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62100000001

第1章 尼罗河的恩赐

尼罗河孕育古埃及文明

埃及地处非洲北部,东有红海,北临地中海,东北一隅与西亚陆路相通,恰好处于亚、非、欧三大洲的联络处。从地形上看,埃及是个狭长地带,北部自开罗至地中海岸的三角洲地区称为下埃及,南部自苏丹边界至开罗的狭长谷地称为上埃及。

尼罗河是古埃及文明的源头,它发源于非洲中部,长约六千五百公里,每年7月到10月定期泛滥,给埃及带来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地,也带来了生命和繁荣。大约在公元前五六千年前,古埃及人逐渐在这里定居下来。最初,他们过着原始生活,用粗陋的工具,清除了两岸的荆棘和草莽,开渠筑坝,在河水灌溉的土地上种植农作物,终于使这个气候干燥的地区,变成了古代著名的粮仓。

古埃及文明是人类早期先进文明的代表。尼罗河谷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石刀、石锄、石斧、石镰等。到公元前4000年,埃及进入金石并用期,出现了铜器。通过考察这个时期坟墓中发现的刀、钻、斧、锄等工具,可以发现冶炼技术已相当发达。

古埃及农业的发展要求有水利灌溉设施与其相配套,于是,“州”作为具有独立灌溉系统的单位出现了,每个州有自己的图腾和州神。随着社会分化,各州出现了军队和代表州的旗帜。全埃及约有四十个这样的州,州长职位世袭,拥有祭祀、军事、司法诸权,实际是一个小国君。祭司、军官和在州长指挥下的其他上层人物构成州的统治阶级。公元前4000年代中叶,北部三角洲地区各州以布陀州为中心,形成下埃及王国。国王戴红冠,以蛇神为保护神,以蜜蜂为国徽。下埃及王国出现后,上埃及以尼赫布特为中心,也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王国。国王戴白冠,以神鹰为保护神,以白色百合花为国徽。

下埃及的文化发展较快,但在政治和军事上,它不如上埃及强大。三角洲地区有难以通行的沼泽,各州有很大的独立性,国王对它们不易控制。上埃及的国王对各州的控制力较强,国势也较盛,成为古埃及居民最集中的地区。

公元前3200年,上埃及国王美尼斯征服下埃及,实现了埃及的统一,开创了埃及的第一王朝。埃及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建立王朝的地区之一。从美尼斯的统一到被希腊征服为止,古埃及史可分为早期王国、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和后期埃及等几个时期。

第三至第六王朝是埃及历史上的古王国时期,到第七和第八王朝(约公元前22世纪)时,埃及陷于分裂,再也没有统一的政权。古王国全盛时期,国王——法老的专制政权比早期王朝时大为巩固。第三王朝(约公元前2700-前2650)迁都孟斐斯,加强对下埃及的控制。早期王朝屡次爆发的下埃及反抗上埃及的战争,到这时已经平息。第四王朝(约公元前2650-前2500)、第五王朝(约公元前2500-前2350)的法老开始自称为太阳神之子。太阳神被奉为全国的最高神。法老对臣属的权威是无上的,大臣在朝见时必须匍匐在御座前面,以胸贴地,吻法老脚前的尘土。

法老是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法老之下为宰相,全国司法、行政以及经济等重要政务都由宰相总揽。按照古代埃及的制度,一切土地都必须在宰相衙门登记,由法老赐予的土地执照必须由宰相衙门颁发,关于土地的诉讼也必须由宰相衙门审理。第四王朝开始以太子为宰相。太子辅弼法老,能借此获得统治的经验,巩固王权。各州的州长都由法老直接任命调遣。州长掌管全州的赋税、水利和司法,是法老在各地方的代理者,必须贯彻法老的政令;遇有战争,则需从地方征发军队应役。但是从过去遗留下来的上下埃及的划分,在古王国时期还没有完全消除。第五王朝设南部总督,统辖上埃及各州的军务和政务;下埃及各州则由法老和宰相直接管辖。军队是法老专制王权的重要支柱。军队和军事机构的头目都由王族成员担任。步兵是唯一兵种,以弓箭为武装。东北边境西奈半岛和南方边境努比亚都驻兵设防,国内各地也遍设堡垒,以加强控制。

