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57200000002

第2章 美丽深渊(2)

事情的一开始顺利的出奇,金小曼在白阿姨家住下来并且很快找到了工作,白阿姨介绍她到一家刚成立的有线电视台去当编辑,金小曼对这份工作很感兴趣。可是她的户口不在北京,只能算帮助工作的。白阿姨的意思是让她先干着,正式调动的事以后再说。

到了面试那天,金小曼背着她那只学生式样的双肩背包就去了。接待她的那个人他们都叫他头儿。头儿和白阿姨并不直接认识,是托了朋友的朋友的关系。小曼清清爽爽的学生模样让他感到还算满意,于是他就面无表情地说了句,那就留下来试试吧。小曼跟他谈话的时候似乎一直在走神,她没想到这个头儿是如此高傲和不近人情的。怎么连笑一下都不会呢?她有些愤愤地想到。

小曼推门出去的时候玻璃门正好打到了要推门进来的人脸上。那玻璃门上绷了绿绸子,所以里外看不见。

进来的是个女的。看上去大约三十岁上下。她身材高大,整个人看上去有些臃肿,像扇厚实的移动着的门板。其实她不是胖,而是骨头架子大的缘故。她脸上抹了些脂粉,但没抹?,黑一块白一块的。很深的深棕色眼影,把她的眼睛勾画得很大很深奥,眼睫毛上涂着防水睫毛膏,一根是一根的,闪着金属的光泽。

“她是来找谁的?”她问话的腔调颇有些霸道。

“是来找我的。”里头的那个人说。

玻璃门在小曼身后吱扭吱扭打了几下晃,后面的话就什么也听不见了。

从电视台出来,外面的阳光很灿烂地照到了她的脸上,她站在台阶上,一只脚上一只脚下,心里面正犹豫着她该不该去看一看她小时候的朋友多多。

多多是和金小曼一起在罕剧团里长大的。“文革”十年,他们家一共生了五个小孩,而且清一色的全是女孩,所以到了后面连名字都懒得起了,就叫点点和多多。多多是最小的小五,比小曼大两岁,因为没考上大学,就早早地出来找工作。多多家大姐二姐三姐全在罕剧团工作,有的作剧务,有的作演员。到了四姐那会儿正赶上“开放搞活”,她便成为罕剧团里第一个到深圳去闯天下的女孩。

关于点点的传说很多。罕剧团那种地方,是个封闭的小社会,谁家有个风吹草动,都逃不过邻居的眼睛。那些碎碎叨叨的妇女和上了年纪的老婆婆,是以传播小道消息为职业的。关于点点在深圳的传说最起码有五六个版本,而且都是有鼻子有眼的。一种是说点点到了深圳先在一家迪厅做领舞,后被一个有钱的老板看上了,包了三个月,给她十五万人民币,她用这十五万炒股,一下子发了大财。还有就是说点点跟一个有钱人结了婚,后来两人合不来很快又离了婚,点点分得一半财产。第三种说法干脆把点点说成是做那种生意的女孩,只要给钱,跟谁都可以上床的,不过钱给少了她可不干。至于这几种说法哪一种是真的,哪一种是假的,连点点家里人恐怕都不清楚,他们只是按月收到女儿忽多忽少数目不定的一笔笔钱,全都如数存进银行。点点从不给家里人写信,一个字也不写。

金小曼在街边的公用电话亭给点点的妹妹多多打了一个电话。

多多听说小曼来北京了,显得有点意外,不相信这是真的。因为她俩通过几次长途电话,小曼在平城的时候,几次说都要来北京,多多以为她只是嘴上说说而已。

两个人在电话里叽里呱啦说了一通,等到真的见了面,却又无话可说了。小曼发现多多的变化很大。她变得有些憔悴,眼睛大而无神,一支接一支地抽烟。

多多小时候有点像个小男孩性格,上树爬墙的,什么都干过。现在却打扮得很女人味,香水味离老远就闻到了。多多说她现在职业不定,一会儿干干这个,一会儿干干那个,心都乱了。她说她很想回家去,或者去深圳找她姐。小曼本来是满怀希望地想跟她说说几天来的北京见闻、说说她的新工作的,没想到才来北京一年的多多却是这种精神状况。

