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74900000034

第34章 京派与海派

北京是一座男性化的古都,上海则是一座女性化的新城——正如男性越沧桑越有成熟的魅力,女性越青春越有骄傲的资本。北京与上海,都可以说是性别特征明显的城市——当然,这种特征更多地表现在精神上。北京人的政治情怀和上海人的生意头脑,都可以说是发挥到极致了。北京以政治为中心,上海则以经济为根本——自近代以来,北京的黄钟大吕,和上海的风花雪月,一直形成鲜明的对比。它们也就分别成为中国的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的最佳代表。在客观形态上,北京是精神的天堂,适合男人胸怀远志、建功立业;上海则是物质的乐园,适宜于女人消费、购物,玩味一番小布尔乔亚的情调,如果说北京的雕梁玉砌间洋溢着英雄主义的空气,令有志者俯仰之间欲闻鸡起舞、拔剑四顾,那么上海的灯红酒绿里则洒满浪漫主义的香水味,在霓虹灯下做个冷静的哨兵都很难的,会叫人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的……

表现在文学上也是如此。20世纪上半叶,北京出了个老舍,属于土生土长的京味作家;上海也不甘落后,推出了张爱玲,文字的肌理光滑圆润,而又柔若无骨。这是两座城市当时分别推出的文学偶像。男人爱看老舍,女人爱看张爱玲——老舍是粗砺的,符合北方人的欣赏趣味,张爱玲则是细腻的,迎合了南方人的审美观点。至于当代,写上海写得最好的还是女作家(甚至给我这样的错觉:上海搞文学的大多是女人,至少在男女比例上是如此)。譬如王安忆,专门为上海的繁华梦写了一阕《长恨歌》,有贵妃伤逝之感。譬如颇与此地风水吻合的所谓“小女人散文”。又譬如以新人类自命的卫慧(代表作就叫《上海宝贝》),还有棉棉……在北京文学则一直是男人的霸业,继王蒙、刘心武之后,独领风骚的要算是王朔了,以北京痞子自称,作品也有地域特色,如《顽主》、《动物凶猛》等。上海人的小说太像轻音乐,受鸳鸯蝴蝶派毒害太深,北京人的小说一向以口语化取胜,很容易改编成电视剧或话剧什么的。仔细比较还能发现:上海制造的小说大都笼罩着悲剧的氛围,北京生产的小说则涂抹喜剧的色彩——连苦难的岁月在记忆中都会变成阳光灿烂的日子。上海总是在怀旧,蹙眉捧心作怨妇状,顾影自怜。北京人最关注的则是现实(几朝的富贵对于他们都是不屑于继承的遗产),因为他们憧憬未来。这或许就是悲观主义者与乐观主义者的区别。在上海,只有一百年历史的名宅、教堂、老饭店,似乎都值得当地文人们去凭吊、徘徊、抚今思昔、涕泪交错。而北京有那么多货真价实的名胜古迹,主要是用来吸引外地游客的,本地人没事很少去闲逛或伤怀的。北京,连女人都有点大大咧咧的,落落大方,心直口快,一切全写在脸上,爽朗有余,含蓄不足,继承了太阳的性格。至于上海,则充满了月亮的特点,阴晴圆缺,云笼雾罩——连男人都难以避免这种影响,他们温和细致,礼貌文雅,习惯在咖啡厅角落绵绵私语,不太胜任在大庭广众之中慷慨陈词;当然,涉及到利益的问题他们又帐目清晰、纤毫不乱,绝对算称职的商人……

北京人和上海人,都是天之骄子,也各有千秋。上海人身上,也不无值得北京人学习的地方。商界的一位高手对我说,他喜欢跟上海人做生意,跟北京人做朋友。跟上海人签合同特赞助,讨价还价至少要好几回合,经常为小数点后面的数字争吵得面红耳赤,像家庭妇女买菜时所为,斤斤计较。但有个好处:一旦双方达成了协议,就不用担心了,一定会兑现。上海人轻易不承诺,而兑现承诺时的认真态度——不比讨价还价时逊色。他们真正继承了商人的传统:重信誉。北京人重的则是信义——因为他们讲的是江湖义气。他们意气用事时乐于助人,喜欢承诺——而不考虑兑现的难度。即使谈买卖,营造出的也是朋友的氛围,而不愿分清合作伙伴的关系。经常感情用事:“咱俩谁跟谁呀?”或“你还信不过我吗?”但冲动时说的大话,有些酒醒后就忘了,有些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你可千万别当真呀。否则你会有某种受骗的感觉:这人怎么说话不算数呀,口口声声是朋友,这也太不够朋友了。其实他并不是存心骗你的。他就是这么个马马虎虎、咋咋呼呼的性格。跟北京人做朋友有乐趣,总能感到人间自有真情在,江湖大一统,像守着个火炉似的。跟上海人做生意则很清爽,朋友归朋友,生意归生意——径渭分明,不容易产生不必要的纠纷。上海人做生意,时刻遵守游戏规则。北京人的生意,则容易演变成无规则游戏。所以北京出热血的政治家,上海出冷静的生意人。城市对人的影响,有时是不可逆转或违抗的。但如果能把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则是更大的胜利。关于这一点,鲁迅早就说过:“北人的优点是厚重,南人的优点是机灵。但厚重之弊也愚,机灵之弊也狡,所以某先生曾经指出缺点道:北方人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南方人是‘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就有闲阶级而言,我以为大体是正确的。缺点可以改正,优点可以相师。相书上有一条说,北人南相,南人北相者贵。北人南相者,是厚重而又机灵,南人北人相者,不消说是机灵而又能厚重。北人之所谓‘贵’,不过是当时的成功,在现在,那就是做成有益的事业了。这是中国人一种小小的自新之路。”在美学上也是如此:阳刚之气与阴柔之美,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京派与海派之争,久矣。在鲁迅的时代就沸沸扬扬地闹过。北京人与上海人,堪称北人与南人的典型,也是其成功者,但一直似乎都有点互相看不顺眼的意思。或许,双方都过于自尊了。在当代也是如此。这似乎就不太顺应潮流了。幸亏上海的王安忆评点得好,未带什么偏见:“上海和北京的区别首先在于小和大。北京的马路、楼房、天空和风沙,体积都是上海的数倍……即便是上海的寺庙也是人间烟火,而北京人的民宅俚巷都有着庄严肃穆之感……京和上海相比更富于艺术感,后者则更具实用精神。”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让北京变成另一个上海,或让上海变成第二个北京——都会有遗憾。差别中才有美,才有价值。

