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82200000006

第6章 四十万大军逃生揭秘

纳粹元首下令装甲部队停止前进

敦刻尔克是法国的一个港口城市,1940年5月10日,就在张伯伦断言“希特勒已经错过进攻法国的时机”之后的5个星期,纳粹德国就对西欧发动了闪电般的进攻。

德国军队在攻占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以及进攻法国时,都如履平地,战火很快就燃烧到当时欧洲陆军最强大的国家——法国。随着战局的日益恶化,盟国军队的处境岌岌可危。英国远征军和法国第一集团军除了撤退已经没有其他办法。

5月24日,约40万名撤退至敦刻尔克的盟军被德军包围,三面受敌,一面临海,处境极为危急。如果德军坦克部队向城市挺进,几十万士兵的身家性命必将不保,那将导致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

正在这个关键时刻,德国元首希特勒突然下令装甲部队停止前进,这为盟军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喘息机会。于是,盟军在5月26日开始实施了“发电机行动”。为此,英国调集了1000多艘舰船,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大撤退。

事实上,早在5月19日,英国就预见到失败已成定局,战时内阁指示海军部制订组织远征军撤退的计划,代号“发电机行动”。该行动由多佛尔军港司令海军中将拉姆齐全权指挥,计划从法国沿岸的加莱、土伦和敦刻尔克3个港口,每天撤退10000人,并集中了30艘渡船、12艘扫雷舰。拉姆齐同时建议加强空中掩护力量,但英国空军战斗机司令部司令表示,只有在满足保卫本土的前提下,才能派出战斗机前往敦刻尔克。

5月25日,英国远征军最高指挥官戈特勋爵向战时内阁发出了一封措词强硬的电报:

如果不想使英国远征军全军覆没,现在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利用还在我们手中的敦刻尔克港,将远征军撤离法国。

次日晚,英国海军部下令开始执行“发电机行动”,此时形势比制订计划时更险恶,原准备使用的法国3个港口只有敦刻尔克可以利用,并且空中掩护、地面运输等多种设施均很薄弱。因此,凭借现有力量,在短时间内营救出40万大军犹如天方夜谭。英国海军中将拉姆齐组成了一个精干的指挥班子,总共只有16人,来组织这场有史以来最复杂、最危险的海上撤退。

40万英法联军唯一的生路,就是敦刻尔克及其附近40公里海岸线。敦刻尔克自9世纪以来一直是法国北部重要港口,1939年以吞吐量计为法国第三大港,拥有7个供大型船只停泊的深水泊位,4个船坞以及长8公里的码头。

完善的防波堤和凸式码头可以有效抵御英吉利海峡的狂风大浪,如果这些港口设施能够充分利用,40万英法联军完全可以在短短几天之内携带全部装备安全登船。但两个星期以来,该地区一直遭到德军猛烈轰炸,4个船坞全部被毁,8公里长的码头被炸成一片废墟。

唯一还可以供船只停泊的只有一条不足1200米长的东堤,而且还是由木桩木板搭起来的,非常简易,宽度最多只能8个人同时并排通行。只有在靠海一面有个混凝土的柱子,设有灯塔,堤岸周围有一些木桩,紧急时也能停靠船只,但是水流较急,船只停靠时有一定危险。

在撤退中,盟军遭到了德国空军的猛烈攻击,虽然损失惨重,但在“发电机行动”中还是撤出了33.8万人,这为后来的盟军大反攻奠定了基础。

敦刻尔克的大撤退,是世界战争史上空前绝后的壮举,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可歌可泣的一页。那么,是什么原因致使英、法、比多国联军落到如此地步的呢?

英法联军宣而不战败退敦刻尔克

纳粹德国在闪击波兰后,其战略意图已十分明显,英法两国也心知肚明,那么,又为什么会造成德军对西欧的进攻一路势如破竹,并最终导致两国联军40万人兵困敦刻尔克的呢?

其实,从1939年9月德国攻击并占领波兰起,至次年春季希特勒在西线发动攻势之时的这一段时间,英国、法国都已经向德国宣战,但两国都处于宣而不战的状态。这期间实际上是联军最好的准备阶段,但是,却被白白浪费了。

一般人对于此种外表沉寂的状态所作的解释是各不相同的。有人认为英法两国对于战争的意图并不是那么认真,尽管他们已经为波兰而宣战,但却仍然等候和平谈判的机会;另一种流行的解释是英法两国自有他们的小算盘,美国报纸上有许多的报道说,英法联军最高统帅部故意采取一种微妙的守势战略计划,并已为德国人准备好了一个陷阱。但实际上,以上两种解释都是毫无根据的。

