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63300000003

第3章 道与德的关系

仰观变动的宇宙,许多现象不可全知。俯览复杂的人生,许多问题不能尽解。人类不能尽解的问题,不可全知的现象,何以形成?如何演变?这使庄子体悟到周遭环境的万事万象,在其成长变化的里层,不可知见的潜在中,隐然有一种大自然的力量在推动。这大自然的力量复更仿佛无休无止,用一种有规律的法则运行。最初,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一下讲不出来。如说:

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或为之纪,而莫见其形。消息满虚,一晦一明,日改月化,日有所为,而莫见其功。生有所乎萌,死有所乎归,始终相反乎无端,而莫知其乎所穷。非是也,且孰为之宗?(《田子方》)天其运乎?地其处乎?日月其争于所乎?孰主张是?孰维纲是?孰居无事,推而行是?意者,其有机缄而不得已邪?意者,其运转而不能自止邪?云者为雨乎?

雨者为云乎?孰隆施是?孰居无事,淫乐而劝是?风起北方,一西一东,有上彷徨,孰嘘吸是?孰居无事,而披拂是?……(《天运》)从这样一个变化阴阳而“莫见其形”、“莫知其所穷”的力量,或运转天地,纲维日月,隆施云雨的法则推断,庄子进而认为,这一力量和法则,当是宇宙和人生潜在的实际支配者。最初对这宇宙和人生潜在的实际支配者假想,则为一位“真宰”或“真君”,但又不一定能找出实在的征象来。如说:

喜怒哀乐,虑叹变慹,姚佚启态。乐出虚,蒸成菌,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 ……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是亦近矣,而不知其所为使。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朕。可行己信,而不见其形。有情而无形,百骸、九窍、六藏,赅而存焉,吾谁与为亲。汝皆说之乎?其有私焉。如是皆有为臣妾乎?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乎?其递相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齐物论》)虽然对于真宰、真君,“莫知其所萌”,“不知其所为使”,“不得其朕”,和“不见其形”,总而言之,一无所知。但是为了言说,明知不当名,仍暂立一个假名,名之曰道。如说:

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知北游》)道不可有,有不可无。道之为名,所假而行。(《则阳》)在此应当明辨的有两点:第一,所假而行,仅限于道之名。而道所代表的大自然力量和法则,自有其实。不可为道之名,误将道之实,同认是一个大假设。第二,道支配宇宙人生,无所不在。随着各种情况的不同,称谓多变动不居。如“一”、“始”、“初”、“根”、“本”,也多用来代表道的意义。故道仅为大自然力量和法则众多假名之一,使用较为普遍,遂被共认为最具代表性而已。

欲探求庄子所讲之道,最值得注意,与道相关的两个重要观念,即“天”与“德”。“天”代表因道而生的自然特性。

“德”代表人得于道的无为善行。道无为无形,常须借两者显现于宇宙界及人生界;故同可取之作为论道之助。天的观念,留待下一章再讲。现在先继续前说,就道与德的关系,一加申论。

论到道与德的关联性,在庄子主要的内七篇中,仅见“道”与“言”对举,“道”与“天”互用。至于将“道”与“德”并列论究,尚未一睹,其理由安在?但如了解内七篇中,《大宗师》全篇论道,《德充符》全篇论德,便可明白庄子之意,道、德既为其思想中心,非专篇阐发,不足尽其精蕴,对之重视可知。尤堪玩味之处,则在《大宗师》及《德充符》两篇,尽管内容各讲道、德,而且文辞互有出入。但若干基本论点,意趣常可一脉相通。远较形式上的道、言对举,道、天互用,尤能见出道与德关联之密切为如何。

兹为证实这一说法,谨将《大宗师》、《德充符》篇中,有关道与德两者,类似或互关之基本论点,表列于后,借供对照:

《德充符》 《大宗师》

(一)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 (一)不知说生,不知恶死。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

(二)命物之化,而守其宗。 (二)安排而去化,乃入于寥天一。

(三)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 (三)假于异物,托于同体。忘其肝胆,遗其耳目。反覆始终,不可端倪。

《德充符》 《大宗师》

(四)彼且择日而登假,人则从是也,彼且何肯以物为事。 (四)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

(五)使之和豫通,而不失其兑。使日夜无郤,而与物为春。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 (五)凄然似秋,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

(六)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 (六)求其为之者而不得也,然而至此极者,命也夫。

(七)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 (七)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八)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 (八)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从这许多基本论点对照比较,第一项论死生。第二项论“化”。第三项论与物同一。第四项论登假于道。第五项论心物相通。第六项论安命。第七项论忘我。第八项论无情(指去除好恶哀乐)以养生。《德充符》及《大宗师》两篇,前后所提及的这若干内容,均可相通而无可刺谬。故知有德者与有道者,在修养上仅有程度的差别;而道与德涵义的相关,亦复如是。所以到了外杂各篇,道、德两者同时并用,随处可见。相对之间,且亦无何轻重之别。如说:

