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认识下属
精明的识人眼光是体现领导者卓越能力的最重要之处,也是能够彰显领导魅力的重要方面。
作为领导,理智地认识下属,对每位下属的特点了然于心,才有可能做到不出现大的用人失误。
当然,领导对每一名职员都很了解,有点儿不大可能,但起码要做到对高、中级管理人员非常熟悉。同时领导也应要求手下的高、中级管理人员对下属多加了解。
有时即使和部属相处了几年之久,也会突然发觉竟然不识对方的真面目,尤其自己的部属对他的工作有怎样的想法,或者他究竟想做些什么,这些恐怕你都不甚清楚吧!即使是结婚很久的夫妻,有时也难免彼此不大了解,所以如果说一个领导对他的下属未能做到充分了解,并不是很意外的事。
重要的是,不要忘记提醒自己对部属“毫无所知”,保持这样一种心态,才能不忘处处观察下属的言行举止,这才是了解下属的最佳捷径。
人类有时对自己都无法了解,因此,未能充分理解对方也就不足为奇。古语说“士为知己者死。”不过,要达到这种“知”的境界,并非那么容易。能够做到这一点,那必是第一流的领导。
一般来说,了解下属,可以从初级到高级分为三个阶段。
1.假如你自认为已经了解下属一切的话,那么你只是在初级阶段而已。
下属的出身、学历、经验、家庭环境和背景、兴趣、爱好、专长等,对你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连这些都不知道,那么连初级阶段也未达到。
2.了解下属的真正意义在于要弄清下属内心所想以及其干劲、热诚、正义等。领导若能在这些方面慧眼于心,下属就会产生“他对我真了解”的感觉,到这种地步,才能是了解下属。
达到第一阶段,充其量只是了解下属的一面而已。当下属遭遇困难时,如果你能事先预测他的行动,并给予适当支持的话,这就是更进一步的了解下属,算是完成了第二阶段。
3.知人善任,使下属能在工作上发挥最大的潜力,是了解下属的第三阶段任务。有道是:“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总而言之,领导与下属彼此之间要有所认识,相互心灵上沟通与默契,这是最重要的。
大体而言,只要领导能够理智地加以认识和沟通,大多数的部属都能发挥很好的作用。但现实中,总有少数人,由于其言行具有欺骗性,因而更难以认识,往往会给工作带来负面的影响。这就需要领导提高警觉与辨别意识,加以防范。
识别企业人才的7种方法
在一个企业里,一些工作人员的巨大潜力被无谓地浪费掉或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是常有的事。为了企业的利益,领导者应善于识别企业里的英才,这也是领导者重要的职能之一。
怎样识别你企业里的英才呢?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
1.他是否有雄心壮志?
明星人物必然有取得成就的强烈愿望。他通过更好地完成工作,不断地去寻求发展的机会。
2.有无需要求助于他的人?
如果你发现有许多人需要他的建议、意见和帮助,那他就是你要发现的英才了。因为这说明他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他的思想方法为人们所尊重。
3.他能否带动别人完成任务?
注意是谁能动员别人进行工作以达到目标,因为这可以显示出他具有管理的能力。
4.他是如何做出决定的?
注意能迅速转变思想和说服别人的人。一个有才干的高级管理人员,往往能在相关信息都已具备时立即做出决定。
5.他能解决问题吗?
如果他是一个很勤奋的人,他从不会去见老板说:“我们有问题。”只有在问题解决了之后,他才会找到老板汇报说:“刚才有这样一种情况,我们这样处理,结果是这样。”
6.他比别人进步更快吗?
一个英才人物通常能把上级交代的任务完成得更快、更好,因为他勤于做“家庭作业”,他随时准备接受额外任务。他认为自己必须更深地去挖掘,而不会只满足于懂得皮毛。
7.他是否勇于负责?
