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87100000027

第27章 纪德的文艺观(3)

纪德已说过一件艺术品往往是两种相反因子的成果。从矛盾中去求得和谐也未始不可以说是艺术的本质。而“矛盾”这两个字也正是现代人的本质。我刚才说过“理想”是现代人特有的精神,但“实用”却更是现代人特有的精神。我们遇到任何一件东西,必先问:“这是做什么用的?”大家必然问:谈了半天文艺,文艺究竟有什么用处呢?我常想这样的一个问题,生活在中古的人们恐怕是难得会想到的。纪德已说过一切不在实用圈内的事物都可用作艺术的材料。由此我们可以推想:艺术或文学也许是最无用的。假定我说这句话,我知道一定会有无数人要提出抗议,而其中尤其是一些今日“前卫”的批评家与作家。他们一定要反驳说:你感觉文艺是无用的,那因为你那一套都是“象牙之塔”的理论,你不明白文艺是为人生的,文艺是要代表时代的,所以我们主张艺术不能脱离现实,所以我们提倡劳苦大众的文学,所以我们提倡斗争的文学,因为我们觉得在这情形下,文艺才能发挥出跟枪炮一样的威力。

为回答这预期的反驳,我要说:第一艺术和文学是多方面的。我们并不反对用劳苦大众来作文艺的题材,但是用类似的题材写作,必须作家有类似的体验,这不是仅仅一点幻想可以成功的;我记得纪德几次引用过王尔德的这句话:“想像只是模仿,批评精神才是创造”,而他还说,这实在是一句值得每一个艺术家去体味的话。我相信各位都承认法国是艺术与文学上成就最高的国家,而各位也应该知道法国是文艺批评最发达的国家。回顾我国今日文坛,真正的文艺批评可以说是很难得的一件东西。文艺批评是一种理性的思索,它不是今日一部分批评家们所发的“专断”的号令。第二我觉得我们可以不必怕别人认为艺术与文学是无用的。有些批评家们觉得艺术与文学的力量可以和枪炮一样,我却认为艺术与文学的力量实在远胜于枪炮。在原子弹没有消灭全世界人类以前(而我相信原子弹并没有这种威力),文学与艺术是永远存在的;有人类生存的一天就有艺术存在的一天,因此我们大可不必怕艺术失去它的功用。今日一部分作家认为文学非写现实的材料不可,这种紧紧揪住现实的企图,如其称得上“前卫”,我倒觉得不如说是由于胆怯与短见,而这却正是造成文艺衰落的原因。容我再引一句纪德常常引用的《福音书》中的话:凡有想救他一己生命的,必然失去生命;凡有奉献他一己生命的,必然得到生命。这一句话可以应用在生活上,也可以应用在文艺上,一件完美的作品必然有它自身的力量的,容或它在一时不能被人发现,但它内在的生命却并不因此消失。我讲文艺的组成,一开始就引用了纪德这句话:

艺术品像一个菓子,它蕴藏着整个未来。

这一句话已够说明他全部的文艺观,而我的整篇演讲也无非为这一句话作注解。我把我的解释最扼要地作一个总结:一件艺术品的组成必须具有完美的形式,正像一个菓子一样能予人以视觉,嗅觉,触觉,味觉的快感;但是这一个吸引我们去欣赏去尝味的菓子,它却还有它的一颗菓核,这颗菓核也就代表一个艺术品中所包含的思想。它像那颗菓核一样,落在土中又会生出一个小树,这棵小树,抽芽,开花,依然又结成满树的菓子,因此一件艺术品中的思想自有它永恒的春天,永恒的生命。

一件徒求形式的美,换言之,所谓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品,可以比作一个没有菓核的菓子,被人吃了以后或是自己干枯以后,它的生命也从此告终;相反,一个菓子只有一颗硕大的菓核,它就不能称为菓子,正像一篇完全只有思想的文章,它本身就不是一件艺术品。纪德屡次提到文艺作品中思想价值的相对性就是由于这缘故。这在小说,在戏剧与在诗歌中都一样,思想必须与表达它的形式有一种完美的配合,这完美的配合即是纪德所谓“平衡”(Equilibre)。平衡即是健康。他说在实生活中一切都是极难求得平衡的,这平衡唯一能实现的地方则是在艺术品中,因为在艺术品中虽是“神出主意”,却是“人做主意”的天地。所以一件艺术品可以说是一种超时空的平衡——一种人为的健康。

