。这之后的故事便如校园里经常发展的露水恋爱一样,王明以自己的才华和性格魅力征服了卞思思。他们很快就开始上咖啡馆,在苏州最著名的老街观前街上品尝着小吃,然后在拙政园里接吻,然后进入实质性的男女生活。这一切的发生并没有什么浪漫情调,以至于王明在深深地进入卞思思体内之后是那样地失望。自己在骨子里朝思暮想、盼望已久的东西竟是那样平淡无奇,并没有什么意外的惊喜,不过卞思思的感觉似乎却不一样,她显得热情洋溢,热情奔放。在此之后,他们的热情慢慢地消失,开始在一起过一种平淡如水的生活。那一段时间王明是整个儿觉得灰凉无趣,他的艺术感觉消失得几乎荡然无存。而卞思思再也不似原先提那个尖锐哲学问题而显得有几分仙气的女孩。她总是喋喋不休,在毫无意义的小事上纠缠不清。王明的感觉坏极了,于是他们开始了争吵,争吵之后又和好,随即又接着争吵。在这当中发生了一件事情。有一次王明与卞思思上课时间在寝室里做爱,被校风纠察队捉住。说是校风纠察队,其实只是几个提倡新生活的学生贵族在学生会的张罗下成立的监督学生上课情况的组织。可能更多是出于嫉妒心,他们格外郑重其事地把情况报告了校方。本来校方也不打算深究,对这类越轨行为,他们早已司空见惯,更何况是艺术系的学生。但刚好此时体检,卞思思被查出已有身孕。校方便征求王明所在艺术系的意见。系里对王明早已有看法,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王明的艺术主张和他的桀骜不驯。系里便明确提出意见:这样的学生还是劝其退学为好。于是一个戴眼镜的副校长很和蔼地找王明谈话,在谈话中,校长肯定了王明的天才,劝说王明,现在时局不稳,战争一触即发,学艺术没有太大的前途,老师也无心教学,以王明的才气,不如求他途为上。王明听出了校长的弦外之音,当即表示自己早就想离开这个学校了,国破家亡之时,哪有心思待在这象牙塔里呢!不过王明没有想到的是,卞思思在流产之后彻底地与他划清了界线,甚至检举说第一次是王明粗暴地占有了她。卞思思没有用强奸这个词,因为她还想留有余地。强奸和粗暴占有毕竟有质的区别。于是卞思思最后以曾经受害者的面目赢得了校方的宽恕,留在了学校继续她的学业。

所有的事情都是乱七八糟的,而且是匆匆忙忙的,就像烟花闪烁一下,然后就消失了。只是偶尔它才像有了一根线索串起来一样显得清晰。败坏校风的王明很快消失了,不存在了,而一个落魄的、充满诡秘和激情的个体画家王明出现了。他那生活和日子同样是支离破碎的,所有的体验和时光就像是一大片打碎在地的瓷片,没有一种整体感。只是因为夏子的出现,王明的心中才出现了中心。因为有了中心,他的整个骚动和行为才有了目的感。

现在王明深深地体味到,人确实是需要归宿的,不管这种归宿是真的还是假的,只要他心里感受妥帖就行。这种归宿,貌似从艺术中可以找到,从金钱、女人、权力那里可以找到,从心灵深处可以找到,从虚空中也可以找到……那实际上是人格需要归于单纯的过程,说白了,就是把多变成三,把三变成二,把二变成一……那样一种“九九归一”的过程。

