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86500000011

第11章

269和别的学科相比,数学最能把灵魂引导到真理。军人必须学会它,以便统帅军队。哲学家也应学会它,否则永远不会成为真正的计算者,无法脱离可变世界,乃至无法把握真理。我们的护卫者既是军人又是哲学家。我们应当劝说那些将来要身居要位的人学习算术,这不是为了做买卖,不是要把纯数当做可见物体或可触物体的数目去对待,而是为了将灵魂从可变世界引领到可知世界,无论在战时还是和平年代,都能看到真理。并且,他们的学习不能点到为止,而是必须深入钻研,直到他们能用纯粹的理性看到数的本质,并通向真理本身。

270任何可见事物都不可能含有真正的知识。真实是最神圣的部分,灵魂一定要努力看清。迫使灵魂转向真实的学问才是有用的。如果一门学问只能让灵魂看到生生灭灭的可变世界,它就无用。

271几何学也要学。它在军事上的用途是很明显的,事关安营扎寨,划分地段,作战和行军中排列队形。不过,为满足军事方面的需要,一小部分几何学和算术知识就够了。要考虑的是,几何学中占大部分的、较为高深的内容是否能帮助人们更容易把握善的理念?行家们最爱用术语表现几何的高深——诸如平方、应用、延长等等,事实上,几何学的意义恰恰与此相反,并不像世人误以为的那样只在实际应用方面。几何学纯粹是为了知识,其对象是永恒事物,而非时生时灭之物,因此,几何学能把灵魂引向真理,或许能使哲学家的灵魂转向上层。讨论了平面之后,还应从第二维依次进到第三维——即立方体,以及一切具有厚度的事物所具有的,如此说来,立体几何学是很有趣味的。

272每个人的灵魂里都有一个辨认真知的器官,即便被习惯毁坏了,迷茫了,之后也能重新除去尘垢,恢复明亮。维护这个器官,比维护一万只眼睛还重要,因为它是唯一能看得见真理的器官。

273接下来,要把天文学定为第四门功课,它研究的是运动的立体事物,对年、月、四季有较敏锐的理解,不仅对农事、航海有用,对行军作战也一样有用,但这只是功利主义的学习。天体装饰着天空,虽然是可见事物中最美、最准确的一种存在体,但由于它们是可见的,所以远不及真知本身。真实,仅能被理性和思考所把握。因此,天空的图画只能用作帮助我们学习其实在的说明图。

274一个真正的天文学家在观察天体运动时,不会误以为自己看到了真理。没有一种恒常的、绝对不变的比例关系存在于日夜之间、日夜与月、月与年之间,因为它们全都是物质性的、可见的,在其中寻求真实只能是荒谬的。要真正研究天文学,并正确地使用天赋理智的话,我们就应该像研究几何学那样来研究天文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要只管观测天空中的可见物。

275运动有多种。除了天文学,还有和它成对的学问。假如说眼睛是为天文学而存在的,耳朵则是为和谐的声音而造的。和谐的声音也是一门值得研究的学问,好比是天文学的兄弟学科。但是,如今很多研究者也在重复研究天文时的毛病,辛苦去听音,再比量可听的音,这同样很荒谬,他们就知道谈论音程,有的说能分辨出两个音之间的另一个音来,说它才是一个最小的音程,是计量单位;另一些人则坚持说这些音没什么不同;还有些知名的音乐家最喜欢拷打琴弦,简直像是把它们绞在弦柱上拷问,直到它们透露什么真相为止;他们寻求可闻之音之间的数的关系,却从不深入考察什么关系是和谐的,什么是不和谐的,又是为什么?总之,如果他们宁愿用耳朵,却不愿用心灵,这种研究终将止步于可见世界,无法上升到真知的境界。

276深入研究这些学科,直到能弄清它们的相互联系和亲缘关系,得出总的认识,做出逻辑的论证,那时,我们对这些学科的辛勤研究才算有个结果,才能获得知识,否则都是白费辛苦。一个人为了达到每一事物的本质,试图靠辩证法,通过推理而不管感官的知觉,并一直坚持到仅靠思想理解善的本质,他就达到可知世界的顶峰了。这番思想的跋涉,就叫做辩证的过程。

277一切技术科学都是为了满足人的意见和欲望,或是为了事物的产生和制造,或是为了在事物产生或制造出来之后照料它们。比如几何学,虽然能在假设中略微触摸到知识的存在,但也只是梦似一般的瞥见,只要几何学原封不动地使用假设,就无法清醒地看见真知的绝对存在。因为,既然几何学的前提是未知的,结论,包括达到结论的中间步骤就都是由未知物组成的,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如何也不能达到切实的结果,更不用说真知了。我们习惯把几何学、天文学等学科称为一门一门的知识,实际上,这种名称并不算最准确。“理智”这个名称就很适合,比意见明确些,但比知识模糊些。

