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62900000005

第5章 在吴家花园

锄头一拿 有穿有吃

彭总从庐山回到北京。依然早起打拳,晚上散步,吃睡都显得正常。只是,他已经戒了的烟又抽起来了。

有一天,他又给主席写了一封信,叫我送去,说是要求批准他当农民,到人民公社去劳动。后来,据他说,主席回信不同意,说他年纪大了,参加劳动有困难;勉励他读几年书,每年去工厂、农村搞些调查研究。

后来,彭总住进了北京郊外的吴家花园。搬家前,彭总对我说,上级还是要给他配几个人,问我有什么想法。我没吭声。他又讲道:“你这个同志,很老实,工作负责,跟我这些年了,我们也互相了解。但我不好留你,怕耽误了你的前途。”我明白,他是想留我;我也舍不得离开他。特别是在这种时候。但又考虑到他已经免去了在军队的职务,不再是军队上的人了,我留下来,也就得脱军装,我怎么舍得离开人民解放军这个大家庭?我把这个矛盾的心情如实地告诉了他。后来,上级把我和秘书綦魁英同志叫去,通知我们工作不变。依然属国防部管理局管。这样我就留下来了。

搬家的时候,彭总叫我把他的元帅礼服、常服、狐皮大衣、地毯、名家的字画等等,统统上交。他说:“凡是当老百姓用不着的,我都不要。”我照他的吩咐,把许多东西都上交了,但留下一些好一点的衣服,悄悄地往他箱子里装。可是,他一个个箱子检查。一件件拽了出来,还是交了公;剩下来的,几乎全都是书。

吴家花园是圆明园旧址的一部分,房子不多,也很破旧,但院落宽敞。院子里,有些凋零了的花草。彭总到新居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叫我给他买来了锄头、锹镐之类的小农具。一个黎明时分,在蒙蒙亮的院子里,我听见有人吭哧吭哧地砍什么,连忙披起衣服走出门去,原来是他在砍一棵花树。

“这是干什么?”我觉得很可惜。

“我把这些花花草草都铲了,翻了地,种粮食。”

见我站着不动,彭总又说:“愿干就动手,不愿干就回去,不要凉着。”

“真要当农民啦?”

他拉长声调说:“锄头一拿,有穿有吃!”他朝手心里吐了一口唾沫,说道:“农民,五亿。不是说,五亿农民事关重大吗?”

我于是脱了衣服,跟着彭总一起干起来。

补旧

来到吴家花园,起初组织上还是要给彭总派护士、公务员,他不要。他说:“我没病,要什么护士。现在是个闲人了,还要人家来打扫卫生,料理生活,那真是岂有此理!”

从此,一应生活上的事,如扫地、洗衣服、补衣服,都是彭总自己动手。他的夫人浦安修那时在北师大做领导工作,只有星期日才回来。

冬天来到的时候,彭总找出了他的旧棉衣在廊檐下补着,一边晒着太阳。我看他干得十分吃力,对他说:“眼花手笨的,还是我来吧。”他说:“你呀,未必有我这两下子。”

我接过来一看,针脚整齐,横是横、竖是竖的,补得就是不错。彭总从老花镜上边看着我,有些得意地说:“多多评头论足吧。”就在这次,他给我谈了他的身世。他童年丧母,家庭很穷,他不但要给人家当苦工,还要照管两个弟弟。“那时候,什么活没干过?什么苦没吃过?”彭总感触很深地说:“今天,住到这个圆明园,皇帝老倌住过的地方呵!”

他的这身棉衣,是抗美援朝期间有次回国,为了外出方便买来穿上“打掩护的”。质料很一般,外头连罩衫也没有。就是这身棉衣,伴着他在吴家花园度过了六七个寒冬,后来又穿着它到了西南。直到他被林彪、江青派来的一伙人揪上北京,我们最后分别时,他穿的还是这身黑蓝颜色、上头闪着一层油光的土布棉衣。

记不得是哪个冬天了,也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彭总在院子里补衣服,我带着家里人照相玩。走过他面前,故意逗趣他说:“这位老大爷,照张相吧?”我们都以为他不会干的,还会说“我这个人长得丑”之类的话。谁知这一回。他抬起头来。笑呵呵地坐正了,说:

“照吧!”

笑声中,我给他拍了一张“老人补旧”的照片。

这张照片的主人已经不在人间了,照片本身也在一场浩劫中化成了灰烬,但是当时的情景,却永远留在我和妻子的心里。

一分试验地

彭总真是个勤勤恳恳的农民,他在院子里开了许多块“荒”,种上了各种各样的蔬菜瓜果。还组织警卫人员把原有的小水塘挖深挖宽了,种上了藕,养上了鱼;并且买了小猪、小鸡和小鸭,分给大家饲养;花树砍倒了,满院栽上了果树。这一应农事上的开支,都是他自己掏钱,但所有的收获却又归大家所有。

水塘旁边的那一分地,彭总付出的劳动最多。这块地整得很平整,土质也好,准备种小麦。这是他的一块“试验田”。他亲自丈量过土地的面积。我问他:“干吗刚好开一分地?”他说:“既然是试验,就得讲个科学。一分地好算账。”

