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69300000022

第22章 化学大发明(10)

1909年,卢瑟福安排他的助手盖格(H.Geiger)和一位尚未取得学士学位的年轻大学生马斯登(E.Marsden)进行α粒子冲击金箔的实验。

盖格和马斯登观察到,通过金箔的α粒子大部分未受影响,没有发生偏离,或者偏离不到1°这样很小的角度。但是有个别α粒子偏离大到90°,甚至有的竟然被反弹回来。

这个发现使卢瑟福大为吃惊。如果他的老师汤姆生提出的电子均匀散布在正电荷中的原子模型是正确的,那么,按理金箔的原子里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使高速而笨重的α粒子发生较大的偏折,更不用说被反弹回来。卢瑟福曾回忆道:“它是如此令人难以置信,正好像你用15英寸的枪射击一张薄纸,而枪弹居然会被反弹回来把你打中一样。”

卢瑟福进行了推测和计算。α粒子一定是碰到原子中带正电的东西才被弹回来的,而且这个带正电的东西一定是重而坚实的,否则就不会使一些α粒子偏离很大的角度。它一定又是很小的,比原子小得多,不容易被α粒子碰到,否则绝大多数的α粒子就会和这个东西碰撞,大部分α粒子偏离的角度就会很大。卢瑟福把这个带正电的、质量和整个原子差不多但比原子体积小得多的东西叫做原子核。

1912年春天卢瑟福提出了带核的原子模型,认为原子是由中心带正电的、体积很小的但几乎集中了原子全部质量的核和在核周围不断运动着的电子所构成,就像行星围绕太阳旋转构成的太阳系一样。

但是,根据1900年前物理学公认的理论,电子绕原子核运转会不断地以电磁波(光)的形式发射出能量。由于不断发射能量,电子将沿着一条螺旋线状轨道向原子接近,最后会落到原子核上,导致整个原子将毁灭。

1900年物理学中出现了一个新的理论,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M.Planck,1858~1947)提出量子论。按照这个论说,能量的吸收和辐射是不连续的,而是一小份一小份地进行的,这一小份的能量叫做一个量子。这就把光源发光比作机关枪发射子弹那样,是一个一个光的小子弹,这个小子弹就是光量子。

丹麦物理学家玻尔(N.Bohr,1885~1962)在1913年引用这个量子论修改了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模型,提出下列假说:

(1)在原子中,电子不能沿着任意的轨道绕原子核运转,而只能沿一定的轨道运转,这时它完全不发射能量。这些轨道叫做稳定轨道。

(2)当电子从离核较远的轨道跳到离核较近的轨道时,原子放出能量,以电磁波(光)的形式发射出来,能量的大小决定于电子在跳动前后所处的两个轨道的半径。

玻尔的原子模型为化学家解释分子结构和化合过程提供了依据,但是物理学家们不满意,它不能解释原子所表现的一些物理现象。

1925年德国青年物理学家海森伯(W.Heisenberg,1901~1976)指出,不可能指定一个电子某一时刻在空间所占的位置或追寻它在轨道上的行踪,因而无权假设玻尔的行星式轨道的确是存在的。海森伯导出的数学方程式表明,不可能设计出一种实验方法,既能同时准确地测量粒子的位置,又能同样准确地测量粒子的动量。

同时法国青年物理学家德布罗伊(L.de Broglie,1892~?)提出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这是一个大胆的设想。在物理学中从17世纪后半叶开始就争论着:光是波还是粒子?到20世纪初,1905年人们开始认识到光有波粒二象性,现在电子也被认为具有波粒二象性了。

1926年,德国物理学家薛定谔(E.Schrdinger,1887~1961)应用一种波动方程的数学形式描述了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按照这个方程的解,得到的也不是电子的精确位置,只是在某一特定空间体积内找到电子的几率的三维图像。

几率是数学中的一个概念,又称或然率或概率。在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中,某一类事件在相同的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这类事件称为随机(会)事件。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是不同的,几率就是用来表示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一个量。例如,在一个口袋里装两个黑球、一个白球和一个红球,这4个球的大小、形状和重量完全一样,在从袋中取任一个球时,取得白球的几率为1/4,取得红球的几率也是1/4,而取得黑球的几率则为1/2。

这个三维图像说明电子并不处在任何一确定的轨道上运动,而是在原子核外一定范围内高速运动。在一定的时间里,一给定电子在有的地方出现的几率较大,在有些地方则较小。如果把一个电子在原子核外各个瞬间出现的位置用照相机拍摄下来,再把多次拍摄的照片重叠在一起来看,在原子核外就像笼罩着一团电子云。这就是现今的原子结构的电子云概念。

