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上百亿美元、被誉为“股神”的巴菲特,在一次奖励优秀员工的动员大会上说:“你要想成为他们(指优秀雇员)那样优秀,那么,你的脑海里就应当有一种信念,那就是追求更加卓越。你首先要对你所从事的业务非常熟悉,甚至完全专业化。不是做完了就算,而是做好了才算。但是怎样才算做好呢?这就要求你做一个会工作的人!”
先做最重要的事情
最可爱的员工是这样一些人:不必想着把所有事情都做完,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必须做的事情,并按照事情的重要性排列,不必去顾及其他事情。第一件事做完后,再做第二件,依此类推;如果列出的事情没有做完也没关系,因为你已经把最重要的事情都做完了,剩下的事情以后再做。
有的人在做事的时候总是贪多,总想一下子做成几件事,这种追求面面俱到的做法,很容易一事无成。任何工作都有个轻重缓急之分。只有分清哪些是最重要的,你的工作才会变得井井有条,忙而不乱。
员工的职责就是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最可爱的员工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快速、准确、高效地完成上司交给的任务。这也是员工得到领导垂青的一个重要途径。
但是,每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每天自然有许多需要做的事情,如果追求十全十美,就有可能拘泥于小事而无法正视大事,结果本末倒置。所以,我们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必须先弄清什么事才是最重要的。
有的人每天看起来都很忙,似乎总有做不完的事在等着他,于是一会儿做做这个,一会儿又做做那个,一天下来什么事也没有做好;有的人却遇事从容不迫,把注意力放在重点的事情上,结果每件事都做得非常出色。显然,集中精力与分散精力来做事,效果大不一样。
人生就好比一壶水,如果你想把壶里的水烧开,就得注意它烧开的火候。否则,即便是把水烧到99度,那壶里的水依然不是你想要的开水,只能叫做马上要开的水。
我们都见过钻头,它可以在短暂的时间里钻透厚厚的墙壁,或者是坚硬的岩层。为什么一个小小钻头具有这么大的威力?物理学给我们解释了其中的道理:同样的力量集中于一点单位压强就大,而集中在一个平面上,单位压强就会减小无数倍。所以,攻其一点的谋略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老板都喜欢把工作看成是自己事业的员工,喜欢工作出色的下属,喜欢那些手脚勤快的眼里有活儿的员工。眼里有活儿和忙忙碌碌不能划等号,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有许多员工整天看上去都是一副十足的匆匆忙忙的神态,但就其工作效果来看并不是十分的理想,有时甚至会搞成“一团糟”,越忙越乱。
这是为什么呢?
首要的原因就是在日常工作中,分不清主次,找不准工作重点,没有将最重要的工作放到首位。这样一来,就会将自己想做的、上司交待做的以及自己周围的一些事情统统混杂在一起,被拖得不可开交、疲于奔命,忙来忙去就是忙不出个“好”来。
这是一个致命的问题,有时它或许会左右你职场上的一切。
闻名世界的哈佛商学院,每年招收750名两年制的硕士研究生,30名四年制的博士研究生和2000名各类在职的经理进行学习和培训。在他们的教学中,经常给学生讲述一种很有效的做事方法:80对20法则。即任何工作,如果按价值顺序排列,那么总价值的80%往往来源于20%的项目。