彭总在这块地边挖了一条三尺多深的沟,然后按这个深度把这块地翻了一遍,每个土疙瘩都敲得粉碎,又用手捏过。我说:“种庄稼的都像你这样深挖碎捏,一个人怕就只能种两三分地!”他说:“这一分地神啦,少说能产千把斤、几千斤,我和你够吃几年咧。”我忍不住笑了起来。他问:“你笑什么?”我说:“你在说梦话哩。”他指着我的鼻子:“不相信?好!你也是个右倾机会主义者!”我们都哈哈大笑起来。

我们坐在地边休息。彭总告诉我真话:“人家说深翻我就深翻;说多下肥我就多下肥;说密、说水,我都照着做。我在这块地里了,我看一亩地到底产多少斤。”我明白了,他种试验田是冲着当时的“浮夸风”来的;他对报纸、电台说的这里那里粮食亩产上万斤甚至十几万斤根本就不相信。他要用自己的实践来证实他的怀疑,是不是真的右倾了、保守了、给群众头上泼冷水了?

为了积肥,彭总不再在有抽水设备的厕所里解手,自己买了一个痰盂,每天早晨都见他端着这个痰盂走向后院的粪池。后来还买了个桶,要大家“支援”他。

一天早晨,警卫班的一个战士跑来告诉我:彭老头(那时我们常这样称呼他)下水塘捞鱼去了。我赶忙跑出去,见彭总两脚糊满了漆黑的污泥,身上也弄脏了好几大块,正踩着池边起皱的浓霜,提起一筐塘泥走上岸坎来。我跺着脚大喊:“嗨!这么冷,小心脚……”彭总的脚是在西北战场上冻伤过的。听人家说,那是一场大战过后,一个战士困倦已极,倒在雪地就睡着了。他把大衣脱下盖在战士身上,没想到自己也睡过去了,直到被雪花盖住冻醒过来。这些年来,凡是气候突然变化的时候,彭总的脚就酸涩胀痛。前不久,我还见浦安修拿艾条给彭总灸烤。现在,这么冷的天,彭总却脱了鞋下水去挖塘泥。我顾不得讲究方式了,夺过那个满是污泥的筐,甩向一边,说:“搞啥名堂!快穿上鞋子吧!”

彭总朝我一个劲挥手:“你不懂!你不懂!干活的不会冻脚,停了才要冻坏哩。”他跑去捡工具时,我看见他的一双脚在地面上打战。

我没法,只好脱了鞋下水。接着,秘书老綦和司机老赵带着警卫战士来了。大家“强迫”彭总洗了脚在岸上接泥。一会儿,他真的累出汗了。太阳出来,霜冻消融时,彭总望着一大堆塘泥说:“池塘挖深了,肥料也有了。今天一天就能晒个半干,把它上到我们的麦地里,肥得很哩。”

这分地,到春后庄稼长得密密蓬蓬的。快收获的时候,彭总成天在地边守护着,不让麻雀儿去偷嘴。最后真正做到了颗粒归“筐”。一过秤,九十来斤。彭总说:“一亩地,八九百斤。算我们功夫不够,加一倍,亩产两千斤,顶天了!”

同农民交朋友

彭总的交往也变化了。

到吴家花园不久,彭总交了不少农民朋友。几年里,彭总和他们你来我往的,像走亲戚一般。

起先,乡亲们不认识彭总,见他对农事感兴趣,他们干什么也常帮着干,只觉得亲切。有天晚上,彭总和一个老头在田坎上抽烟闲聊。那老头问:“老同志,你是农科所的吧?”他说:“不!我在家的时候干过农活,几十年不干了,荒生了,现在想重新干干,来向你们学习的。”

“你贵姓?几十年都在干啥?”

“我姓彭,几十年都在打仗,干军队上的事情。”

“哎呀!”老头惊诧不已,喊道,“你姓彭呀?莫非是彭老总呀!”

“我姓彭不错,可不是老总!”

消息传开,附近几家人都涌出来看彭总,都要拉他进屋里坐坐。彭总坦然地说:“我现在是个有问题的人,以后在田头向你们学点手艺,希望乡亲们不要嫌弃我。谢谢大家,你们屋里我就不去了。”临别时,彭总告诉他们家住哪里,请他们去做客。

过了一些日子,彭总见没有人来他家串门,就再次向一些老头子发出邀请。大概有人告诉彭总,我们院门口的哨兵不让他们进来。这下可把他的火气引发了:“你们不让我见群众,我就给毛主席写信。我不在这里受憋,我要回家当农民……”我向彭总解释,哨兵不让老乡进来,是出于好意,执行哨兵的职责嘛。我还向他保证:以后只要我们认出是这里的老乡,随来随请。这样他才消了气。

以后,我们院子里就热闹了。老的少的、男的女的,都来串门。婆媳不和、两口子打架,也来找彭总断是非。有一次,一个妇女把个生病的孩子也抱来请彭总看。我向她解释彭总不是医生,她坚持说:“让好人摸摸脉,没有坏处。”

中南海放电影的人也经常想到彭总。他们对我说:“只要彭总想看电影,你打个电话来就行。”放电影的时候,彭总自己把小凳子一排排摆好,叫我们去请老乡来。开始,我们给彭总摆了一张大皮椅在中间,他硬叫搬开。每次看电影,彭总都和乡亲们坐在一样的板凳上,还自己提着水壶给放映员和老乡们倒开水。

中南海管理局的人也十分关怀彭总。我们院里原来的自来水有些苦味,他们派人来专门打了一眼很深的机井,水质很好。彭总跑去告诉附近的群众:“你们来我那里担水吧。”从此,担水的群众络绎不绝。但是从大门进来,要绕一段路。彭总见了,说这事还没办彻底,又叫我们在墙外装了一个水龙头,把打出的井水引出来。这样。群众用水就十分方便了。

一九六三年,一连下了几天几夜的暴雨,住地周围成了一片汪洋,我们院子里水深及腰。彭总头顶雨布,打着赤脚,锳着深水到附近农家去探望。对一些房屋有倒塌危险的人家说:“到我那里去住吧,我把南屋腾出来了……”吴家花园附近的许多居民,至今都还记得!

