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基本思路是在借鉴前人的理论成果基础上,从四个方面展开探讨:首先,视跨国公司为一个多维行为主体,置于经济—政治分析框架中分析其经济行为和政治行为,运用和借鉴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和规制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分析揭示跨国公司行为及行为动机。跨国公司的经济学研究在层次上有宏观和微观之分。宏观分析集中于在国家与产业层次上,微观分析则以企业为基础,探讨个别跨国公司在海外的经营行为,包括生产、投资、管理、销售等。本书介绍的跨国公司理论与实证分析是以宏观分析的文献为主,在分析过程中更多的是将跨国公司作为一个整体,探讨跨国公司的行为以及给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带来的影响。
其次,在理论分析之前,有必要提供一个跨国公司行为背景,这就是跨国公司所处的运行环境。因为任何一个行为主体的行为及其特征都是与行为主体所处的环境密不可分的。本书将跨国公司置于国际政治、经济、竞争的大环境中动态地考察其行为,并视其行为是对运行环境的变化做出的战略反应,以此为基础区分行为主体与环境因素的不同作用,以期寻求更深层次的理论联系。
再次,由于跨国公司从事一体化国际经营活动的运行环境不同于国内企业,在引起环境差异的诸多因素中,各国社会、政治、文化的差异是最为根深蒂固的。在涉及国别进入障碍时,跨国公司所遇到的市场不完全更具复杂性,为了将市场内部化,克服市场失灵,跨国公司的行为还会表现出政治因素。然而,无论跨国公司的政治行为是怎样的,它都是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一个环节,终究是为其经济目标(或商业利益)服务的。
最后,从跨国公司的双重属性出发,揭示其经济行为和政治行为对国际经济关系造成的影响。跨国公司是与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国际分工相适应的先进的企业组织形式,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直接投资,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跨国并购,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是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大调整,这一过程积聚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储备资源、金融技术、法律手段、政府功能。它对于21世纪国际经济格局和国际经济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不仅关系到发达国家经济,而且也关系到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和市场的发展,甚至影响国家和企业的关系。跨国公司这一经济巨人,其行为无论对母国还是东道国都是把双刃剑,当今国际上许多重大问题都与跨国公司的行为及其后果有关。
本书沿着以上基本思路,努力体现出几个特点:一是针对西方跨国公司行为主流理论的不足,全面的对跨国公司的行为进行分析,既分析直接投资行为,也分析政治行为。二是注重实证分析,力图使描述、理论分析和观点建立在可信的实事基础上。三是体现多学科理论的综合运用。有针对性地对一些国内外在跨国公司投资过程中关注最多的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国际经济关系的有关理论,给予较详细的分析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