简单地说,如果你把所有必须干的工作,按重要程度分为10项的话,那么只要把其中最重要的两项干好,其余的8项工作也就自然能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所以,要把手中的事情处理好,就要抛开那些无足轻重的80%的工作,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全部集中在那最有价值的20%的工作中去,这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对于每一名员工来说,都应该学会运用这个方法,以重要的事情为主,先解决重要的问题,对于一些旁枝末节,可以大胆地舍弃。要知道,科学地取舍能够帮助你把事情做得更好。如果分不清轻重缓急,做事就会没有计划,就有可能错过大好的机会。为什么许多人都在勤勤恳恳地做事,但结果却不一样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有的人缺乏洞悉事物轻重缓急的能力,做起事来毫无头绪。
有一个年轻的部门经理,做事不太会权衡轻重。一天,公司的业务员拉来了一笔生意,可这位年轻的部门经理正忙着布置办公室的各种摆设。他煞费苦心地想:打字机应该放在哪里?垃圾筒放在什么地方更好?桌子怎么摆放?他想先把手头的事情做完再按部就班地处理这笔生意。结果,一个至关重要的机会白白丢掉了。
对于判断什么是“重要”什么是“非重要”的事情,这并不是什么难事,也可以说还有点轻而易举。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上司交给的事情都是重要的,问题不在于“重要”与“不重要”,而在于“重要”和“最重要”。所以“最重要”的敌人或许就是“重要”,它就像雾一样常常遮迷住你的眼睛,使你找不到北。
为了庆祝美国的《成功杂志》创刊100周年,编辑们节录了一些早期杂志中的优秀文章,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篇摘录文章。作者西奥多·瑞瑟在爱迪生的实验室外面,狂等三个礼拜之后,才访问到这位著名的发明家。以下就是访谈的部分内容:
瑞瑟:“成功的第一要素是什么?”
爱迪生:“能够将你身体与心智的能量锲而不舍地运用在重要的一个问题上而不会厌倦的能力。你整天都在做事,不是吗?每个人都是。假如你早上7点起床,晚上11点睡觉,你做事就做了整整16个小时。对大多数人而言,他们肯定是一直在做一些事,唯一的问题是,他们做很多很多事,而我只是先做一件最重要的事……”
诚然,个人做事和在企业里做事是不一样的,但道理是殊途同归。当领导在分配给你任务的时候,有时是间接的,有时是刚刚给你下达了一个任务,紧接着又派下来一份工作,这是常有的事,你自己要分清哪个是“最重要”的,先做好“最重要”的事情,然后再去处理那些“重要”的工作。
这就需要你能准确领会出上司的意思,如果仅靠表面上去理解上司的话,那么你或许就无法真正体会到上司的真实意图。特别是有些上司在说话时习惯用一种暗示,这就更要引起你的注意。
例如,上司如果对你说,我最近整天忙得团团转——开会、写文件、赴约……对了,我让他们做的统计表怎么还没送来,我今晚需要看一看。还有,你将我的公文包整理好,一会儿我要去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这时,你就应该先把上司的公文包整理好,不能耽搁他去开会,这才是最重要的事。然后,抽时间去催一下统计报表的事。如果他们做好了,拿来放在上司的办公桌上,如果还没有做好,告诉他们抓紧时间,上司晚上要用。聪明的下属一般都会选择这样去做的。
被美国《时代》杂志誉为“人类潜能的导师”的史蒂芬·柯维博士曾经这样说过:“人类的重要任务就是将主要事务放到主要的位置上。”
分清主次,先做最重要的事情,这是我们提高工作效率最简洁最有效的办法。
总而言之,人人都想取得事业上骄人的成就,但是获取事业上成功的因素往往掌握在你的上司手里。那就需要你很好地完成你的上司交付给你的各项工作任务。只要你投入极大的工作热情,时刻都能做到“眼里有活儿”,分清“最重要”与“重要”之间的差别,先做最重要的事情,然后再做重要的事情,最后再做那些一般的事情。坚持这样的工作习惯,你一定会成为最可爱的员工。
做事做到位
最可爱的员工是这样一些人: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绝不会敷衍了事得过且过,更不会以次充好藏奸做假。
要么你做好,要么你就别做。也许你也见过那些半拉子房地产工程,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到最后却仍然不能竣工,不能让人入住,不由人不兴叹。这就是做事不到位的典型代表。职场中没有道具,要做好你的工作,就必须付出百分百的努力!