在电子云中,有一个几率达到最大的区域,就是电子密度最大的区域。用一条线把可能找到电子几率最大的区域包围起来,就具有一定的三维形状。不同的线代表不同的电子能级,也就是我们化学课本中所说的电子层。

在电子、原子核和β粒子发现后,居里夫人曾提出原子核是由电子和正电荷构成的假设,电子部分抵消了正电荷,说明了原子核带正电。但是带有正电荷的粒子是什么粒子,还需要寻找它。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马斯登去参军,卢瑟福去研究探测潜水艇的仪器。直到战后,1919年卢瑟福和他的助手们重又回到实验室。当他们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时,发现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同时有一种带正电荷的粒子分裂出来,电荷量与电子相等,但电性相反,质量为电子的1 836倍,和氢原子的质量相等,卢瑟福称它为质子。于是,原子核中带正电荷的粒子被找到了。同时一种元素的原子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实现了炼金术士们的幻想。

质子被发现后,科学家们又发现原子核并非完全由质子组成,因为几乎所有元素原子核的质子质量大体上只有原子核质量的一半或更少一些。例如,氦原子核(α粒子)具有两倍质子的电荷,却是四倍质子的质量。看来原子核内还有不带电荷的粒子,这种粒子很像放在船底的压舱物,它的质量和质子相等。

20世纪30年代初,德国和法国的科学家们用α粒子冲击金属铍Be,发现跑出一种穿透力比γ射线还强的射线。1932年初,在卢瑟福实验室里工作的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J.Chadwick,1891~1974)研究了这种射线,确定它不是γ射线,而是由不带电的质量为1的粒子组成,就把这种粒子叫中子。他测定了中子的质量,确定1个中子是由1个质子和1个电子紧密结合在一起而构成的。

中子被发现后,科学家们纷纷提出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很快就获得普遍承认。按照这个理论,各种元素原子的原子核由Z个质子和(A-Z)个中子组成。这里的A表示质子和中子数目的总和,称为质量数。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就等于核电荷数,也就是后来确定的元素的原子序数。

根据实验测定的结果,说明原子核内中子和质子的数目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在较轻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和质子数大致相等。当原子序数增加时,稳定的核内中子数就比质子数逐渐增多。在较重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之比大约是16∶1。一元素原子核中含有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称为此元素的质量数。它表示着一种元素原子质量的大小,电子的质量很小,就略而不计了。

1913年卢瑟福还同英国化学家索迪发现,同一种元素的原子核中质子数相等,但中子数不等,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但质量数不等,把它们称为同一元素的同位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占同一位置。现在已经明确,除少数元素外,大多数元素都有同位素。例如,氧元素有3种同位素:氧-16、氧-17、氧-18,它们的原子核中都有8个质子,但是分别有8个、9个、10个中子,因此它们的质量不同,而化学性质是一样的。

由于原子是电中性的,因此任何元素原子内的电子数必定和质子数相等。

当原子核内中子数过多,在一定条件下,一个中子会转变成一个质子,同时放出一个电子。

因此,电子并不存在原子核内,只是在中子转变成质子时才释放出来。这也就是放射性物质放射出电子——β粒子的原因。

放射性元素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变成质子的同时放出电子后,多了一个质子,核电荷数就增加了。或者放出α粒子后,核电荷数就减少。核电荷数的多少是一种元素的特征,核电荷数增加或减少意味着一种元素转变成另一种元素了。这是天然元素的转变,也是卢瑟福和索迪发现的,称为元素的蜕变,就像蛇和蝉脱皮蜕化一样,通常又称为元素的衰变,就像人的衰老变化一样。一种放射性元素的原子由于核的衰变而减少到原来数目的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为半衰期,用它作为原子核稳定性的量度标准。例如铀-238经一系列衰变后最终变成铅-206,半衰期是45亿年。但有些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只有几秒。

由于上述诸多化学家和物理学家的深入研究,从而揭开了原子内部结构的秘密。他们对科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卢瑟福和索迪分别获得1908年和1921年诺贝尔化学奖。普朗克获得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玻尔获得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海森伯获得193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薛定谔获得193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查德威克获得193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合成橡胶的发明和发展

天然橡胶的原产地在中南美洲。橡胶传入欧洲,是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始的。那时橡胶的进口量还很少,人们几乎不知道它的用途。