古埃及经过几度繁荣昌盛,逐渐衰落,随着波斯帝国的强大,它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然而,古埃及给人类留下的文化遗产却是不可磨灭的。

下埃及最先出现了文字。如画成三条波形的横纹,表示水流动的样子,就逐渐演变为“水”字。有些图形文字逐渐演变成音节符号和指意符号,其后又有一音一符的字母,共二十四个。各种符号组成词组,共有六百多个。书写用的是纸草,其茎干剖为长条,彼此排齐连接成片,然后压平晒干成纸。这种纸草后来成为古代地中海区域一种通用的纸。古代埃及人的笔用芦管制成,墨汁是用菜汁加烟渣调和而成的。

古埃及的建筑艺术也十分兴盛。古代埃及统治者兴建宏伟的建筑,目的是为了体现法老神权的无上威力。第四王朝的大金字塔在19世纪巴黎铁塔建成以前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被誉为古代世界的奇观。完成于拉美西斯二世时的底比斯阿蒙神庙主殿,总面积5000平方米,有134根圆柱,中间最高的12根圆柱高达21米,每个柱顶上可以容纳100人。其他如路克索尔神庙、吐坦哈蒙墓、拉美西斯二世墓、埃尔——阿玛尔纳的宫殿,也都庄严宏大。

另外,古埃及人在天文、艺术、数学以及医学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现行公历就是从古埃及的太阳历演变而来的。古埃及人已经会计算等腰三角形、方形、梯形和圆形的面积,并算出圆周率为3.16。而木乃伊的制作则反映了古埃及人丰富的人体解剖知识。

法老的转世之梦——金字塔

在尼罗河下游开罗附近的基泽和萨卡拉等地,保存着大大小小的金字塔79座,它们和尼罗河风光交相辉映,古往今来,无数游客慕名而来。人们不禁会问:这些小山似的金字塔究竟造于何时?在生产技术能力落后的上古时期又是如何建造成的呢?

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但是在古埃及早期,金字塔并不是法老们的灵魂安息之所。在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法老的权力还不十分强大,因此修建的坟墓和贵族一样,都是“马斯塔巴”(阿拉伯语,意即“凳子”,呈长方形,用泥砖建成)。第三王朝的第二个法老乔塞尔在位时,国力强盛,他认为“马斯塔巴”不能体现法老的尊贵地位,于是让杰出的建筑师伊姆荷太普修筑一个高大而不朽的王陵。伊姆荷太普用从山上采下的方形石块来代替泥砖,并不断修改建造陵墓的设计方案,最终建成一个六级的梯形金字塔,高达61米,外面包裹着精致的白色石灰岩,周围则建起了高大的祭祀殿堂。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金字塔的雏形。金字塔是一种高大的三角锥体建筑物,底座呈四方形,每个侧面是三角形,样子就像汉字的“金”字,所以在中文中称之为“金字塔”。

古埃及第四王朝时期(约公元前2650—公元前2500),随着建筑技术的日益精湛,出现了三座规模较大的金字塔,它们坐落于开罗附近的基泽,是由三代胡夫、哈夫拉、孟考拉祖孙三代法老建造的。

胡夫金字塔是所有现存的金字塔中规模最大的,原高146.59米,虽然经过岁月的风霜雨雪,它的顶端已经被剥蚀了近10米,但在1888年巴黎建起埃菲尔铁塔以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胡夫金字塔的底面呈正方形,占地5.29万平方米,比7个国际标准足球场还大一些。塔身大约由230万块巨石砌成,平均每块石重2.5吨,最大的一块重约160吨,全部石块总重量为684.8吨。令人吃惊的是,这些石块之间没用任何黏着物,完全靠石块自身的重量堆砌在一起。塔身表面接缝处严密精确,至今人们也很难用一把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正是这样的设计,使金字塔能历经千年而不倒。

另外,在胡夫金字塔塔身的北侧离地面13米高处有一个用四块巨石砌成的三角形出入口。这个三角形用得很巧妙,因为如果用四边形,那么,一百多米高的金字塔本身的巨大压力将会把这个出入口压塌,而用三角形,就均匀地分散了压力。