在秋冬两季,两国和最高统帅部花了好多时间去考虑德国或德国两翼的攻势计划,而不是集中全部力量以求对希特勒的未来攻势做任何有效的防御准备。

有关资料显示,当年这些国家的领袖们正在构想用各种不同的计划进攻德国——取道挪威、瑞典、芬兰以进攻德国的侧后方;通过比利时以进攻鲁尔地区;假道希腊和巴尔干以打击遥远的德国东面侧翼;进攻苏联在高加索的大油田,以切断该国对德国的石油补给来源……

由此可见,这些国家的领袖们仍然对德国抱有幻想,直至希特勒的炮火打到他们的头上,他们才如梦方醒。

由于高层领导对战争的到来准备不足,导致整个法国对敌工作的不力。当波兰战役将要结束时,希特勒就已经开始考虑在西线发动攻势的问题了。他在给德国陆军司令的命令中说明了他的想法,解释了为什么在西线发动进攻是德国唯一可能实现战略意图的理由。

希特勒认为,与英法两国长期的战争将会耗尽德国的资源,并使其暴露在苏联的背面打击之下。他害怕苏联不能坚持中立,而失去对德国最为有利的时间。

他的畏惧心理促使他要提早发动攻势,以强迫法国求和。他在对法国的分析中,认为即使法国人厌战,但英国的战斗力量的发展会给法国带来一个新的战斗要素,在心理和物质两方面都有巨大的价值,足可以增强法国的防御。

同时,希特勒也认为,一旦轻松战胜波兰所产生的兴奋作用消失之后,德国人的战斗意志也会削弱。因此他的结论是:只要条件勉强可能,则应该对西方国家发动秋季攻势。

实际上,因为意外而拖延了7个月才爆发战争的期间,法国人的士气变得比德国人还低落。更坏的是在德国有几个集团都想推翻希特勒并与西方国家和谋,同时他们希望英法方面所构想的和平条件能事先获得保证,但是英国政府对于这些秘密探试很少给予鼓励。

1940年1月10日,德军总参谋部一名携带德军准备攻击西方国家秘密计划的军官因座机迷航而在比利时迫降,该计划落入英法手中。在意外获得德国准备在西线发动进攻的文件后,英法的军事顾问却把它看作是德国的故意安排,是用来欺骗他们的拙劣伎俩。

令人想不通的是,即使这时德国使用欺骗伎俩,那么大敌当前,英法联军的统帅部也要对自己原来的计划加以修改,因为德国统帅部必定会对其攻击重点做出某种改变。

但是联军统帅部对于自己的计划既不作任何的修改,也不采取任何预防措施。最后,德国改变了进攻计划,突然出现在法国一直认为的天然屏障、德国的机械化部队难以逾越的阿登地区,给了英法联军毁灭性的打击,最终导致了敦刻尔克大撤退。

多种可能致使四十万人绝处逢生

令人不解的是,正当几十万的英法军队被围困在敦刻尔克这个地域狭小的港口中。德军的坦克部队刚要冲入敦刻尔克实施扫荡的时候,希特勒却命令他的军队停止了攻击。结果,让英国军队在这唯一的退路上撤出了22.4万人,法国撤出了11.4万人。用英国人的话说,这是“敦刻尔克奇迹”。正是这些从德国手中逃出的军队才使得其有实力继续作战,并保留着足够的人力来防守海岸和应付侵略的威胁。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希特勒发出这个决定命运的命令呢?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令人十分费解。史学家在对此事进行长期的研究探索中,已经发现了足够的证据。他们不仅能够把前后的经过编成一条完整的链条,而且对于导致这个最后决定的一连串理由也找到了恰当的解释。英国著名的军事思想家李德·哈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一书中,针对这个问题做了如下剖析:

从大量的历史资料来看,这个“奇迹”的发生跟希特勒的复杂的性格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也是受到其他人物思想活动的影响。

1940年5月24日上午,希特勒在视察中会见了一个关键性的人物——龙德施泰特。龙德施泰特是一位谨慎的战略家,他对于一切不利的因素都总是很小心地决不放过,并且一向都是避免在乐观的时候犯错误。正是这个原因,希特勒把他看做是很好的帮手,他可以向希特勒提供冷静的平衡的判断,而这正是希特勒所缺乏的。龙德施泰特在汇报情况时,特别提出由于长时间和迅速的行动,坦克的实力已经减弱,并且指出从南北两面都有受到攻击的可能,尤其是南面。

希特勒对于龙德施泰特的慎重态度表示“完全同意”,并也强调保存装甲部队以供未来作战之用是很重要的。下午他回到自己的统帅部后,就立即召见陆军总司令哈尔德,命令其暂停进攻。

哈尔德在他的日记中伤感地写道:

由装甲和摩托化部队所组成的右翼,在其前面已无敌人,现在已经在元首的直接命令下停止不前,至于解决被围敌人的任务则准备留交给空军去完成!

