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致性研究
货币政策是一个总量控制的概念,货币政策当局往往不关注单个金融机构的运行状况与个别地域的货币政策传导差异的问题,尽管这种差异普遍存在。但是,当不同地域的货币政策传导差异影响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时,货币政策传导的不一致性就成为我们不得不关注的内容,例如,欧元区单一货币政策在各个成员国之间传导不一致性的研究。从中国经济体系的空间结构上看,经济资源分布、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分工在地域上都具有明显的非均衡性。而金融系统作为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必然直接反映经济的区域特点,从而使货币政策的传导也呈现出地域性的特征。但是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地域的差异,对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影响程度,无论是理论分析还是实证研究都不充分,缺乏实证的支持。因而,本章从货币政策传导地域差异的理论分析开始,并选择了中国7个地区的经济数据进行量化分析。
根据标准的卢卡斯供求函数,建立区域宏观经济模型,并将货币的供给纳入所建立的宏观经济模型中去。由于分析的是地区间货币政策传导的差异,因而对建立的宏观经济模型进行下述假定:
(1)将中国作为一个经济整体,按经济结构水平的差异分为多个经济区域,为简化,取各省作为分析的经济区域,任取其中的一个区域(省)作为经济分析的区域1,其余的经济区域作为分析的另一个区域2.
(2)从规模上讲,所选取的任何一个区域1相对于整体经济而言是“小的”不足以对整体经济起到绝对性的影响作用。
区域1的经济分析模型:
mt-ptyt-bi et b>;0
ydtcy*t-d(pt-p*t) ut 0《c<1,d》0
ystf(pt-Et-1pt) wt f>;0(5-1)
区域2的经济分析模型:
m*t-p*ty*t-b*i*t e*t b*>;0
yd*tc*yt-d*(pt-p*t) u*t 0《c*<1,d*》0
ys*tf*(p*t-Et-1p*t) w*t f*>;0(5-2)
上述模型中mt(m*)是名义货币的对数,yt(y*t)是实际产出的对数,p(p*)代表产品价格的对数,i(i*)为名义利率,E为预期,vt与v*t、ut与u*t、wt与w*t分别是货币需求、总需求、总供给的冲击。在实施统一的货币政策的国家内iti*,按照凯恩斯货币经济原理,货币需求由两部分决定,一部分是由收入决定,对利率没有弹性;另一部分取决于利率。因此,货币总需求可以表述为(mt m*tm kit)。假定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稳定货币,因而在以通货膨胀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框架内,货币政策的操作是由于通货膨胀偏离了预期目标。因而(mt m*t)
m kEt,i(pt-pt),其中Et,i是在t时刻,利率给定为it条件下的期望值,pt是实际通货膨胀率,pt是预期通货膨胀率。在理性预期情况下,假定最优的货币政策得以实施,则Et-1ptEt-1p*
0.
根据上述的约束条件,求解区域1、区域2的方程组,得到价格区域方程:
ptτ0(m-et-e*t)-τ1ut τ2u*t τ3wt-τ4w*4
p*tγ0(m-et-e*t)-γ1ut γ2u*t γ3wt-γ4w*4(5-3)
从上述的两个价格方程的解中可见,各种性质的冲击都有所体现。而且,任意两个地域间的冲击互相影响。但是,相同的冲击对不同地域价格的程度是不同的,表现在价格冲击变量系数的差异上,τ0、γ0的值如下:
不同地域价格变量对冲击反应的差异,表明了货币政策主体对货币政策冲击反应的不一致性,其他冲击(τ1、τ2、τ3、τ4、γ1、γ2、γ3、γ4)的值与价格方程的求解过程见附录1.根据上述价格方程的解,可以得到这样的两个结论:一是,在其他条件、组织、机构、制度相同的条件下,全国某一区域经济冲击不论是需求冲击、供给冲击、抑或是货币需求的冲击,都会对全国其他区域的经济产生影响。二是,在经济结构不对称的条件下,同样的货币政策冲击在不同区域将会存在不同的效果。即使在同一货币政策传导框架下,相同的货币政策传导机构,同样的货币经济变量指标,这种区域货币政策传导的差异也存在。但是,应用该模型的分析,我们依然不能说明货币政策传导不一致性所导致的货币政策冲击的差异程度,需要进一步的量化分析,如本书下述内容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