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是一种美好的状态。社会只有和谐才能进步,才会发展。班子只有和谐才能团结坚强,才会有战斗力。
和谐的班子,主要是指目标同向、责任分担、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充满活力、运行有序。
实现和谐的班子,关键在于班子成员自身心态能和谐、与人处事能和谐,以及能正确认识权力和使用权力。
个体心理与行为是群体心理与行为和组织心理与行为的细胞和基础。因此,个体心理对他所在的组织的心理有着较大的影响。要使领导班子心理达到最优状态,实现班子的和谐,首先是班子成员自身心态能和谐、与人处事能和谐。要做到心态和谐,就需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自觉减少对外界环境的抱怨,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失败,少些浮躁,少些牢骚,遇事不患得患失,不斤斤计较,真正拥有了开阔的心胸和坦然的心境,心态就能逐渐达到和谐。而实现自我和谐,就要求具有和谐处事、合理处事的本领,把握与人交往的分寸,使自己成为一个使自己快乐也使他人快乐的人,以自己的光和热辐射他人,温暖他人,从而使自己生活和工作在一个和睦、和善的环境中。作为班子成员要积极促进班子和谐,还必须自觉地增强集体意识,集体意识的培养与形成对于巩固集体组织发挥集体力量,促进个性心理的健康成长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应共同建立和谐的感情氛围,班子成员之间感情融洽,必然会出现心情舒畅、关系和谐的局面,在这种氛围下开展工作,较易形成一致的意见,大家都能同心协力,因而会取得事半功倍的领导效果;应充分运用心理互补规律,努力做到韧忍结合、情理交融、争谦相济。所谓韧忍结合,是说对于重大的原则性问题,要有敢于坚持的意志和品质,要有百折不挠的韧性,不能随波逐流,不能半途而废;另一方面,对他人的不同意见要能容纳,不能固执己见。所谓情理交融,是指要让理智把握感情,让感情服从理智,使心理保持平衡。所谓争谦相济,是说提倡竞争,但并不排斥成员间应有的谦逊态度,对人态度谦恭,在荣誉面前彼此谦让,会增进友情,这同样有助于实现领导集团的心理优化、班子的和谐。
与此同时,要实现领导班子的和谐,领导班子的每一位成员特别是一把手,应认真解决对权力的正确认识和使用问题。不可否认,实际工作中,领导班子成员之间之所以会产生矛盾冲突,尤其是党政两个一把手之间存在不和谐,与权力观不正确、权力使用不当是很有关联的。每个班子成员都应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把权力当做一种责任、一种服务,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认真严肃地处理好权与责、公与私、权与法、上与下、说与做、亲与疏、仆与主、勇与怯的关系。而在领导班子内部,各个成员能否正确认识和使用权力,关键又在于一把手能否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而一把手要正确对待权力,一方面靠自律,另一方面还要靠他律,只有双管齐下,才有可能取得明显成效。一般而言,一把手谦虚谨慎、态度谦和之日,就是领导班子实现和谐、和睦、和顺之时。
构建和谐领导班子,任重道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做的事情当然很多,但以上谈及的两点,的确值得重视。
§§第七章 领导者的心理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