高墙挡不住

在吴家花园住着一个警卫班。彭总“避嫌”,很少到警卫班去,也从不长篇大论地给战士们讲什么。六年多的时间里,这个班的人换了好几批,有的调走,有的当干部,有的复员还乡,但是,几乎每个人,临走时都要来向彭总告别:首长,这三年你给我们的教育,我一辈子都记得。

各种蔬菜瓜果成熟了的时候,彭总都叫我给战士食堂先送些去,请战士们尝新。有一次,我送去一篮鲜嫩的茄子,战士们把它放了好几天,舍不得吃。班长感动地对我说:“我们都亲眼看到的,这是首长辛勤劳动的果实啊!要是我有办法把一个茄子保存下来,我就要把它永远带在身边,给我家里的人看看,给所有的人看看。”池塘里的鱼长大了,彭总也是叫警卫班先打来吃。每次,战士们吃到他送的这些东西,心情都很不平静。战士们和他告别时的眼泪,代表的是他们的千言万语啊!

许多战士行前请彭总作指示,他总是说:“我的话不能叫指示,我希望你们,好好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点真本领,脱了军装也要给解放军争光、争气,不管干什么,都要把全身的气力使出来,为人民服务!”也有人要彭总在本子上题字留念,彭总说:“不要把我的名字写在你们的本子上,我这个人名声不好,不要惹你们的亲人朋友见怪,不要给你们自己添麻烦。”

战士们回乡后,常常给彭总来信,还有的从河南等地专程赶回来看望他。

最困难的那一年,有天早上哨兵报告,有个提了一条大鱼的军人,来在门口把鱼往门口一放,说:“告诉彭总,解放军战士给他送来的,他就知道了。”我把这事转告给彭总,他说:“我没叫谁给我送鱼呀!”警卫班的同志担心坏人搞鬼,不敢拿来吃。彭总笑了笑,说:“我把它收下了。”

后来,我们还陆续地收到过不留姓名的人送来的许多东西。有一次,送来一桶茶油,炊事员看了看,说是湖南的特产。又有一次,送来一袋大米,六十斤,有点发红,做的饭特别香,还是炊事员鉴定出来的,只有江西才出这种米……彭总把这些东西大都送给了大食堂。这些东西,自然是忘不了彭总的人送来的,而吃了这些东西的人,也一定会永远忘不了彭总。

他爱孩子

彭总喜爱孩子,有很多有趣而感人的故事。

在吴家花园,虽说彭总并不灰心丧气,但心情终究比不得从前。读书、劳动、散步的时候突然发一阵呆,黄昏时,莫名其妙地站在大门口。但是,只要见到孩子,他顿时眉开眼笑,好像一切的烦恼都立刻飞到九天云外去了。秘书綦魁英、司机赵凤池,还有我,那时我们都有一个刚会学话的孩子。三个小东西成天绕在彭总膝前,给他消愁,也“消”了他不少的糖果、饼干。

老綦的女儿芳芳,两岁时得了肺炎。经过一段治疗,肺炎好了,却留下了后遗症:耳聋了,口哑了。彭总焦急起来,他请来了名医。每次都是他抱着芳芳给医生看,还自己拿钱给她买药。这样持续了好些年,芳芳的聋哑症状并未消除,但在她心里,却深深地印上了彭总的影子。后来,芳芳大了,识字了,只要在什么地方见到彭德怀三个字,她就难过地低下头去,眼泪花直滚。

我们的孩子都是在刚会走路的时候,就跟着彭总到地里去识别麦子和杂草,“哇哇”地吆喝偷嘴的麻雀,懂得爱惜粮食。有一年,彭总手把手教他们一人种了一窝南瓜,告诉他们说:“给瓜藤浇水、上肥,就像人吃饭一样,吃多了不行,吃少了也不行。”彭总亲手给他们的瓜藤搭了架。不久真结出了好些大南瓜。于是,每天去看瓜,就成了这一老数小最开心的事。

彭总对不认识的孩子,也是异常钟爱的。我们住地附近的居民潘金荣的小女儿,用一块布包着书本上学。彭总看到了,便问孩子:“你的书包呢?”孩子说:“妈妈说,过了年才给我买。”彭总知道潘家孩子多,生活困难,很想送给孩子一个书包。但孩子很懂事,总是说:“妈妈说,好孩子不要别人的东西。”彭总听了,十分尊敬这位妈妈,也更喜欢这个孩子。后来。接触的日子长了,小姑娘信任他了,更加亲近他了。两人建立了友谊,彭总这才高高兴兴地带着孩子上商店,给她买了书包、钢笔,还给她买了一条鲜艳的头巾。