各位都有这种经验,我们吃完一个菓子很可能把它的菓核随便扔掉。这颗菓核不幸掉在一块不毛之地,到第二年就很难希望它长出小树,但假如落在一片肥沃的泥土上,立刻它就能开展它的生命,我用这个譬喻来说明文艺中的影响。

纪德自己曾有过一篇演讲,题目就叫做《文艺中的影响》。他说人们有称为好的影响,有称为坏的影响,其实影响的好坏都是相对性的,主要还看被影响者一己的气质而定。到有些人身上,任何影响都是坏的,在另一些人身上,任何影响都是好的。歌德曾说他在少年时代把赫得(Herder)所愿教给他的一齐都吞到肚里去。他在回忆录中,又说他在少年时代把自己整个交托给外在世界,以致外在世界中的一事一物,乃至时序与季节的更换,都在他身上起了作用,使他自己与世间的每一事物都产生了亲属关系,与整个宇宙感到一种完美的和谐。

大概人是无法避免不受影响的。我们可以把影响分成两类:一般的与特殊的。一般的影响是一家人,一个团体或竟整个民族所共感的。一般的影响使个人融合在群与团体的模型中,特殊的影响使个人与群或团体分离。但由于天下没有人可以创造出一件只为他自己的东西,因此所谓特殊的影响最初虽使个人与群或团体分离,但最后却使他和别的一个群或团体中的个人发生了联系。譬如说,一个中国古代的诗人的某一首诗很可能影响到欧洲某一个作家的全部作品;在这儿说话的我,可能在精神上与某一遥远地域的某一个人发生着联系,因此到最后,这原是属于特殊的影响却把某些类似的特殊的个人联系起来而成了新的群,新的思想形态,新的精神上的亲属关系。

我们所说的一般的影响,在性质上不能不是普遍的或大众的。像尼采(Nietzsche)所说:德国人因为整天喝啤酒,所以脑筋滞重;法国人因为整天喝葡萄酒,所以脑筋锐利之类。再进一层,譬如气候的影响就已不及食品的影响普遍,因此反应也比较特殊:有些人遇到热天浑身昏沈,相反,另一些人,天气愈热却愈觉得有劲。大家都知道济慈(Keats)是有名爱在夏天写作的,而雪莱(Shelley)却爱在秋天写作。由此可以看出气候的影响已经不是完全一般的,而当一个人突然生活在异国的气候中,其影响尤其发展得特殊。最好的例子是歌德。歌德在三十六岁第一次到了罗马,他大叫说:“Nun bin ich endlich geboren!”(如今我终于诞生了!)他在书简中说他到了意大利才第一次认识了自己。我们都知道写《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歌德完全是一个浪漫作家,而意大利的影响却使他从此进入到古典主义的道路。

再引一个德国作家勒新(Lessing)的话。这句话看来很可笑:“Es wan delt niemand unbestraft under Palmen.”(没有一个人能在棕榈树下散步而不生后患。)以后歌德在他的作品中也引过这句话。这话是什么意思呢?说明了也无非说当你在棕榈树下散步以后,你自己已不能再是没有散步以前的那一个人,换言之,你必然不由主地已受到了某一种影响。

我们念书尤其如此。你念某一本书,其中某一段或某一句文章特别使你记在心上而成了你自己的一部分。以后你可能忘了这句文章所由来的那本书,或竟完全忘了这是从书上看来的。这都可能。但这无意的接触有时却可以影响到你一生,也就是说,可以使你成为一个和没有念过那句文章前完全不一样的人。

我们用什么来解释这一种奇特的力量呢?