“北京什么都好,就是一块砖一片瓦都不是我们的。”

多多摁灭一个烟蒂又重新点上一支烟说。

小曼觉得话不投机,推说有事很快就起身告辞了。临走时留下一个白阿姨家的电话,说有事可以找她。多多把她送出很远,最后两个人在岔路口分手了,彼此说了一些祝福的话,话里话外都有些生分,再也不像小时候了。

小曼回家发现客厅里多了几件行李,一问素儿才知道是白?从北戴河回来了,正在浴室里冲澡,正说着,有个面目俊秀的大男孩从里面走了出来。

白阿姨的儿子白宫长得非常标致,是个可以拿去上银幕做男主角的美男子。

小曼以前的男朋友吴启东也长得很好看,却不这么个好法。启东是罕剧团学员班的学员,一天到晚舞枪弄棒的,身体练出一身黝黑的肌肉。白宫虽然刚从北戴河回来,脸却一点没被晒黑,尤其是刚洗完澡,棱角分明的面孔显得像石裔像一样白。

白宫一面往外走一面用一块金黄色的大浴巾擦着还在滴水的头发。他似乎并没有意识到金小曼的存在,所以当他看到在沙发上坐着一个人的时候,他的眼神显得有些茫然。

他看见金小曼穿着一件方格短上衣,领子高高地翻起来竖在那里,她正很安详地坐在沙发上看报纸,好像自己家里人一样。

这时候,有个女同学给白宫打来电话,问他到家了没有。白宫说到了,我都洗完澡了,两个人在电话里显得十分要好的样子。

等白宫放下电话,小曼就说那是你女朋友吧。白宫有些腼腆地说不是女朋友是同学,几个人一起去北戴河的,她是其中的一个。时间在他们两个人中间一秒一秒地滑过,客厅里忽然出现了从未有过的静谧。

与白宫的见面使得金小曼的情绪又好起来。刚才在多多那儿惹来的不愉快现在已经一扫而光了。白宫是那种善良,仁慈又很心软的男孩,不是小曼喜欢的那种类型,可也并不惹人讨厌。这么文质彬彬的男孩小曼还是头一次见,他看上去多少有点“酸”,喜欢夜读唐诗那类,写出来的文章也一定是软弱无力百分之百学生腔的。小曼在上大学的时候也曾有过这种阶段,那时她和吴启东谈恋爱,虽然就住在隔壁,可两个人还是要每天写信,说些很缠绵很缠绵现在想来都有些不好意思的话。

小曼与启东分手,是因为她不愿意嫁给一个一辈子唱戏的男人。母亲唱了一辈子的戏,抱怨都抱怨死了,她不能再嫁这么一个人。罕剧团里的学员毕业了只能留在团里唱戏,还能干什么呢?小曼来北京有一半原因也是为了躲着他,回避他,忘掉他。

小曼自从懂事以后常替母亲惋惜,她见过母亲年轻时的照片,像她那种人真不该一辈子窝在平城,默默无闻。母亲是个很自足很本分的人,不管有戏没戏,她每天照常到排练场去练功。

排练场是一座空旷的旧房子,很久没人排戏了,里面堆放了一些杂物,房梁上悬着丝丝络络的灰色蜘蛛网,那些蜘蛛网的分量很轻,人在下面动的时候一招一式全都被它记录下来。它像水草那样随着水面的波动轻轻摇摆。小曼小时候看母亲练功,眼睛总是盯着天花板,那些形状各异的蜘蛛网总能唤起她无边的想像。母亲的身姿轻如水草,她的每一次旋转都是重复的,单调的,落在时间的河里,无声无息。在这间光线幽暗的排练场里,很多人都是这样悄无声息地由年轻变老,很多人都在重复着相同的轨迹。

