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86900000017

第17章 《鼠疫》:在荒诞与反抗之间(3)

因此,《鼠疫》中的“鼠疫”已不仅是一种具体的传染病,而成为多层面的象征。大体而言,分离、没有女性和死亡这三种象征性生活境况隐喻了苦难的无处不在。参考柳鸣九:《加缪全集·总序》,见柳鸣九、沈志明主编:《加缪全集》,页22。首先是分离的境况。鼠疫的肆虐使奥兰城成为一座孤岛。于是,亲属的分离、夫妻的分离、情人的分离等等成为普遍的现状,它们意味着隔离、封闭、囚禁、流亡和集中营。可以说小说中对种种生离死别的描写是着力而动人的,构成了感人的人道主义篇章。正如加缪所描述的,“的确,关闭城市造成的最显著的后果之一,是毫无思想准备的亲朋好友们突然面临的离别。母子、配偶或情侣在几天之前分别时,还以为那是暂时的离别,他们在火车站的月台上互相拥抱亲吻,随便嘱咐几句,有的还相约几天或几周之后再见;他们完全沉浸在人类愚蠢的自信里,亲人的启程几乎没有使他们在日常事务里分心。只是在后来他们才一下子发现那次分离是无法挽回的”(页102)。但也正是分离的存在,才让人们更深切地感到团聚的必要与迫切,渴望幸福的欲望一点点地疯长起来。

其次是小说中没有任何一个女性的境况。里厄医生的妻子在作品开头就离家出走,不久就去世了。朗贝尔的心上人始终同他分离。至于格朗的妻子,则早已离他而去,停留在他对往日的记忆里。作品里出现的唯一女性是里厄的母亲,但她自始至终没有说话。没有女性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失衡、畸形、苦涩,没有生机,没有激情,没有希望,没有未来。加缪的传记作家恰切地指出,“他永远不会忘却小说的主题是分离。在一座近似被围困的城堡里,妇女没有自己的位置。但是,由于妇女不在场,爱情这主题比在加缪大部分作品中更经常涉及”罗歇·格勒尼埃:《阳光与阴影:阿尔贝·加缪传》,页124—125。。不妨举一个小小的例子,作家曾借里厄医生的眼睛观察、体验与分享过“一个老公务员”格朗对爱情的渴望,而恰恰是这个细节让人过目难忘。这是在小说第四部,正当鼠疫的阴影最浓重的时刻,里厄偶然发现格朗正紧靠在一家摆满粗制滥造木雕玩具的商店橱窗前默默地流泪。“这眼泪使里厄大为震惊,因为他很理解眼泪里蕴涵着什么,而且他自己也感到喉咙里哽着泪水。他这时也想起了圣诞夜不幸的格朗在一家店铺橱窗前订婚时的情景,那时,让娜仰着身子对他说,她很高兴。……这个没有爱情的世界真好比死人的世界,总有一天人们会厌倦监狱、工作和勇气,去找回可人的面庞和柔情似水的心曲。”(页215)必须承认,这是一份艰难的见证,一份恶的肆虐对美的放逐的见证,一种因爱的缺乏导致的干涩的生命状态。它们共同营造了一个远离鲜花与欢笑的黑暗之城。

第三种象征性生活境况是死亡,它意味着极度的痛苦、完全的黑暗和彻底的毁灭,这是人之荒诞处境的核心,是一切苦难中最令人无法释怀的恶。《鼠疫》中写到许多死亡的场景,但最重要的有两个:一是塔鲁之死,一是法官奥东先生的幼子之死。在作家笔下,塔鲁是一个可敬可爱的老实人,一直与鼠疫作着艰苦卓绝的斗争。但是,这依然是一次无法挽回结局的搏斗。我们透过里厄医生的眼睛看到的是这样的场景:“在高烧和咳嗽的间歇,塔鲁还偶尔看看他的两个朋友,但紧接着,他的眼睛便越来越睁不开了,他那遭到病魔蹂躏的面容每次经日光照亮都变得更加惨白。……这个曾与他那么亲近的人的形体现在正被瘟神的长矛刺穿,被非人能忍受的痛苦煎熬,被上天吹来的仇恨的风扭曲,他眼看这个形体沉入鼠疫的污水,却没有任何办法对付这次险情。他只能停在岸边,两手空空,心如刀绞,没有武器,没有救援,在灾难面前再一次束手无策。”(页230)

