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69300000015

第15章 化学大发明(3)

CO2+2Mg点燃2MgO+C二氧化碳在我们生活中常常碰到,汽水里有它,啤酒里有它。这是把二氧化碳加压压进汽水和啤酒中的。它在工业中是生产纯碱(碳酸钠)、尿素、治感冒药阿司匹林等的原料。

二氧化碳在加压和降低温度时会变成无色透明的液体,甚至变成白色的固体。将温度降至31.1℃以下,压强加大到60.6×105Pa以上,二氧化碳就会变成液态,再降温,液态就变成固态了。

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州,有一次几位地质勘探队员去勘探油矿。他们用钻探机往地下打孔,钻到很深很深的地方,突然喷出一大堆白色“雪花”。好奇的地质队员用手摸一摸,捏一捏,手指上立刻生出了水泡,甚至变黑。这个“雪花”就是固体二氧化碳。它在地层下受到强大的压强,喷出时压强突降,急剧吸热,使周围的温度下降,这样二氧化碳就由气态变成了固态。固态的二氧化碳通常在1.01×105Pa的压强下,在-78.5℃时升华,直接由固态变成气态,什么也没有留下,一点水也没有,所以把它叫做“干冰”。

把一块干冰紧紧握在手中并不感觉冷,是由于它升华产生的二氧化碳在干冰和手掌之间形成了一个隔离层,隔绝了热的传导。但是,如果用手捏一块干冰,将使皮肤冻伤,出现水泡或黑斑。

在实验室里,可仿照地下喷出“雪花”的情况制取干冰。在盛有液态二氧化碳钢筒的出口处系上一个纸圆筒,外面再套上一个布袋。打开活塞后,纸筒里就会充满雪花状的固态二氧化碳了。雪花状的固体再经压缩就成块状。

干冰可用于冷冻和保藏食品。它比普通的冰具有的优越性是明显的,温度可以降得更低,一点水也不会留下。

1945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一位青年技术人员谢弗(V.J.Schaefer)首先创造利用干冰人工降雨。用飞机把干冰从高空上撒出来后,空气里的水蒸气便凝结成微小的冰晶。微小的冰晶会聚集成较大的雪花,下沉后遇到地面热空气而熔化,落到地面就成为雨。1947年首先在干旱的澳大利亚地区试验成功,随后推广到世界各地。

干冰也可以用在开山筑路和采矿的爆破中。把干冰放在爆炸物的上面,它受到爆炸热的作用,瞬息变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扩大了爆炸的有效面积。

干冰不仅能保藏食品,呼风造雨,开采矿山,而且还是舞台和影幕上的置景“人员”。利用它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布置出一幕白云的仙境,让“仙女”们从云层中走到人间。这是在隐蔽处放置一些干冰,浇上热水,或是送来一股蒸气。水蒸气迅速被冷凝,变成细小的水滴分散在气化了的二氧化碳中,就形成了雾,形似云。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让太阳的热辐射自由地射到地球上,但却强烈地阻止了地球的反射。这是因为被反射的阳光波长改变了,变成了红外线。这些红外线辐射不能透过二氧化碳气层。故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于地球来说,像是温室的玻璃罩,能形成温室效应。因此,二氧化碳对于地球起着保暖作用。有人计算,如果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完全消失了,那么地球表面的温度将要比现在降低21℃;相反地,如果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加倍后,平均温度要上升4℃。

于是,一些科学家们提出了这样的论说: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大约增加了1/10,其中一半左右是40年代以后增加的。目前,每年由工厂、汽车、飞机等排放的二氧化碳约120亿吨。因此工业愈发展,被烧掉的煤和汽油愈多,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就愈大。这将使地球表面的温度愈来愈高。这样,几十年后,地球将要热到使覆盖南、北两极的冰层熔化,使海洋水位升高,造成世界性的洪水泛滥,使人类重新回到洪荒时代。另一些科学家们认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每年确实在增加,但是气候一变暖,海水便会吸收大气的热量,使海水蒸发,于是云就增加。低空的云只要增加0.6%(质量分数),平均气温就要下降0.5℃。还有一些科学家说,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对农作物有利,生长较快,结的果实较多,从而使二氧化碳减少。众说纷纭,这引起了联合国专家们的注意。1989年11月在南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召开的联合国第四次气候变化会议上,会议决议要求工业化国家在2008~2012年,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到1990年的水平。