纪德认为这力量产生于这句文章唤醒了我们自身中沈睡的因素,它替我们解释了我们自身中的一部分。这也就是说影响产生于“类似”。别人与我自身的类似有时可以藉一句话或是一点小小的接触而被唤醒。在文学上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各位都知道鲁迅所翻译的果戈理(Gogol)的《死灵魂》这部小说。这小说的由来是这样的:有一天,诗人普希金(Pouchkine)对果戈理说:“年青的朋友,前几天,我心头有一点意思,这意思我认为是很值得写出来的,但我自己很知道我没有法子应用它。你应该试试。就我对你的认识,我相信你可以利用它产生出一点东西。”这所产生的“一点东西”,却竟是果戈理藉以成名的这部杰作《死灵魂》。

刚才我讲到歌德的《浮士德》。歌德的《浮士德》可能完全没有受到英国剧作家马罗的影响,但它无疑却受到过勒新的启示。勒新所写的《浮士德》在他生前就已遗失,我说歌德受到勒新的影响就是指勒新是第一人在浮士德这传说中注入了一个新的观点,勒新是第一人认识浮士德的精神,也就是说第一人认为浮士德的结局不应该是受罚而是得救。

就以上所举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一颗菓核有幸落在肥沃的泥土中,可以多么丰盛地展开一个新的生命;相反,在有些不毛之地上,这菓核永远是一颗又硬又死的菓核。在我们这时代,这样的例子都可能是有的:有自幼并不曾受过多少教育,而在生命的某一时期中突然和文学发生了接触,而结果写出美丽的作品的;也有自幼有读书的环境,很高的天分,很强的记忆力,对文学的知识非常丰富,念过古今中外的书,谈到一部作品或一个作家可以滔滔不绝地引经据典,而这样一个学问非常渊博的人,可能他全部的学问与他自己心灵并不发生多大关系,也就是在他心灵上并不曾起影响。像一个勤奋而贪财的人,他积蓄了满箱的金条但这些金条在他死后是别人的,在他生前除对朋友卖富以外也无别种用处。因此所谓影响必须是思想与一个人的个性发生了联系才能产生作用。一个自身在精神与思想上贫乏的人,最好的影响也不能产生效果:总像那些落在不毛之地的菓核,它堆积得很多,却不能产生出一个新的生命。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文艺上或思想上的影响往往是内在的。它是影响者与被影响者间一种沈睡因素的唤醒。在今日的教育界中再没有比这句话是更可笑的:纠正青年的思想。青年的思想是可以被纠正的吗?今日一部分想要纠正青年思想的教育家,他们也正是当年反抗过别人要纠正他们的思想的人们。但我今天所要讲的,只限于文学与艺术的范围。让我们再回到我们所谈的文艺中的影响。

我们已经知道文艺中的影响是不可避免而且也不必避免的。在艺术创造最伟大最丰富的时代,往往是接受影响最显著的时代:罗马文学中奥古斯都(Augustus)时代之受希腊文学的影响;英国法国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之受古代艺术与文学的影响都是最好的例子。对时代如此,对个人也一样。如果你自身有丰富的意境与思想,外来的影响对你不会有妨害,相反,它可以增强你自己的见解。由此我们可以回到我这篇演讲所出发的初衷,也就是闻一多先生所说的我们应该有勇于“受”的精神,而我还想用纪德引用《福音书》中的一句话来作结束:“对于那个有的人,他会更多起来;对于那个没有的人,他仅有的也会被拿走。”

谢谢各位的听讲。

介绍一九四七年诺贝尔

文学奖金得主纪德这是冬夜赶写的一篇介绍文,曾由上海《中国作家》(第二期)与北平《益世报·文学周刊》(第六十八期)同时发表。

十一月十五日各报刊出这一段短短的消息:【中央社斯德哥尔摩十一月十三日合众电】诺贝尔文学奖金已赠与法名作家纪德。瑞典学院宣称:该奖金所以赠与纪氏,系因其识见远大及在艺术上之重要作品。纪氏著作中以爱好真理及在心理上之敏感表明各项人生问题。