王明和夏子是在电影院里认识的。

那一天是2月18日,王明的生日,退学之后的王明很快就去了上海,跟一帮热衷于西洋油画的画家在一起,并且成功地在上海的“乡村艺术走廊”举办了一次画展。说是“乡村艺术走廊”,实际上只是画商克伦推销画家作品的一个所在。画展效果出奇地好,刚好碰上一家酒店想从克伦的艺术品中心选购一批有个性的抽象风格的油画挂在客房里。酒店主办此事的副总经理很有艺术眼光,认为王明画中的幻想力和内心的冲动很适宜宾馆的氛围,而且这些画色彩比较和谐,有着宁静和略为温馨的情调,于是一下子向克伦预订了全部作品。风度翩翩、有着优雅举止的策展人克伦当然很高兴。王明虽谈不上十分兴奋,但对有人买自己的作品,总是十分欣慰的。而且画卖掉了,就有一笔可观的收入。这一点对独立自主的王明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晚餐是在一家名为“曼陀罗”的餐馆吃的,是克伦请的客。这个餐馆是一个法国人开的,坐落在霞飞路上,不大,顾客也不多,却很有情调。克伦喝了点红酒,言语滔滔不绝,说他这一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把王明这一批前卫派画家的画推出去,推出中国,走向世界。克伦满怀自信地做了个领袖似的动作。与王明不同,克伦精力充沛,热情过人。他曾经在上海艺术专科学校就读过,因为缺少执著的叛逆精神、资质平平和热衷于事务,一年多之后就主动退了学。但克伦在经营上显示了超人的天赋,颇具慧眼的鉴赏眼力和对艺术消费潮流的精确把握使他很快就超过了他的同行们。在他看来,当时的中国虽然西画历史不长,但这些西洋画画家当中,并不缺乏天才的艺术家,缺的只是将他们包装和推出的经营者,而他决心做这样的人。与此同时,克伦的优势还有难能可贵的诚恳以及与艺术同仁们良好的关系。因此,一些新锐艺术家和老艺术家们总是愿意把自己的绘画精品托付给克伦。而克伦总能卖出让他们相对满意的价格。与此同时,克伦以他的商业敏感指导着他们绘画的方向。即使是最不热衷于商业买卖的画家,也愿意在金钱与艺术之间求得一点共同的东西。由于这一切,克伦的“乡村艺术走廊”慢慢地变为这个城市画家们的一个中心。

在“曼陀罗”,克伦告诉王明:如果王明在他的画中确定一个中心,然后让人们的思维发散开来,从他的画中有所悟,他会更上一个台阶。王明反驳说:你说什么是中心,这世界就是无中心的。你说伦理道德法律是中心,但它们本身就是一堆垃圾,是这社会发展遗留下来的垃圾,腐蚀着、影响着、以它的恶臭左右着这个世界;而人们本来是自在的,是纯洁的,是没有污染的……克伦打断了王明的愤世嫉俗,说: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世俗的理解,他们的理解是愿意在迷茫中加上点希望,人们更愿意在希望的氛围里生存。王明说:我知道你的意思。我已经按照金钱的意志在里面加上了色调,粉色的,金黄色的,让人们看到一种淫欲的光明,这也算是媚俗了吧?克伦说:当然,不过,我这种光明是没有中心的,它就像一片虚空,使人感受不到,缺少的是一种“佛光”似的崇高感。

王明沉默不语。王明不想和克伦谈艺术,因为克伦的心不再是潮湿而新鲜的,甚至也不是尖硬锐利的,相反,它包裹着一层老于世故的皱纹,如同少女的脸庞因为脂粉的侵害而显得不真实了,已缺乏一种灵性和新鲜了。王明想起这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沉默之后便用手指敲着桌面。餐厅里正放着一首英文歌曲,王明听懂一半歌词:我在荒凉的路边呆坐着,我不知道何去何从,我希望我能知道,回想爱从没结果……歌词充满着一种绝望和凄清的味道。王明不由得感伤起来。

眼看着沉默的时间越来越长,克伦举起杯子:王明,为你的生日干杯!

王明不由得有一丝触动。他问克伦:你怎么知道我的生日?克伦狡黠地眨眨眼:从你填的表格上知道的。“乡村艺术走廊”有一整套画家们的资料。每个画家在与“乡村艺术走廊”建立合作关系时都要填一份较为详细的履历表。王明也不例外。但王明没有想到,克伦竟这样心细,记住了他的生日,并适时地为他举办了生日晚宴。王明说,谢谢你。克伦莞尔一笑:谢什么呢,我们是同病相怜哪。克伦又说:可惜今天晚上我不能继续陪你了。但我将有个你最需要的礼物送给你。我今天晚上有个重要的约会。你今晚准备干什么呢?

干什么?没人约会,只好看电影了。王明苦笑着说。每次生日的晚上我都是看电影的。来的时候,路过南京路,看大光明电影院正在放《毒吻》,那个宣传词写得真有意思,“恋奸情热样样做得出,风流富室少妇,恣意狎弄一探员”,我还记得很清楚,正打算去看看。克伦说:“哈,哪有这么巧的事呢,我这里正好有一张大光明电影院的票,就是《毒吻》。票子很紧张的,买不到呢!要不是有事,我才不想把票给你呢。”克伦顺手就把电影票递给了王明。王明想都没想,就接了过来。王明很喜欢希区柯克的电影,有悬念,刺激,卞思思曾经说王明的骨子里面有一种好恶斗狠的成分,尽管表面上文质彬彬,弱不禁风。王明也承认这一点。在王明看来,电影是一种纯粹的排遣和宣泄。

