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63300000017

第17章 至德之世

历来若干哲人和思想家,在其沉思静虑之余,常将中心理论,有关人生的部分,化为理想社会,加意描绘。或求引起共鸣,期望实现于当世或未来。或以寄托情怀,意在表示其希冀与不满。在西方,早如柏拉图( Plato,427-347,B。C。)之共和国( The Republic)。莫尔( Thomas More,1478-1535)之乌托邦( Utopia)。培根( Francis Becon,1561-1626)之新西国( New Atlomtis)。安德里亚( Johamn Aadrea,1586-1654)之基督城。康帕内拉( Thomasso Campanella,1598-1639)之太阳城( Civitas Solis Poetica)及哈林顿( James Harrington,1611-1677)之大洋国( Oceana)可以为例。其中,柏拉图之共和国,为兼政治、教育、伦理、宗教、社会诸理论于一的全面讨论。莫尔及康帕内拉偏重社会及经济制度。安德里亚与培根重视科学之发展。哈林顿则集中注意政治原则及制度。近如卢梭之《爱弥儿》(Emile),则着眼当日之宗教及学校。余如圣西门( Saint-Simon,1760-1825)之实业主义( Industrialism)社会,傅里叶( Charles Fourier,1772-1837)之法朗吉( phalanstere)都在求生产方式的改善。而在我国,较著者,前有老子之“小国寡民”、庄子之“至德之世”,后有陶渊明之桃花源,均为道家梦想中淳朴生活的小天地。无论从柏拉图到卢梭,或从老庄到陶渊明,其构想内容,容有差异;但求产生一个和谐幸福的世界,也就是一种最美最善的群己关系,大体相近。可谓东西哲人,心同理同。这些理想,虽或得部分实现,或全流为空谈;但从中所显露出的诚挚之意,悲悯之情,岂容轻加掩没。

前在第一章曾予道及,庄子生当沉浊之世,其时世道方面的情况是“世与道交相丧也”,思想方面的情况是“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风习方面的情况是“日出多伪”,而且其程度殆已不可救药。本章所提出的是非之齐,便在图补救“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的缺失;相忘之道便在图补救“日出多伪”的缺失;自然之治便在图补救“世与道交相丧也”之缺失。但这补救之方,仅系一时治标性质。庄子的最终愿望,则盼能出现一个有如前述的理想社会——至德之世。

这种理想社会,在《庄子》内篇中,如“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齐物论》),“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

(《大宗师》),“游无何有之乡,以处圹垠之野”(《应帝王》),略见影响而已。直到外杂篇,才形成具体的内容,名之曰“至德之世”,或“建德之国”。由“至德”及“建德”两词看来,足知这个理想社会,是以德的观念,作为其成立之要件。不过庄子所讲的自然之德与传统之德,含义完全不同。可以想象得到,其理想社会中,自然主义的色彩必甚浓厚。

先就至德之世一般情况看,完全保持原始的自然状态,不见任何人为痕迹。以是物有自得之乐,人无等差之别。如说:

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竝,恶乎知君子小人哉。(《马蹄》)次就其间个人生活看,所要求的在乎愚而朴。愚,谓内心不受智识作用,而保持天真。朴,指外表不为物质影响,而一本自然。换句话说,也就是知欲物欲的归于平淡。正由愚而朴的关系,生活各自容易获得快乐和满足,如说:

南越有邑焉,名为建德之国。其民愚而朴,少私而寡欲。知作而不知藏,与而不求其报。不知义之所适,不知礼之所将。猖狂妄行,乃蹈乎大方。其生可乐,其死可葬。(《山木》)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羲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胠箧》)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以此矣。(《马蹄》)再就其间彼此的关系看,连自然之治的虚静无为,已觉多余,并对一切付诸“不知”,即不受外在的撄乱,俾能各得性命之正。如说:

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信。蠢动而相使,不以为赐。是故行而无迹,事而无传。(《天地》)引文中有所谓“建德之国”,亦即至德之世的换一种说法。

果真实现这种原始自然的社会,本章开始所述群与己相处,而发生的三种矛盾,均将由之永远获得解决。因为能够“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竝,恶乎知君子小人”,则尚何是非之不同,而须争辩。同时,能够“少私寡欲,知作而不知藏,与而不求其报”,则尚何情欲伸张,而致牵连纠结。再复能够“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则又尚有何政治束缚而须怀私。在这样一个社会中,任何群与己的关系,均可顺乎自然而行。

对物与我的关系,庄子主张“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德充符》)可谓为“大一主义”者。人是物之一类,故群与己的关系,当然包含在其“大一主义”之内。至于“大一主义”的表现,并非要求大同或统一;反之,而为“百骸、九窍、六藏,赅而存焉,吾谁与为亲”(《齐物论》)观念的发挥。也就是说,维护全体生存,固须各司其职。但不要彼此影响,各当保持行动之自由独立。因而为了意见方面保持自由独立,主张各是其是。为了心理方面保持自由独立,主张各适其适。为了生活方面保持自由独立,主张各安其安。合而言之,各是其所是,各适其所适,各安其所安,即是要求群与己之间,横的关系尽量相忘(从忘是非到忘我),纵的关系力求冲淡(从游心于淡到游于无有),彼此各在独立之小天地中,互不相涉,也互不相碍,而一体共存。此较近代西方个人主义之理论,尤为个人化。庄子由对当时现实的否定,转向如此极端,则其心境之苍凉孤独,千秋之下,犹足一慨。