1823年,由于橡胶雨衣问世,橡胶的需求量才开始增加。而其缺点——低温易变硬、高温易发黏的弊病也被科学家和制造商们所关注。后来,美国发明家古德伊尔把天然橡胶与硫磺的混合物加热,因而得到了与天然橡胶性质完全不同的东西——橡胶加硫磺,使橡胶变成易于成形、富于弹性的有用材料,为后来合成橡胶的发明打下了基础。

随着19世纪末交通运输事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橡胶的需求量更是大大增加了,橡胶一下子变得身价百倍,成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战略资源。但是由于天然橡胶只产于部分亚热带地区,产量有限,而大部分需求橡胶的工业化国家受环境的限制并不能大批种植橡胶。这种供求关系的矛盾以及对天然橡胶的分析研究更加坚定了科学家研制合成橡胶的决心。

德国首先于1912年采用与橡胶单体异戊二烯结构相近的二甲基于二烯为单体合成了甲基橡胶。但是,甲基橡胶成本较高,耐压性能却较差。所以当德国和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研制成功丁钠橡胶后,立即开始了这一新型橡胶的大规模生产,并关闭了所有的甲基橡胶的生产工厂。新型的丁钠橡胶则是由酒精蒸汽通过催化剂变成了丁二烯单体再聚合而成。但是酒精的成本仍然比较高。不久科学家又研究出以乙炔代替酒精生产丁二烯的工艺技术。后来人们发现石油、天然气中的丁烷、丁烯都可制得丁二烯。由此,丁二烯便逐渐成为制造合成橡胶的主要单体,现在凡是带有“丁”字的合成橡胶中都含有它。

然而,丁钠橡胶的性能还是远不如天然橡胶。各国科学家为此大力开展了对丁钠橡胶的改良试验。由丁二烯与苯乙烯共聚得到的性能接近天然橡胶的丁苯橡胶的研制成功就是其中重要的成果,并于1937年在德国开始正式投入生产。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因橡胶供应紧张,也在大力发展合成橡胶的研制工作。早在1931年,杜邦公司的化学家卡罗瑟斯就研制成功了以氯丁二烯为单体的氯丁橡胶。这种合成橡胶具有天然橡胶所不具备的优点,如耐腐蚀、耐老化、不易燃,特别不易溶于汽油等有机溶剂,在军事装备应用上具有极高的价值。1943年科学家们又研制出在耐热、耐老化、电绝缘性能上较天然橡胶更优的丁基橡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工业发达国家都在积极进行合成橡胶的研究和生产,世界产量上升得很快。同时由于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原料来源的继续扩大,新的合成品种迅速增加,像顺丁橡胶、异戊橡胶、乙丙橡胶都是公认的性能优异的新品种。

除上述几种通用的合成橡胶外,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些具有特殊性能的合成橡胶也研制出来了。如产量较大的丁腈橡胶可在-40℃到135℃的温度范围内较长时间使用,耐腐蚀性能也很好;硅橡胶、氟橡胶既能在-50℃以下保持不变性,又可耐热高达250℃以上,常被用于制造火箭、导弹、飞机的零部件。目前,这类特种橡胶的研制已达200多种,各自在新的技术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同类推荐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山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山

    本书系统介绍了山的概念、形成、分布、特征等,并详细说明了山和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让广大青少年从中了解世界各国的大好河山。
  • 安徒生童话

    安徒生童话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丹麦作家,诗人,因其童话作品而世界闻名。他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小锡兵》、《冰雪女王》、《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和《红鞋》等。安徒生生前曾得到皇家的致敬,并被高度赞扬为给全欧洲的一代孩子带来了欢乐。他的作品已经被译为150多种语言,成千上万册童话书在全球陆续发行出版。
  • 动物世界2

    动物世界2

    大千世界,精彩纷呈。面对五彩缤纷的动物世界,孩子们睁大了惊奇的双眼。鸟儿为什么会飞?大象的鼻子为什么那么厉害?鱼怎么会放电?数亿年前,动植物的出现叩响了沉默。也许,它们有的只是一个细胞,渺小得似乎可以忽视,但它们却宣告了一个不平凡的开始——地球上从此有了生命。经过几亿年的进化繁衍,地球上变得日益充盈。从浩瀚的海洋到广阔的天空,从葱翠的平原到荒芜的沙漠,从赤日炎炎的非洲内陆到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到处都有动物的踪迹。它们或披着鳞带着甲,或裹着厚厚的皮毛,共同演绎着这个世界的五光十色和盎然生机。
  • 冰川全景大图解

    冰川全景大图解

    本书介绍了世界上最长的冰川、世界上最大的冰川、高山上的公园、冰川活化石、中国最东部的冰川、世界三大冰川之一、世界最高的大江之源、最高的天然滑雪场、冰与火之地、阿尔卑斯山的心脏、赤道线上的壮丽冰川等内容。
  • 兽王·恶魔之土