278只有辩证法有能力让人看到实在,也只有学习过我们所列举的那些学科的人能看到它,别无他法。辩证法是唯一的研究方法,能够不用假设而一直上升到第一原理本身,在那里找到可靠的根据。当灵魂的眼睛陷入了无知的泥沼时,辩证法能轻轻地把它拉出来,引导它向上,同时用上述的科目帮助我们完成这个转变过程。辩证法像拱顶石一样,要被放在我们教育体制的最上头,没有别的科目能跃其而上。

279知识和理智,可以称作理性,是关于实在的。信念和想象,可以合称为意见,是关于生灭可变的世界的。理性和意见的关系,就像实在和可变世界的关系。和这四种(或称两种)灵魂状态对应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可以称作能理知的部分、能意见的部分。

280当下的哲学家名不副实,因为当前的做法有误,以至于产生对哲学的广泛性的轻蔑。说真的,有志于哲学者必须有全面的素养,身心健全,就算碰到自己觉得辛苦的事,也不能逃避或拖沓,比如说,真正的哲学家不能半心爱劳动,半心怕劳动,或是喜爱打猎、角斗和高强度的体能运动,却不爱学习、听讲、研究各种智力劳动。其次,真正的哲学家应该有健全的灵魂,因为人的灵魂也会有残疾,比如说,有人嫌恶有意的虚假,不能容忍自己这样,看到别人虚言假意也会生气,另一方面,却又心甘情愿地允许无意的虚假,当暴露出自己缺乏知识时也不着急,若无其事地对待自己的无知,就像猪在泥水中打滚一样。倾心于哲学的人,无论如何都不该有这种灵魂上的偏颇,更不能放任自己的无知。

281就如哲学家有真伪之分,我们也必须谨慎地区分节制、勇敢、宽容以及各种美德的真伪。因为,如果个人或国家缺乏知识,无法辨别真假,就会无意中错用某个灵魂的跛子或是道貌岸然的假好人,还信任他做自己的朋友,甚至国家的统治者,如此一来,我们就将使哲学遭到更大的嘲弄。

282我们从前总是选举老年人,相信老人阅历深厚,也相信人能活到老,学到老。然而,千万不能轻信这种说法。人老了不能多奔跑,更不能多学习。只有年轻力壮时才能堪负一切辛劳坚苦的事,尤其是算术、几何以及一切学习辩证法之前必须学完的预备性科目,必须趁着年轻时去学,早一点打下坚实的基础。

283任何自由人都不该被迫学习。身体上的被迫劳累对身体无害,被迫进行的学习也不能在心灵上生根。因此,请不要强迫孩子们学习,要寓教于乐,还能在游戏中更好地了解每个人的天性。此外还要记住,极度的疲劳,长时间的嗜睡,都是对学习有弊无利的。

284有些孩子能在艰苦的身体锻炼和智力学习中表现突出,甚至在恐怖的战争中也是最能干的,我们认为,应当在必要的体育训练刚刚完成时,就把他们遴选出来,让他们从二十岁起就得到更多的荣誉。然后,这些坚定不移的青年就要接受第二次选拔,教育家将要求他们把小时候学习的各种课程内容综合起来,研究学科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它们和事物本质的关联——这是获得永恒真知的唯一途径,也是检验有无辩证法天赋的试金石。能在联系中看事物的就是辩证法者,否则就不是。选出这些最富天赋的青年,在他们年满三十的时候给以更高的荣誉,并用辩证法考试他们,看哪些人能不用感官而跟随真理达到纯粹的实在。

285搞辩证法的人违反法律,这是当前搞辩证法引发的一种恶果。什么是正义的?什么是光荣的?当一个人遇到这类问题,用立法者教导的道理去回答时,他就会在辩论中遭到反驳,因为世间泛滥着与正义和光荣背道而驰的习惯和风尚,都能给人浅薄的快乐,因而对灵魂有蛊惑力和吸引力,哪怕它不能征服正派人。当一个人多次被驳倒时,有关正义、善以及一切他所尊重的观念都遭受同样的驳斥时,他的信念就会动摇,不再觉得必须尊重、恪守以前的信条,但又尚未找到真理,无法在理性上抵御那些世俗陋见,他就很可能倒戈投降,趋向那些蛊惑他的生活方式,就这样,由守法者变成违法者。这种结果是可原谅的,但更是可悲的。

286若你不想可怜那些三十岁的学生,就必须非常谨慎地引导辩论,别让他们年纪轻轻就去尝试。这是很重要的预防之策。年轻人一开始辩论,觉得好玩又刺激,就热衷于跟人辩论,模仿别人的互驳,自己也跃跃欲试,伶牙俐齿不饶人。当他们多次驳倒别人,自己又多次被驳倒时,便会很快陷入困惑,对曾经的是非观产生怀疑,结果,损坏了自己和整个哲学事业在世人心目中的信誉。年龄大些的人就不至于这样疯狂迷恋于辩论活动,他们会知道分寸,只肯效法为寻找真理而进行辩驳的人,而不会为了磨嘴皮子而辩论。他能使他研究的哲学信誉提高。所以,我们要求参与辩论的人必须具有坚定品格,不能不加以选择和约束。