陈家的孩子来挑水,人比水桶高不了多少,走起来,桶底挨着地。彭总问明了陈家的大人病了,便和孩子相约:你每天按时来,彭伯伯给你挑。可是,说什么孩子也不让。彭总就在孩子挑水的时候,悄悄站在他身后,用两手托着扁担。这样来,比挑水还吃力。孩子不得已,只好把扁担交给了彭伯伯,从此,彭总多次把水挑进病人家。

彭总自己没有儿女。他在中南海住时,有几个侄儿、侄女和黄公略的女儿、左权的女儿跟在身边。他对他们,视同己出,关怀爱护,无微不至。在彭总的严格要求和耐心教育下,几个孩子都接下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好作风,学习努力,衣着朴素,很讲礼貌。彭总从来没有用汽车接送过他们,也从不叫工作人员去为他们办什么事,从小让他们学会自己料理生活。但他又是个真正的慈父。孩子们游泳后,他都要求用冷水冲洗,但又觉得水温过低。担心着凉,便接上一盆盆冷水晒在太阳下,等着孩子们回来。在吴家花园时,他的一个侄女从部队复员回来,安排的工作地点远了些,但是上班不能马虎,他要求她必须按时。这样,吃早饭就等不及了,而他又不让炊事员受累,于是每天提前起床,为她生火做饭。

彭总曾对他的孩子们说:“你们也长大成人了,各自为人民干一点事去吧!我这里不要来了,有困难的话写封信来!”但孩子们还是常来,有时还带了自己的爱人和孩子来。每次来,彭总都是说:“你们又来干什么?要努力工作,要替我为党为人民工作!”

自然,彭总的心里是非常惦念他们的。有时,孩子们被什么事绊住了,没来或者来晚了,彭总就久久地站在门外,忧郁地望着暮色中的汽车站。

坐公共汽车

国内经济生活开始好转时,彭总的情绪也开始好转了。有一天,我陪他散步,走到一个公共汽车的中途站,彭总突然提出:“我们坐一会公共汽车,好不好?”我问:“你要到哪?”他说:“不到哪,随便走走。”我请彭总戴上口罩,还把帽檐给他往下拉了拉。彭总像孩子似的高兴起来,搓手擦脚的,挤进了排队等候公共汽车的行列。

上了公共汽车,来到农村的一个集市贸易地点。彭总这里看看,那里问问,不外乎鸡蛋怎么卖,红薯多少钱一斤。有个卖东西的要彭总出个价钱,彭总说:“我不买,只问问。”那个人白了彭总一眼,彭总忙扭头问我:“带钱了吗?”我摆了摆手。他说:“可惜!可惜!”

后来,彭总找到一个卖鸡蛋的老太婆,和她攀谈起来:“卖了蛋买什么?”老太太说:“买头小猪。”彭总又问她:拿什么喂猪,村里多少户,养多少猪……老太太笑眯眯地向他夸赞起“新”政策来了:“他大哥,只要我们喂猪,肉管吃。”彭总连连点头说:“对,大养其猪对!大养其猪对!”

当彭总逛了集市,搭乘公共汽车往回返的时候,正赶上散集,等车的人排了更长的队伍。彭总说:“好多的人啦!这要等到什么时候?”他又同排队的人聊起来。人家告诉他,到了星期六下午,队排得更长。彭总点了点头,又转身对我说:“难怪梅魁她们星期六回来得晚,等上一趟车不容易啊!”

这天,彭总回到家的时候,十分高兴,说:“今天你算开恩了,让我坐了趟公共汽车,增加见识不少哇!”

再次回湖南

一九六一年冬天,彭总给毛主席写了信,要求回湖南看看。不久,中央办公厅答复说,毛主席同意了。中央办公厅还派了一个同志给他做秘书。他对我们说,他准备在他家乡住几个月,调查一下上、中、下三种不同情况的大队。

在湖南,接待彭总的是省委书记兼湘潭地委第一书记华国锋。华书记从长沙陪同彭总到湘潭,一路上,向他介绍了很多情况。华书记如实地讲了“共产风”、“浮夸风”给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造成的极大危害,也讲了正在采取的措施。华书记为了给彭总下去调查创造条件,各方面都做了周密细致的安排。

彭总回到家乡一看,他家的老房子都重新整过了。从地委招待所运去了崭新的被褥和一些日常用具,使我们感到吃住都很方便。后来我们了解到,华书记派出了省、地、县各级公安干部,精心负责彭总的安全。我们随行工作人员很是感动。“文化大革命”中,华国锋也为这事受到了牵连,居然有人来找我们了解:华国锋和彭德怀是什么黑关系?