同类推荐
  • 中华美德4

    中华美德4

    在故事中吸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
  • 中华千年文萃:风俗民情

    中华千年文萃:风俗民情

    风俗民情,也就是一些民间的风俗习惯。它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采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这种生活文化是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幼学琼林)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幼学琼林)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 岁时节俗

    岁时节俗

    民俗文化是产生并且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具有集体性、地域性、变异性、传承性、规范性等基本特征。民俗文化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贯穿于每一个人从生前到身后的全过程,包括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人生礼仪、民间信仰、岁时节日民俗、社会组织民俗、民间文学艺术等等。这种最日常生活化的图景,体现出绵延不绝的世代传承,唱响起生命热力的动人弦歌。
  • 伏羲文化论丛 2003

    伏羲文化论丛 2003

    伏羲是中华各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本源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甘肃天水是伏羲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伏羲氏在中华民族的文明进程中,具有奠基和启蒙之功。
热门推荐
  • 灵根修仙录

    灵根修仙录

    死后,踏遍法国队,他能做些什么,重新修真他开始创建自己的黑暗帝国。
  • 萧瑟的青春

    萧瑟的青春

    萧萧的生命如同盛开在樱花时节里的青春,那么短暂,那么轻盈,却又是那么的动人。
  • 末法道人

    末法道人

    李正宇,出生在岭南山区的小村庄,因母女鬼魂缠身而沾上阴气,频频撞上鬼怪之事。偶然得识道法高人,走上了修法之路,从而改变了一生。茅山邪降,蛊毒巫术,密洞探宝,风水奇闻,山精妖魅,小城诡事,人间悲剧......种种抓鬼奇历、阴阳诡异之事纷至沓来。
  • 神秘的白牡丹

    神秘的白牡丹

    选取了亚森?罗宾探案故事中的精彩篇目,分为白色的牡丹花、恐怖的威胁、曙光初现、间谍活动、巴尔干火药桶等5个章节。在本书中,主人公罗宾街头救下一位金发女郎,并与其成为了好朋友,谁知却因此而卷入到一场国际大阴谋之中。为了消弭欧洲战事,罗宾只好挺身而出。
  • 女主都是什么鬼

    女主都是什么鬼

    人生,不过是你当一下我的配角,我当一下你的配角,然后比一下到底谁比较苦愁情深,这苦愁情深什么鬼的又感动了谁,如果刚好凑成斗牛三人行,打麻将四人组什么鬼的,就可以开始唱大戏了。(简介无能)此文快穿,一路吐槽,文笔粗糙,不喜点击X,请勿乱喷,谢谢!
  • 泥沼中的女人

    泥沼中的女人

    那个女人,那个美丽优雅的女人,那个总是一脸从容、始终微笑着的女人,那个总是少言寡语、即便说了话也让人难辨真假的女人,那个总是坐在她位置上默默看着我、仿佛一眼就能将我看透的女人……你是谁?……无论你是谁?你从哪里来?将往哪里去?你知道吗?我始终在这里!在这里看着你,在这里想着你,在这里等着你!……就算你是泥沼,就算你是毒药,就算我会沉沦,就算我会死去,我也不会放开你!你是我的!你只能是我的……
  • 炮台东外

    炮台东外

    感谢您的关注,可先读*号章节,再通读全书。
  • 轮回之神魔大帝

    轮回之神魔大帝

    一世又一世的轮回,是絮絮缠绵在身的爱恨情仇。一程又一程的攀登,有无数羁绊在前的坎坷艰难。但是我一次又一次的回眸相望,你又在何方?
  • 我是你爱过的女孩

    我是你爱过的女孩

    南兮因为搬家,转学到了德意高中,初到德意就认识了凡飞、交好了妃颜、得罪了木森、误会了商榷。一件件一桩桩都处理好了后,却因为同为转校生的席若,闹起了许多乌龙,不是备胎却做了备胎的活,不是小三却挨了小三的骂名,半夜爬进办公室只为了在卷子的一角写全考号,理化课上的积极发言却被当做怪咖礼待,食堂里的饭桌上也是明争暗斗……
  • 寄望未来的暖阳

    寄望未来的暖阳

    小时候的他们简简单单地过着普通小孩应有的生活,有着对青梅竹马的情感,有着亲人之间的羁绊,有着对好友的祝福……当时天真的他们还从未想过自己会有着不普通的未来。直到某一个人忽然离开了,才会发现自己心里最深处的那个位置空了,才会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不再希望年少时轰轰烈烈的恋爱,只求平平稳稳的未来……以为能像一般人那样平平安安的过生活,却被卷进了两边的纠纷之中,到底是合作还是迷迷糊糊的被利用?最终还是人内心最深处的情感战胜了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