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像是一颗种子,命运之手在撒种的时候,会将每个人撒在不同的地方。落在路旁的,飞鸟来吃尽了;落在浅土石头地上的,土既不深,发苗最快,日头出来一晒,因为没有根,很快就枯死了;有落到荆棘里的,荆棘长起来,把它遮住了;又有落在肥沃土壤里的,便茁壮成长起来,成熟的季节就会收获许多。
这就像是一个人的出身和所处的环境,虽然每个人的起点是一样的,但平台的优劣,让每个人的人生际遇千差万别。所以,很多年轻人总是借此抱怨。但他们没有想到,不同于种子的是,人是可以主动去争取和创造平台的,很多出身贫穷的人能够取得成功就是最有力的佐证。
有人说:“我一无资金、二无背景、三无平台、四无技术……清点我的人生行囊,空空如也,那么,一无所有的我靠什么成功?”
或许,日本首富孙正义可以给你点启示,他在50岁回忆自己年轻时的经历说:“30年前,我创立了软银公司,当时我没钱、没有经验、没有关系网络,有的只是热情和成功的梦想。我对我的人生做了规划:20多岁的时候,创立自己的公司;30岁赚足够的钱,要达到10亿美元或者20亿美元的规模,能够为未来投资……当我回头去看的时候,我认为我之所以能实现计划,最重要的是一种精神。”
当时一无所有的孙正义就是靠着热情、梦想和对人生规划强有力的执行成为日本首富的,这听起来似乎难以置信,却是铁的事实。
也许有人会说,人家是日本首富,他的能力不同于常人,这样的例子过于极端。那么再看一个普通人的例子。
有位20几岁的小伙子,出身于偏远的山区,在一所普通民办学校当老师,月薪两千左右,除去日常开支,所剩无多。他有一个梦想,就是要建一个教育网站,引进电影、动漫和游戏,让学生可以像看电影一样来看课文;像看DVD一样来听特级老师讲课;像看动画片一样进行重难点复习,像玩游戏一样做作业,寓教于乐。
他知道这个梦想与现实的距离,因为这需要非常巨大的投入,以他的想象,最少得500万。对于他这样一个普通人来说,一辈子都可能无法实现。虽然梦想很遥远,但他一直为此而努力着。他在课余时间,真的做了一个网站,把他的相片、课件、习题以及所有的教学成果都放在了网站上,然后碰到人就推销他的网站。
后来一个学生的家长请客吃饭,就是这次吃饭,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在饭桌上,他又习惯性地和这位家长说起他的梦想,而刚好这位家长是一位大老板。不久后这位老板主动找到他说,他愿意为他投资500万,而且赚了共享收益,赔了一分钱不用他还。
于是,小伙子辞职组建团队开始筹建教育网站,可没想到实际运作的资金远远超出了预算。老板了解情况之后,不仅毫无责怪之意,反而从朋友那儿;1进了3000万投资,又变卖了自己几十年在企业的所有股份,凑足5000万资金,全部投入进来。他对小伙子说:“现在我把我的全部家产都交给你了,你就看着办吧。”
有了强大的资金支持,小伙子再也没有了后顾之忧。历经5年艰辛,他的教育网站终于打造成功了。之后他开始把网络教学产品推向市场,半年时间内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次年又翻了几十倍,生意做得顺风顺水,其火爆程度大大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这位20来岁的小伙子叫黄正文,来自湖南宁远一个偏远山区,当时是广州一家普通民办学校的老师。而那位老板,叫陈焕光。
有人很佩服陈焕光的眼光,就问他,当初怎么敢把500万交给一个刚刚谋面的毛头小伙子呢?
陈焕光笑笑说:“我可不是没有原则瞎投的,投资之前我是做了一番认真考察的。最初见面时,他说起他的梦想,我觉得前景非常好,但不了解黄老师是怎样一个人,只是印象很不错。
“后来我又提了一个要求,就是让黄老师带我到他老家去看一看,我想知道他在家乡那边为人怎么样,想看他对父母、对亲人好不好。如果一个人连对父母、对兄弟都不好,肯定是不能一起做事的。通过我几天的考察,我发现他是一个很孝顺的人。从他的父母那里,我听说黄老师还为他们在县城里买了一套房子,这让我非常意外,因为他只是一个老师,收入并不高,参加工作时间又不长,还没有真正赚到钱就给父母买房子,这是很少有的。结果证明,黄老师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把钱交给他是让人放心的。回来后我就下了决心,第二天就把钱打到他的账户上了。”
有人还是不解,追问他说:“后来你卖掉企业所有的股份,把5000万的全部家当都押在这样一个人身上,是不是太冒险了?”
陈焕光说:“做风险投资究竟投的是什么?第一是投入,第二是投入,第三还是投入。做的这个东西我可以不懂,但我懂人,我知道黄老师的人品值这个钱。”
在这样一个纷扰的世界上,许多人都在为着成功的资本发愁,特别是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在经济条件上可以说是典型的穷人。但是经济的贫乏并不能证明你就是一无所有的人,世上也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一无所有的人。而且最重要的并非这些看得见的,而是那些看不见的、无形的,却对成功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资本,譬如人脉、诚信等等。就像黄正文,他成功最重要的资本只是对梦想的执著和让人可以信赖的人品。
综观当下20几岁的年轻人,他们刚走出校园,步入社会,绝大部分年轻人在物质上都是穷人。然而5到10年以后,到了30岁的年纪,同在一条起跑线上的年轻人的人生际遇却产生了天壤之别的差距——
这其中有些人,从无到有,聚沙成塔,积累了可观的财富,跻身富人的行列。有的虽然经济上并不一定能达到百万之巨,却拥有了稳定的事业和储备了足够可以成功的资本。一言概之,他们在30岁已经具备了向人生更高的目标发起挑战的资本,所以,他们同样是富有的。而另一部分人呢,仍然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还在为最基本的生存而疲于奔命;仍然在消极地抱怨上天的不公,期待天上掉下馅饼,让自己一夜暴富。
生活中,为何屡屡上演这种戏剧性的人生悲喜剧呢?
答案是,不同的观念和行为决定了不同的命运。前者在20几岁的时候,知道自己30岁以后要什么,而且有强烈的企图心,有一定要在30岁改变现状,跻身于富人行列的野心。而后者则反之,只知道一味地抱怨自己出身不好和现实的不公,在20几岁这个人生输不起的阶段,变得像只无头苍蝇,没有自己明确的人生目标,只幻想着好运从天而降,结果可想而知。
有人说:“缺钱是经济状态,贫穷则是一种心态。”这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真正贫穷的人并非经济的贫乏,而是心态和思想上的消极。他们把经济上的贫穷看成了不可改变的事实,于是,一辈子甘于贫穷。贫富之间的差距,不仅仅是口袋里的差距,更多的是脑袋里的思维方式决定生活品质的不同,正所谓说,想法决定活法。
国人历来有“三十而立”的说法,这样的经验总结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事实证明,无论是从生理还是心理上说,人到30岁,应该是各方面都成熟的阶段。其实这就好比一场球赛,30岁左右是人生的上半场,谁都知道,谁在上半场取得了胜利,谁就能把握整个比赛的主动权,往往也就能一鼓作气,获取最后的胜利。
要做到30而富,赢取人生的上半场,就必须在20几岁敢想、敢赌、敢拼,不然,你就无法抢到人生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