有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做过这样一个比喻:如果让一个日本员工每天擦6遍桌子,他们一般会一丝不苟地每天擦6遍。而中国的员工往往会第一天擦6遍,第二天还可以擦6遍,第三天就会擦5遍,第四天只擦4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企业引进了许多一流的设备而产品质量却达不到原装水平的原因;这也正是为什么中国产品在欧美市场价格上不去的原因。
试想,对执行力打折扣,对领导交待的工作偷工减料,最后能达到预期效果吗?
有这样一则新闻,或许大家看了心里会很感动。法国马赛有一名叫多梅尔的警官,为了追捕一名奸杀女童埃梅的罪犯,查了十几米高的文件和档案,踏遍四大洲,打了30多万次电话,调查范围达80多万公里。多年来,由于他把全部心思都放在追捕上,结果两任妻子都离他而去,他仍矢志不渝。
经过52年漫长的追捕,终将罪犯捉拿归案,去年,当他用手铐铐住凶手时,已经是73岁高龄。他兴奋地说:“小埃梅可以瞑目了,我也可以退休了。”
有记者问:这样值吗?
他回答说:“值得。因为我把这件事已经做到位了。”
扪心自问,有多少人在工作中能把每件事情都能做到位的?如果你能够做到,那你就是最出色的员工。做事就要做到位,这是每个人做好工作的前提。世上又有哪家企业喜欢一有机会就偷懒,干活总是偷工减料的员工?企业需要的是能够把每件工作做到位的员工,连自己的工作都做不好的员工,何谈能成为企业里最可爱的员工。
比利时有一出著名的基督受难舞台剧,演员辛齐格几年如一日在剧中扮演受难的耶稣,他高超的演技与忘我的境界常常让观众不觉得是在看演出,而似乎像真的看到了台上再生的耶稣。
一天,一对远道而来的夫妇,在演出结束之后来到后台,他们想见见扮演耶稣的演员辛齐格,并合影留念。
合完影后,丈夫一回头看见了靠在旁边的巨大的木头十字架,这正是辛齐格在舞台上背负的那个道具。
丈夫一时兴起,对一旁的妻子说:“你帮我照一张我背负十字架的相吧。”
于是,他走过去,想把十字架拿起来放到自己背上,但他费尽了全力,十字架仍纹丝未动,这时他才发现那个十字架根本不是道具,而是一个真正橡木做成的沉重的十字架。
在使尽了全力之后,那位先生不得不气喘吁吁地放弃了。他站起身,一边抹去额头的汗水一边对辛齐格说:“道具不是假的吗,你为什么要每天都扛着这么重的东西演出呢?”
辛齐格说:“如果感觉不到十字架的重量,我就演不好这个角色。在舞台上扮演耶稣是我的职业,和道具没有关系。”
职场中没有道具。要做好工作,就必须付出百分百的努力。
如果一个人把该做的工作做得和想做的工作一样认真,那么,他一定会成功。有人曾说一个人应该永远同时从事两件工作:一件是目前所从事的工作;另一件则是真正想做的工作。如果把该做的工作做得和想做的工作一样认真,那么他也正是为将来而准备。这也是成为优秀员工的技巧。
一天,猎人带着猎狗去打猎。猎人一枪击中一只兔子的后腿,受伤的兔子开始拼命地奔跑。猎狗在猎人的指示下也是飞奔而出,去追赶兔子。可是追着追着,兔子跑不见了,猎狗只好悻悻地回到猎人身边,猎人开始骂猎狗了:“你真没用,连一只受伤的兔子都追不到。”猎狗听了很不服气地回答:“我尽力而为了呀。”
再说兔子带伤终于跑回洞里,它的兄弟们都围过来惊讶地问它:“那只猎狗很凶呀,你又带了伤,怎么跑得过它的?”
受伤的兔子回答道:“它是尽力而为,我是全力以赴,它没追上我,最多挨一顿骂,而我若不付出全力的话我就没命了!”
