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和生活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压力常常让人觉得难以招架。面对巨大的压力,领导者应该如何面对?的确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和对待的问题。现实还不断地告诉人们,豁达的人往往泰然处之,每活一天都过得轻松快乐,压根儿不担心死亡;不豁达的人则焦虑担心,生怕死神哪一天光顾自己,整天长吁短叹。在我们面临困顿,身陷人生低潮之时,若我们惧怕,奢望逃避,那只会令我们越陷越深,找不到方向。凡人毕竟不是圣贤,如果说逃避也是一种态度,那我们何不豁达一些,坦然接受。古人常说:“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有一句偈语:“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这些名句、名联无非告诫人们,为人处世要豁达大度。
那么,豁达究竟又是什么呢?豁达是大度与宽容,体现的是一种修养。推己及人,对人对事就能保持一种公正客观的态度。豁达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实现了豁达与宽容,也是给自己一道心理保护线。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了宽广的胸怀和气度,不仅不会去主动制造烦恼的信息来自我惩罚,而且即使面对一些真正的负面信息、不愉快的事情,也能处之泰然,做到“身稳如山岳,心静如止水”,“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豁达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是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是现代领导者的基本素质。领导干部一旦真正拥有了豁达,就会变得超凡脱俗,一往直前。古往今来,凡事业上建功立业、取得成就的,绝非是那些胸襟狭窄、小肚鸡肠、谨小慎微的人,而是那些襟怀坦荡、宽宏大量、豁达大度者。领导干部真正心存豁达了,对待事物便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对待名利便能“得之淡然,失之泰然”;为人处世便能“退~步风平浪静,让三分海阔天空”;在困难挫折面前便能“一蓑烟雨任平生”;为人民服务便能“心底无私天地宽”。心存豁达了,便能保持满意、喜爱、愉快的情绪,有着健全的品格和良好的心境;便能做到豪爽、坦荡、热情、开朗,在意志上自觉而不盲目,果断而不武断,坚韧而不固执,自制而不放任;便能做到行为协调,言行一致,人际关系和谐,行为反应适度;便能高瞻远瞩,立足当前,预见未来,做好工作,创造未来的发展条件;便会拥有高度的主动性和自然性,慎权、慎欲、慎微、慎独;便能多谋而出于公心,善变而利于事业,容忍谦让而不是“难得糊涂”。
也就是说,豁达还是一种健康的待人处事的方式,是一种良好的人生态度,是一种需要追求、培育的美德。然而,要做到豁达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加强学习,提高修养,一个有知识、有学问的人,才能洞察事理,胸怀开阔,一个有修养的人,才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需要有眼光、有见地,也只有目光远大、见多识广,才能看得远,才能看问题看得深刻、准确,才能心胸开阔;需要具有克己忍让精神,有了这种精神便不会为抬高自己而去贬损他人,便不会得理不让人,便能宽以待人,便会赢得信任和支持。
法国大作家雨果说得好:“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领导干部应能心存豁达、宽容大度,以豁达的心态去对待事业、对待同志、对待名利、对待社会、对待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