如果说作家对塔鲁之死的描写着重表现的是人之无奈的话,那么加缪对无辜孩子之死的刻画则侧重对“绝对的恶”的仇恨。一个足以让人心悸不已的死亡场景:“恰恰在此刻,孩子好像肚子疼得厉害,重又蜷起了身子,而且小声地呻吟起来。他就这样蜷缩了好几秒钟,一阵阵痉挛和寒战使他全身抖个不停,仿佛他那脆弱的骨架正在鼠疫掀起的狂飙中折腰,正在高烧的阵阵风暴中断裂开来。暴风雨过后,他稍微放松了些,高烧似乎退去了,把他抛弃在潮湿而又臭气熏天的沙滩上,他喘息着,短暂的休息已经酷似长眠了。当灼人的热浪第三次袭击他时,他略微抬了抬身,随即蜷缩成一团,同时,出于对火焰般烤人的高烧的恐惧,他退缩到病床的尽里头,发狂似的摇晃着脑袋,掀掉身上的军毯。大滴大滴的眼泪从他红肿的眼皮下涌出,顺着他那铅灰色的小脸流淌下来。发作一阵之后,他精疲力竭,蜷缩着他那骨瘦如柴的双腿和胳臂,经过四十八小时的折磨,孩子身上的肉已经消失殆尽了。这时,在这张惨遭蹂躏的床上,病孩儿的姿势让人想到奇异的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页186)

这是法官奥东先生的幼子垂死前的挣扎,加缪以近似笔录一样的方式让这些瞬间得以存留,残忍而真实。我相信,没有任何人会对这个场景无动于衷。孩子,像百合花的蓓蕾一样缓缓开放的生命,曾经给每一对祈祷的父母带来无尽温暖的希望,就在这里,在我们的眼前,一点一滴地凋零。伸出去遮挽的手,擦拭掉无声的泪,都无法阻挡住哪怕是片时片刻。幸福,早已是如此遥远;生命的脆弱,却又是如此真实。当孤苦无告的眼睛抬起,谁又能不质问:上帝何为?!

是啊,在哀鸿遍野的人间,上帝何为?在追问这个问题时,加缪显然延续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考。我们已经知道,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主题就是对现代苦难的透视。他终其一生思考苦难、写作苦难,要靠作品完成对苦难的征服。他做到了。正如茨威格所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生从艺术上看是一个悲剧,从道德上却是无与伦比的成就。这是因为他的一生是人对自己命运的胜利,是通过内心的魔力对外部生存的重新评价。”茨威格:《三大师: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页89。那么,陀思妥耶夫斯基所着意描述、接受与超越的现代苦难究竟是什么呢?

文艺复兴以后,随着“人”的觉醒,经验成为认知世界的钥匙,人也借此得到了控制自然威力的秘密。宇宙不是由稀奇古怪的神灵所控制,而是由超越的上帝所掌管,是客观而可被人经验和理性掌握的。由于这信念,自然乃由神秘迷雾中解放出来,科学得以发达。但是,随着自然科学的进步,人们发现宇宙并非美丽而有情,却是荒凉庞大的无情物质世界,人在此不但渺小得惊人,而且是无比孤单,如帕斯卡尔所言,“人若非是无物,就是上帝”。人感受到自己的心灵如上帝般自由而有创造力,但在物质宇宙中却又如芦苇般脆弱。因此,人将一切价值和对事物的解释,化约到自然物质层面去理解——人的价值于是降而为物质。然而,人的本性中又有执著的内心需要,希望将世界事物永恒化、无限化、不变化,这些却与瞬息变化的生活现实产生矛盾,因此,“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物是一种伟大传统的断根人,是真正的俄国人,是过渡人。他们心里是开始的混乱状态,还背负着克制和没有把握的重压。对于他们来说,没有哪个问题得到了回答,也没有一条道路平整了出来。”茨威格:《三大师: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页106。找不到自己的本原,痛苦由此而生。这样,所谓的现代苦难就是失去灵魂之苦,寻找灵魂之难。

在这个意义上,陀思妥耶夫斯基显出了自己的伟大。他的创作不仅限于让此世苦难得以呈现,他要的更是走出堕落的低谷,是要“为克服堕落而忏悔”。因此,他抗拒理性的僭妄,但绝不彻底放逐理性,“因为没有理性人类将无家可归”徐岱:《批评美学:艺术诠释的逻辑与范式》,页359。;他描述“地下室人”的痛苦,但绝不放弃灵魂的自由,而要选择苦难之后的自由。也就是说,“地下室人从他生活的环境中产生了反抗强加给人的限制的正确尺度;但是,抉择的经验令他去寻找‘全然不一样的东西’,首先去选择真正的自由”叶夫多基莫夫:《俄罗斯思想中的基督》,杨德友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页88。。这“另外的东西”就是基督。可以说,重新寻找基督的道路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为现代痛苦所指引的解脱之途。

