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87700000028

第28章 科利奥兰纳斯之死

《科利奥兰纳斯》是莎士比亚的一出悲剧。主人公是罗马英雄卡厄斯·马歇斯,在一次对伏尔斯人的战役中,单枪匹马杀入敌城科利奥里,为了表彰他的功勋,他被赐名科利奥兰纳斯。凯旋之后,科利奥兰纳斯被元老院推为执政候选。但他没有控制住自己高傲的性情,触犯了众怒,非但没有当选执政,还被宣布为人民公敌,逐出罗马城。一怒之下,科利奥兰纳斯投奔敌营,并带兵反戈一击,势如破竹,长驱直入,兵临罗马城下。罗马无计可施,最后只有搬出科利奥兰纳斯的母亲前去议和。后者苦心相劝,加之以死相逼,才让科利奥兰纳斯放弃了屠城之念,转而擅自主张与罗马媾和,就在班师回科利奥里之日,被同僚奥菲狄乌斯及其党羽刺杀。

关于《科利奥兰纳斯》的主题,有人认为是“英雄与人民”严重对立产生的“个人悲剧”;有人认为思考了“精英与群众”的辩证关系;更有论者直言是“一部英雄被庸众扼杀的悲剧”。不难看出,共同的切入点都是将悲剧纳入“英雄(精英)/群众(庸众)”这个二元对立模式。

但是,莎士比亚作品中“精英与群众”之间的“张力”是复杂微妙的。将科利奥兰纳斯简单地贴上“英雄”、“精英”或“大将军”的标签,将民众简单地等同为“乌合之众”、“暴民”、“庸众”,这些脸谱化的想象无异于削弱了莎士比亚这出悲剧的张力。

的确,只要细察莎士比亚的原著,民众绝非可以“轻易地忽悠来,忽悠去”的“乌合之众”、“暴民”、“庸众”。在戏剧中,我们可以看到,民众之间有不同的意见,有清晰的表达,有合理的辩驳,总之,他们不是无知的婴儿,不是非理性的动物,不是“积淀在历史深处无情的力量”。只要不是武断地对抗,不是一开始就关闭对话的闸门,他们还是能够明辨是非,做出理性的选择。

同样,莎士比亚对科利奥兰纳斯这样的“英雄”、“精英”、“大将军”也不乏微词。诚然,科利奥兰纳斯不贪财,不好色,有大英雄气概,但其嗜杀成性、骄横鲁莽,也的确容易招人反感,甚至嫉恨。这也难怪有人评说科利奥兰纳斯徒有英雄其表其力,而心智却如小儿,与其说是英雄,不如说是莽夫。

即便我们退而求其次,承认科利奥兰纳斯是“英雄”、“精英”、“大将军”,承认戏剧中的民众都是些“乌合之众”、“暴民”、“庸众”,也很难圆满地解释《科利奥兰纳斯》。一个简单的问题是,为什么牺牲品是科利奥兰纳斯?戏剧中其他一些人物,如罗马前执政考密涅斯、科利奥兰纳斯同僚拉歇斯、父执米尼涅斯、敌手奥菲狄乌斯,谁不出身高贵,足智多谋,堪称“英雄”、“精英”、“大将军”?即便是一些女流之辈,如科利奥兰纳斯之母、妻,甚至是母亲的女友,都能临危受命,身赴死地,哪一点比不上须眉?另外,那些出身“乌合之众”、“暴民”、“庸众”,并与之唇齿相依的护民官,若单以才智而论,不知高出科利奥兰纳斯几许,难道因其出身,就不能视为“英雄”与“精英”?