胡夫死后不久,在他的大金字塔不远的地方,又建起了一座金字塔。这是胡夫的儿子哈夫拉的金字塔。塔的附近建有“上庙”和“下庙”两座神殿,还有一个雕着哈夫拉的头部配着狮子身体的大雕像,即所谓的“狮身人面像”,西方人称它为“司芬克斯”。雕像高22米,长57米,面宽5米,一只耳朵就有两米高。除狮爪是用石块砌成之外,整个狮身人面像是在一块巨大的天然岩石上凿成的。它至今已有4500多年的历史。在古埃及神话里,狮子是各种神秘地方的守护者,也是地下世界大门的守护者。古埃及人认为法老死后要成为太阳神,所以就造了这样一个狮身人面像为法老守护门户。

孟考拉金字塔比前两座小得多,塔高仅66米,但也相当于二十几层的高楼。

金字塔的建造现已无任何记录留存,唯一的记载就是希腊的史学家希罗多德在金字塔建成后两千年所写的《历史》一书,他认为金字塔是由十万名劳力花二十年才完成的。但是一般学者均认为不足为信。根据考古学家及科学家们研究推测,建造金字塔这样浩大的工程,至少需花费三十年及许多工人的劳力才得以完成。通常一次都是由十万名工人一同工作,每三个月轮替一次,交换着做这极为辛苦又危险的劳役。建金字塔所用的石块,有的就地取材,有的采自尼罗河西岸或亚斯文,然后再借助尼罗河用小船运至工地。由河岸到工地,劳工们需以劳力加上铺在地面上的树干,慢慢地拖至工地。建筑金字塔必须一层一层往上垒,所以工人们还得花10年搭建运建材的斜坡,然后再用二十年的光阴将金字塔完成。

金字塔除了是坟墓之外,还代表了什么意义?这一直是个引人深思的问题。许多学者由古时候流传下的文献中发现,金字塔在古埃及人的心中,并不只是坟墓那么简单,它象征了太阳的光线,同时也是帮助法老到达天堂的阶梯。古埃及人深信法老是人间的神,他指挥战争取得胜利,主持正义而且也控制国库;当然,他也代表了上下埃及的统一。这个中央集权的政府意味着他可以利用埃及的所有资源来建造他的金字塔,所有出色的雕刻家、泥瓦匠、工程师以及数不尽的工人之所以花费许多年来建筑法老王的坟墓,是因为他们相信若能为法老王建一道通往天堂的阶梯,那么,在来世法老也会保护他们。

金字塔屹立数千年而不倒,西方有句谚语:“美好的青春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正是它最好的写照。

时间就这样开始——公历的由来

在农业社会中,农业生产与气候条件密不可分,耕作、播种、收获只有在一年中适当的时候进行才能保证丰收,所以确定天文历法非常重要。人们通常把现在世界上通用的历法称为公历,而古代埃及的太阳历则是公历的鼻祖。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把埃及称为“尼罗河的礼物”。古埃及的大部分国土都是沙漠,气候炎热,雨水稀少,然而这一切都不妨碍埃及成为农业发达的地区,因为有尼罗河由南到北贯穿埃及全境。在阿斯旺大坝(公元1970年启用)建成调节尼罗河水流之前,埃及全仰仗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得以继续生存。每年6月尼罗河开始涨水,7月到10月则是泛滥期,这时洪水夹带着大量腐殖质,灌溉两岸龟裂的农田。直到11月大水才消退,留下一层沃土。尼罗河每年的涨水基本是定时定量,从没有洪水滔天淹没一切的大灾。这就为古埃及人最早创建大规模的水利灌溉系统和制定历法提供了方便。

历法的主要内容是确定年、月、日的计算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其中“日”和“月”比较容易确定,因为其周期现象有着非常显著的起止标志,而年的长度却不太容易确定。因此,各种历法的基础就是确定一年由哪一天开始。在古王国时代(约公元前3100-前2200),埃及人观察到当尼罗河开始泛滥时,在清晨便可看到天狼星与太阳同时出现在埃及的地平线上(天文学上称为偕日升),于是,古埃及人把这一天定为一年的第一天。但是,天狼星偕日升的周期并不是完全相同,埃及人经过推算证明,天狼星偕日升那天在120年之后,与120年前偕日升那一天正好相差一个月,而到了第1461年,偕日升那天又成了一年的开始。埃及人把这个1460年的周期叫做天狗周,因为他们是用神话中的天狗来称呼天狼星的。古埃及人的计算结果和今天的天文学计算相差无几,以365天为一年,比实际一回归年(365.25天)少了0.25天,120年过去则少了30天,1460年之后就会少365天,正好接近于一年。这样,一年的天数就确定下来了。然后,把一年分为12个月,每月30天,年终再加上五天宗教节日,还把一年分为3季,即“泛滥季”、“长出五谷季”和“收割季”,每季4个月,这样就形成了完整的太阳历。古埃及人制定出了这样精确的历法,与他们长期细致的天文观测密切相关。