就此问题,加缪对陀氏虽有非常明显的参照,但结论却并不相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表明,苦难主题与总的道德哲学问题,即以遭受不该受的痛苦为代价来换取和谐值不值得,是紧密相连的。对于威胁人类的灾难是什么及来自何方这个关键性问题,尽管陀思妥耶夫斯基也很矛盾,却在晚年几乎所有长篇小说中,都倾注了无可穷尽的天才去思考,并对“群魔”的历史面相进行了不懈的探究,显示出大无畏的思想勇气。然而,“加缪却回避对鼠疫面相的研究,他愿默然承认:人的认识是有限度的;人不可能得知恶的根本原因。因此,在他的小说中,瘟疫本身没有得到研究:它来了又走了,既没有除去假面也没有向人们露出自己的真相”格·米·弗里德连杰尔:《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世界文学》,页298。。这是加缪无可讳言的局限,也是他在思想上不及陀思妥耶夫斯基伟大的原因。

然而,同样值得肯定的是,加缪通过以里厄医生为代表的创造者传达了另一种希望,一种不是来自圣灵,而是来自你我内心声音的希望来抗拒历史的疯狂和虚无,这依然有其积极的意义。因为,相对于扑朔迷离的“鼠疫”,这种人性的力量更加真实与具体。因此,在《鼠疫》中,加缪虽然没有探究清楚“恶”的本相,但他树立了一种克服精神危机、重新确立生存哲学、在艰难岁月中如何生活的信仰。这种在“人”身上体现出来的希望与信仰虽不如橡树一般高大英俊,却更像是加缪用诗一般的语言所赞美过的海边的扁桃树:

我住在阿尔及尔时,冬天我总是耐心地等待着,因为我知道,只需一夜的时光,仅仅一个夜晚,寒冷而纯净的夜晚,康苏尔山谷的扁桃树就会开满白花。随后,我便会看到这层脆薄的雪即可抵挡每一场雨以及海上的风,这使我赞叹不已。加缪:《夏·扁桃树》,王殿忠译,见柳鸣九、沈志明主编:《加缪全集》散文卷Ⅱ,页209。

或许,这一象征就是加缪提示给我们的极限处境中的选择。或许,还会有无辜的孩子在默然死去,还会有莫名的灾难在某处降临,但是,正如诗人里尔克所说,“有何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加缪在《鼠疫》中给出的答案也正在于此。

综合来看,《鼠疫》给我们提供了一份苦难的参照,一种基于荒诞的人世生存的真实,一个体现出人之伟大的反抗的姿态。正如前文所指出的,这是一部寓言小说,多重的寓意让它呈现出复杂的生命景观,而“鼠疫”最重要的象征含义正是肆虐于20世纪上半叶的法西斯。作为对现实的写照与对存在的描画,《鼠疫》将文学中对“恶”的呈现推到了一个高峰。但与此同时,作家也给出了一个全新的正视现实的答案:群体反抗。这里的主人公不再像默尔索那样在漠然中抗拒着真实,而是勇敢地组织起来,与之作坚决的斗争。他们坚信,单独幸福会令人羞愧;他们主张,每个人对周围发生的事情都负有责任,没有人可以逃脱。或许,里厄医生的话正好代表着作家加缪的信念:“我觉得自己同失败的人比同圣人更能患难与共。我想,我对英雄主义和圣人之道都没有什么兴趣,我感兴趣的是怎样做人。”(页211)是的,且让我们铭记小说结尾处作家的宣言,因为这似乎已是一个久违的声音:“如果说还有什么东西值得永远想望而且有时还能得到,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深情。”(页237)

同类推荐
  • 老子与世界

    老子与世界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研究老子文化成果的文章汇集。本书选取有关老子的哲学思想和当代中国和谐小康社会研究论文23篇,是在互联网上转载的文章。其中较为突出的有“道的物质属性及其运动法则”、“老子的‘天人合一’道德观与两个文明建设发展”等文。
  • 《道德经》品读

    《道德经》品读

    本书内容涉及到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更指出了处世的方略。
  • 聆听大师胡适

    聆听大师胡适

    胡适一生,涉及了大量的学术文化、思想文化和政治文化的言论,其文字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朴实无华。兼具了可读性与思想性的统一。《聆听大师胡适》系列以独特的视角,从人生、治学、政治、社会等方面入手,在胡适作品中精选出能够代表胡适思想的篇章,收录图书:《不受人惑:胡适谈人生问题》《我们能做什么:胡适说中国》《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习惯重于方法:胡适谈读书治学》《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西洋文明的本质:胡适讲西学》《孤独与大胆:胡适自述》等七册。
  • 忍经活学活用