所以,要说《科利奥兰纳斯》主要是一出“英雄(精英)/群众(庸众)”的悲剧有点勉为其难。事实上,单以科利奥兰纳斯之死来谈,就众说纷纭。

从最直接的结果来看,科利奥兰纳斯死于奥菲狄乌斯之手。他们两人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材。奥菲狄乌斯虽然屡战屡败,但其屡败屡战的不屈精神依然引得科利奥兰纳斯的惺惺相惜:“我很嫉妒他高贵的品格,倘若我不是我,我就希望我是他。……要是整个世界分成两半,互相厮杀,而他竟站在我这一方面,那么我为了要跟他交战的缘故,也会向自己的一方叛变。”在科利奥兰纳斯流放之前,两人各为其主,倒也相安无事。但随着科利奥兰纳斯的倒戈,一山容了二虎,虽然为了共同的使命,能够暂时结盟,但一旦战争结束,分享光荣的时候,两者必然相争。这样,奥菲狄乌斯从敬重到嫉妒,为了独霸光荣,设计谋杀了科利奥兰纳斯。以此观之,这出悲剧有点“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是一颗高贵的灵魂因为利欲熏心而堕落去杀人的悲剧。

另一说认为,科利奥兰纳斯之死,是因为他的双重背叛。他先是背叛了罗马人,然后又背叛了伏尔斯人;天下之大,也就再无他的容身之地,他必须得死,这是身为叛徒的不幸。只要想一想,他最后临阵媾和,让伏尔斯人许多年辛苦的图谋毁于一旦,让唾手可得的财富和光荣化为乌有,虽然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如此大胆地僭越权力,足够授人以柄。奥菲狄乌斯就是抓住了这把柄,挑拨科利奥兰纳斯和伏尔斯人之间的关系。读者有理由相信,即便奥菲狄乌斯放他一马,他的悲剧命运也难以逆转。身为双重叛徒,也就如行走在无间道,天下之人,都可得而诛之。这也是为什么科利奥兰纳斯听到“叛徒”两个字就神经质地勃然大怒之故。

再一说是,科利奥兰纳斯死于母亲之手。他的母亲伏伦妮娅只是把他当成自己光荣的祭奠。在整出戏剧中,唯一没有被打败的人是伏伦妮娅。因此,如果说戏剧中真正有个无可匹敌的“大将军”,那一定是非她莫属。她出场的时候就对儿媳表白了心迹:“倘若我的儿子是我的丈夫,我宁愿他出外去争取光荣,不愿他贪恋闺房中的儿女私情。”当儿媳问要是他战死了怎么办,她回答说:“他不朽的声名就是我的儿子,就是我的后裔。”她对儿子的教育就是血的教育,她希望看见自己的孩子流血,“那样才更可以显出他的英武的雄姿,远胜于那些辉煌的战利品”。在此意义上,科利奥兰纳斯之死,是人伦的悲剧。

如果继续倒推,科利奥兰纳斯之死与护民官的“中伤”有关,否则他不会流放,也就没有以后的悲剧发生。但是,护民官为什么要“中伤”他?原因可能很简单,这是因为他的高傲。在戏剧一开头,由于饥荒才揭竿而起的民众嚷着要去找他算账,因为他是“人民的最大公敌”。护民官是民众推选出的代表,自然也要将科利奥兰纳斯视为他们不共戴天的敌人。俗话说,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在戏剧中,这也有些道理。民众对科利奥兰纳斯原本是寄予希望的,希望他能“温语相加”。但这希望总是变成失望。彬彬有礼的请求最终得到的是语言的暴力轰炸。在高傲的科利奥兰纳斯眼中,民众是传染病,是“疥癣”、“臭味”,不要沾染上身;是“多头的畜生”,是“恶狗”、“野兔”、“蠢鹅”、“耗子”、“水蛇”、“乌鸦”、“山羊”、“鸽子”;即便承认他们是人,那也是“野蛮人”,是“废物”、“乌合之众”、“罗马的耻辱”,因为他们“比冰上的炭火、阳光中的雹点更不可靠”,反正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要是那些贵族们愿意放下他们的慈悲,让我运用我的剑,我要尽我的枪尖所能挑到,把几千个这样的奴才杀死了堆成一座高高的尸山”。以这样的话语,惹来杀身之祸,也并不奇怪。

