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丁肇中教授对于别人写他的传记是很不以为然的。每次回国,不免总有些好心人为写丁先生的事迹而求访,均被他婉言谢绝。丁先生认为,他在科学上的成就,固然是因为他个人有突出贡献,但也包含着所有与他合作的人的艰辛努力。
1976年,在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一个场面:获物理学奖的丁肇中用汉语开始自己的发言。他明明知道,台上台下,几乎没有人能听懂汉语,但他仍坚持这样做。这是因为,他坚信在这样的场合,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作为炎黄子孙,让全世界听到来自文明古国的声音是不可剥夺的权利。听众们并没有因为听不懂汉语而不满,恰恰相反,大家都全神贯注地听着,而且更增加了对这位杰出的中年物理学家的敬佩之情。
丁肇中的父亲丁观海教授是一位国内外知名的土木工程专家。20世纪30年代中期,丁老先生结束在美国的学业,急不可耐地想登上归途,尽报国之心。不巧,夫人身怀有孕,不能经受远洋航行的颠簸,只好延缓归期。1936年1月27日,丁肇中出生在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孩子刚满月,丁老先生一家就扬帆启程了。归国后,丁老先生原本打算在自己的家乡山东省的山东大学任教。不料,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华,他们一家人被迫离乡背井来到山城重庆市。在民族危亡时期成长的丁肇中,自幼就立下了“我是中国人,还我中国人的尊严”的誓愿。
1974年,丁肇中率先发现了轰动国际物理学界的新粒子。当时他思绪万千,心潮澎湃。但当要为新粒子命名时,他却斩钉截铁地决定称它为“J”粒子,因为这个英文字母恰好同汉文的“丁”字极为相似,能体现中华民族的存在。
丁肇中的中学时代是在台湾度过的。在校期间,他酷爱读书,也喜欢棒球运动。他的数学、物理成绩优异,对历史科学也极爱好。1956年,在选择报考大学专业时,为了在数理和历史两者间进行选择,真也费了一番脑筋。经过反复思考,他决定去探索物质结构和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并且去他的出生地美国密执安上大学。他从台湾到美国留学时,口袋里只有100美元,举目无亲,英语也不太纯熟,但经过3年努力之后,他获得了数学及物理学硕士学位,两年之后,他荣获物理学博士学位。这时,丁肇中再次面临人生道路上的抉择,有的同学准备带着文凭返回台湾求的一官半职,也有人打算继承家业做买卖。丁肇中对这两样生活并不感兴趣,而是把自己的命运同正在方兴未艾的高能物理牢牢地拴在一起。他决定留在美国做研究工作。
物理学的发展犹如长江、黄河之水,后浪推前浪,滚滚东流。17世纪,牛顿抓住机械运动最本质的规律,建立了万有引力理论;19世纪,麦克斯韦把零散的电磁现象加以归纳提炼,建立了电磁理论;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的广义相对论和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量子力学,形成了量子电动力学。虽有前人不断的努力,但仍有许多新课题和新问题,如究竟什么是构成物质的真正“基本粒子”呢?弱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两种相互作用同万有引力以及电磁相互作用四者间,是怎样的关系?等等。丁肇中带着这些问题先后在瑞士、联邦德国和美国反复实验,悉心研究。后来,他到了举世闻名的麻省理工学院担任教授,并在纽约附近的布鲁克海文实验室里日夜研究。
1974年8月,丁肇中率领一班人,在质子对撞中发现,用能量为285亿电子伏的质子去轰击铍靶,就能产生正电子和负电子,它们的总能量每次都在31亿电子伏左右。这个现象间接地表明,碰撞中形成了一种新粒子,一种很重的中性介子,其静止质量是质子的3倍多。丁肇中反复实验,这一现象也重复出现。其他人的测量也是这样。由此可以间接推断,微观世界中存在着一种新的夸克,即第四种夸克。这种新发现的粒子被命名为“J”粒子。这个重大发现,为高能物理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因此,丁肇中和美国的里希特一道荣获了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但丁肇中获奖后,并没有停留在已有的荣誉中,而是继续勇攀高峰,进行新的探索。
丁肇中是一位非常珍惜时间的人。以前,由于他在麻省理工学院、联邦德国汉堡和瑞士日内瓦都有实验室,家也在美国,他几乎每两星期就要飞越一次大西洋。为了便于适应时差,他每天清晨5点多钟就起床,深夜才就寝,每天的日程都排得很满,连他的小孩都抱怨老是见不到爸爸。近年来他转移到日内瓦附近工作,为了不与家人太疏远,已举家搬到瑞士,但这已太迟了。因为孩子们都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学业,爸爸想见他们反而又见不着了。
丁肇中对工作历来一丝不苟,从不马马虎虎。他非常讨厌懒散拖拉的作风。在他身边工作,稍有松懈,就会遭到他严肃的批评,有些人开始对此不大习惯,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绝大多数人都为此而高兴,因为这种战斗作风是科学工作者取得成绩的基本条件之一,更何况他对自己也是同样严格要求的。他常常因工作而不能归家。他多少次想去访问祖籍山东日照,可是因为工作需要,一推再推,终未能及时如愿。
丁肇中很重视对青年人的培养。每年他都要同青年学生进行深入的接触,鼓励和引导他们积极向上。他经常告诫青年,不要读死书,既要把基础打扎实,多读书,同时更要独立思考,勇于探索。他认为,光靠死记硬背换得的笔试好成绩,决不能作为判断学生质量的唯一标准。在他领导的小组里,有好几位研究人员在他的指导下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
丁肇中的知识渊博,而又精力充沛。他每天要埋头在实验室里十几个小时,但精细而又枯燥的实验并没有弄皱他的面庞,染白他的头发。他说:“我完全靠工作来激发充沛的精力,工作就是我的兴趣,兴趣使我不会疲倦。”他为人谦虚好学,不耻下问,在他身上看不到那种装腔作势,保全面子的世俗作风。他对生活是非常热爱的,有一次,当记者访问他时,他说道:“我不是没有嗜好,我最爱吃中国的美食。在欧美常有中国食品,但我从没有吃过像香港和国内那么好的。”
《礼记》中记载:“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你是不是想成为华人的骄傲,想为祖国赢得无上的荣誉?那么,就请带着你的大脑去阅读书籍,掌握更多的知识,只有这样你的愿望才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