除上面提到的以外,勇于负责是考察和任用一个人的关键性条件。
领导者发现潜在人才的技巧
潜在型的人才置身于群体之中而未被发现是并不少见的。因此,其潜力未被发挥实在是一件遗憾的事!作为一名领导,要想较快地识别和发现潜在人才,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听其言识其志
潜在人才都是尚未得志。他们的话绝大多数是在自由场合下直抒胸臆的肺腑之言,是不带“杂音”的本质之声,因而更能真实地反映和表达他们真实的思想感情。刘邦和项羽在成名之前,见到秦始皇威风凛凛地巡行,各说了一句话。刘邦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则说:“彼可取而代之也!”两个都有称王称霸的雄心,短短一句话,刘、项两人的志向表露得清清楚楚。
2.观其行别其求
一个人的行为体现着一个人的追求。一个人一旦进入了自己希望进入的角色,就会为了保住角色而多多少少地带点“装扮相”,只有那些处在一般人中的人才,他们既无失去角色的担心,又不刻意寻觅表现自己的机会。所以,他们一切言行都比较质朴自然。企业家若能在一个人才毫无装扮的情况下透视出他的“真迹”,而且这种“真迹”又包含和再现出某种可贵之处,那么大胆启用这种人才,十有八九是可靠的。
3.析其异辨其才
潜在人才虽处于默默之中,或处在成长的初始时期,但既是人才,就必然具有人才的先天素质,或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略,或有出污泥而不染的可贵品格,或有“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之举,或有“雏风清于老风声”的过人之处。总之,既是人才,就必然有不同于常人之处,一位善识人才的“伯乐”,正是要在“千里马”无处施展腿脚之时识别出它与一般马匹的不同。若是“千里马”已在驰骋腾越之中显出英姿,何用“伯乐”识别。
4.闻其誉察其性
人们对潜在人才的称赞是发自内心的,是心口一致的。用人者如果听到大家对一位普通人进行赞扬时,一定要引起注意。古往今来许多人才都是用人者听到别人的赞誉而得知的。刘备就是听到人们对诸葛亮的赞誉而“三顾茅庐”请得贤才的;周文王也是在百姓的赞誉声中得知渭水边的贤才姜太公的。潜在人才出身卑微,而出身卑微的人一旦受到人们的赞誉,就是其价值得到了“民间”的承认,用人者就要大胆启用。
精要指南:
衡量一个人的标准,是应有所变动的,因为人本身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与发展之中的,坏的人也可能变好,好的人也可能变坏。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用客观真实的眼光审视人,用全面公正的眼光定义人。观人要由表及里,注重表里如一,识人贵新不贵陈,用人须鉴古察今。以史为镜,明兴衰;以经为镜,通事理;以人为镜,知得失。
表象看人,铸成大错
识别人才的关键是要把握一个人的心性,即在人的本质上下工夫,而不是从表象看人,以貌取人。如果从感性表象上去判定一个人,势必偏颇,再好的人才也会流失的。
古语讲“相由心生”。这是饱含人生经验的一句话。心志高的人,面有奋勇之色;心高气傲的人,面有旁若无人之色。但神色与形象美丑却没有直接联系。有的人却把相貌美丑作为识人的标准。长得丑、奇形怪状的人,看了心里不舒服,就“咔嚓”一下把此人的才能否决了。其实,凭外表识人的人是十分愚蠢的,但是,历史上犯以貌取人的错误的人不胜枚举,就连一向惜才爱将的曹操也曾掉进这个陷阱里。
曹操统一了北方,实际上本还可以轻松地攻取西川,那样刘备就没有了根据地,历史兴许是另一个模样了。
刘备进西川前,蜀地归刘璋管辖。刘璋是个无能、懦弱的人,西川迟早要被人吞并,因此他手下的人才就各打各的算盘。张松借去许昌向曹操求援的机会,暗藏一幅西川军事地图,如果曹操看得起他,他就把西川拱手送给曹操。
曹操偏偏在这儿犯了一个错误。张松在西川是很有名的人物,但长得丑,尖头,暴额,牙齿也露出来,短短的,但声如洪钟。曹操一看他这个丑样子,立刻就把脸拉下来了,对张松很傲慢。
张松一生气,地图不献了,把曹操手下众人羞辱一顿,又迫使曹操撕毁自己的兵书,扬长而回西川,投靠刘备去了。
曹操是一代雄主,求才若渴,任人唯贤,却在阴沟里翻了船,丢失了大片土地,英雄的愿望也得不到实现。他也称得上雄才大略、英明当世,为挽留住关羽这个蚕眉重目的美髯英雄,费了那么多的心思。实际上回过头来看,即便他留住了关羽,也可能又多了一个徐庶,一言不发,不肯为他效力。就算效力了,以关羽的骄傲,也不会十分听话,更难说以他一人之力能帮曹操打下西川,而张松却是拱手奉送。这一正一反之间的差别,可以掂出以貌取人的错误分量。
兼取众议,甄别人才
人人都喜欢善良的人,讨厌邪恶的人。但是由于主观看法的误导,往往发生善意对待邪恶。看到了邪恶之人的长处,因而对他有好感;而有时,我们却看到善良之人的短处,因而对他嗤之以鼻。
在选才上,朱元璋不但对人才有所要求,同时也严格自我要求。因为作为一朝天子,选才全靠个人对人才的印象和评价,这样在选择上难免混入个人好恶的因素,而一旦用有色眼镜去看人,那就看不准确了。所以朱元璋认为选才时必须保持清如水、明如镜,保持一颗至公之心,他指出:“人君之于天下,当示人以至公,不可存一毫私意也。”只有这样,才能把真正有才学的贤能者选拔上来。