将科利奥兰纳斯之死当成因言致祸或因高傲致祸的性格悲剧来解释,还是过于简单,没有看见悲剧后面更深的根源。事实上,科利奥兰纳斯与作为民众代言人的护民官之间的冲突,是权力的冲突。戏剧中,双方都说得很明白。戏剧开头不久,当科利奥兰纳斯听说,前往元老院请愿的民众已经选出五个护民官以保护他们的利益,并且得到了元老院的同意,他的第一反应是“如果是我的话,我就让这些乌合之众把城头上的天拆毁了,也决不答应他们;这样会使他们渐渐扩展势力,引起更大的叛乱”。从中,不难看出,科利奥兰纳斯担心的是作为统治阶层的贵族权力在削弱,受到了日渐扩张的民众权力的威胁。在戏剧中,科利奥兰纳斯反复渲染他这个观点。相反,刚刚分享到国家权力一杯羹的护民官,自然不会轻易退缩,放弃好不容易才得来的权力,自然非常敌视出自贵族阶层的科利奥兰纳斯这种鹰派人物,诚如护民官勃鲁托斯所言,“他要是不倒,我们的权力也要动摇”。

由此可见,如果把科利奥兰纳斯的流放当成是他悲剧命运的转折点,那么,这背后不是英雄与群众的对立问题,而是权力争斗的问题。这就涉及到罗马政体。在我看来,科利奥兰纳斯的悲剧,与其说是英雄与人民冲突的悲剧,不如说是罗马政体的悲剧,是罗马共和必然付出的代价。

莎士比亚依据的底本是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科利奥兰纳斯是公元前5世纪的英雄。莎士比亚在戏剧中虽然没有明确点出故事发生的时间,但戏剧开篇可以看出,他是着眼于罗马共和早期。

罗马共和政体究竟如何形成,至今依然是一个谜。莎士比亚对《希腊罗马名人传》中科利奥兰纳斯的操纵和改写,其中一点就是在戏剧第一幕中影射罗马共和政体形成的由来。由于天灾,作物歉收,加之战争不断,民众反抗,贵族制度逐渐崩盘,久之也就形成了由执政、元老院和护民官三足鼎立的政治架构。执政是三军统帅,一年一选,可多人候选;元老院成员由贵族担任;护民官由民众选举。

在《科利奥兰纳斯》最核心的第三幕,正是涉及这一政体的运作。前任执政考密涅斯任期届满,三人候选执政,科利奥兰纳斯因战功显赫获得元老院提名。按照惯例,执政候选需要走上街头,逐一乞求民众的恩准。尽管一向瞧不起民众,但科利奥兰纳斯还是勉为其难,半推半就地得到民众的口头承认。此后,顺利通过了元老院的承认,就等最后民众集会正式确认。就在这节骨眼上,护民官暗中唆使民众出尔反尔,指控科利奥兰纳斯种种罪行。科利奥兰纳斯为此倍感羞辱,一气之下,大骂民众,引发众怒,被逐出城。

护民官为什么要暗中唆使民众反对科利奥兰纳斯执政?实在是有难言苦衷。一个元老院的羞辱就难对付了,再加一个得到元老院大力支持的执政,穿上连裆裤,本来就势力单薄的护民官如何不烦恼。元老院强力支持科利奥兰纳斯候选,表面是公平分配罗马光荣,实际上也是想借机制约民众的权力。力推科利奥兰纳斯,其实是给护民官下马威、烫山芋。

某种意义上,护民官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罗马共和初创,三权分立未稳,突然两派结合,政体自然岌岌可危。从程序上而言,在最后关头,他们对科利奥兰纳斯究竟是否应该当选执政提出指控也是合法的。如果科利奥兰纳斯接受了她母亲或师友的教诲,控制住了自己的高傲秉性,局势必定不会逆转直下,也就能够避免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科利奥兰纳斯之所以控制不住他自己,是因为他没有办法洗刷护民官的指控。除非他用谎言伪装,“我必须用我无耻的舌头,把一句谎言加在我的高贵的心上……滚开,我的高傲的脾气,让一个娼妓的灵魂占据住我的身体!让我那和战鼓竞响的巨嗓变成像阉人一样地尖细、像催婴儿入睡的处女的歌声一样轻柔的声音!”但最后,他没有用他的舌头向民众谄媚,却以实际的言行坐实了护民官对他的指控“敌视民意”、“颠覆政体”。