神与形

有关庄子思想中,所论外界宇宙及人生究竟,与乎一己面对此若干莫测之义谛和现象,所应取之看法和态度,暂由以上各章探索既毕。现在,回归到自我,试看其对于一己之切身问题,作何考虑。

人反求诸身,可显而易知者,首为一己之形体,再即不易得见而却支配形体之精神。两者相较,形为外,神为内,形有生有死,神有存有灭。形生则神存,形死则神灭,相互关系密不可分。故《太史谈论六家要指》有云:“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此为一般共有之认识。

惟先必须附加说明,在庄子想象中,神乃由心流露而出。故心为神之体,神为心之用。所以论及形与两者的关系,常将心与神混用而不加区别。在内篇中,原多见为 “心与形 ”相对。如“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齐物论》)“其形化,其心与之然 ”(同上),“容将形之,心且成之”(《人间世》),“形莫若就,心莫若和 ”(同上),“无形而心成者邪 ”(《德充符》),“其心志,其容寂 ”(《大宗师》),“有骇形而无损心 ”(同上)皆是。虽然这七篇中,也有单独谈神,或单独谈形之处,都并未将两者合论。偶尔有之,亦仅提到神与部分形体,如“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官知止而神欲行 ”(均见《养生主》),而非指与全体之关系而言。但这当中,有一种微妙的观念出现,即“游心 ”一词是。如“乘物以游心 ”(《人间世》之类。庄子所要求心之本体,当为 “如死灰 ”(《齐物论》),“守其宗 ”(《德充符》),何以能游?故能游者,显然为心之作用,即神之游。从这微妙观念,可以看出两种意义:一是心与神的体用关系,借得证明,二是从重心转变为重神,亦即从静态的人生观,转变为动态的人生观,过渡的关键在此。如此一来,直到外杂篇,才有神与形的兼提并举。如“抱神以静,形将自),

“游心乎德之和 ”(《德充符》),“游心于淡 ”(《应帝王》))。

地》)偶或也有将心与形对比之处。如“南荣趎曰 ……心之与形,吾不知其异也,而狂者不能自得 ”(《庚桑楚》)。又如 “庄子闻之曰:今人之治其形,理其心,多有似封人之谓 ”(《则阳》)。但远不如内篇之常见。从这些用语的前后更动,也略可看出庄子(或与其后学之间)思想上一种变迁的痕迹来。

在神与形二者中,形指肢体,所含意义比较单纯;庄子对正”(《在宥》

“形全者,神全。神全者,圣人之道也。”(《天此,亦从常识方面着眼,故不赘论;而于神则否,包涵内容较多。且以称谓来说,除神之外,或曰精神,或曰神明。三者不同之处,应是神为心之用,这在前面讲过;而“精”则为神之内敛,如《天地篇》云:“神之又神,而能精焉 ”;而“明”则为神之外露,如《列御寇篇》云:“明者唯为之使,神者征之”可以概见。唯神、精神、神明,名虽各有不同,实则一体的三种变化,彼此相互涵摄。故本章所讲之神,即已同时包括精神与神明的意义在内。复欲在此附带说明,其中神明一词,在《庄子》书中,又有两种用法:一为 “天尊地卑,神明之位也 ”(《天道》)。“配神明,醇天地。”“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均见《天下》)属于自然之神明。不在我们讨论之列,另即本章主要所讲,乃在 “神何由降?明何由出 ”,“澹然独与神明居 ”,“天地并与,神明往与 ”(均见《天下》)这种内心所具之神明。前谓 “明者神之散 ”,神散后外露之明,当为 “纯白不备,则神生(性)不定 ”(《天地》)的纯白之象。或为 “纯素之道,唯神是守 ”(《刻意》)的纯素之理。由纯白之象与纯素之理所表现出来的明,汇成与神关联的一种自然而纯朴之内心状态。这在道家精神修养的理论上,极具重要性。既以唯神是守及神性(生)之定,为自然而纯朴之内心状态的实现要件;则随心知外倾之 “劳神明为一”(《齐物论》)及“外乎子之神 ”(《德充符》)均非所宜。

同类推荐
  • 老子的智慧

    老子的智慧

    老子开创了道家的价值观,以自然主义为基本取向,注重天然的真朴之性和内心的宁静和谐,主张超越世俗,因任自然。本书就介绍了老子思想体系中所包含的精妙的智慧和妙语箴言。
  • 菜根谭: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

    菜根谭: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

    《菜根谭》是明朝道家隐士,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 7天教你读懂哲学

    7天教你读懂哲学

    本书为普及哲学知识的书籍。书中大量介绍了外国许多著名的哲学大师及他们的哲学思想和哲学著作等,并对每一位大师的生平成长之路和求学之路做了深刻的剖析,旨在向人们宣传和阐述他们的哲学观点和理论。本书通俗易懂,知识性强,体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 荀子的辩说