二氧化碳不仅大量而广泛地存在地球的大气、水中和地下,更存在于宇宙,特别是在金星的大气中。

金星是一颗最接近地球的、太阳系星的行星。每当夕阳西下、天色渐昏的时候,我们常常在西方的天空看到一颗光华夺目的明星,那就是它。或是在黎明的时刻,在东方看到一颗最后隐没在和煦阳光里的明星,也是它。因此,它又被叫做昏星、晨星、长庚星或启明星。

早在1761年5月26日,金星发生了凌日现象。金星恰好走到太阳和地球的中间,从地球上看,金星恰好通过太阳的圆面,当时俄罗斯科学家罗蒙诺索夫观察到这个现象,并把它记录了下来。他发现当金星经过太阳圆面,从一边走到另一边时,在接触到的地方出现一个气泡,他断定金星周围有很厚的一层空气。苏联飞船“金星”7号在金星上着陆后,测量了金星大气的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碳,占93%~97%(体积分数),其次是氮气,占2%~3%(体积分数)。

美国宇宙飞船阿波罗15号用仪器探知,有二氧化碳从月球内部释出。

化学元素概念的产生和发展

关于元素的学说,即把元素看成构成自然界中一切实在物体的最简单的组成部分的学说,早在远古就已经产生了。

不过,在古代把元素看作是物质的一种具体形式的这种近代观念并不存在。无论在我国古代的哲学中还是在印度或西方的古代哲学中,都把元素看作是抽象的、原始精神的一种表现形式,或是物质所具有的基本性质。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

大约在公元前900年前后,我国西周时代的《易经》中有这样几句话:“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是一个以“太极”为中心的世界创造说。

到公元前403~公元前221年,我国战国时代又出现一些万物本源的论说,如《老子道德经》中写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如《管子·水地》中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

我国的五行学说是具有实物意义的,但有时又表现为基本性质。我国的五行学说最早出现在战国末年的《尚书》中,原文是:“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译成今天的语言是:“五行:一是水,二是火,三是木,四是金,五是土。水的性质润物而向下,火的性质燃烧而向上。木的性质可曲可直,金的性质可以熔铸改造,土的性质可以耕种收获。”在稍后的《国语》中,五行较明显地表示了万物原始的概念。原文是:“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译文是:“和谐才是创造事物的原则,同一是不能连续不断永远长有的。把许多不同的东西结合在一起而使它们得到平衡,这叫做和谐,所以能够使物质丰盛而成长起来。如果以相同的东西加合在一起,便会被抛弃了。所以,过去的帝王用土和金、木、水、火相互结合造成万物。”

在古印度哲学家的思想中也有和我国五行相似的所谓五大。这就是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学者卡皮拉(Kapila)提出来的地、水、火、风、空气。

西方自然哲学来自希腊。被尊为希腊七贤之一的唯物哲学家塔莱斯(Thales,约公元前624~公元前547)认为水是万物之母。希腊最早的思想家阿那克西米尼(Anaximenes,公元前585~公元前525)认为组成万物的是气。被称为辩证法奠基人之一的赫拉克利特(Heraclitos,公元前535~公元前475)认为万物由火而生。古希腊的自然科学家、医生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公元前490~公元前430)综合了以前的哲学家们的见解,在他们所指的水、气和火之外,又加上土,称为四元素。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公元前322)综合了但也歪曲了这些朴素的唯物主义的看法,提出“原性学说”。他认为自然界中是由4种相互对立的“基本性质”——热和冷、干和湿组成的。它们的不同组合,构成了火(热和干)、气(热和湿)、水(冷和湿)、土(冷和干)4种元素。“基本性质”可以从原始物质中取出或放进,从而引起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这样,宇宙的本源、世界的基础便不是物质实体,而且可以离开实物而独立存在的“性质”了,这就导向唯心主义了。