敌视民意,尽管有言语为证,但他的亚父米尼涅斯依然能够巧舌如簧为他辩护,“他说的话虽然不合一个市民的身份,可是却不失为军人的谈吐;不要把他粗暴的口气认为恶意的言辞,那正是他的军人本色,不是对你们的敌意”。遗憾的是,更为致命的指控没有任何人可以辩驳:“你企图推翻一种罗马相传已久的政制,造成个人专权独裁的地位,所以我们宣布你是人民的叛徒。”这可以说是莫须有的诛心之论,但谁又能说科利奥兰纳斯就没有此意呢?观其言,观其行,护民官的担忧绝非庸人自扰。正是在此心理推动下,与其养痈为患,不如及早根除。

从稳定政体的角度来看,罗马民众牺牲科利奥兰纳斯是必要的。这就是为何说,科利奥兰纳斯之死可以算成是罗马共和政体的悲剧。关于政制,启蒙运动时期大致有个共识,罗马共和是理想的政府形式,因为作为比较典型的混合政体,兼具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的长处,造就了政治之美。理论上,执政官、元老院、人民三者之间的权力制衡,分享治权,可以制订平衡决策,而不用担心厚此薄彼。但在实践中,由于人民远离权柄,权力的杠杆自然会有偏向。权力的天平一旦严重失衡,而在体制之内又无力纠偏之时,自然就需要依靠体制之外的行动。

在罗马,体制外的行动就是民众的骚动。马基雅维利认为,罗马共和制之所以能够传承数百年,与罗马民众的“骚动精神”密切相关;民众不时的骚动有如“煞车装置”,抑制了贵族寡头统治的企图。孟德斯鸠也认为,罗马民众的骚动与其说是罗马力量虚弱之源,不如说是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促使贵族阶层勤练政治“软体操”,更能胜任治国之道。

莎士比亚可能非常认同马基雅维利等人的观点,政治智慧的核心基石,是节制。贵族只有敬畏民众,才能收敛倨傲;民众要耐心善加引导,方能避免因短视而骚动。当科利奥兰纳斯一出场就对民众破口大骂,说他们是社会上的“疥癣”,当民众高呼科利奥兰纳斯是一颗必须割去的“疮疖”,罗马共和的身体政治已经出现了严重危机。由于将作为政治智慧的节制抛诸脑后,都想将对方置之死地,结果导致罗马险遭灭顶之灾。

同类推荐
  • 最美的自己在远方

    最美的自己在远方

    最美的自己在远方,青春是生命中最美的晨光,许多梦想正在生长,有阳光明媚,也有风雨起落。可是,有一些青春是我们所不了解的,那些如花的少年正经历着种种磨难,他们并没有因此辜负最美的年华,他们一直在努力,在成长。本书中没有单纯的说教,只是用一个个真实的故事,把那份感动那份感悟直送入青少年的心底,从而使他们能鼓起铮铮的勇气,迎向人生的风雨。故事中有名人,也有身边的普通人,他们的青春,是多姿多彩的世界,给成长中的青少年以启迪,给他们以温暖的力量和希望。
  •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导读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导读

    本书由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的教师合作完成。封面署名的排列顺序,以各位教师所撰写的《作品导读》的字数多少为依据。参与编写工作的教师,大多拥有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博士学位,具备学术研究的深厚实力。同时又都是在一线从事教学的骨干教师,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在本教材的篇目编选和导读写作等方面,能够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教学体会融入其中。
  • 大罗山纪事

    大罗山纪事

    《大罗山纪事》以崭新的视角和真实的情感展示了基层派出所民警丰富的内心世界,评论界人士指出,主人公是老百姓期望的有真性情的警察化身,拉近了与人民的距离。作者用率直的情感、崭新的视角、带领读者走进绮丽优美的山区田园风光,原汁原味的乡村警察的真实生活。《大罗山纪事》的整体行文风格是随笔和散文式的,几乎每一个章节都可以抽出来成为一篇独立的随笔或者散文。本书的成功首先是敢于讲真话,这是一本警察题材的文学作品,每一个故事都非常的精彩,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多情的文笔,不仅给读者展示出了大罗山下绮丽的田园风光,而且也展示出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乡下派出所民警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
  • 大湘西系列作品集(第3卷)

    大湘西系列作品集(第3卷)