不说这短短的消息将如何引起世界各地热烈的报导与纪载,即就这东方古国的古城——虽然今日已在寒冬的冷落中——来说,文艺界的朋友们一见面也都以这消息相互传达,更有一部分朋友不以认识“纪德”这名字或他的一部分作品为满足,而还想多知道一些与他有关的一切,因此本刊编者特约笔者赶写一篇介绍性的文字,说是应景,也无不可。我对这番盛意始而踌躇,最终却也直爽地接受了。踌躇而终于接受的原因说来也很简单:如果光为介绍纪德,我可以不必太谦逊地来领受这项使命,正像介绍我熟悉的朋友某先生和其余的张先生李先生见面一样。问题是要使张李两位真能认识并理解这位朋友,本身已是极难有把握的一件事情,何况今日处某先生地位的却是一位负有象征本世纪时代精神的伟大作家纪德。六十年来的写作生活已使这位今日七十八高龄的老作家和全世界文艺爱好者沟通着某种精神与思想上的融流。三十年来纪德在世界文坛的地位与声誉——本次大战后纪德已被认为不仅是当今法国而是欧陆最伟大的作家,而一部分批评家已把法国在第一次大战至第二次大战这一阶级的文学史称之为“纪德时代”——不能不使今日忝为纪德相知之一的笔者对这介绍工作感到沈重与无措。谈到纪德便不免有“纪德与我”之嫌,这才使我踌躇,使我有点尴尬。设想落在一个你自己相稔者头上的荣誉,如何能使你不感到内心的喜悦,而这喜悦不拘你自己如何想掩饰和隐藏,当人问起时,你总难免就要露出马脚(虽然我知道这荣誉在当事人纪德可能看得很淡,这以后我要解释为什么)。人性如此,又有什么办法?因此我也就索性不作避忌,这样也许反可以说得自然一点。

同类推荐
  • 北京读本(大夏书系)

    北京读本(大夏书系)

    这种深入骨髓的首都(以前叫“帝京”)意识,凸显了北京人政治上的惟我独尊,可也削弱了这座城市经济上和文化上的竞争力。首都的政治定性,压倒了北京城市功能及风貌的展示,世人喜欢从国家命运的大处着眼,而忘记了北京同时还应该是一座极具魅力的现代大都市……
  • 文艺复兴与中西文化交流

    文艺复兴与中西文化交流

    意大利是欧洲国家中纺织业率先发展且占有优势的国家,中世纪意大利曾以其毛织业的率先发展而致富,并享誉全欧,在欧洲毛织业的激烈竞争中,由于其原料和产品过于依赖海外市场的经济外向型特征,使得最初由毛织业构建起来的经济链条因缺乏国内供、产、销的联系而十分脆弱。
  • 西方文化与教育史

    西方文化与教育史

    世界各国的文化与教育各有所长,如何汇集国外文化与教育的优势资源,建立符合本国实际的先进的文化与教育体系和模式?《西方文化与教育史》就是致力于这一目的的研究成果。我国文化与教育的深刻变革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建成,需要经过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需要较长时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要想真正地赶上和超过国际先进文化与教育发展水平,必须要有一个大的跨越,必须对西方几千年来文化与教育发展历程进行整体的梳理,对与孔子齐名的一大批教育思想家及其教育理论进行认真的分析、批判和总结,必须通过对其整体脉络的发展变化的把握来对国人进行思路的创新,才能够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
  •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批评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批评

    本书收录了作者2008—2011年的文化研究成果,分为上海文化、文化形象、传媒文化、文化教育、世博文化五辑,呈现了新媒体时代文化和文化批评的现状。该论集的文章获得极好的社会反响:《大都市文化发展趋势与上海文化发展坐标、定位问题研究》一文获得第七届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二等奖,《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一文发表后为《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与阅读》整版刊载于《文汇报》学人演讲栏目。
  • 璀璨的中国

    璀璨的中国

    全书介绍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总共分七章:华夏民族的起源、东方巨龙长城、敦煌岁月、汉诗鉴赏、魏诗鉴赏、唐诗鉴赏、宋词鉴赏。
热门推荐
  • 倾城怨伶之天下

