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个性”就是指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总和,它是在个人自然素质的基础上,由于社会的影响并通过人的活动而形成的。“个性”是一种独立的品格。从社会意义和作用来分析,人的个性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是积极性和消极性的统一。物有棱角而露锋芒,人有个性而显风骨。按理说,作为一名现代领导者对有个性的干部应当亲之、近之、善待之。但事实上,有些干部因为“个性比较强”,虽多有才华却易折戟沉沙,而个别比较平庸者因其“完美无瑕”往往被重用。
那么,领导干部应当如何看待部属的个性、用好那些有个性的干部呢?
一是要正确认识和看待干部的个性。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其实世上每个人都是各具特色的。所以,领导干部不能以自己的脾气、喜好去“套”用部属,求得千人一面。对有个性的部属不应求全责备,应善于用其所长。
二是要有博大的胸怀,能够容忍有个性的干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干部的个性也是财富,因为有个性才会更有创造性。当然,至于那些与党性原则和组织纪律相违背的“个性”,理当毫不留情地帮助其予以除掉。领导者要有用才之心、识才之举、容才之量,尤其要听得进逆耳之言,容得下有个性的干部。
三是要竭力保护干部的好个性。要创造一个适宜于干部个性发展和发挥才智的环境,应努力做到允许有个性又有才能的干部讲错话、犯错误甚至冒犯领导。对有个性的干部要正确评价,注意保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要鼓励支持,注意保护其事业心和积极性;要严格要求,增强其自觉性和自制力。
四是要精心引导好有个性的干部。重视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理想和目标,并为实现这个目标锻炼能力、提高素质、不懈奋斗;引导其加强个性修养,提高待人处事的艺术;引导其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尽善自身。
五是要善于使用好有个性的干部。大凡“人才”,或多或少都有些缺陷。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关键在于避其短而扬其长,也就是说要努力做到合理使用。要尽量减少其所在群体个性与其相似的人员数量,尽可能地降低发生冲突的概率,以便人们集中精力搞好工作;要努力做到予其所好,使其乐在其中,专心专意干自己的事;要恰当安排其职位、岗位,有的适宜搞管理,就不要让其去搞业务;有的适宜搞学术研究,就不要勉强其担任行政领导职务。
六是应当加强对个性强的干部的监督和教育。干部个性太强,工作中出问题的可能性往往就比较大,一个人要在短期内改变自己的个性并不容易,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和干部管理部门对其多一份爱心、多一点耐心、多一些关注,千方百计帮助其减少和化解工作中的失误。应及时提醒,常敲警钟;应及时帮助化解各种矛盾,使其学会面对和处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应及时督促其总结经验教训,使其不断提高自身个性修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