13~14世纪,西方的炼金术士们对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元素又作了补充,增加了3种元素:水银、硫磺和盐。这就是炼金术士们所称的三本原。但是,他们所说的水银、硫磺、盐只是表现着物质的性质:水银——金属性质的体现物,硫磺——可燃性和非金属性质的体现物,盐——溶解性的体现物。

到16世纪,瑞士医生帕拉塞尔士(Paracelsus,1493~1541)把炼金术士们的三本原应用到他的医学中。他提出物质是由3种元素——盐(肉体)、水银(灵魂)和硫磺(精神)按不同比例组成的,疾病产生的原因是有机体中缺少了上述3种元素之一。为了医病,就要在人体中注入所缺少的元素。

无论是古代的自然哲学家还是炼金术士们,或是古代的医药学家们,他们对元素的理解都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或者是臆测的方式解决的。只是到了17世纪中叶,由于科学实验的兴起,积累了一些物质变化的实验资料,才初步从化学分析的结果去解决关于元素的概念。

1661年英国科学家玻意耳对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和炼金术士们的三本原表示怀疑,出版了一本《怀疑派的化学家》小册子。书中写道:“现在我把元素理解为那些原始的和简单的或者完全未混合的物质。这些物质不是由其他物质所构成,也不是相互形成的,而是直接构成物体的组成成分,而它们进入物体后最终也会分解。”这样,元素的概念就表现为组成物体的原始的和简单的物质。

拉瓦锡在肯定和说明究竟哪些物质是原始的和简单的时候,强调实验是十分重要的。他把那些无法再分解的物质称为简单物质,也就是元素。

此后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元素被认为是用化学方法不能再分的简单物质。这就把元素和单质两个概念混淆或等同起来了。

而且,在后来的一段时期里,由于缺乏精确的实验材料,究竟哪些物质应当归属于化学元素,或者说究竟哪些物质是不能再分的简单物质,这个问题也未能获得解决。

拉瓦锡在1789年发表的《化学基础论说》一书中列出了他制作的化学元素表,一共列举了33种化学元素,分为4类:

Ⅰ.属于气态的简单物质,可以认为是元素:光、热、氧气、氮气、氢气。

Ⅱ.能氧化和成酸的简单非金属物质:硫、磷、碳、盐酸基、氢氟酸基、硼酸基。

Ⅲ.能氧化和成盐的简单金属物质:锑、砷、银、铋、钴、铜、锡、铁、锰、汞、钼、金、铂、铅、钨、锌。

Ⅳ.能成盐的简单土质:石灰、苦土、重土、矾土、硅土。

从这个化学元素表可以看出,拉瓦锡不仅把一些非单质列为元素,而且把光和热也当作元素了。

拉瓦锡所以把盐酸基、氢氟酸基以及硼酸基列为元素,是根据他自己创立的学说——一切酸中皆含有氧。盐酸,他认为是盐酸基和氧的化合物,也就是说,是一种简单物质和氧的化合物,因此盐酸基就被他认为是一种化学元素了。氢氟酸基和硼酸基也是如此。他之所以在“简单非金属物质”前加上“能氧化和成酸的”的道理也在于此。在他认为,既然能氧化,当然能成酸。

至于拉瓦锡元素表中的“土质”,在19世纪以前,它们被当时的化学研究者们认为是元素,是不能再分的简单物质。“土质”在当时表示具有这样一些共同性质的简单物质,如具有碱性,加热时不易熔化,也不发生化学变化,几乎不溶解于水,与酸相遇不产生气泡。这样,石灰(氧化钙)就是一种土质,重土——氧化钡,苦土——氧化镁,硅土——氧化硅,矾土——氧化铝。在今天它们是属于碱土族元素或土族元素的氧化物。这个“土”字也就由此而来。

19世纪初,道尔顿创立了化学中的原子学说,并着手测定原子量,化学元素的概念开始和物质组成的原子量联系起来,使每一种元素成为具有一定(质)量的同类原子。

1841年,贝齐里乌斯根据已经发现的一些元素,如硫、磷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的事实,硫有菱形硫、单斜硫,磷有白磷和红磷,创立了同(元)素异形体的概念,即相同的元素能形成不同的单质。这就表明元素和单质的概念是有区别的,不相同的。