太阳历传入欧洲后,公元前46年,罗马统帅儒略·恺撒以太阳历为基础编制了儒略历。针对埃及太阳历中每年约0.25天的误差,儒略历作了这样的调整:设平年和闰年,平年365天,每四年设一闰年,闰年366天,一年12月,单月31天,双月中的2月平年29天,闰年30天,其他双月每月30天。恺撒死后,继承人奥古斯都因为自己生在8月,便从2月中抽出一天加在8月上,使8月也变成大月,即31天,同时相应把9、11月定为小月,10、12两个月定为大月。经过这样的改动,各月的天数与今天使用的公历基本相同了。

公元325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在一次宗教会议上,规定儒略历为基督教的历法,但没有规定哪一年是它的起点。公元6世纪时,基督教徒把五百多年前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基督诞生的那一天说成是公元元年。“公元”拉丁文的意思就是“主的生年”,用英文A.D表示。在这一年以前称为“公元前”,意思是“基督以前”,用英文B.C表示。

儒略历虽然比古埃及的太阳历有所进步,但是和太阳运动——周期回归年相比,还是有11分14秒的误差,积128年又要相差一天。儒略历在欧洲通行了一千六百多年,至16世纪下半叶,历法上的日期比回归年迟了10天。比如,1583年的春分应在3月21日,历法上却是3月11日。此外,教会规定耶稣复活节应在过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由于春分已相差10天之多,耶稣究竟是在哪一天“复活”的,也成了问题。因此,对儒略历作进一步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到了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时,又组织了一批天文学家对儒略历进行修改,宣布将1582年10月5日到14日之间的10天撤销,继10月4日之后为10月15日,所以,1533年的春分又复归于3月21日;过去4年置1个闰年,400年共计100个闰年,现在改为400年中有97个闰年,以弥补11分14秒的误差。置闰的方法是:把设置闰年的方法改为以公元纪年为标准,凡是逢百年那一年可以用400除尽的就是闰年,除不尽的就不是,如1600是闰年,1700就不是闰年。这样就大体上弥补了每年11分14秒的误差,要3000多年才会比太阳历的时间多一天,这就是现在世界上通用的历法,人们称之为公历或格列历。

当然,格列历也不是尽善尽美的,每月的天数仍然参差不齐,规则性不强,特别是每经过三千多年还会有一天的误差。但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天文学的进步,这些缺陷将会不断得到改进。

同类推荐
  • 重返清朝当皇帝

    重返清朝当皇帝

    (新书,请多多支持)有一个叫王杰的人,在华夏国2100年的穿越实验中,遇到了一个不速之客——虫洞,最后糊里糊涂的穿越到了清朝,还带着一个牛逼的系统,他的命运会怎么样呢?
  • 三国之帝王路

    三国之帝王路

    那一年,金戈铁马,南征北战,我麾下十万将士埋骨江山,而美人寂寞深锁东宫。那一日,血战沙场,阴云密布,我青丝三千尽染红,而铜爵马依旧昂首向前。那一夜,朔风如刀,大雪纷飞,我脚下百万雄兵山呼万岁,而军师为我皇袍加身。而我一梦醒来,依旧衣单被薄、床冷屋寒,我、只是个黔首,贫穷而位卑的黔首……可我,不甘心!我一生戎马,要为帝王杀!我是刘裕,这是我的三国,我为自己代言。
  • 匹夫无双

    匹夫无双

    英雄枭雄,结好背叛,仁爱凶残,谁是王者。主宰一兼,兼济天下,还是清心寡欲,归隐山林。一切尽在,匹夫无双。
  • 炎黄之炼钢

    炎黄之炼钢

    我是子弟兵,是块好钢。我是子弟兵,是百炼成钢。我是子弟兵,是千炼成精钢。我是子弟兵,是万炼成炎黄钢。当一个退伍军人,被一个位面时空交易器带到各个朝代时期,就像一朵小火花一样,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燃遍了整个中华大地,燃遍了山河峡谷,燃遍了海内外,凡是有炎黄兵的地方都插上了炎黄旗。
  • 我的抗战2