    兽王·恶魔之土

    倒霉的墨菲特因为被困在虫巢中,只能向兰虎立下誓言,以获得兰虎的救援。当他恢复健康后,为履行誓言而带着兰虎前往一颗充满恶魔的巨大星球,寻找传说中的生生之土。生生之土又名恶魔之土,诅咒之土。这种土壤一小点就蕴含着大量纯粹的土系能量,是炼制守护碑的绝佳材料,因此兰虎毫不犹豫地与墨菲特一起穿越空间,来到了这个主人是恶魔的星球……这颗星球到处是火焰、高温和熔浆,这里的生物大多性格凶悍,战争对它们而言就像是家常便饭一样,随时发生。穿越空间来到这里的兰虎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伪装成恶魔,加入了一个恶魔首领的军队……
热门推荐
  • 我的眼睛能扫二维码

    我的眼睛能扫二维码

    当眼睛中的一切都能够变成二维码并扫描时,陈宇知道,他的命运开始改变了。“美女,别误会,我只是想要扫一扫你身上的那个二维码罢了!”
  • 八旗军

    八旗军

    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当朝君主昏庸无道,民间豪杰并起,战乱不断,正需要一位明君统一天下,结束战乱。
  • 倾世琼王妃

    倾世琼王妃

    她机智聪明,美若惊鸿。他腹黑冷面,绝代风华。一份婚约,一纸交易。她缠他,是宿命的纠葛。他追她,是一世的情缘。他不屑于那些男女情爱,男人应傲视天下,岂能只知沉醉于温柔乡,可是,当他遇到她,是否还能拥有当初那份气魄!
  • 解殃人

    解殃人

    解殃人,是一种很神秘的职业,人死七天之后会出现殃气,而这就需要我们解殃人去解决,不过久而久之,解殃人也不再是单纯的解殃人……
  • 千机百解——玲珑天心

    千机百解——玲珑天心

    他降世的那一刻起,便陷入了无尽的[迷]中,一次次破解,却又一次次无奈,记忆的逝去,法则的违逆,天地的苍凉,是背叛,是无奈,抑或是守护一一他轻合星眸,抚着玲珑心,白袂飘离间,千机百解,回首,路已恍然。看少年锁窍心、解千机,逆天命,梦境终破。
  • 从辉煌到平淡

    从辉煌到平淡

    《从辉煌到平淡》。实实在在。写数学家,就是数学家的成就。写记者,就是记者的嘴脸。而且,在一定范围内的坐标上能找到。行文朴实,节奏稳定,不时有文采飞来扬去养人眼目,不时有趣味横生愉悦身心。能够高山仰止脖子还不疼地认识这么多大师,可资证此书写作功力。
  • 轻松管出好课堂

    轻松管出好课堂

    本书分为三篇,由近70篇文章组成,结合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对美国教育的各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点评。
  • 魔血剑

    魔血剑

    风雨际会,十二派逐鹿中原;群雄争霸,怎奈何儿女情长;侠骨柔情,英雄末路。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江湖。越剑、青平、鬼斩,权利与力量的象征,一山、四派、七宫,在这个大陆相互制衡,但为了追求更高领域的力量,一场阴谋正在悄无声息的策划并准备上演着。。。。。。。本书的修真境界分为:荒古、神、天、地、玄、黄、灵,每阶分为九重,锻造术分为:神、天、地、玄。每阶三重
  • 青山依旧:此情可待成追忆

    青山依旧:此情可待成追忆

    乱世中,生生死死,富贵荣华,全由天命。一朝功成,登高台,万民臣服。一夜失败,走末路,无人同行。君臣,恋人,情与情,不由己,青山依旧,生死随天,此情可待成追忆。此篇为短篇集,每一话是一个独立的故事,故事之间并无太大的联系。故事的时代,或架空,或历史,悲剧为多。
  • 搁浅那些爱

    搁浅那些爱

    是否青涩的青春遇见你只在路途,却不知你即将远走,又或许,太过于年少的爱情我们都走在成长的旅途中,盲目的寻找不打方向,跌跌撞撞的奔走远方,一场相遇已是缘尽如烟光落下的薄凉,一场绚丽的开放已是开至尽头的荼糜。千金小姐童颜,是大家口中的优等生,老师的骄傲学生。而在自己父亲永远走不出大牢,母亲出轨,又发现自己是个狐狸精的女儿时,她是否能搁浅那些爱,在苦涩的青春里开出一场灿烂的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