    荀子的辩说

    荀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战争的时代。在这种战争的背后,有一种更隐秘的“战争”,即诸子之间的激烈论争。从战国儒家的角度来看,论争主要表现为他们对其它学说的批驳。而荀子对诸子的批评更加广泛。由于其批评更具体且富于理性,因而更像是论辩(尤其对墨家)。在论辩中,他建立了一个低于儒家立场的价值平台,试图从这个非独断性的平台出发,通过一种更为对等的“讨论”,最终达成在观念上维护日渐衰落的传统生活方式(礼)的目的。
  • 经典思维50法

    经典思维50法

    本书选择了五十种经典思维方式,阐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强调了正确思维的重要。
热门推荐
  • 宁为祸水不做妃

    宁为祸水不做妃

    也许是前世的姻缘,也许是来生的注定,只是错在今生无果的相逢。她为他拱手山河,他黄袍加身,九重宫阙,而她却成了红颜祸水?祸国妖姬?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难道他们的爱便如那一现昙花,终究要在那深深宫阙里化作一缕烟尘,消失匿迹?一面是锦绣江山,一面是挚爱红颜,他何去何从?
  • 天幕之国地煞之府

    天幕之国地煞之府

    越写越觉得故事剧情难以发展下去,故此本书已无限期暂停。
  • 析析时光

    析析时光

    辰析之间,时光渺渺。他原是多伦多大学的知名教授,却为她一夕之间,弃文从商,最后得到的是她葬身高空尸骨无存。他原是家族里潜伏的魅,阴诡狡诈,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却为她从幕后走到台前,最后得到的是她弃如敝履仓惶逃离。辰析之间,时光渺渺。
  • 爱上美女上司

    爱上美女上司

    从剧组开始,先是帮助江雨琪脱离了一次险情,而后获得其青睐,因为江雨琪家境丝毫不比秦朗差,犹有过之无不及。所以江雨琪也在剧组中帮汪小非获得了一次面试的机会,定角色。汪小非由于其多才多艺慢慢出众,获得一次演戏的机会。而在一次无意偷听之后也是知道了牛志成和柳燕想要谋害苏如云,精心策划解救之后,慢慢跟苏如云走到一起。然后开始一系列的屌丝奋斗史,最终取得成功,其父母小时候失踪,最后以世界五百强演艺公司CEO的身份出现,又是一系列纠缠。
  • 医馆笑传之你若懂我

    医馆笑传之你若懂我

    “若馨......”“你别叫我!”“若馨,你别这样!”“我不想和你说话!”“若馨......”他以为她不懂自己,却不知道她只是不愿表达。这么多年来,她从没想过会爱上一个人,太多的杀戮充斥着她的生活,从她第一次执行任务起,她就注定改变不了自己的生活,直到遇见他。她从来没想过,自己会爱上一个医馆大夫,小小的大夫,甚至可以为他做一切。
  • 成长日记之616

    成长日记之616

    一个大叔,一次会谈,改变了一群热血青年的生活,他们的小组里有智商超群但也有缺陷的特长级天才,有天才级黑客兼道具设计师,有体格壮硕的富N代打手,还有熟悉各种高低端军事设备的复员军人,但他们也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的故事将在一所大学里展开,没有时空穿越,没有盖世武功,只有真实且并不遥远的生活!
  • 《龙界龙神》

    《龙界龙神》

    器本无灵,因战而情;器本无意,因魂而记;幽谷低语,空灵长叹;器本无道,因爱王道!跨越千万年的心,走的千万年的道,我要知道,我的意义!
  • EXO血族的约定

    EXO血族的约定

    女巫吸血鬼千年前的盟友,一同封印了实力强悍的狼人,把他们封印在了一颗千年古树上,只有女巫才能解开封印。一晃千年,血族未来的继承人蔷薇在哥哥的陷害下解开了他们的封印。他们没有杀她,那是因为她还没有觉醒,一旦觉醒他们就会发现她的身份就是吸血鬼.
  • 残酷血爱

    残酷血爱

    在这世界上,爱情是神圣而美好的,每个人都有追逐爱情的权利。然而有人却曲解其意,造成了血腥的悲剧,不但没有得到爱情,反而失去了更多。爱我,为什么要离我而去?
  • 凤逆天下之凤求凰

    凤逆天下之凤求凰

    “我叫夜念凰,夜晚的夜,想念的念,凤凰的凰,大叔你长得跟我好像哦!”“敢对二姐不好?二姐,我们回去做逍遥长公主!”“小蕾,你对谁都好,可我只对你好。”丞相府庶女大小姐一朝得宠一朝灭。三国鼎立,楼珈国君是我弟,冷璃国君对我爱慕有加,夜凰那小子,你要是再不讨好我,我就带着你女儿改嫁了。这是一部腹黑长公主调教夫君的辛酸史。欢迎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