    我的抗战2

    如果《我的抗战I》是前哨、序曲那么《我的抗战Ⅱ 》就是更艰苦卓绝的战争史实、更加残酷而警醒的历史记忆口述者身份更广泛增加了更多平明受害者口述,并且增加了侵华日本士兵的口述,从他们的视角,讲述战争的惨烈、悲壮和残酷,更全面地反思战争。内容描述更深入深入细化《我的抗战I》中涉及的部分战役,完整呈现中国远征军的故事,亲身经历731部队的幸存者为你讲述那段令人毛骨悚然的真实。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预言之世

    预言之世

    一个被预言的时代,一个个被预言的人接连的出现,远古的谜题逐渐浮出水面,到底谁会是这场战争的幸运儿呢......
  • 从山村走出的强者

    从山村走出的强者

    在最后一次任务中,陈子凡一身实力意外全失,遭受龙魂驱逐,然后他回到了自己的农村老家。原本他只是想做个低调的农民工,结果一个又一个美女接踵而至,彻底打破了他想过着的平静生活。清纯校花,冷傲女总裁,性感空姐……
  • 方舟之下个黎明

    方舟之下个黎明

    命运之轮开始转动,新的纪元即将开启。命运与绝望,毁灭与重生。新旧的交替、生命的轮回,在此上演一场场饕餮的盛宴。当人类的历史成为一场骗局,当你的一生成为别人导演的戏码,当我们赖以生存的大地成为一盘棋局。这场博弈,谁能置身事外?丁扬不能,你我不能,谁都无法逃避,终将到来的.......
  • 清风怎叹离人殇

    清风怎叹离人殇

    “如果爱你是错,我不愿对;如果对就是等于离开你,我情愿错一辈子。”“没有什么长相厮守,但我尽量伴你不走。”·····悬崖之上,黑夜如幕,映衬着一黑一白两道身影。白衣胜雪,容颜似仙,缥缈绝尘······黑衣如墨,容颜似妖,冷傲魔魅······她说:“你走吧,从此之后,我们两不相欠,再见面我定不会手下留情!”他说:“若如此,那你杀了我罢!”她说:“三十三天宫,离恨天最高;四百四十病,相思病最苦。”他说:“红尘乱,我挡;地狱开,我去;四海怒,我渡;苍生阻,我覆。”她说:“若这悬崖之下是终结,那便来世再续前缘。”他说:“若这悬崖之下是开始,那便陪我静待花开花落。”······字数有限,简介在作品相关中
  • 镜月寒霜

    镜月寒霜

    落凤岭下,颖水岸片,燕国王子慕容镜月看到惨死的皇姐绥阳公主,满眼血泪,起誓要荡平宋帝国。而颖水南岸据此30里处风霖渡口边太子刘寒诩正带着迎亲的队伍等待着绥阳公主一行的到来,而危机也即将开始,燕宋大战在即,或许还有其他力量的存在,将星云集,忠奸难辨,历史的车轮带着波澜壮阔的故事前行……
  • 迪迦奥特曼之复始大地

    迪迦奥特曼之复始大地

    每当黑暗降临时,总会有一个默默的守护者坚强的战斗着,守护这片光的土地!
  • 昆仑决

    昆仑决

    从高中开始,吴一就被神秘高人看中,收做弟子,从此走上修真的道路。原本是个普通人的吴一,在修行的种种历练中,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和种种匪夷所思的事。凭借着高超的武功和神奇的术法,吴一一路除魔卫道,斩除了许多作祟的鬼怪精灵和修行败类。从高中到大学,吴一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修行界的代宗师。师徒几经联手,终于使修行界的大魔头露出本来面目,颠覆修行界的阴谋也最终破产。
  • 狮子的戒指

    狮子的戒指

    我们常常视自己所拥有的为负累,去追寻一些甚至可以为之放弃所有的东西,受到挫折或者失败以后,人们用贪心来总结这个过程。
  • 是春天还是秋天

    是春天还是秋天

    修仙那段不知道是春天还是秋天的生活。修仙就是与俗世切断一切牵挂。这是一种舍弃,又或者是一种轮回。获得的是一种追求,升华的是那份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