    倾城怨伶之天下

    她本是寻常人家的小姐,有着一张令天下女子都羡慕的美貌,却因为长得漂亮招致祸事,一夜之间,从天之骄女变成一个通缉犯。为了能够报这血海深仇,她隐姓埋名,入住尚书府成就千金身,却不想一朝被选为君王侧,从此,与爱人天涯相隔
  • 简吟

    简吟

    万年紫薇垣,千年离恨海,简吟最终消逝于天道惩罚之下,他寻觅万年失望而归,失落之际,却又与她不期而遇,一如当年,她悄然闯入他的视线……
  • 云水之羁绊

    云水之羁绊

    2010快男十二强的同名吸血鬼小说,偶像+惊悚+搞笑!!创作动机:快男比赛近结束,友爱的十二强将作鸟兽散,此情此景是我所不忍目睹。为了再次凝聚十二强,我想,让他们在赛后共同出演一部电视剧是最好的方法,因此……作品简介:男主角:陈翔、李炜、谭杰希。女主角:方美、韩月。重要角色:武艺、吴俊余、王野、赵帆,刘心、玉米提、DELAY、李行亮、8090。内容:方美是一名复仇者,为达目的,她来到了夫筹纪园这所规模宏大,又最为神密的学校。在这里,她遇到了有顺从强迫症的女孩韩月。韩月在一次智力考试中得了第一名,只因这个“第一”她被大红人四帅之首李炜缠上。而李炜缠上她的原因让方美为之喷饭,不禁想寻找那背后的真正意义。就在韩月和李炜仍在纠结中时,方美偶遇了一个“天使”,从此,她的眼再也离不开他。可,这个“天使”的行为竟然比李炜还诡异……
  • 韶华作嫁

    韶华作嫁

    时光穿梭,她梦回千年。遇上一个盲眼公子,仪表堂堂,就是看不见。她成了一个卖鱼妹,五官端正,就是缺心眼。谁的韶华,另作他嫁?
  • 我的女神徒弟

    我的女神徒弟

    一心想要过着安稳、平静生活的陆子羽,在他的女神徒弟逼迫之下陷入都市。有着这样一对逗比师徒,更有着姐妹花的小妹在身边围绕。从此,陆子羽身边的一切平凡事物都变得不平凡。当面对整个海天市的男同胞们时:“那啥,你们真的误会了。她真的只是我的徒弟,这位是她的小妹!”“姐夫!”“艹……”
  • 西天女杰冯僚(西域烽燧系列小说)

    西天女杰冯僚(西域烽燧系列小说)

    冯嫽以妙计追杀匈奴伏兵时智救乌孙大将,二人一见钟情,喜结良缘。冒生死之险身入叛军虎穴智斩凶顽,瓦解敌军。以非凡的韬略清除内奸全歼敌军。她不仅是女外交家,而且也是卓越文武双全的女军事家。小说蕴含着历史见证的寓言。
  • 弑神狱妃

    弑神狱妃

    “南宇炽,我的生命伴随者绝不允许是弱者,如果你想得到我,必先得到这天下。”“南宇炽,等你得到这天下再来找我吧。”为她一句想要得到她,必先得到天下,他弑兄囚父,不念兄弟之情,挥兵三国,直指天下,只为能与她相守一世…只是当他捧着天下来到她的面前——“南宇炽,你得到了天下,却忘了问我喜不喜欢这天下。”她魅颜冷然,红袖一挥,绝情离去——他说,天下本来就是为你而夺,如果你不喜欢这天下,我便毁了它。他说,如果可以能让你一世锁在我身边,我会毫不犹豫折下你的翅膀。他说,多想你在乎的那人是我,我也可以为你做到弑神绝命倾负尽苍生。江山画卷虽秀丽,可让他刻骨铭心的唯她一人。当繁华成烬,故事无她,他该拥谁入怀并肩天下?她又在何处为她的良人麻衣绣花一世温情不假?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交织夜

    交织夜

    没有人可以逃开命运的齿轮,无人有权利拨动指针NOONERUNAWAY
  • 好吧—我去前世爱你

    好吧—我去前世爱你

    纵使千年万世,我和我的灵魂,穿越时空,穿透轮回,一路追寻,追寻着你的足迹……而你,却在迷失的地方,将我视为陌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