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看到千军万马在尘土喧嚣中搏杀只为了一个公务员时,当我看到众多房奴在愁眉苦脸,忍辱负重里,只希望能早日还清贷款时,不禁想呐喊一声,这就是所谓的安稳吗?这就是我们中国所向往的安身立命吗?
因为奢望一份安稳,所以众多学子乃至海归都想跑往体制内去分一杯羹;因为奢望一份安稳,以至楼盘老板哄抬房价肆无忌惮并且让人无可奈何。其实这一些都是皇帝的新装,而我想做那个说真话的孩子。
有人说的好,曾经我们形容高考是万马奔腾过独木桥,而现在的公务员啊,是十万兵团在过一条兰州拉面。其实,与其去头破血流地充当炮灰,还不如去买一张彩票图个惊喜。我采访过一个对公务员充满着特殊情感并且对其神往达到了如痴如醉之境地的顽主。
他叫小马,居住在一个不足十平米的阴暗潮湿的房间里,已经五年了,桌上的《申论》和《行测》换了都好几版了。
“其实内容除了时事政治外其他的还是相差无几,这个换汤不换药,只是怕错漏了什么,才年年买新书”,小马指着床上那一叠新旧不一的资料书,顶着一个黑眼圈对我说,“从小学到大学乃至考研我都挺顺利的,只是为了考公务员没去报道,还是重点大学。因为还是感觉考公务员稳当些,当公务员非常安稳,而且还体面,只是没想到考的人越来越多,人数比我第一次考的时候翻了3倍,我也没有后路了,才这样一年年的窝着,不过我决定了,就算这次不上,我还可以坚持三年。”
我看了一下小马的简历,本科学的是工程力学,考的研也是本专业,硕士毕业之后属于科技人才,找一份高薪职业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可是却毁在了一份与自己专业背道而驰的所谓安稳上面,就算皇天不负有心人考上了,也不见得就可以衣锦还乡,因为那只是一个小小的职员,并且在官场旋涡里还时不时有利益倾轧,弄不好就会在阴沟里翻了船。
肯定还有无数这样的小马在用自己已然不多的青春血拼公务员,为此,我只能挺无奈地祝福他们马到功成,因为他们早早地就断了自己的后路,硬是把自己的多彩的梦想拴在了一个前途未卜的体制上。
关于对安稳的错误定义,他们已中毒太深,用扁鹊的话来说,是疾在骨髓,司命之所属,但是我希望正欲打算重蹈此覆辙的人能够认清形势,寻求真正属于自己的安稳和梦想。
所谓之安稳,先要心安才可以求稳,且安稳不是绝对的,优势劣势很容易转变,譬如我们村里有一位老人,以前是在镇上供销社当书记的,那人家是相当的神气,一回来,众村民前呼后拥,只盼他这个国家公务员在卖东西时可以照顾一下,他也真有本事,后来把儿子女儿都统统招了进去,一家老小让人羡煞得不得了。
可是好景不长,原来以为永远都可以端在手里的铁饭碗突然打破了,老人家长吁短叹之余还嘱咐儿女,相信有一天供销社还会有的,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他的儿女们如今依然在一边摆着地摊一边向人追忆着当年的往事。
只有做好随时面对不安稳的长期打算,一个人才能真正做到处变不惊。毛泽东在建国之后,仍然一直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是一个有危机感的人,我不可能让自己在安稳里放松了自己。我想他能够从一位教师走向革命,打败日本侵略者,打败蒋介石成为一代伟人,也有得益于这种不安稳的意识。而闯王李自成在攻陷明朝时,也就是那种安稳覆灭了他,因为政权还不稳定便开始荒唐享乐,洪秀全也是如此。
我们凡夫俗子追求自己的梦想一样要看清这个“安稳”,必须要忍受孤单,独辟蹊径,因为人人都信奉同一个机会时,那机会便不叫机会了。
人人都做装在套子里的人,又何谈机会?要实现梦想,必须打破那种心灵求稳的思想羁绊。很多人追求一种绝对的安稳,也是一种畏缩怯弱的表现,他们畏惧挑战,安于现状。这样的人就算有梦想,在时光流水的冲刷下,也会消退得差不多了。而有梦想并且有志于实现梦想的人,始终是怀有疼痛感的。
与之相反的有一个小寓言,在锅里的青蛙,如果水温太高,他们感觉烫了便会一跃而出,逃离危险;可是人们却可以抓住它们的软肋,纵然它们能一跃千丈,就是慢慢提高水温,青蛙在里面舒适安稳的游荡着,丝毫没有感觉到危险的来临,然而等到致命的水温最后达到时,青蛙们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由此白岩松的一句话“痛并快乐着”道出了生活的真谛,一个有追求有梦想的人在人生征途上怎么会一帆风顺而不遭遇丁点挫折呢,只是能将这种痛转变为欢乐的人一定是有大智慧的人,稳稳当当,无痛无泪的一生难免干瘪而无趣。
湖南经视有一款节目叫《越策越开心》在民间挺火,除却众所周知的汪涵之外,马可功不可没。现在,光鲜的马可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目睹,而他主持的节目也多不胜数了,所以他的成功也就无须我再多费口舌了,但是我想讲一个他在成为著名主持人之前的故事。
马可出生在湖南株洲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父亲是株洲电力厂的工人,对儿子的教育非常严格,对于他的童年,马可用了一个颜色来形容——粉红色,他的解释是:“红色不太现实,当时我过的可是被‘看守’的生活,黑色又会被老爸骂,折中而言就是粉红色。”所幸,马可在1994年考上了湖南兵器职业工业大学。大学毕业,马可分配到父亲所在的电厂工作,业余时间在株洲电台、电视台兼职,日子过得很滋润。
在一次全国音乐电台的华语榜中榜颁奖晚会上,马可与湖南生活频道主创人员一见钟情。父母听到马可要去湖南电视台工作,立刻作出坚决地反对,电厂是铁饭碗,丢了这工作太可惜,老两口甚至还为此请来一大帮亲戚开圆桌会议游说。心中早有决定的马可则采取不抵抗政策,充耳不闻不作声。
1998年他还是选择了去电视台工作,一到湖南生活频道,台里马上就安排马可做主持人,辛苦地劳动了一个月,拿到工资时,马可却完全傻了,居然只有600元,那几年常常发工资的当天就没钱了,后面的29天只能靠朋友。最后穷到租不起房子,只好赖到朋友尹伟家,一住就是3年。然而,马可的辉煌之路也就此打开了。
如果马可没有力排众议,选择父辈那种“铁饭碗”式的安稳,那么我们在荧幕上就看不到一个鬼马天才主持人,而是多了一个兢兢业业而又平平凡凡的电力师傅。
其实若习惯了安稳,当你有一天醒悟过来之后,你会发现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因为这种安稳,我们不会再去改变什么,也不会再记得以前要奋斗的是什么,对生活循规蹈矩之后,你会发现生活单调而乏力,再无上进之心,对生活也失去了激情,丧失了目标。最后,就是这种安稳导致了很多人丢失了自己,更丢失了梦想。因为梦想是需要去拼搏,是需要去打破“安稳”的藩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