人本来是有很多潜能的,但是我们往往会对自己或对别人找借口:“管它呢,我们已尽力而为了。”事实上尽力而为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要常常问自己:“我今天是尽力而为的猎狗还是全力以赴的兔子呢?”
奇异公司的高级主管韦尔奇,连续数年被美国一份杂志评为最受推崇的企业家,他把奇异公司由一家庞大僵化的企业变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企业”。
韦尔奇说:“你可以没有经验,但不可以眼里没有活,每做一件事都要将它做到位。也唯有这样,你才能成为业界精英!”
一次,韦尔奇找一个部门的主管来开会,在韦尔奇心中,这个部门虽有盈利,但还可以表现得更好。韦尔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那位主管不大了解他的意思,只是一味地说:“请看看我的收益,看看我的投资报酬率,我选用的人,我做的事。”
韦尔奇希望这位主管能明白他只是希望这位主管对工作能做得再多一点,再投入一点,而不是熟视无睹地忽略了很多细节,但这位主管仍是一头雾水。
最后,韦尔奇干脆给他一个建议:“我要你做的,就是休假一个月,放下一切,等你再回来时,变得就像刚接下这个职位时一样,眼里有好多工作可以做,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已经做了4年了!”
每件事情都必须有一个期限,否则,大多数人都会有多少时间就花掉多少时间。商界精英鲍伯·费佛说:“一定要养成做事的迫切感,才会全力以赴。”是的,只有紧迫感,你才会全力以赴,只有全力以赴,才能比别人做得更优秀、更到位,更有机会成为最可爱的优秀员工!
把握当下,立即执行
最可爱的员工是这样一些人:对待工作从不拖拉,而是立即执行,有“今日事,今日毕”的工作习惯,他们喜欢说“今天”,而非“明天”、“下周”或者“将来”等词语。
富兰克林曾说过:“把握今日等于拥有两倍的明日。”将今天该做的事拖延到明天,而即使到了明天也无法做好的人,占了大约一半以上。应该今日事今日毕,否则你将永远得不到晋升,甚至被解雇。
“现在”这个词对成功的职场有着决定性的意义,而“明天”、“下个礼拜”、“以后”、“将来某个时候”或“有一天”,往往就是平庸员工经常敷衍工作的借口,这些词语早晚就是这些人被解雇的刽子手。
平庸的员工之所以经常无法完成任务,就是因为该说“我现在就去做,马上开始”的时候,却说成了“我将来有一天会开始去做”,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了事事找借口的习惯,那么他们离被“炒”的日子还远吗?
我们都知道“闹钟法则”,假如你为了能够按时上班,把闹钟定在早晨6点。然而,当闹钟闹响时,你睡意仍浓,于是起身关掉闹钟,又回到床上去睡。久而久之,你肯定会养成早晨不按时起床的习惯,同时,你又会为上班迟到而寻找借口。这些都是影响一个人没有做好事的根源,所以,我们在面对工作时,一定要放弃这些不良的习惯,一定要学会把握当下。
无论做什么工作,只停留在嘴上是不够的,关键要落实在行动上。对一个搞艺术的人来说,若他不想让任何一个想法溜掉,那么当他产生了新的灵感时,他会立即把它记下来——即使是在行走,他也会这样做。他的这个习惯十分自然、毫不费力。一个出色的员工就得应该有立即行动的习惯,像艺术家记录自己的灵感一样自然。
我们都明白,之所以很多员工面对工作时,总喜欢说“明天”或者“将来”,那只不过是在工作上为自己找的借口而已,是典型的拖延,而拖延是最具破坏性、最危险的恶习,它使你丧失了主动的进取心。可悲的是,拖延的恶习也有累积性,唯一的解决良方,就是立即去工作。
那些优秀的员工并不是嘴上说得天花乱坠的人,也不是那些把一切都设想得尽善尽美的人,而是那些脚踏实地去干的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三巨头之一的丘吉尔,平均每天工作17个小时,还使得10位秘书也整日忙得团团转。
为了提高弛缓的政府机构工作效率,丘吉尔还制定了一种体制,他给那些行动迟缓的官员们的手杖上,都贴上一张“即日行动起来”的签条。
结果,每天下来,工作不仅按时完成,而且还井然有序。
“即日行动起来”不仅是所有企业领导的共同行动格言,也是优秀员工在不同的领域有所建树的重要条件。
从前有一位青年画家把自己的作品拿给大画家柯罗请教。柯罗指出了几处他不满意的地方。
“谢谢您,”青年画家说:“明天我全部修改。”