那次,彭总的调查遇到了我们谁也没有预料到的情况。就在第二天早上,我刚醒来的时候,便听到外头人声嘈杂。原来是群众听说彭总回来了,都要来看他。执勤的干部不让群众进屋,说要请示。老百姓才不听这套,自己闯进来了。头批还没走,后头的又挤上来了。彭总只好来到屋外禾场上同乡亲们谈话。群众围着他,七嘴八舌的,有的说这个,有的说那个。一整天,彭总没有坐过。我给他端了一条板凳去,却怎么也不能叫他停下来落座。有个白发老人一边往禾场上走来一边喊:“德怀,德怀,你回来了!你在哪里?”他们见了还不算,还要摸摸他。

快到中午的时候,我对群众说:“乡亲们!大家歇会儿,让彭总把饭吃了再说话吧。”乡亲们听懂了,说:“让他吃,让他吃,我们等他吃了再说话。”

彭总回到屋里,坐在桌边,哪里吃得进去?彭总问他的侄儿:“他们吃饭了吗?”侄儿答道:“好多人是从好远好远的地方来的,半夜就起身了,哪里吃饭?可是这么多人,我们家也招待不起呀!”

彭总为难了。他想了一阵,向地委的一个同志提出,能不能帮他买一点粮食,让他招待远地来的乡亲吃一顿饭。

这天下午,从远地来的一部分人留下吃了一顿饭,用了一百多斤米。第二天,第三天,来看他的人更多了。几天吃米五百斤。后来,饭是招待不起了,但人群还是不断地涌来。有许多人是从几百里外的其他各县赶来的。

彭总只好同意派人到半路上去劝阻。可是劝阻不住,有的地方还吵了起来。没法子,彭总只好离开他的家外出调查。可是,无论走到哪都跟上一大群人。彭总问别人的少,别人问他的多:“这几年,你到哪里去啦?”“身体还好吧?”……这样,跑了几个地方,彭总不想再走了。他对我们说:“行了,我不能住了,回去吧。”他在家乡只住了二十几天,便离开了。

临行的那个晚上,彭总把我和老赵叫上,打着手电筒去看了看他的亲戚邻居。每走一家,彭总先把老老少少都看看,再望望缸里有米没有,床上有被没有。对缺东少西的人家,他都留下一点钱。挨家挨户走了十多家,天就快亮了。到动身回城的时候,群众又赶来送他,有的拉住他的手,有的牵着他的衣角,恋恋不舍地让他上了车。车缓缓地开出老远,我回过头去,还望得见乡亲们一动不动的身影。

事情过去十几年了,我对彭总这次回乡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现在想起来,还使我深深地激动。

二十多箱书

彭总的家,好比书屋。桌上、床上、柜子里、箱子里,到处是书。他说:“别看我是个粗人,我可知道孔夫子的用处。”他把孔夫子作为了书的代名词。从中南海搬出来,这也要交,那也要交,独独一再叮嘱我:“书,一本也不能丢!”现代的、古代的,平装的、线装的,搬来吴家花园,装了二十多箱。后来他又买了一些,还在杨献珍那里要了一些。于是,他的新居又成了图书馆了。劳动之余,他就钻到书堆里去了。

那时候,劳动和读书,成了彭总主要的乐趣。他读到什么称心之作,常拿起书本,举在空中,迈着有弹力的步伐,喊着:“好呀!好呀!对极了!我拥护!”有一次,我请彭总吃饭他不理不睬,拍着一本什么书说:“不对不对,这个仗根本不是这样打的!”接着就指着书上的作战示意图,跟我讲起来。讲着讲着,他生气了:“歪曲!歪曲!纯粹是歪曲!”可惜,我当时没留意,不然,我今天可以告诉那个写书人:彭总对他的大作可有意见了。

为了多读点书,读得更好,彭总常到高级党校去找老师。党校负责人指定了两个教员,辅导他学习政治经济学。他还注意研究农业,常给我们谈他的学习心得:“干什么光凭好心肠不行,得先学习,先调查。”他亲自参加农业劳动,到住地附近访问,又去湖南调查,都是闲中不闲呀!他把亿万农民的甘苦装在心里,时刻准备为改变我国的面貌出一把力气!

彭总不仅自己学,也督促我们学。常说:“你们在这里事不多,正是学习的好机会。可是你们呀,就是爱吹牛皮……”他还跟我说过:“有的人只爱他的命,却不爱惜他的时间。时间都白白地过去了,他那条命除了用来吃饭屙屎,还有什么用咧?”所以,我从不敢在彭总跟前偷闲。彭总当国防部长的时候,曾经给我规定过:“出去要带书报。我去办事,你就在汽车上学习。”有的时间,碰上我们正上文化课,彭总又要外出,若是事情不紧急,他就说:“我等一会,别耽误你听课。”彭总去高级党校学政治经济学时,也叫我坐在一边听。我说听不懂,他又请党校领导把我和司机安排到文化班。回来,彭总不但检查我们的学习,而且帮助我们逐字逐句地批改作业。

有一次,我们学习了《朱德的扁担》。彭总问我:“这一课是什么意思?”我说:“这一课简单。”立刻给他复述了教员讲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他听后,说:“这一课才不简单哩。我看你还不懂,差了十万八千里。”接着跟我讲:这条扁担说明了我们中国共产党是干什么的,说明了我们共产党的领导、我们的干部和旧社会官老爷的区别。一个共产党员,不管他地位多高,权力多大,都是人民中的一分子,应该和人民同甘苦,按人民的心意办事情,人民靠扁担挑粮吃的时候,我们不能坐着吃现成的;人民肩膀上还压着扁担的时候,我们不能自己躲到一边去图清闲、享清福。彭总还说:学文化不是为了学几个字记豆腐账,是为着学一门本事为人民担责任,学出一个好脑袋为人民想点问题。