为了保证在选才上的大公无私,朱元璋提出选才当兼取于众论。吏部负责选官的大臣曾对他诉苦,说人之邪正实在难以识别。对此,朱元璋的态度则更为客观,他发表意见道:“众人恶之,一人悦之,未必正也;众人悦之,一人恶之,未必邪也。盖出于众人为公论,出于一人为私意。然正人所为,治官事则不私其家,当公法则不私其亲。邪人反是,此亦可辨。”在封建时代,帝王们统治的是他们自以为是的家天下,无论什么,都可以他一人说了算,选才也是这样。而朱元璋敢于对此提出反面意见,认为评价人才应以公论为准,这实在是一种超越了自我的见解。
洪武三十年,朱元璋进一步谕示群臣,再次表达了这种见解,他说:“凡人所为不能无过举,但当平其心,则可知其过矣。其心本公,所为之事或谬,此则识见未至致有过误。若缘私意而所行有谬戾者,此特故为耳。君子小人之过于此可见。然君子之过虽微必彰,小人之过虽大弗形。盖君子直道而行,固无所回护。小人巧于修饰,故多所隐蔽。人君苟不察其微,则君子小人莫能辨别。”又道:“朕观往昔议论于廷,有忤人主之意者,必君子也。其顺从人主之意者,小人也。以忤己而怒之,以倾己而悦之,故小人得幸,而君子见斥矣。人主取人权衡在己,当兼取众论,不可以一时之喜怒为进退也。”在这里,朱元璋虽将君子与小人的区分看得简单化了,但他能认识到自己喜欢的未必是君子,自己讨厌的也未必是小人,提出评价一个人当兼取众论,体现出他已有在甄别左右时竭力保持一个客观态度的认识。
不过,兼取众议也存在着一个对公论辨别真伪的问题。对此,朱元璋又再次强调人主需有知人之明,他说:“夫毁者未必真不贤,而誉之者未必真贤也,第所遇有幸,不幸尔。人主能知其对毁者果然为贤,则诬谤之言可息,而人亦不至受抑矣。知其誉者果然不肖,则偏颇之私可绝,而人亦不至于幸进矣。”
自古道:“亲贤臣,远小人。”但说来容易做来难,皇帝们虽然锦衣玉食,拥有天下,但他们的个人生活其实很单调,每天都要处理军国大事,批阅百官奏章,日理万机,身心劳瘁。皇帝从生理机能上来说也是普通人,也需要在适当时机放松一下。欧洲古代宫廷之中,就专门有为皇帝取乐的小丑。因此,真正要“远小人”,是很少有人能做到的。要求一个皇帝放弃个人生活、杜绝小人,也是不合情理的。只不过英明的帝王自能掌握好分寸,他们把小人留在身边,为自己取乐散心,却一点儿也不赋予他们什么权力,也不许他们对政事妄发意见,以免小人干政,奸佞祸国。
对此,朱元璋的见解是:“正言务规谏,邪言务谤谀,谤言近于忠,谀言近于佞,惟不惑于谤言则听曰聪,而谗人自去。不眩于谀言则智益明,而佞人自绝矣。”这番话的前半部分可以说是一种“辨奸论”,后半部分可以说是一套“杜佞术”。朱元璋在大力选用人才的同时,对于他的亲信小臣,坚持不许其干涉政事。在他的帝王生涯中,他的一些作为正也罢误也罢,均出自他个人,而无半点儿受人挑拨之见。
总之,朱元璋对人才的选择,是以德才为准,以公心为参考,即使他对某人缺乏深刻了解,甚至于心中厌恶某人,但只要公论甚好,德才亦佳,朱元璋还是主张任用。而对那些确实很得他欢心,但却没有什么才干,专门以谄佞为事的所谓小人,为了国事考虑,朱元璋秉持公正,并不授之以官。
欲辨邪正,以“神”识之
曾国藩是道光十八年的进士,清朝大臣,官至直隶总督,他诗文兼工。对如何识人方面颇有心得,他认为识人可以通过神来征知一个人内在的性格特质。
这里所说的“神”,并不是日常所说的“精神”,它有比精神的内涵广泛得多的内容,它是由人的意志、学识、个性、修养、气质、体能、才干、地位、社会阅历等多种因素构成的综合物,是人的内在精神状态。“神”相对于貌而言,更难把握,属于看不见只能感觉到的东西。神不会因衣着的好坏,容貌的美丑,肤色的黑白而改变,它有一种穿透力,能够越过人的外在表现而显示出来。以“神”来识别人才更为准确,当然难度也更大。
江忠源是湘军中很有代表性的文人勇将,他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时,以同乡晚辈的身份去拜见曾国藩。见面后,两人谈得很投机,曾国藩很赏识江忠源的才华。江忠源告辞时,曾国藩目不转睛地看着他离去,直到他走到门外(当时曾已官至二品,而江忠源只是一个读书人)。后来曾国藩对左右人说:“这个人将来会立名天下,可惜会悲壮惨节而死。”
太平军在广西起义后,江忠源带领所办团练进驻广西,奔赴广西副都统乌兰泰帐下,准备狙击节节胜利的太平军。曾国藩知道后,从北京给江忠源写信,坚决反对他投笔从戎。
江忠源与太平军的第一次作战大功告成,他率军在广西蓑衣渡设伏,重创太平军,大平军的南王冯云山牺牲。江忠源因此以善带兵而名闻朝廷。后来江忠源累积军功,由七品知县迅速升任安徽巡抚。1854年,太平天国勇将石达开迎战湘军。江忠源防守庐州,被大平军围困;城破,江忠源苦战力竭后,溺水而亡。
曾国藩是根据什么而做出了这样准确的判断呢?我们已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曾国藩对江忠源注视良久,实际是在观察江忠源的“神”,并以此做出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