柯罗激动地问:“为什么要明天?您想明天才改吗?要是您今晚就死了呢?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做什么事都得把握眼前每一件事,容不得半点不踏实……”
“努力请从今日开始”,不要想着明天再补。许多人也知道时间珍贵,可总是抓不住,这是什么原因?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些人往往只寄希望于“明天”,这些人在职场上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喜欢向后“支”时间,总是一次又一次地把希望寄托在明天。就好像一粒种子,在手里老是掂来掂去,总没有机会播到泥土里,让它生根、开花、结果,最后种子坏了,再也种不下去了。所以,这些员工总是不被领导看好。
正如《唐·吉诃德》的作者塞万提斯所讲:“取道于‘等一等’之路,走进去的只能是‘永不’之室。”
因此,如果你想实现自己的职场目标,完成自己的工作,深受领导的喜欢,那么,就得把握当下,立即去完成今天的事情,这也是最可爱员工的一个特殊表现。
“分外”的工作含糊不得
最可爱的员工是这样一些人:有着强烈的团队责任感,懂得同事之间只有团结协作,这个团队才会取得成绩。那么,有时同事请他们帮点小忙,例如:修理一下电脑、发个快递这类的分外的事,他们也尽心尽力;当上司遇到难题的时候,他们从不觉得上司的事与我无关,而是积极给上司出谋划策,并协助排解困难;有些时候,即使没有人交代给他们工作,只要在他们的能力范围之内,他们都会主动去工作并完成得非常出色。
能够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前提下,再做些分外工作,这样的员工到哪里都会受到领导的重视。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在工作中,就不要强调分内分外,分内的工作是你应该完成也是必须完成的;而分外的工作则是你在时间允许且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能尽量去多完成的事。
很多新员工在工作中,最容易出现的误区就是过分强调分内分外,认为自己只要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完了就行,其他不该自己完成的活儿,从来都不做。有的员工还会有这样的一种想法:“我多做了,又没有人给我加工资,我干吗要做这样出力不讨好的事?”
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又是不应该做的?有的刚毕业的大学生被称为“职场新生代”,平时在家在学校都不免有些养尊处优,大事做不好,小事不屑做。与同事的相处过程中,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容易怨声载道。其实在工作的过程中,在合理的情况下,多帮助别人的工作,不仅让自己丰富经验,而且还能促进团队的和谐。
作为领导,都喜欢在完成本职工作后,能主动帮助其他人完成工作的员工。因为这样的做法实际上就是在帮整个团队。所以,对于分外的工作更要出色地完成。
上司并非全才,在工作中他也会遇到许多头痛的问题。这些问题也许不是你的分内工作,可是这些难题的存在却阻碍着团队的前进。一个出色的员工,无疑会主动帮助上司解决这些难题。
卡尔是某学院的部门助理,他的老板罗格负责管理学生和教职员工。极其糟糕的签到系统使学生们常常因还未上课就被记名,许多班级拥挤不堪,而另一些班级却又太小,面临被注销的危险。
意识到罗格承受着改进学生签到系统的压力,卡尔自告奋勇组织攻关,负责开发一个新的体系。上司高兴地同意了他的意见,于是,这个攻关小组开发出一个完善的签到系统。对卡尔组织开发成功的这套系统,罗格给予了高度赞扬。
之后的一次组织机构改组中,罗格升任为主任,随即,卡尔被提升为副主任。
一般说来,做个有心人,始终做到眼里有活并能将这些“分外的工作”做好,往往会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成为最可爱的员工。
率先主动是一种极珍贵、受世人看重的素养,是优秀员工必须具备的质素。它能催促你主动完成分内与分外备受关注的事,会使你从竞争中解脱,使你引起上司、委托人或顾客的注意,并赢得他们的信赖。
永远眼里有活,做事积极主动,能尽职完成职责范围以外的事的人,不但会驱策自己快速前进,更能赢得辉煌的未来!