正是那几年,在彭总的影响和督促下,我才学了点文化,读了点书。可是,离他对我的要求太远太远了。

彭总的二十多箱书,后来又随着他全部搬到了西南。可惜,在彭总被揪上北京后,他的屋子被抄得一塌糊涂。那些经他圈点和批注过的书,绝大部分都“飞”了。

“我们以后会说通的”

庐山会议后,彭总还担任着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国务院副总理。党中央和国务院仍然给他发文件,每逢国庆节还是通知他去观礼。观礼他没去过,对文件却看得很仔细。有一次,他看了调整国民经济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叹了口气说:“是咧,早就该调整了。在庐山会议上,比例失调这问题就扯过了。”但是,他并不泄气。更多的时候,我见他从文件上抬起头来,望着窗外的天空,眉头有时松开,有时紧皱,有时又陷入沉思。发脾气的时候也有过。一次,送来了一个会议的文件,上头不知说了些什么,彭总气得暴跳如雷,叫住我说:“你给我去买纸,我要写信,我要把我的一生写给毛主席!我的错误、我的想法,一条都不隐瞒。”我一听又要写信,就不愿意给他纸。他又慢慢平静下来,放缓了语气跟我说:“小景,人家说我里通外国啊!嗯,我不向毛主席说清楚,你叫我把这个罪名背到棺材里去么?”他又激愤起来,放声哭了。

我跟彭总十多年了。在朝鲜战场我跟他一起挨过敌人的炮弹,在海边防我跟他一起承受过暴风雨的袭击,庐山会议后,我又长期分担着他的焦躁不安和冷落寂寞,但是我没有见他流过泪,别说放声痛哭了。“里通外国”?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罪名啊!别说对彭总,对我们这些长年跟随彭总的战士也是一个侮辱啊!我没有什么可以犹豫的了,立刻给他买来了纸张。彭总着手写信了。一连写了几十天,写了厚厚的一叠,然后请秘书老綦和司机老赵给他抄写。彭总说:“我写的都是实话、心里话,写出来了,见马克思也心甘了。”

彭总叫我坐在他的身边,把手放在我膝头上,轻轻拍着说:“小景,我想过了,若是为了我彭德怀自己,写不写信,申不申冤都没多大意思。我是在想,我是一个党员,我是一个老兵,心里有什么,能不向党掏出来么?敢于说话,这是一个党兴旺的好风气咧。你怕什么?我们都保卫过延安,保卫过毛主席,要说打仗,这也是打仗啊……”这段话感动了我,也鼓励了我,我终于鼓起勇气把这封信发走了。

谁想到,后来这封信株连的人可不少。“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控制下的一个专案组把我和老綦搞去,一个劲追问:谁看过这封信?彭德怀写这封信的时候谁去过?我们说,不知道。真的,我们现在也不知道他们问的这些事。但我们知道他们为什么对这封信恨之入骨,为什么他们一伙对这些事追得那么紧。因为,我听老綦、老赵说过:彭总的这封信里揭了一些人的老底,指名道姓说了哪些人不老实,他对哪些人的怀疑。

彭总写过这封信后,同我谈到重大的政治方面的问题比以前多了。我印象最深的,是每当他谈到他对毛主席的态度时,总是充满了深切的怀念和崇敬之情,谈得非常真诚、非常激动。彭总说:“我没见过像毛主席那样能把马列主义讲得那么深透易懂的,没见过他那样学问渊博的。我每听他谈一次话,好多问题都清楚了。我不想对别人说的话,坐到他面前就不得不说出来。”我问他:“过去在井冈山、在延安,你也给毛主席写过信?”彭总说:“那个时候写什么信,有问题,跑到他那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又不打个什么稿子,和他争吵、怄气的事也不是没有呀。”他一再充满信心地说:“我们以后会说通的!”

再点将

一九六五年秋天,彭真同志在人民大会堂代表党中央接见彭总,向他传达毛主席的意见,要彭总到西南领导大三线建设。彭总回来时,对我说:“我没答应,我不懂工业,也不想搞和军队有关的事(他指的是军事工业),因为我早和军队脱离关系了。”后来彭总寄了一封信给毛主席,还是要求调他到国营农场去,说他还是愿当农民。

过了几天,大清早,毛主席亲自来电话了。毛主席对彭总说:你来吧,我等你。彭总知道毛主席有夜间工作的习惯,说:你工作了一夜,休息吧,我另找个时间来。毛主席说:你这个人,叫你来你就来嘛,我们好久不见面了,你快来,我们好好谈谈。彭总只好立刻赶到中南海颐年堂去。这次我跟彭总去了。车子一到,毛主席已经在颐年堂外等着了。彭总急忙迎上去,同毛主席紧紧地握着手。

毛主席说:你这个人啦,平时总不来。写信是不写则已,一写几万言。

两个人都发出了笑声。然后,毛主席拉着彭总的手,两人肩挨着肩,进了颐年堂。

我心里真是一块石头落了地。高兴地想着:两个老战友终于又见面了!我和司机在外面等了约两个小时,快近中午的时候,有人来领我和司机去吃饭。我们正准备往食堂去的时候,就看到朱总司令、小平、彭真,还有陈老总等人的车都来了。他们的警卫人员有许多都是我的老朋友,见了面,一拥而上,捶打着我的胸脯和肩膀:“你小子,这些年钻到哪去了?”他们指指彭总的车,问道:“又出来了?是吗?太好啦!”