通于天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道也。(《天地》)(按,王叔岷曰:陈碧虚阙误作,故通于天者,道也。

顺于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义也。当从之。)故形非道不生,生非德不明,存形穷生,立德明道。

(同前)技兼于义,义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同前)中而不可不高者,德也。一而不可不易者,道也。

(《在宥》)成于德而不累,出于道而不谋。(同前)德成之谓立,循于道之谓备。(《天地》)调而应之,德也。偶而应之,道也。(《知北游》)道不可致,德不可至。(同前)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同前)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刻意》)道之所一者,德不能同也。(《徐无鬼》)(按,曹受坤曰:同、《古逸丛书》本作周。)杂引以上若干文句,其间并无整体意义可言。唯在显示道与德之多种关系。但亦可借此看出,德之重要性,绝不因道之玄深而相形见绌。一体一用,体道成德,未可偏废。

正因这一缘故,庄子复更进一步,将道与德结合起来;由是而有道德一辞的形成。道德一辞之较为晚出,可从内篇中绝无,却多散见于外杂各篇之情况,加以推定。兹试引证如下:

多方乎仁义而用之者,列于五藏哉,而非道德之正也。(《骈拇》)道德不废,安取仁义。(《马蹄》)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

故帝王圣人休焉。(《天道》)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山木》)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敝履穿,贫也,非惫也。(同前)外内韄者,道德不能持,而况放道而行者乎。(《庚桑楚》)对于以上各篇所讲的“道德”,其意义若何?原书并无明确界说。但就其文字组合看,显然非仅单独指道或德,而是一种亦道亦德综合后的新观念。在这新观念中,表示道中孕德,德中含道,打破两者形上形下的虚实间隔,透出相互原为一体的真象。道德家的庄子,所讲的不外道德和其相关之事理。在理论上,为求详明,常不免将道与德分开解说,比较方便。但一论及应用时,欲免支离,当然又以合一为宜。且书中若干实际情形是:论道之际,固不一定兼言德。而谈德之处,道已隐然在于其中。

现在另欲补充,前面讲到道、言对举,与道、天互用,所指为何?其中道、言对举,如“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为是而有畛也”,“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与“夫子以为孟浪之言,而我以为妙道之行也。 ”(以上引文均见《齐物论》)这许多“道”,乃如《天下篇》所云,道术为天下分裂后,“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之道,非道家或庄子所讲之道。故谓之为“有真伪”,谓之为“恶乎往而不存”(按即《天下篇》云:“各为所欲焉以自为方 ”之意),谓之为“小成”,谓之为“有畛”,甚至谓之为“不道”、“孟浪”。为求确证上说之不谬,再有一点可以指出,庄子对其尊奉之道,极少冠以“大”字。而于《齐物论》中道、言对举之际,特曰:“大道不称”,正欲有别于上述之“有真伪”之道,“恶乎往而不存”之道,“小成”之道,“有畛”之道,“不道”之道,与“孟浪之言”。此诸道缘于“道之所以亏,爱(作障翳解)之所以成”,其所成之德,亦仅“有左有右,有伦有义,有分有辩,有竞有争”之八德。以是《齐物论》中,所谓之道与德,与本节阐述道与德之关系,恰为一相反对照。另即道、天互用。道、天、自然,三位一体。

如“道与之貌,天与之形”(《德充符》),则道当为自然之道,而天亦自然之天。由自然之道、天,所与之形貌,即成自然之人。故主“常因自然而不益生”。此有类《达生篇》所云“以鸟养养鸟”之意。同样,如“不以心捐(损)道,不以人助天”(《大宗师》)。虽不明言自然,但根据相关前后文意,如“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诉,其入不距”,以及“故乐通物,非圣人也。有亲,非仁也。天时,非贤也。利害不通,非君子也。行名失己,非士也。亡身不真,非役人也”。则不捐道,不助天,均有顺乎自然之意。故“不以心捐道”之道,确为庄子所讲之道,但并未论及与德之关系。

同类推荐
  • 孝道

    孝道

    考虑到孝道文化在青少年人格形成中的作用,编者从《孝经》、《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续神童诗》等古代蒙学经典读物里撷取了有关孝的精华内容,并辅以古代和现代关于孝的一些典故、文学作品等,对孝进行了梳理和解读,希望能让广大青少年对孝有一个新的认识,使孝道精华的思想得以发扬光大。
  • 左手李叔同右手南怀瑾

    左手李叔同右手南怀瑾

    佛家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儒家说:“人人可做尧舜。”道家说:“人人皆有仙缘。”这就是说,每个人天然是一座宝库,一旦发掘出来,价值何等惊人!然而,多数人身怀异宝,却庸庸碌碌了此一生,最后埋于荒丘之下,这又是何等浪费! 而李叔同、南怀瑾两位大师却凭着他们那一点点素心慧眼,做了一世高人。为什么多数人不能充分实现生命价值呢?本书将为你指点迷津!
  • 孟子全书