跟克伦在“曼陀罗”分手之后,王明散着步就来到了大光明电影院。电影果然火爆得很,除了刚才说的广告词之外,海报上更有“好好一个有夫之妇,偏与一个有妇之夫相染”、“一旦事发,便如哑巴吃黄连一样说不出”之类的广告词,显得刺激而恶俗。电影院门口到处都是扑票的人。王明好不容易进了场,在前排中间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了下来。

《毒吻》还没有开场,王明闲着无事,便半躺着细细地打量着大光明电影院。王明知道这一座号称“远东第一电影院”的建筑由一个匈牙利建筑师设计,当年开张剪彩时,还特意请梅兰芳来唱了几曲。细细地看起来,这座电影院果然名不虚传,流畅的圆弧曲线从大厅顶部围环整个影院,渐叠层呈荷花形的三层屋顶装饰别具一格,意大利大理石砌成抽象的图案,观众大厅气派高雅,尤其是音像效果,都是其他电影院所不能比拟的。

电影开始了,放片头之时,王明突然就想,“看电影”这个词汇真是好极了,这绝对是理解这世界的一个途径。电影上的人物活动着,他们争吵,他们相爱,他们结婚生子,他们从事着一切事情……但他们自己从不知道自己是虚幻的,自己是不真实的,自己绝不知道自己的下一步(未来)和结果是什么。他们只是在生活着。但我们知道他们并不存在,他们只是一些不同颜色的光投在空空的银幕上。他们只是影子,影子的后面是胶片。胶片也是影子。后来,王明在屯溪那个冰凉的牢房里也想到了这个问题。那时已是凌晨,王明突然从窄窄的单人床上惊醒,然后,他不由自主地沉湎于这个问题之中,不能自拔。他在想的是,人不也是一种影子么?他是由某一种东西操纵的,是自以为是地生活着。这种东西操纵的绝对手段是时间,是光。其实什么都不是真实的。但人是永远无法认识那个东西的,就像银幕上的人物,他们怎么能知道银幕后面的光呢!王明觉得自己正接近事物的核心。但是却触及不了那个核心,总有一层浓浓的雾阻挡在那儿。

片头放完了,王明很快就沉入了电影的悬念之中。这时候,有一个叫作夏子的年轻女子正慢慢接近王明。她从黑暗中辨认出王明的位置,然后从他的边上慢慢地向他移动。她手里捧着一大包爆米花,拎着两杯冰激凌,这是她在电影院门口买的。她尽可能慌慌张张地接近王明,到了王明身边的时候,她突然一不小心把手中的爆米花打翻。虽然光线很暗,但白色的爆米花散落还是可以看见的,它们就像白色的冰雹一样洒落在王明的头上、脸上和身上。王明刚刚回过神来,就看见一只纤细的小手慌乱不迭地在他身上拂动,紧接着王明就嗅到一阵很浓烈的香水味。王明回过头来,看见一个很艳丽的女孩在向他赔着不是,她一口一声地说自己是世界上最笨手笨脚的女孩了。王明听了不由得扑哧一笑,有什么理由对这样内疚至极的女孩来点情绪呢?王明说:“不要紧,这是我的福气,我就要走运了。”

同类推荐
  • 醒世新编

    醒世新编

    本书作于光绪乙未(1895),作者有感于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积弱不能自振,及英人傅兰雅谓“中国所以不能自强者,一时文,二鸦片,三女子缠足”。用了二个星期即完成此书。
  • 老少爷们儿拿起枪

    老少爷们儿拿起枪

    面对凶狠残暴的侵略者,包括土匪和黑社会成员在内的所有中国人都意识到反抗是必须的。他们什么都没有,只能扯出红旗,拿起土枪。于是,一支由各色人等组成的草莽式武装,在与日寇的残酷斗争中应运而生,一个个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从混沌的历史中走出来,使这个故事焕发出悲壮、复杂的传奇色彩。
  • 沈从文小说

    沈从文小说

    本书收录有沈从文的《福生》、《萧萧》、《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三三》、《贵生》、《血》等14篇短篇小说。
  • 我的飘渺时光

    我的飘渺时光

    这是一群活跃的、极具影响力的90后作者。“青春的荣耀90后先锋作家二十佳作品精选”这套书精选 其中的20位集中推出,全面展现他们的文学才能。同时,这套书还是90后读者文学爱好者的写作样本。《我的缥缈时光》为其中一册,是90后代表作家 岳冰的一部长篇小说。《我的缥缈时光》通过天马行空的想象,绮丽唯美的场景,悬念迭出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展现给读者一个不一样的青春。
  • 浮生六记∶浮生与温暖

    浮生六记∶浮生与温暖

    《浮生六记》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赢余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合,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本书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情节则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漂零他乡,悲切动人。此外,本书还收录了清代名士冒襄悼念秦淮名妓董小宛的佳作《影梅庵忆语》。
热门推荐
  • 天堑通途

    天堑通途

    这里是一个梦的开始,从海开始,天堑变通途,待我披荆斩棘,将这世道翻转,将乱世终结。
  • 烈焰总裁:喂!小妞,别跑!