到了下午三点多的时候,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等首长送彭总出来,每个人都和他久久地握手,送他上车。

在车上,我看到彭总红光满面,微笑着。我问他:“喝酒啦?”他说:“喝了!毛主席点了我的将,我同意去西南。他请我喝酒,我就喝了几大杯。”彭总平时是不大喝酒的,最多一小杯,半两不到。这次喝了那么多,那是高兴啊!

接着,彭总告诉我:“毛主席把我说通了。今天我们两个都讲了好多好多的话。主席讲了历史,讲了我们革命到今天不容易,大家要团结,要齐心协力发展革命的胜利,建设好我们的国家。主席说,我们共事几十年了,不要庐山一别,分手分到底。我们都是六七十岁的人,应当为后代多想事、多出力。庐山会议已经过去了,是历史了,现在看来,真理可能在你一边……”

往后,无论在去西南的路上,或者在西南各地视察,尤其是又受到别人的误解,直到看出林彪、“四人帮”对他露出杀机的时候,彭总向我不知多少次地谈过毛主席对他的这次接见,感情深重地回忆着毛主席对他说过的每一句话。我体会得到,他是多么感谢毛主席对他这一生的帮助和教诲,多珍惜两个老战友又“说通了”的那次难得的会见!

他说过,毛主席一见到他,就提起了他在吴家花园写的那封信。问:你为什么不打个电话来,写个纸条来,花那么大的工夫写长信干什么?你费了力气,我也看不大懂,彼此都不满意,何苦?我们还是谈谈,吵架可以,骂娘也可以,你有话可以说。你还是政治局委员么,你还是我们的同志么!

毛主席还说:历史上,真正的同志绝不是什么争论都没有,不是从始到终,从生到死都是一致的!有争论、有分歧不要紧,要服从真理,要顾全大局,大局面前要把个人的意见放一放。

毛主席说,我送你几句话——既往不咎,意见保留,努力工作,作出成绩,必要时再带兵打仗去。

毛主席针对彭总自己说的“臭了”,批评了他,要他不要发牢骚,不要把事情弄得一成不变的,真臭了也可以香起来。还说:对你的事,看来是批评过了、错了,等几年再说吧。但你自己不要等,要振作,把力气用到办事情上去。毛主席还说了:我没有忘了你,这些年我一直在想你的事。你也不要记账,日久见人心,我们再一起往前走吧!

给彭总谈工作的时候,毛主席还特意对在西南工作的一位负责同志说:“彭德怀同志以后给我写信,你们要快点给我送来。对他没有什么可保密的,他要到哪里去就到哪里去,要看什么就看什么。要对下面说,多创造条件,方便他的工作。”

从中南海出来,一路上,彭总都很高兴。只是谈到毛主席的健康的时候,他才收住笑容,担心地对我说:“我好久不见毛主席了,他比前几年老多了,头发白了好一些。他太忙了!这样大的一个国家,担子够他担了。”

回到吴家花园,彭总便忙着打点行装。由于动身太急,他的夫人浦安修未能随同前往。老夫妻俩约定以后在西南见面。但是,“文化大革命”很快开始了,这一愿望未能实现。后来我才得知:直到一九六七年夏天,彭总被拉到北师大批斗时,浦安修也被拉去陪斗,老夫妻才得“重逢”。而这次“重逢”,也就成了他们这对多年相处、十分和睦的老夫妻的永别!

后来,到了西南后,面对动荡不安的形势,彭总想起临别时毛主席的吩咐,曾经含着泪给毛主席写了几次信。信一寄走,他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总是一遍又一遍地叨念:“天知道,能不能到毛主席手里啊!”

同类推荐
  • 左宗棠传

    左宗棠传

    《左宗棠传》是以晚清重臣左宗棠为主角的人物传记,从他出生前后的中外格局说起,沿着他的生命轨迹,记述了他一生的不凡经历,历数他所作的贡献。
  • 王传福的创新智慧

    王传福的创新智慧

    王传福作为新近崛起的中国首富,以独特的成本控制和市场竞争方式获得了巴菲特的青睐。半自动化代替自动化,规避专利,无一不体现了他的这独特的创新方式。本书以案例加启示的体例深入挖掘王传福独特的创新方式,力图再现王传福及比亚迪的成长与辉煌,对读者具有巨大的借鉴价值。
  • 等一场姹紫嫣红的花事:最美林徽因

    等一场姹紫嫣红的花事:最美林徽因

    男人都想有她这样素淡如莲的知音,女人希望像她那样和有情人做快乐事。为什么要读林徽因?她是让三大才子魂牵梦绕的奇女子,民国学者眼中学识渊博的林先生,文学与建筑的双料才女,事业与婚姻美满无暇的女神。最真实的林徽因,温雅如玉,民国气质,美到极致,纵然岁月流转,未曾输给时光。
  • 刘更新传奇

