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始终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不可否认目前有的干部对能下仍然存在着种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一是“下不得心理”。现在社会上有许多人,包括降职、免职干部本人,普遍存在“干部下调不是犯了错误,就是不称职”的认识误区。二是自负心理。有的干部能力一般,政绩也平平,群众反应很大,但往往缺乏自知之明。三是埋怨心理。有的领导干部被降、免职以后,不是加强反思、吸取教训,而是埋三怨四,疑神疑鬼。四是偏执心理。有的顽固地坚持己见,听不进组织意见。五是补偿心理。有的领导干部一旦组织安排其退职、卸任,总是向组织讲条件、讲价钱,讨价还价,甚至提出给予其适当的“补偿”。六是应付心理。有的被降、免职干部或不少到龄正常退线退职的领导干部,失去了其应有的进取心和工作的积极性,工作中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连钟都不撞。七是刁难心理。一些自称“资深”的领导干部总认为新领导德性、修养、能力、水平都不如自己,故意与新领导作对,刁难、妨碍其工作。八是堕落心理。一些领导干部被组织降职、免职甚至撤职以后,变得自暴自弃,“破罐破摔”,进而误入歧途,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
导致以上心理障碍,原因是多方面的,主客观均有。领导者应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努力为干部能上能下消除心理和外部障碍,以促进干部队伍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的形成。一是应当不断加大各级干部特别是有思想障碍的干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权力观、地位观、荣辱观的教育引导力度,通过经常性教育与集中培训相结合,普遍性教育与针对性教育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统一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等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积极引导广大干部尤其是党员干部破除“上荣下辱”的旧思想,树立干部的“升、降、去、留”都是事业需要的观念,真正确立“能上能下”的思想。二是应当不断拓宽选人用人渠道,积极推行职务任期制、领导职务试用制,完善考察、考核制度和领导干部辞职制度,在机制、体制上下功夫。三是严格选拔标准、程序以及切实纠正用人方面的不正之风。应当坚持德才兼备、重政绩、重群众公认的原则,坚持“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不搞平衡,不讲情面,不迁就照顾,对那些事业心、责任心和上进心以及领导能力、管理水平和各方面素质均较差的领导干部,要及时果断地予以调整,不可姑息迁就。与此同时,需要严肃纪律,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应严加查处,决不能心慈手软。
§§第五章 领导激励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