精神饱满地迎接对加班
最可爱的员工都是这样一些人:在加班的时候从来不会满腹牢骚,将加班当成是自己工作的一部分,而且还需要把它做好。
如果你能把工作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来做,那么即使加班你也能找到其中的乐趣。
职场上遇到加班已经是很平常的事情了,不过,员工在对待加班的态度上有所不同。有的员工加班之后,会显出一副精神萎靡、毫无斗志的样子;而有的员工则不是,他们越加班精神越是饱满。若你是老板,你更器重上述的哪类员工呢?
职场中,我们时常看到一些出入写字楼的人,他们一脸倦容,走起路来没精打采的样子,让人一看就知道他是那种开了夜车、连续加班的人。这样的人尽管辛辛苦苦做了事,可并不能赢得领导的满意。一般说来,领导不喜欢那些提不起精神的人,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
在现代职场打拼,不可避免地碰到加班加点的事。加班,一直被作为一种美德受到赞扬,因为一说到某某员工工作表现好时,总是说:“某某放弃休息时间,连续加班加点地工作,不仅没有丝毫怨言,而且还能精神饱满地完成工作……”
前微软公司中国区总裁唐骏在央视做《对话》节目时说的一句话,深得人心。那句话是:“比别人勤奋一点点,就能超前别人一大步。”
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例子。
立军独自一个人在北京打拼,短短三年的时间里,他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汽车。
常常有朋友问他,你那么努力为什么啊?
还有朋友问他,你成功的秘密是什么?
立军总是笑笑说:其实很简单,你们一天工作8小时,还在考虑怎么早点下班去玩的时候,我每天工作12小时,而且还是在全心全意地工作。
很少见到立军疲倦的样子,也正是因为他如此努力地工作,并在工作中找到了快乐,所以加班对他来说,也是一件乐事。
在最新公布的国内平均薪资排行榜中,MBA继续以71074元的年薪均值位于首位,在国外,他们的收入显然更高。但若你知道了其工作时间,可能会让你对他们能拿这样的高薪感到心里平衡些——现在我国多数单位每周工作时间是40小时,而在美国服务于世界一流咨询公司的MBA们,每周工作80多小时;服务于顶级金融机构的MBA们,每周工作超过100小时。这是什么概念?这相当于没有周末,从星期一到星期日每天工作15个小时!