    刘更新传奇

    他就是村里的首富——东家刘继基。刘继基恪守耕读传家的古训,小时上过私塾,不但背诵过《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之类的启蒙书籍,且读过成担子的经史子集,年少时考过两次,未能进学,也就死了读书求仕的心。从此一门心思下田劳作,犁耙锄刨,扬场放磙样样在行。他深谙“创业好比针挑土,败业如同水推沙”的至理名言,节衣缩食,不畏艰辛。家业日盛,仍不丢农事,经常下田劳动。衣着打扮,也和种田人没有两样。他精打细算,辛勤俭朴,不沾吃喝嫖赌抽的恶习,几十年如一日艰苦奋斗,终于使父辈留下的殷实家业,在他手上日益发达,成为有好田二百亩,房舍数十间,五六头驴骡的大户人家......
  • 智者大师传奇

    智者大师传奇

    南梁华容,战火频仍。权臣小儿诞生夜,天降祥瑞满室光。双瞳在目,异于常人;慧根暗藏,与佛结缘。大厦骤倾双亲王,颠沛流离结奇缘。
热门推荐
  • 小主持人技能训练

    小主持人技能训练

    本书详细讲解了小主持人所要掌握的各种技能的训练方法,包括语音基础、用气发声、语言表达、朗诵艺术、歌唱艺术、表演技巧、演讲要领、礼仪常识、采访写作、口头评述、主持艺术等,还提供了大量的训练素材。本书内容全面,论述精当,既可以作为小主持人高效实用的学习训练宝典,又可以作为小主持人专业教师的教学指导用书。
  • 临界放逐者

    临界放逐者

    凯欧斯大陆存在着四个国家,分别是位于大陆东面被群山包围的伽古伦帝国、位于大陆西面的奈恩特骑士国、北面的威茨卡弗特魔法国和南面的哈欧黎圣教国。这块原本由传说中的骑士王“狮子王莱恩哈特”带来了和平的大地,因为伽古伦帝国的动乱而再次陷入无休止纷争的境地。传闻大陆的中央隐藏着连接魔界的门。一天,奈恩特王家骑士团团长杰拉特在无法地带搜查帝国入侵者时,偶然发现戴夫罗顿湖方向出现一条黑色飞龙的虚影,赶过去后在湖边发现一名男婴......
  • 逆天魔妃:天才大小姐

    逆天魔妃:天才大小姐

    她,曾经是凤麟国最受宠公主,却被最信任的人所害,一夕之间,家破人亡,自己的灵力也被消去;如今,她踏血归来,发誓要将欺侮过她的人碎尸万段,一个都不放过!
  • 梦缘轮回的爱恨情仇

    梦缘轮回的爱恨情仇

    前世的遗憾,只能来世弥补。千年前,吕布遗憾死下邳城,从此,貂蝉便踏上了寻找吕布转世的路途。终于,在某日她集齐了五神器扭转了时空,来到了新的世界两人在某种原因下参加了当时最火爆的帝国梦幻游戏对决赛,却发现,事情远远不像他们想的如此简单。热血的世界,生死的爱恋,将为您慢慢展开.(拒绝俗套,拒绝跟风,独特的写作线索,全新的设定,耗时三年,值得收藏)群号415206743浩然殿广招书友加入其中一起聊天探讨,娱乐休闲。
  • 崛起1880

    崛起1880

    华族,广义上的中华民族,在当今世界上的生存环境并不好!愤青吊丝男程远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日本到底算不算二战的战败国,如果算的话,为什么没有给战胜国华国哪怕一分钱的赔款,反而还占着华国拥有主权的琉球群岛?一次偶然的机会,程远得到一个“穿越系统”,能够携物双向穿越于清朝与现代,从此他就白手起家,充分利用清朝时空的各种资源,在现代时空不断积累自己的实力,先用经济手段打击日本的大公司,削弱日本的综合国力,还千方百计地降低日本的人口,同时暗中支持琉独阵线对日美进行全方位打击。经过坚苦地奋斗,终于打痛了美国人,玩残了小日本,在海外打出大片天地,大大拓展了华族的生存空间。
  • 独家婚宠:闷骚总裁娇蛮妻

    独家婚宠:闷骚总裁娇蛮妻

    程青矜欲哭无泪,某冷酷男神,到她面前就变成闷骚型腹黑男了。
  • 极品藏仙邪少

    极品藏仙邪少

    十岁的一次在藏地的奇遇让华升成为了地藏王的亲传弟子,虽然这个师傅不怎么露面不过却给了他一本史上最强修真诀,从此开启了花样把妹虐渣渣的修真路……不过有一点很让他头痛华升:“为啥每一次突破都要死一次啊!”师傅:“谁让你练的是世上最难修真诀呢,先死而后生嘛……”华升:“……”
  •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九霄传之桃夭风华篇

    九霄传之桃夭风华篇

    一场意外让现代的瑜伽教练姚烨穿越了,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看她怎么翻身做主,改写包子公主的人生,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这一世爱就放肆去爱!“倘若知道她是这般,我后悔了!”“若没有你我要着江山何用?”“你喜欢吗?那我将那江山夺来给你”
  • 独步之挚爱一生

    独步之挚爱一生

    她只是一名平凡的女子,没有利落的身手也没有傲世的才华,一场意外让她穿越来到了一个穷得只剩下几十两银子的匪窝,为了生存为了能够回家她只能带着这群手无缚鸡之力的劫匪去抢劫商队,只是不曾想劫持了他的货更是虏走了他的心,他和她只是开始却预料不到未来,请手捧着清茶和独步慢慢的走进她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