287学完辩证法之后,还得派这些人才回到虚妄、残酷的现实中去,如同回到洞穴中。我们要强迫他们指挥战争或执行其他公务,让他们在实际经验方面不逊于他人。也以此为考验,看他们在各种诱惑面前是坚定不移还是畏缩、变节。这个过程暂定十五年。到五十岁,在学识和实践各方面都表现优异的人,必须接受最后的考验: 我们将要求他们把灵魂转向最上层,注视善的本身,用它做原型,管理好国家、公民和自己。剩下的岁月里,他们大部分时间研究哲学。只有轮到值班时才需要照料国政,不辞辛苦,为了城邦利益的必要而非荣耀,走上统治者的岗位。直到他们培养出了合格的继承人,可以取代他们治国安邦时,他们才能辞去职务,定居乐土,那时候,国家将为他们建立纪念碑。

288我们关于国家和政治制度的论断并非全属空想,实现起来固然很难,但还是可能的: 只要让真正的哲学家掌握国家政权,无论一人或多人,也无论男性或女性。他们会把今人看重的功名利禄都看做是下贱的、无价值的,只看重正义以及由正义而得到的光荣,促进和推崇最重要也最必要的正义,使城邦走上正轨。他们将从十岁以上,有公民身份的孩子开始培养,改变他们从父母那里接受的生活方式,用他们制定的法律培养他们成人。为了让理想国建立并昌盛,能给人民带来最大福利,这将是最便捷的途径。

289除了理想国,还有四种政制,按照荣誉高低与益处多少来说: 第一种,斯巴达和克里特政制;第二种,寡头政制,是少数人的统治;第三种,民主政制,是接着寡头政制之后产生的,但与之相反的;第四种,是前述三种都不同的僭主政制,对城邦来说无异于最后的祸害。其他的政制还有: 世袭的君主国,买来的王国,及其他介于其间的各种类似的政治制度。有多少种政制,就有多少种人性,毕竟,政治制度不是从木头或石头里蹦出来的,而是从城邦公民的习惯里产生出来的。习惯的倾向决定其他一切的方向。不如说,制度是由习惯产生的。

290与贵族政治或好人政治相应的人是善和正义的。相应于斯巴达政制的,是好胜又好荣誉的人。与寡头政制相应的是寡头分子。与民主政制相应的是民主分子。与僭主政制相应的是僭主。我们先来考查国家制度中的道德品质,再考查个人的道德品质,因为国家的品质比个人品质更容易被看清楚。

291政治制度的变动全都是由领导阶层的不和而起的,如果他们团结一致,哪怕不是全体一致,政治制度也不可能变动。这是显而易见的结论,但是,理想国会起动乱吗?统治者会不会同室操戈呢?如果会,第一次内讧是怎样发生的呢?一个建立得如此完善的国家,要动摇它、颠覆它当然是不易的。但是,一切事物都有生灭,社会组织结构也不可能永久,解体是必然的。

292灵魂和躯体都有生育的有利时节和不利时节。我们为城邦培训的统治者固然是智慧的,但他们也不能永远准确无误地为种族选定生育的好时节,有时也会弄错,在不是生育的好时节里让新郎新娘结了婚,生育的子女就不会是优秀的。人们从这些后代中选拔最优秀者来治理国家,不过是矬子里拔高。当他们执掌了父辈的权力,成为护卫者时,便会因为天性或教育的不完美而蔑视理想国最初的准则: 先是轻视音乐教育,然后轻视体育锻炼,以致年轻人愈来愈缺乏教养。这样的统治者已经丧失了真正的护卫者的能力,不能再分辨金种、银种、铜种和铁种。而铁和银、铜和金一经混杂,便产生了不平衡。哪里有不一致、不和谐,哪里就必有仇恨乃至战争。

293冲突一旦发生,统治者内部的两种集团就会分道扬镳: 铜铁集团趋向私利,兼并土地房屋,敛聚财富;金银集团肯定趋向美德、智慧和传统秩序,因为他们灵魂里已有宝藏。两个集团相互斗争,然后取得某种妥协,开始分配资源,把土地房屋转为私有,把原先的朋友和供养人变成边民和奴隶。护卫者本来是保卫公民自由,终身专门从事战争以捍卫公民安全的,现在却变成奴役、压迫他们的新主子。这种制度是介于贵族制和寡头制之间的中间制度,也就是说,在有些事情上它会像贵族制般行事,在另一些事情上又会像寡头制,是一个善恶混杂的政治制度。