美国隔得太远,我们再看看香港的MBA。一群毕业数年后聚会的MBA学生,当知道其中一位同学每天晚上九点半可以下班,只有周六要加班,周日可以休息时,齐齐发出羡慕的“哗”声。所以说,MBA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为追逐金钱和成就,不惜付出常人无法忍受的代价的生活态度。而这也正是每一位工作狂共同秉持的生活方式与态度。
和家人相聚固然重要,但有些探亲访友如今已流于形式和客套,仿佛明星串场时的演出,空虚而糟杂,眉来眼去之间布满是是非非。而饭桌上的狂吃豪饮最是留下节日病的源头。这些不良状况正好通过加班敷衍过去。节日加班的宁静放松也是平日里难得的境界,在这样的时候把自己投入工作状态,一定会有让人惊喜的效率和感受。
现在是崇尚只问结果不问过程的年代。在领导眼里,不管你是不是加了班,他只问结果,他要看到的是员工永远精神饱满,能把事情做好。
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工作,不但可以提升你的工作业绩,而且还可以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成果。因为良好的精神状态是你责任心和上进心的外在表现,这正是老板期望看到的。
很多成功的职业人士,愈是疲倦的时候,就愈有精神,让人看不出他有丝毫的倦怠,工作起来依旧神情专注,走路时依然昂首挺胸,与人交谈时面带微笑,一副轻轻松松的样子。这样的人,自然会让领导觉得是一个积极向上、值得信赖的人。
“工作狂”之所以被认为是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因为其吃饭没有准点、睡觉更没规律、熬夜是家常便饭。但现在的心理学专家却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最重要的是个人对工作的态度。对工作不满的情绪非常有损健康,而对工作的满足感则对健康有利。”
或许你有这样的感受:当人被卷进某种巨大的狂热之中的时候,是不知道累、也不知道饿的,整天神采奕奕、精力无限,甚至根本不生病。工作狂正是这样的“狂热分子”,他们因为热爱自己的工作而全心投入,工作时间虽长,但他却感到是一种享受而不是压力;相反,一种令人感到无能为力而又没有安全感的工作,才会对健康造成损害。
如今有不少企业提倡“工作就是娱乐”,这是非常聪明的做法。因为员工如能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发现乐趣,这种源自工作、又能推动工作的愉悦感,就能提供源源不断的工作激情和动力,帮助他们达到心态健康的快乐工作新境界。
当然,有的刚踏入职场的年轻人,不愿为工作牺牲一丁点儿的私人时间,拒绝加班的现象也是比比皆是,他们的理由是——下班后的时间是属于我自己的,况且即使我加班,也未必能被领导看见,那还争什么表现?对于抱有这种思想的员工,我们只能对其职场前途表示悲观和寄予同情。
加班岂止对公司有利,白天的干扰和杂事太多,相形之下,晚上尤是难得的能静下心来思考、学习和工作的时间。如能充分加以利用,不仅可以借此及时充电、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更可以做出优于别人的成绩。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个人能力与绩效的提升最能说明问题:领导可能没看到某人长期废寝忘食忙工作的剪影,但不会对他的进步视而不见。而他非但无须为此支付培训费,却要由单位因他的加班贴补电灯费、空调费、电话费,兴许还有加班费,这样一想,岂非加班的员工也是赢家?
休闲和赚钱,哪一个优先?
一位游客看见一个渔翁在海边闲散而卧,便问他为何不出海捕鱼。渔翁反问为什么要出海捕鱼,游客说可以卖鱼赚钱。渔翁问赚钱用来干什么,游客说那样就可以不干活了。渔翁问不干活了干什么,游客说就可以永远在海边休闲了。口令绕到这里,渔翁最经典的一句话就出来了——我现在不就在休闲了!
我们可以把游客换成工作狂,把渔翁换成休闲一族。工作狂是历经千辛万苦之后再休闲,后者的主张则是现在开始就休闲。两种不同的观点,并非有对与错之分,但却代表着处世哲学截然不同的两种人,而这两种人也颇耐人寻味。
从人们看电视的时间多少、去快餐店的多少、步行速度的快慢、作息时间的不同以及其他指标里,可以分辨一个城市面对现在和未来的态度是忙碌还是懒散,并了解这是一个“海滨游客”闹猛扎堆的地方,还是“渔翁”密集汇总之地。
西谚云:“没有痛苦就没有收获。”这颇能解释在最新的一份调查里,何以有33%的美国人同意长时间工作,因为,长时间工作也就意味着经济繁荣和更高品质的生活。
总之,如果我们选择了加班,那么我们就应该精神饱满地去工作,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去发挥自己的才能,去充分展示自己的潜能。这样,我们才变得越发有信心,别人也会越发认识到我们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