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反复思考一类问题所形成的“一定之规”,对创新思考常常会起一种妨碍和束缚的作用。它会使人陷在旧的思维模式的无形框框中,难以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因而也就难以产生新的设想。
有一个边防缉私警官,每天晚上总看见一个人推着一辆驮着大捆麦秸的自行车,朝边防站走来。每天,警官都会命令那人卸下麦秸,解开绳子,并亲自用手拨开麦秸仔细检查。尽管警官一直期待能在麦秸里发现些什么,却从未找到任何可疑之物。这天晚上,警官像往常一样仔细检查完麦秸,然后神色凝重地对那人说:“听着,我知道你每天都通过这个关卡干着走私的营生。我年纪大了,明天就要退休了,今天是我最后一天上班,假如你跟我说出你走私的东西到底是何物,我向你保证绝不告诉任何人。”那人听了对警官低语道:“自行车。”“啊?”警官愣了半晌才醒悟过来。这个缉私警官的视线完全被那一大捆麦秸吸引了,可以说是受阻于走私者隐藏赃物的定式,而忽略了正面驶来的自行车。也许换一个角度考虑一下问题的始末,他就会恍然大悟了,这就是思维的逆转。无论是思考如何解决碰到的新问题,还是对已熟悉的问题寻求新的解决方案,一般都需要在多途径地探索、尝试的基础上,先提出多种新的设想,最后再筛选出最佳方案。而基于反复思考一类问题所形成的“一定之规”,对创新思考常常会起一种妨碍和束缚的作用。它会使人陷在旧的思维模式的无形框框中,难以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因而也就难以产生新的设想。一个长期习惯于按“一定之规”考虑问题,很少进行创新思考的人,久而久之,往往会把很多本来大不相同的问题,也因为它们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而看成是同一类问题,用相同的办法去解决。这样,自然就会白费精力。
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只会使用锤子的人,总是把一切问题都看成是钉子。”就好像卓别林主演的《摩登时代》里的那个可笑的工人那样,由于成天到晚拧螺丝帽,一切圆的东西,包括衣服上的纽扣和圆形图案,在他眼里都成了螺丝帽,他都会用扳手去拧。人形成思维定势是人类心理活动的普遍现象。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而要摆脱和突破一种思维定势的束缚,常常都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无论是在创新思考的开始,还是在其他某个环节上,当我们的创新思考活动遇到了障碍,陷入了某种困境,难以再继续想下去的时候,往往都有必要认真检查一下:我们的头脑中是否有了某种思维定势在起束缚作用?我们是否被某种思维定势捆住了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