    《大湘西系列作品集(共4册)(精)》由李康学所著,这部汇集李康学数十年文学创作作品共计267万字,是武陵地区历史文化集大成之作。李康学在《大湘西系列作品集》中,通过挖掘武陵地区留下的印记,拾掇民族地区传奇的历史;客观评价少数民族历史人物,并用散文笔调创作游记美文,把武陵地区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族风情描绘得惟妙惟肖。
  • 无限相思无限恨

    无限相思无限恨

    深夜梦回的枕上,我常闻到一种飘浮的清香,不是冷艳的梅香,不是清馨的兰香,不是金炉里的檀香,更不是野外雨后的草香。不知它来自何处,去至何方?它们伴着皎月游云而来,随着冷风凄雨而来,无可比拟,凄迷辗转之中,认它为一缕愁丝,认它为几束恋感,是这般悲壮而缠绵。世界既这般空寂,何必追求物象的因果。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铁血文明路

    铁血文明路

    1864年,愚昧,殖民,邪狞,仇杀,各种思潮相互交织冲突,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杨华发誓要为华夏文明趟出一条康庄大道。
  • 剑道巅峰

    剑道巅峰

    魔道第一大派剑魔宗,被正门十二教派联手攻破,宗主段千劫含恨陨落,于十年后,重生在一个只喜欢舞文弄墨的俊美少年身上。这一世,他将帝幽剑诀再做突破,铸就混元剑体,炼化第二元神,在报仇雪恨的同时,也因相貌太帅,招来无数美女青睐……
  • 网游之混沌圣皇

    网游之混沌圣皇

    末日降临后,人类文明宣告终结!劫后余生的幸存者逃离到华夏国开发的《神话世界》从此,一个浑浑噩噩的宅男踏上了通天之路!充满血腥的修罗战场,神秘阴森的夜影村,令人沸腾的上古神迹,即将出世的十大神器!这一切,人类将会为荣誉而战!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进入神话时代!读者交流群:651684782,欢迎大家来一起交流交流,探讨人生,或者一起吹哔哔,哈哈…
  • 大秦帝国之灵王朝

    大秦帝国之灵王朝

    韩赵魏楚燕齐,虎狼之国秣兵历马东望中原纵横、阴阳、儒法、墨门,兵家领袖稷下猖狂这是一本有关秦朝的故事,如果说有什么差别的话,那么就是那可以翻江倒海,移天换日的持有灵了!
  • 汹涌而来

    汹涌而来

    未名山之巅,一少年斜靠老树,把酒壶往身后一甩,仰天长叹:“这世界少了我们,该多么寂寞!”其时,有若老天回应,风舞长发,旭日东升!前方半丈,另一少年面向东方,迎风而立!
  • 长安街探案

    长安街探案

    大唐西市有一个卖胡辣汤的小哥,手艺不错,可是忽然有一天,他把胡辣汤店改成了侦探所,摇身一变成了一名侦探。人们都笑称,现在的骗子真是太离谱了,连基本功都不学一下,就敢出来招摇撞骗了。然而,很快他就帮助新上任的美女捕头破获了一起头疼的案子,赚到了第一桶金,接下来,便一发不可收拾了。
  • 偶像人生

    偶像人生

    我的哥哥是个偶像明星,音像店里,出租车上,公交站牌,甚至学校食堂的桌子上,到处都能看到他的那张脸。他是我最敬佩的人,也是我最讨厌的人。我的梦想也是成为一名偶像,成为和哥哥比肩的存在。因为那样,我就可以不必奋力去追寻他的脚步。我可以充满底气的站在他面前,对他说出当年没有对他说过的那句话。……写给我们的,《偶像人生》。
  • 告别

    告别

    那多,原名赵延,知名青年作家。作品始终致力于探索世界无限的未知,代表作品有《清明幻河图》《甲骨碎》《一路去死》《世界尽头》等。被国外媒体称为“最有灵气和发展潜力的中国原创作家”。
  • 网游之修罗至尊

    网游之修罗至尊

    修罗阿星书名改为《网游之修罗阿星》,12月23日签约看书网,不再更新了,看书网页http://***.***/modules/article/articleinfo.php?id=7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