    孟子全书

    孟子被誉为亚圣是有一定道理的,他将孔子的思想发扬光大,构建了完整的体系,并有许多重要的思想创见。其著作《孟子》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也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许多激励人心、流传千古的至理名言亦源于《孟子》。古代学问大家韩愈有言:“求观圣人之道,必自孟子始。”当代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也说:“三十岁后,我做人处世全靠孟子。”可见,不学习《孟子》将会蒙受无以弥补的损失。
  • 心量越大,好事越多

    心量越大,好事越多

    宽广的心量除了跟与生俱来的气质有关系外,还需要靠后天的觉悟和修行来逐步拓宽。星云大师在本书中具体而微地刻划出人间万象与众生实相,深入浅出的探讨世间的问题与人生的哲理,从生活、工作、艺术等各个层面,分享了修身养性方面的智慧。以宽己之心容人,心量越大,福报越大。我们的心量有多大,就能够完成多大的事业;如果我们能够包容一家,就能够做一家之主;能够包容一市,就可以做一市之长;能够包容一国,就可以做一国之君;能泯除一切对待,包容整个法界,就可以随缘应现,逍遥自在,成为法界之王。
  • 胜在孙子 赢在老子

    胜在孙子 赢在老子

    孙子的《孙子兵法》讲究克敌制胜,比较强势,教导世人在各种境遇中,以主动出击的方式把握主动权;而老子的《道德经》则与之相反,讲究“以柔克刚、以曲求全”,引导世人以“守弱”的方式来达到“强大”。本书汲取《孙子兵法》与《道德经》的精华,将二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做到“攻能胜,守能赢”,“能攻能守,能进能退”。本书包含着深奥、经典的大智慧,是帮你敲开智慧大门的金钥匙,其中既有老子“修身立世”的道家绝学,也有孙子“百战百胜”的兵家制胜法宝。 本书的案例由古至今,从中到外,内容形式多姿多彩、耐人品读,或者为你指点迷津,或者为你锦上添花。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我不在哎你

    重生之我不在哎你

    她,宁研希10年的爱恋却换来他的冷漠无情,带着绝望的宁研希在他的面前从楼上跳了下去。当她再次睁眼的时候,她不在是她。且看重生的宁研希如何变身,又如何招惹吸引了一众优秀的妖孽,并且被吃干抹净的的精彩人生。
  • 须摩提长者经

    须摩提长者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赢在领导力:在突发事件中发现你的领导力优势

    赢在领导力:在突发事件中发现你的领导力优势

    挣脱平庸的枷锁,了解领导力的核心品质,成为一流的领导者。批量复制干将,成为高潜力领导者,实现稳健晋升《赢在领导力——在突发事件中发现你的领导力优势》这本书就是为你而写的。无论你是普通职员、中层还是高层,也无论你是母亲、父亲还是配偶,这本书总会让你有所收获。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个人生活中,你都会用到它。
  • 我的青春有你陪伴

    我的青春有你陪伴

    在高一新开学的时候,邻座一位长相漂亮的女生主动与我交谈。他们之间也很快的认识对方,当天晚上由于女生害怕那条黑漆漆的路,让男生送她回家。而那名男生也觉得只要坦白一下,就会追到那名女生,当又想起开学前,男生的妈妈千番嘱咐该男生不能谈恋爱,所以男生只能忍住。可后来的种种原因,使该名男生和那名女生走在一起,也断定她是能和那名男生走到最后的...
  • 刀锋若有梦

    刀锋若有梦

    离梦,它是刀的名字。关于刀的传说是流传在后世的,现在它只不过是一把普通的刀。取名的人,是一个火一般的女子。若有人要问她为何要给刀取这样的名字,她总能带着一种热情与信心,微笑地告诉你:“当它出现时,你的梦想已不再遥远。因为它总能在绝望中带给你希望!”
  • 长颈鹿不会跳舞

    长颈鹿不会跳舞

    爱情藏在每一个人心中,或在心底深处,或在浅处,在爱情的世界里,我们都是那个不会跳舞的长颈鹿,我们在等待别人的鼓励,将埋在心里的爱拿出来。
  • 艾泽拉斯资本主义发展史

    艾泽拉斯资本主义发展史

    魂穿到阿尔萨斯身上,而且还是小萝莉,她能否有希望打破未来被北伐军讨伐的命运嘛?工业化对于中世纪末期的艾泽拉斯大陆来说有什么意义?敬请期待本作品,本作品将会为您一一道来。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幸福婚姻保卫战(本书完)

    幸福婚姻保卫战(本书完)

    我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朴实无华,生活是幸福而又平静,儿子活泼可爱,丈夫帅气能干,我最大的心愿是做一个好的贤妻良母。但偏偏不随人愿,‘小三’的出现,让这个家处于摇摆之中,何去何从让我犹豫不绝。痛苦,自己来吞噬,我要一改往日的懦弱。改变自己、坚立自己在丈夫中的新形象,让一潭死水的家,恢复往日的幸福。幸福永远属于能够把握自己的女人。
  • 东海渔歌

    东海渔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