19世纪后半叶,在门捷列夫建立化学元素周期系的时间里,明确指出元素的基本属性是原子量。他认为元素之间的差别集中表现在不同的原子量上。他提出应当区分单质和元素两个不同概念,指出在红色氧化汞(HgO)中并不存在金属汞和气体氧,只是元素汞和元素氧,它们以单质存在时才表现为金属和气体。

不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19世纪末,电子、X射线和放射性相继被发现,导致科学家们对原子的结构进行了研究。1913年英国化学家索迪(F.Soddy,1877~1956)提出同位素的概念。同位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而原子量不同的同一元素的异体,它们位于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方格位置上。

其后,英国物理学家阿斯顿在1921年证明大多数化学元素都有不同的同位素。元素的原子量是同位素质量按同位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质量分数求得的平均值。

在这同一时期里英国物理学家莫塞莱(H.G.J.Moseley,1887~1915)在1913年系统地研究了由各种元素制成的阴极所得的X射线的波长,指出元素的特征是这个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也就是后来确定的原子序数。

这样,如果把同位素看作是几种不同的单独的元素,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因为决定元素的原子的特征不是原子量,而是它的核电荷数。

1923年,国际原子量委员会作出决定:化学元素是根据原子核电荷的多少对原子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把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称为一种元素。

当然,直到今天,人们对化学元素的认识过程也没有完结。当前化学中关于分子结构的研究,物理学中关于核粒子的研究等都在深入开展,可以预料它将带来对化学元素的新认识。

化学元素的命名和符号的来源

同类推荐
  • 潘宫的预言4:逃离亡魂岛

    潘宫的预言4:逃离亡魂岛

    斗鱼和小伙伴们来到了古老的象牙冢附近,铺天盖地的森白骸骨令人触目惊心。为了追踪灵戒下落,冒险小分队依然踏进了“从来没有人活着离开”的死亡之岛。无法想象的事件接踵而至:河里暗藏的食人鳄,标有警示的恐怖石碑,以及树洞下神秘的巨型天坑……通往流光公爵城的道路危机重重。失去理智的土著人逼着小伙伴走上天坑索道,真正的地狱大门被徐徐开启……是什么指引着他们迈入死亡之途?亡魂岛上又究竟暗藏着怎样的秘密?接二连三的事件不断挑战着伙伴们的承受极限,是前进还是放弃?面对种种考验,小分队们只有一个选择,拿出勇气,走下去!
  • 外国民间故事

    外国民间故事

    本书系“百年儿童文学名家译作精选”丛书之一种。20世纪的百年之间,世界优秀的民间故事被广泛介绍,成为中国儿童和成人共享的精神食粮。本书从原刊中挖掘并参照诸家汇编的集子,就趣味性、知识性、史料性及收藏价值等方面作了精心的筛选,尤钟情于前半个世纪的名家译作,如郑振铎译日本民间故事《竹公主》、茅盾译北欧民间故事《十二个月》、许地山译孟加拉民间故事《红宝石》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篇章。这些作品情节曲折,语言生动,可以帮助孩子们认识生活,了解世界,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想象力,增添他们的智慧和力量。
  • 巅峰造诣的科学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巅峰造诣的科学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巅峰造诣的科学家(3)》本书分为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本森和基尔霍夫、罗伯特·科赫等部分。
  • 青少年必知的100种生物知识

    青少年必知的100种生物知识

    生命是永恒的话题,从古至今,人们总是孜孜不倦地探索着生命的奥秘,本书所介绍的,正是世界上不分国家、不分肤色、不分男女老少的人们所共同关注的话题。本书不仅系统地介绍了生物知识,同时还讲述了有趣的生命现象,揭示了世界上未解的生物之谜,可谓知识性与趣味性并存。
  • 青少年最喜爱的哲理故事