    忍经活学活用

    《忍经》是中国最系统的忍学教科书,也名《劝忍百箴》,是一部寓意深刻、济世劝好、和睦相处、得颐天年的劝世书。忍是大智大勇大福,忍是修身、立命、成事、生财的津梁!元代著名学者许名奎,集毕生之精力,得出《劝忍百箴》100条精华。他将人一生的所为,以一个“忍”字概之。“忍”决不是“忍声吞气”,不是懦弱、胆怯,“忍”是大智大勇者的无敌心法!
  • 菜根谭: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

    菜根谭: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

    《菜根谭》是明朝道家隐士,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热门推荐
  • 今天涯

    今天涯

    两个性格迥异的好兄弟,机缘巧合之下来到一个架空的江湖,原以为只要能找到回去的方法就能够一切从旧,重回正轨。但是俗话说一入江湖身不由己,江湖的是是非非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复杂,兄弟二人要从适应环境开始,克服艰险,历经磨难,一步一步查明这所有事情的原委,终于发现一个惊天阴谋,而这个阴谋的种子其实在他们还未穿越之前就已经种下了......待各种风波平息之后,他们真的还能回头吗?
  • 网游植物操控师

    网游植物操控师

    某神仙说,给我一捧泥巴我给你创造一个民族,某淫棍说,给我一头母猪我让明年的猪肉就降价。林丛说:“给我一颗种子,我就是奥特曼,我就是圣斗士,我就是……神挡我杀神,佛挡我屠佛,不是我嚣张,而是实力在这由不得我不嚣张!
  • 笑话集

    笑话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从明星走上神坛

    从明星走上神坛

    悲催的重生了,新的人生,新的起点,上辈子活得太憋屈,这辈子精彩一点吧!愚蠢的人类啊,我要用音乐,电影,漫画,小说...来征服你们,我是腹黑大魔王,哇哈哈——程浩语录(因某些原因,第一章暂时无法观看)书友群:163936336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王俊凯之如果爱可以重来

    王俊凯之如果爱可以重来

    女主的双重身份,男主究竟能否辨认?当坏女主的计划一再被破坏,她气急败坏。但,一个巨大的阴谋正在悄悄逼近,男主和女主能否共渡难关,尽请期待......
  • 我的青春只有一次

    我的青春只有一次

    青春,只有一次,或多或少会有一些甜,也会有一些苦,但我们都承受了下来,多愁善感的郑星童,潇洒的云芊芊,高高在上的郑欣悦,帅气阳光的王俊凯......一切好像都没有发生过,又好像发生过,离别的时候,挥洒的泪水纷纷扬扬,这一段三年的梦...终于到了尽头...三年来,他没有给她任何回应,一切终是梦.....
  • 向复仇者们复仇

    向复仇者们复仇

    (此书为本人从前作者那征得同意并接手的。所以有既视感并不奇怪)复仇者,正义联盟。他们是地球上最为强大的超级英雄。但是,地球的危机就是由这些外星人,异装癖,老不死,暴露狂,精神病,花花大少,神族,间谍,肌肉块,田径手,星际警察以及臭虫子引起的,我们为什么要由他们来拯救!!地球,始终是普通人类的!!那么,所谓的恶棍由我来担当!所谓的英雄由我来打倒!为了人类,由我来驱逐这些所谓的”超级英雄“!不再秃顶的终极妹控莱克斯卢瑟在此宣告!!!(美漫框架,初期Marvel世界观,大后期导入DC。最强出场人物将为凤凰/吞星这一级,像宇宙之心乃至O-A-A这种编辑的橡皮擦是不会有的)
  • 最美的年纪遇到最美的你

    最美的年纪遇到最美的你

    王源、王俊凯、易烊千玺三人,无意中遇到了艾萱儿、阮桐、尹雯菁。就是这个偶然的机会,使他们成为了彼此最重要的人。可他们是无人不知的TFBOYS,却为了她们不惜一切甚至去打架。还因此招来了更多黑粉。但是,艾萱儿不知为何凭空消失,不辞而别。王俊凯为了寻找她,会经历什么,会怎么样?艾雪儿最后会回到他、与闺蜜们的身边吗?
  • 武斗之魂

    武斗之魂

    2026年《武魂》出世,以虚拟游戏的方式让人获得身外化身的能力,在不能干扰现实的前提下,无数玩家在现代都市中厮杀。这是一个没有等级,没有装备的游戏,一切以实力为尊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