金小曼是个聪明人,像她这样的人尖子她怎么能够甘于平凡?她从小就聪明过人,她十六岁就上大学……不过,金小曼也曾经有过糊涂的日子,那是因为第一场恋爱的来临。

吴启东是外地考来的学员,家不在平城,星期六他有时要到小曼家来搭伙,那时小曼已在师大读书了,也是周末才回来,两人撞到一块,很快就背着大人一块出去玩。

他们最常去的地方要数旧车站了。那是一个很早以前就废弃了的火车站,里面长满荒草,天空布满横七竖八的电线,地面上的铁轨和岔道也是横七竖八的。据说沿着这些铁轨中的其中一条一直往前走,就能到达北京,可是岔路口很多,没有人知道究竟是哪一条。晒着秋天的太阳,启东和小曼手拉手在铁道上走,那一格一格的枕木,静静地向后移着,有一群鸟儿从身边的草丛里惊飞起来,在空中盘旋一圈,然后向远方飞去。

“听说这有条铁道能通到北京,就是不知道是哪一条。”

岔路口就在眼前了,小曼和启东的手原本是松松地拉在一起的,却在不知不觉间走上了两条岔道,他们拉在一起的手便越绷越紧,越绷越紧,最后平直地横伸在半空中,仅剩下最后的一点联系。太阳已经偏西了,晒在将要枯了的蒿草上,蒿草像被点燃了一般,向空中喷射着橙黄烟雾。又有一群被惊动的鸟儿噗啦啦、噗啦啦地扇动着翅膀从草丛中飞出,向着远方飞去。

小曼和启东沿着人字形的两条铁道越走越远,他的手终于够不着她的手了,开始还能彼此看得见对方的影子,可转眼之间就无影无踪了。

下一次吴启东再见到金小曼的时候,就半开玩笑似的问她:

“小曼,那天你是不是走到北京去了?”

小曼正在饭桌旁吃一碗泡饭,她用筷子尖点点里屋母亲的背影小声道:

“当心让我妈听见。”

罕剧团的学员是不允许谈恋爱的。再说小曼的母亲唱了一辈子戏,也绝不允许女儿再找个唱戏的了。

排练场是另外一个约会的地方。

大多数人回忆起自己的初恋来,感觉有点像偷东西。那种东躲西藏、心神不定带来的刺激甚至超过了恋爱本身。

恋爱那阵子,小曼的耳朵变得特别地灵,好像可以伸缩的天线一样,将远远近近的事情全部接收进耳朵里。那是一个星期天的晚上,明天一早她就要返回学校去了,这就意味着他们又将是整整一个星期见不着面。她现在的心情就像放在油锅上煎着,吃什么都不对味,觉是根本不想睡的,睁着眼睛听着院子里的各种动静,有猫跳墙的声音不知谁家的水管子漏水了,长时间发出滴答滴答钟表般走动的声音。

不知什么时候,小曼在朦胧中刚要睡去,却听到玻璃窗发出格啦一下很小但很清脆的声音。小曼竖起耳朵来听,果然又听到了另一声响。是什么人在用小石子敲玻璃。

金小曼披上衣服轻手轻脚地打开房门,她听到另一个房间里父亲的酣声很均匀。她关门的时候发觉自己的手在发抖,不知是冷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院子里泻了一地的月光,四周竟像白昼一样亮。小曼跟着启东一前一后行走在罕剧团静静的小院里,小院里本来就静,这会儿更加没了人声,那些房屋好像瞌睡一样静静地阖着门,关着窗,他们两个人一前一后,一男一女,像在月光下跳一种古老仪式似的影子舞。

排练场的大门发出吱吱呀呀的响动,那是一扇沉重的木头门。

他们不敢开灯,并排坐在黑影里喘着粗气。小曼说这么晚了你叫我到这儿来到底有什么事。启东说其实也没什么事。小曼说没事我就回去啦。

她说是要回去,身子却不动。他们看到月光从很小的窗口照射进来,然后无声无息地落到地下。排练场有很多很多这样的窗子,排练场变成一格一格的。他们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景象,排练场的夜晚原来是这样的。

“启东,我今天才发现排练场这地方很像监狱,你愿意在这儿呆一辈子吗?”