    青少年最喜爱的哲理故事

    本书精选了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经典哲理故事。一则则充满智慧的故事,饱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可以促使青少年去追求理想,凭借自己的双手拼搏美好的未来,创造属于自己的空间。通过阅读这些哲理故事,青少年读者能够领悟人生真谛,从而踏上正确的人生轨道。
热门推荐
  • 嗜血狂妃:草包王妃要逆天

    嗜血狂妃:草包王妃要逆天

    她是二十一世纪让诸多高层人物听到都闻风丧胆的人,只因她杀人不眨眼且连谁都敢杀。随着她名声越来越大,终是被组织斩草除根。前世她不懂树大招风的道理,让自己死亡,后世呢?后世……当她穿越到一个懦弱的姑娘身上……揍姐姐、打父亲、官宦女儿惹我者死。大闹皇宫太医院、血流成地满目疮痍。不管你们谁惹我,就是死!嚣张跋扈是我的名字,打架惹事是我的特长,身后背景杠杠的!“咳咳……你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某美男。“美人儿~我的衣服呢?”某神经病。“雪楹姐姐抱抱我~”某正太。……且看她嚣张跋扈在异世又不提升实力去……惹事。惹事没关系啊!王爷太子正太公子一个个身后跟着……擦屁股。爽文宠文腹黑文
  • 最后一个赶尸人

    最后一个赶尸人

    很多年前,一支神秘消失在太行山的日军部队,牵引出关于赶尸的秘密。剥皮庙,山神灵,诡异马车,千尸离坟,太行山石嘴沟赶尸世家最后一个老赶尸人,为你讲述那段发生在许多年前的神秘往事。赶尸,真的赶的是尸吗?赶尸背后的真相,令人毛骨悚然,你绝然想象不到......
  • 符纸

    符纸

    初遇时,她不过二八年华,他却早已成为令人闻风丧胆的晋王爷。那年战乱纷飞,哀鸿遍野,她因一场阴谋被迫来到他身边。而他欣然接受了她的存在。他隐忍孤傲,邪魅绝色,处事更是心狠手辣,唯有对她时才会小心翼翼地呵护。她聪慧淡静,本该是万人臣服的、被父皇捧在手里的公主,可是却不惜背负着骂名,毅然留在了他身边。……可是,当一切事实,一切阴谋都浮出水面时,她又该作何选择?是决绝地离开还是隐忍地呆在他身边?
  • 黑白伞下血寂然

    黑白伞下血寂然

    黑白的时间,在米索不达米亚街道上,在索落魅紫的街角上,在月牙泉下,你的倒影,是黑白。那个梦境万籁俱寂,连我们彼此的呼吸都听不见。我站在黑暗的角落,灰色是我的嫁衣。我看着你。你一无所知,迷茫的眼瞳。我睁开眼睛,你已经没有了呼吸。——这是恶魔的誓言。——这是我们两个人的秘密。——嘘。。。安静。。。已陌,已殇,无言,那是一场华丽的谢幕。或许你我已不再时。你已经没有了心跳。在冰凉的地上,你冰凉的身体,冰凉的脸。下雪了,我的心被雪覆盖了一层又一层,在心中的伞下。你看着我,你的黑白双眸中,是我。在夏夜的宁静中,轻吻你的脸,你的呼吸我已听不见。在黑白的世界里,好冷好累,真希望你还在。
  • 宠卿一世:汝为本王妃

    宠卿一世:汝为本王妃

    大离国全国百姓皆知,他们伟大的国君帝征终于要成亲了,新娘是太师府的嫡亲小姐弥不惊。闻此全国上下一片唏嘘,这个皇妃可是出了名的少根筋啊!出嫁前是痴痴傻傻终日不言——智商低出嫁后是冷冷清清雷厉风行——情商低国君帝征只能哀嚎无泪,明明娶之前是小白兔一只,怎地娶完之后就化为狠辣的大灰狼了呢!还有这只狼无情商高智商,对于各种明里暗里的花哨的直接的表白充耳不闻,追到难哦!帝征啊,情路坎坷!还是慢慢哄下美人,先霸住后征服吧!
  • 鬼王的宠妃:穿越姐弟

