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是现代社会里人们最普遍的心理和情绪上的体验。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坎坷发生。在面对种种的不如意时,人们一般都会感到焦虑不安,内心体验到巨大的压力。领导干部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虽说常常受到周围人的羡慕,但要承受比一般人更多更大的压力。
压力源于物理学概念:即指某种外力作用于物体而产生的反应改变。医学界的压力概念是:人体的过度负荷。心理学的压力概念是:人受内外刺激的影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压力从本质上说就是由于环境要求和个体特征相互作用引起的个体焦虑性反应,是人与环境的机能障碍问题。压力具有两面性、传染性和过程性。
压力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压力是无情的,给人痛苦,使人焦虑;也是有情的,给人智慧,使人成熟。应当说,压力是天才的晋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领导者必须学会处变不惊、不乱,以不变应万变,有效地管理压力,减轻过渡压力给我们身心带来的消极影响。
面对压力,人们会有各种反应,但主要有三种反应:第一种,通过疯狂的工作或玩乐来麻痹自己。第二种,沉浸在悲伤中不能自拔。第三种,则是平静迅速地处理好问题,然后置之于脑后。那么,怎样才能实现第三种反应呢?这就需要掌握管理压力的策略和技能。
实践证明,基本的策略有四种,一是消除紧张。紧张是一种来自身体内部的生理警告,它告诉人们有问题出现。它通常意味着外部环境的一件事或内部未解的一次冲突增加我们生理唤起、引起不舒适。所以,消除紧张有着积极的意义。可以通过渐进式放松法、入静等来消除紧张。二是改变认知。在应对压力的过程,常常也是一种期望性的过程,它始于威胁或压力来临之前。如果能自发地运用积极的应对策略,比如积极的自言自语(“我想想曾经发现过的一些好事情”),停止思考(停止消除想法),对情绪的控制(“我应该不要担心”,“我尽量保持镇定”),转移注意力(看周围的摆设),放松或进行呼吸等以消除紧张。三是解决问题。许多问题使我们头痛是因为这些问题本身可被解决,但是我们自身不具备解决的能力。而当我们能够解决问题时,就不会体验到紧张的压力了。而且在成功解决问题过后,又反过来增强信心。四是要有良好的社会技能。在人际交往中,要想获得自己想要的,又不伤害他人,就需要有良好的社会技能,社会技能的训练可以对压力应对产生积极的后果。此外,还有注意力转移(即用些有意义的活动把注意力从痛苦和郁闷等不良思想里挪走);自我暴露或宣泄(即能够向他人交流思想和情感,开放自己的内心);获取更多信息;坚持自己的立场;消极应对(包括逃避、退缩和滥用药物,逃避或退缩的人们常常是以身体上或心理上避开特定环境来消除压力)。
这些应对压力的策略,每种都有其用途,但各种的情况不同,需要组合这些策略,培养压力应对技能,以处理即将发生的压力事件。比如,采用逐步肌肉放松法,放松是降低紧张的技能;脱敏法,也就是降低事物的敏感度;人静和生物反馈;提高对时间的管理能力,降低时间的紧迫感;注重营养;加强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