有人可能会认为希特勒的暂停命令是受到龙德施泰特的影响,其实不然。假使希特勒已经感觉到他的这个命令是受到龙德施泰特的影响,那么在英国军队逃走之后,为了替自己所作的决定找借口,他必然会提到这一点。但是他却在事后的解释中从未提到龙德施泰特的意见是其中因素之一。这种反面的证据很重要。

也有人认为,很可能当希特勒前往龙德施泰特总部之前,他的内心里就有了这种打算。其目的是想替他自己的想法寻找进一步的合理解释,以便作为强迫哈尔德等人改变计划的根据。

如果在这之前还受过其他人的影响,那他们就是凯特尔和约德尔,他们是希特勒大本营中的主要军事首脑。当时瓦利蒙特听到停止攻击命令的传闻,就向约德尔询问原因,约德尔向其证实了命令的真实性,事后瓦利蒙特在自己的记载中提到了这件事情:

约德尔强调希特勒、凯特尔和他本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作战的经验证明,装甲部队是不能在沼泽地中使用的,那样是要受到重大损失的。

因为各装甲部队的实力已相对减弱,而且即将发动的第二阶段对法国的攻势中,他们还有其他重要的任务。

除了上述几种情况以外,还有一点就是德国空军司令戈林对希特勒的影响。

瓦利蒙特在记载中说:

不过在当时,我发现另外一个有关暂停命令的原因——即戈林此时出现了,并向元首保证他的空军可以从天空封锁海边的退路,以完成合围的任务。他毫无疑问地把自己军种的威力估计得过高了。

凭借戈林在纳粹党内不可动摇的地位,最终使得围剿敦刻尔克的任务落在了空军的手里。

后来,曾经强烈反对过这个命令的古德里安特别指出:“我想促使希特勒做出这个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即为戈林的虚荣心。”有证据显示,后来德国空军在使用上也没有发挥全部的力量。一些德国空军将领说,希特勒在这一方面如同制止地面部队一样加以限制。

因此,有高层怀疑在希特勒的军事理由的背后是否还有政治动机的存在。时任龙德施泰特总部作战处长的布鲁特对希特勒在访问集团军总部时的讲话做了记录,他认为这个讲话也许能窥视希特勒的思想脉络:

希特勒的精神非常好,他承认这次战役的过程的确是一个奇迹,并告诉我们他相信战争在6个月内就可以结束。此后他就想和法国签订一项合理的合约,于是和英国达成协议的途径也就畅通无阻了。

他说到对大英帝国的赞赏,其存在的必要,以及英国人对世界文明的贡献。这一席话真是让我们大感惊异。他耸一耸肩说,这个帝国在创立时所使用的手段固然并不太光明,但却也是时势所迫,无可奈何的。

他把大英帝国和天主教会相比较,并说两者对于世界的安定都是必要的因素,他又说他对于英国要求的不多,仅是它应该承认德国在欧洲大陆上的地位而已;德国旧殖民地的归还是固所愿也,但却非必要,他甚至表示如果英国在任何其他地区遭遇困难时,他还愿意提供武力的支援。

他指出殖民地只不过是一个威望的问题,因为它们在战争中是无法守住的,而且也很少有德国人愿意到热带去生活。他的结论是,他的目的是想站在英国人认为可以接受的立场上,来和英国谋求和平。

布鲁特在其后的回忆中时常提到这一次谈话:

他感到希特勒之所以突然做出停止攻击的命令,是其政治计划中的一部分,其目的是为了想使和平可以比较容易达成。假如英国远征军在敦刻尔克全部被歼,那么英国人就会认为他们的光荣受了一次严重的侮辱,就会拼命地雪耻了。让他们逃跑也许是希特勒想要安抚英国人的一种手段。

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一书中对英国的态度是一种又爱又恨的复杂感情。希特勒的个性是很复杂的,所以没有一个单独的解释是完全正确的。史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分析当时希特勒做出这个决定的理由,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一是他想保全坦克的实力以供下一场战斗之用;二是他对敦刻尔克地区的沼泽心有余悸,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有过这样的教训;三是戈林对于空军的威力做了过高的估计和过分夸大;四是他的内心深处还有某种政治理由,但它和军事线索交织在了一起,而不易被发现。