    烈焰总裁:喂!小妞,别跑!

    四年前,她为救男友,接受父亲的胁迫,接近他,只为完成那不堪的任务……只是,她没有想到,她深陷在他的情网之中……而他,碰到第一个能引起他“兴趣”的小妞,然而,正当他享受着她给的幸福的时候,她却无情的背叛了她,他疯狂,难道他的爱就那么卑贱吗?四年来,他搜寻着了无踪影的她,只为报复她残忍的玩弄,他强迫自己疯狂的折磨她,只是,他没有发现,那只是他想继续爱她的借口……他们再次相遇,缠绵悱恻,无法自拔的深陷在彼此的爱恨情欲中……感谢大家的支持,小桑的新文《黑色情人:宠儿,你很美味》已经开工了……收藏收藏,举手之劳哦……http://novel.hongxiu.com/a/387581/希望大家继续支持小桑桑哦……爱你们……
  • 姻缘难逃:前任蓄谋已久

    姻缘难逃:前任蓄谋已久

    相恋三年的他们将最美好的给了彼此,十个月后,她卖掉他们刚出生的孩子,从此再也未见。四年后,他一身笔挺军装威武不凡的坐在她的对面,许久,她问,“那里不舒服吗?”他薄凉嘲讽的冷笑,“我需要一个全心全意照顾我女儿的保姆,你考虑一下。”一阵撕心裂肺的疼痛感染她每一根神经,她知道,他对她恨之入骨,他来找她,无非是报复昔日她绝情的离开,她点头,“好”。他用尽各种手段折磨她,百般羞辱,她不躲不避不挣扎,只是为何他总是默默在各种地方变着花样的爱她,宠她,守护着她……爱恨一念之间,哪有谁对谁错啊。
  • 一生要学会的社交与口才

    一生要学会的社交与口才

    本书教会你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应具有的100种社交能力和100种口才。
  • 异世界的幻想

    异世界的幻想

    主角被穿越到异世界,在LOL的世界里,他该如何生存。
  • 逆鳞宇

    逆鳞宇

    一位少年,误食一颗红色丹药,却意外来到另外一个时空。他来到了这个陌生的世界,会遇到什么稀奇的事?且看《逆鳞宇》,王宇的修仙之旅,是怎样的精彩!
  • 心上

    心上

    今天,与我交往六年的男人,将跟我提分手。我的答案会是:“我决不分手。”其实爱情就是两人默默相守的快乐,当我明白的时候,我已失去。真实生活就是这样,没有人在原处等你,如果已经离开,就不必回头。没有人在原处等你,所以绝不要轻言放弃。生命像流水一样逝去,如果是自己所愿,一定竭尽全力地坚持,如果已经一败涂地,那就痛痛快快地哭上几回,再萧洒地一笑,让一切随风。
  • 召唤帝王

    召唤帝王

    一个实力至上的世界,一场召唤仪式,一只低等的召唤兽……灵猫!他,大夏王朝的皇子,无数光环加身的天才,忽然变得黯然失色,看着父王眼眸中的失落之意,他不断的努力,只是为了得到认可,为了力量,却被蛊惑进入禁地,解除了魔的封印,一场与魔的战斗从始展开。
  • 韩娱之偶像潮流

    韩娱之偶像潮流

    “在我们懵然无知的时候,最幸福的是,有这么一个人,陪着我们一起成长。”“只有能够创造、引领潮流的偶像,才是真正的偶像!”“既然要做偶像,那就做一个能引领潮流的偶像!”
  • 春雨微凉晴曦正好

    春雨微凉晴曦正好

    小说中描写的是民国时候的情景,有些专业性的问题我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如果有写得不周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指教。他们的爱情之所以感人,其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他们随处的时代背景,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其实有很多爱情值得我们去写,去感受。这是一个在乱世中成长,在乱世中寻找,在乱世中爱恋的故事。他们在学校里相知,相识,相恋。他教她枪法,为了防身;她教他什么是爱情。可是他们却因一场意外而各自分散……再见面,已是三年之后,他是教官,她是学员;他分配任务,她执行任务。幸运的是在她执行任务的途中有他相伴,可是任务危险重重,他们能否粉碎敌人的一个个阴谋,最终牵手一生,白头到老?本文无虐,成长文。(简介无能,请戳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