294斯巴达政制中趋向贵族制的表现是: 完全不让战士阶级从事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活动,饮食用度来自公费,并且,统治者要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竞技和战争。趋向寡头制的表现是: 不敢让智者执掌国家权力,因为国家现有的智者已是鱼龙混杂,不再像从前那样单纯又忠诚,所以,宁可选择较为单纯的勇武之人来统率国家。

同类推荐
  • 魏晋玄学“三大派”

    魏晋玄学“三大派”

    中华学术,源远流长。魏晋之际,儒家经学受到严重挑战,玄虚之风大为兴盏。《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魏晋玄学“三大派”》讲述在我国历代的学术思想中,可以说玄学是最具有内在意蕴、对文人最具有吸引力、更加具有文学内涵的一种思维模式。其在发展过程中,内部又分为三个派别:何晏、王弼主张名教本于自然;阮籍、嵇康认为“越名教而任自然”;郭象认为名教即自然,此三者即为魏晋玄学“三大派”。
  • 百业孝为先:《孝经》中的员工准则

    百业孝为先:《孝经》中的员工准则

    《百业孝为先:<孝经>中的员工准则》通过充分的说理、实际的案例、科学的方法,以传统孝道为切入点,结合职场员工工作态度、同事关系、工作能力等方面,深刻剖析“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的内涵。《职场》(孝道)通俗易懂,条理清晰,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启发性,是现代职场人走向成功、实现自我价值的必读之书。
  •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主要内容包括:交流之难源于人性本身、幽默、诡辩和雄辩、把颠倒黑白的胡话转化为幽默等主要幽默心理相关概述。
  • 左手李叔同右手南怀瑾

    左手李叔同右手南怀瑾

    佛家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儒家说:“人人可做尧舜。”道家说:“人人皆有仙缘。”这就是说,每个人天然是一座宝库,一旦发掘出来,价值何等惊人!然而,多数人身怀异宝,却庸庸碌碌了此一生,最后埋于荒丘之下,这又是何等浪费! 而李叔同、南怀瑾两位大师却凭着他们那一点点素心慧眼,做了一世高人。为什么多数人不能充分实现生命价值呢?本书将为你指点迷津!
  • 儒家哲学家智慧

    儒家哲学家智慧

    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创立的儒学即被称之为“显学”。汉以后,儒学取得“国家意识”的合法身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儒学对中国社会之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儒家文化构成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要构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对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现代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总体的把握。
热门推荐
  • 相逢已久,是你不懂

    相逢已久,是你不懂

    片段:“白荨,别这样。”玖蓝坐在白荨的大腿上,只见白荨双手环住玖蓝的腰。“怎么?娘子不从?”白荨挑衅道。“......”【一排红晕】白荨好像按耐不住的大灰狼,挺起腰板,重重地盖在了玖蓝的嘴上。一双手越抱越用力,迟迟不肯放开。欲知后事如何,请点击正文阅读。
  • THE FROZEN DEEP

    THE FROZEN DEEP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干物男

    干物男

    一个看似完美但回家就............
  • 我在远古当祭司

    我在远古当祭司

    这是一个远古的时代,里的人可以凌空飞行,魔兽和原始树木更是比比皆是,许多现代无比珍贵的动物植物在这里却是再普通不过了。恐龙在这里是家畜,云杉在这里是柴火,人参在这里就类似于现代大街上最为常见的辣条,人人都可以吃。而我在这里是大祭司。
  • 起航海贼王

    起航海贼王

    起航于无名孤岛,漂流于大海之上。“海贼王?那是结局,我只想体验过程,看看那些震惊世界的大事件!”(书荒,随性之作,新人新作,不喜点X)
  • 不知名的主角

    不知名的主角

    云少宸给任薏的,木悠给不起。穆诘对云少宸的,远远不及任薏。事情就是这么微妙,在变化。不知名的“主角”,仍在继续...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呆瓜的幸福生活

    呆瓜的幸福生活

    某呆想,为了遇到他,我可能真的花光了所有的运气。不然,我为什么会这么倒霉
  • 光明挽歌

    光明挽歌

    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充满战争的时代,在光辉大陆上生活着很多种族,其中以人族,自然精灵族,兽人族,暗夜精灵族最为强大,与之对立的夜魇大陆上生活着魔族和兽族。为了争夺更多的土地和资源,双方数百年之间战火连绵不断,我们的主角应命运而生的一个血精灵亦是恶魔猎手,又是否能成为大陆的救世主呢?
  • EXO如果曾爱过

    EXO如果曾爱过

    看不到对你的好就只能对你不好了---鹿晗刺猬抱在一起是想比谁扎得更痛---吴世勋我们安心的过日子不好吗---边伯贤拿了我的钱就别走了---朴灿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