    鬼王的宠妃:穿越姐弟

    悬崖边上的混战,掉下悬崖,墨流年和墨流笙这对悲剧的姐弟被卷进了突如其来的黑洞。就此不甚穿越!穿越哪里不好,偏偏砸在人家高贵王爷的马车上,马车坏了,他们赔,为什么还要一直坑他们。不是说这位王爷是鬼王吗?不是说他恐怖又吓人吗?不是说他很冷吗?怎么感觉这位鬼王一直在坑他们?墨流年和墨流笙心里都在滴血啊!茶具上的杯具也就算了,为什么还那么衰!
  • 绝爱冷妃:我的盟主夫人

    绝爱冷妃:我的盟主夫人

    十年前,她是明月国人人皆知的天之骄女,被赐婚与太子殿下,是名正言顺的太子妃,可是她却拉着少年的手哭的肝肠寸断。“南枫哥哥,我不要嫁给肥猪太子,我要嫁给你”。少年温柔的擦去她的眼泪,双眸是无法掩饰哀伤。“橙儿乖,南枫哥哥一直都会在你身边,可是皇命难违”。一夜之间,云府被灭门,她亲眼看到父亲,爷爷倒在血泊中,她想去救他们,却被落凰死死的捂住嘴。她看到母亲绝望的对着那个男子一笑,挥刀自刎,那鲜血染满了整个黑夜。她被落凰拼死救出,浑身浴血的跪在沐王府外,可是府门紧闭,没有少年如玉的容颜,温柔的话语。她听到落凰冰冷而愤怒的声音:你不要在自欺欺人了,在这个时候,他自身都难保,怎么可能会救你。于是那个令她的一生染满黑暗的夜晚,她的双眸淌出血泪,小小的女娃咬破唇齿,心在那一刻彻底冰封。云若橙——与君同偕老十年后,她是武林中令人闻风丧胆的武林盟主,传闻中那个从来没有摘掉过面纱的女子,绝美倾城,武功天下第一,而她的代名词则是嗜血残酷。沐南枫——陌上人如玉那个传闻中温润如玉的沐王爷,令天下无数春闺少女芳心暗许的玉人,可有人知,十年前的那个夜晚,是他穷其一生也无法弥补的遗憾,在他的心底,有一个人儿,撒娇的拉着他的衣摆,笑的甜美可爱。“南枫哥哥,橙儿要嫁给你”。朱澈——相见欢,薄情言明月国尊贵的太子殿下,自从十年前他的未婚妻云若橙一家被灭门以后,自此性情大变,整日花天酒地,不理朝政,在所有人的眼中,这个一笑倾城的太子殿下,昏庸无道,却不知,他的心才是这个世间最难莫测的。“橙橙,我就知道你没死,你一定是不舍得离开我是不是”。落凰——终不悔相思赴龙教教主,妖媚的面容,绝世的武功,不辨男女,没有人真正的见过他,但是只要是见过他的人,不论男女老少统统都去撞墙自杀了,因为他们没有见过世界上长得比落凰更好的人了,听闻他为了容颜永驻,不惜抓妙龄少女蹂躏致死,搞的人心惶惶。却有谁知,他抓了那么多的少女,只是为了确定,那些人中有没有她。“我终于找到你了,可是你,还认识我吗”。世人皆道我无情,可恨相思难书,泪已成行。炉兽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本文有宫斗,有江湖,有爱情,各种男配,各种女强,结局绝对的一生一代一双人。
  • 神奇的茶叶

    神奇的茶叶

    本书全方位介绍了茶叶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用法,内容包括茶叶的历史渊源、形态种类,选购、储存、泡饮的方法,以及适用人群和使用宜忌等。本书收录了茶叶的饮用、食用、生活妙用等实例近500例。
  • 三只耳朵听音乐

    三只耳朵听音乐

    本书是小提琴曲《梁祝》作者——陈钢的散文集,收录《三只耳朵听音乐》、《关于“耳朵”的补白》、《三个“洋”老头》、《命运在敲窗》等作品。
  • 诛神之法

    诛神之法

    古派少年下山历练,长辈令其三戒:戒贪,戒嗔,戒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