以上种种原因,导致了英法联军几十万人的绝处逢生。

同类推荐
  • 二战进行曲

    二战进行曲

    热爱和平,热爱文明,原创《二战进行曲》在创世中文网可以看到啦(≧?≦),请认准笔名「清风大河」。目前爱好中东历史。。。想切磋的小窗要号码(私聊)遵循历史需要写的要很好读懂哒的信条~想知道历史教科书后的秘密吗?那就丢掉历史书,看《二战进行曲吧》~
  • 三国之武动乾坤

    三国之武动乾坤

    刘羽穿越了,回到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动荡混乱的大时代。东汉末年,是英雄辈出的大时代,是群雄并起的大时代。而刘羽早先为了生存,到后来不知不觉拥有了征战天下的野心。刘羽注定是为了改变历史而来,看刘羽如何一步步超越群雄,独步天下。这是一本不一样的三国!
  • 知恨

    知恨

    人生几次大起大落使得自己逐渐的堕落,社会的现实、其实并不像电视剧那样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人生本是一本难念的经,其中个的辛酸苦辣只有自己慢慢的品尝才知道。但是有些人的确努力了,可是他们最后失败了,但是选择了自己的路但是对于这一生来说他们成功了
  • 鬼才传

    鬼才传

    何为鬼才?逆天而行,无情,无义,亦无心!
  • 三国之学霸来也

    三国之学霸来也

    教曹操写诗,教蔡邕作画,教祢衡骂人,教张飞打架,教华佗行医,教左慈算卦,三国小学霸,搅动大风云。
热门推荐
  • 守护是专属

    守护是专属

    想就点开看看吧,不会让你失望的。她是出生在贵族的女孩,她有一个明星哥哥,她说服了爷爷来到韩国,却不曾想会遇见他们······
  • 婚色之下

    婚色之下

    民政局被逼婚,随便拉个垫背的,也能招揽到叱咤风云的顾氏总裁?写个病毒黑他的电脑,参加个比赛一鸣惊人,小三小四全部赏她们鼻青眼肿……“自大狂,我没给你丢脸吧?”某阳探头探脑地得意道。某尘一把将她拽到怀里,邪肆一笑,“要是能造个人出来就更给我长脸了。”从此以后夜夜缠绵,造人计划如火如荼“我的天啊,救救我吧。”郁寒阳欲哭无泪,这男人精力太旺盛了。顾夜尘摆正她的小脸,“你的天在这。”
  • Okewood of the Secret Service

    Okewood of the Secret Servi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我被世界游戏化

    我被世界游戏化

    一觉醒来,竟然发现自己变成了女身,坑爹的系统接踵而来,忘泉的镜花水月,灵山的生死情仇,叶灵的身世之谜。现实与异界的交锋,神秘的面纱也将慢慢揭开……注,单身暧昧文。
  • 关门山传说

    关门山传说

    沉香徒弟夏侯已一次意外打开关门山上的阿修罗界门的一部分。阿修罗王让申公豹徒儿申公鹿带领魔界妖神完全打开大门好能让魔界大军进入人间至此夏侯已与申公鹿展开了史诗般的战役拉开了帷幕
  • 臣子心不负山河不负卿

    臣子心不负山河不负卿

    聪明善良公主vs聪明忠直丞相当聪明人碰上聪明人,剩下的只有虐心桥段,斗智斗勇斗心计。【虐心加暖心】秦国公主被楚王绑在大殿上,楚王问群臣该如何处置。大臣一:不如将公主绑在楚国城楼上接受鞭刑一百次,以示我楚国威仪。丞相:鞭刑太轻了,不如直接处死,看天下还有人敢藐视我楚国。公主看向那个曾经和他温情蜜意的丞相:景暇,我这一辈子和你没完。
  • 本源神位

    本源神位

    神位降至,英雄四起。富贵有命,上天注定。有人天生为王,有人落草为寇。纵横天下一念间。“你想要整个世界吗?”“不,不,不”他说:“我要的很简单,手掌杀人权,醉卧美人膝,仅此而已。”
  • 四大杀手之重出江湖

    四大杀手之重出江湖

    嗜血百变了无痕,琴姬冰雪魂飞扬,闪魔千手行无踪,鬼医隐匿佛与魔。一首流传江湖的诗词,注入了几代人的传奇色彩,一段流传百年的秘密,就此拉开热血江湖的序幕。
  • 关爱·时光里的那些老师们

    关爱·时光里的那些老师们

    本书是《卓越青少年成才励志馆》系列丛书之一。本书中的小故事,会与你一起去探寻爱心之旅,当你认真地读完这些小故事,你的心定会为之所感动。而书中的小哲理同时会为你的感动升华。众所周知,爱心的培养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希望大家能够在读完这本小文集的时候,感受到爱心的力量,进而培养自己的爱心。心存爱心的人,也必定会离成功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