“很多人还不是在这儿呆了一辈子,比如说你爸和你妈。”“他们是他们,我是我,我可不想像他们那样窝窝囊囊地过一辈子。”

“不这样又能怎样呢?”

“我想上北京去。我想总有一个地方能实现我的梦想。”

“你的梦想究竟是什么呢?”

小曼想了一下说:“反正跟现在不一样。得是轰轰烈烈的,热热闹闹的,总之不能太平淡了。”

启东说:“我的梦想就是唱戏。”

小曼和启东是同时毕业的。小曼想我已经走出这么远,可启东还在原地踏步。他一直留在团里唱戏,小曼到北京后就跟他断了联系。

金小曼的工作是做“金色老年”节目的编辑兼导游。她理想中的角色是想当个节目主持人,可“金色老年”节目主持人是一对上了岁数的老年夫妇。那对手上长着褐色老年斑的家伙霸占着演播厅的所有位置,年轻人只能干户外的活,比如说去拍一个介绍新开发的旅游点的节目,这类活儿组里一般就会交给金小曼或者胡蔼丽去干。胡蔼丽对金小曼一直怀有敌意,二人同性相斥,表面上虽然看不出什么,背地里却暗暗较着劲,谁都想压谁一头。她们头儿似乎看出什么来,给她俩分的活不偏不倚,一人一半,叫两个女孩谁都无话可说。

不管怎么说,金小曼对电视台那份工作还是喜欢的,为此她很感激白阿姨,但是白阿姨的那种矫情的、不自然的生活方式也让她感到很难受,她讲究得过了头,爱美也爱得过了头,她不吃鸡蛋黄,禁糖,低盐,整天疑神疑鬼,见了油炸食品会像见了毒药一样发出一声尖叫,好像全家的人都憋着劲要害她似的。她喜怒无常,搅得金小曼的情绪也忽高忽低。住在别人家里,工作也是人家给找的,小曼就是再看不惯也得忍着。

这个家里就白宫对她好,那好是不讲条件的,一心一意的。

白宫喜欢走哪儿都跟着小曼,有时课也不去上了,跟小曼一起到远郊区去拍外景,组里的人就会对小曼开玩笑说,瞧你表弟又来了。很多人不知道他的名字,都管他叫表弟。

有一回他们一行人到一个叫鸡鸣山的地方去玩,那是一个尚未开发的旅游景点,四周荒凉,山峰刀削斧劈般地直立着,山壁上尽是枯黄的裸石。起风了,金小曼这才意识到冬天就快来了。这是她在北京过的第一个冬天,北京的冬天一定很冷。

他们穿行在一个狭窄而黢黑的山洞里,里面什么也看不见,就好像在一个巨人的内脏中行走,无法看到来时的路,前面的路也是希望渺茫的。这时候小曼的手碰到了另外一只手,那手冰凉而且削瘦,却把她攥得紧紧的。他们这样手牵着手走了一段路,那只手竟然渐渐地热起来。

那天回到家中,晚饭时白宫一直躲闪着小曼的眼睛,好像自己做了什么错事。他母亲问他为什么脸色这样苍白,他支支吾吾地说是刚才有点晕车,于是就勉勉强强吃了半碗米饭,话也不说一句,碗一推就回自己房间去了。

客厅里电视机开着,在转播一场足球赛,电视机前却空无一人,没有一个观众,晚饭后大家都各忙各的去了,小保姆素儿在厨房里涮碗,水龙头哗啦哗啦地响着,她似乎还在轻轻哼着一支什么流行歌曲,不过她唱歌总是跑调,从一支歌窜到另一支歌。在她看来所有的歌都是差不多的,只管张嘴唱就是了。

金小曼穿过客厅来到白宫门前。电视机里的解说员兀自热闹着,他声嘶力竭说得几乎吐了血,场上的球员倒显得有些不紧不慢。他说:“进了……不过又打在门柱上了。”过了一会儿又说:“好球……可惜又被反弹回来……”总之他一个人这么来来回回地瞎激动,电视机屏幕前没有一个观众。

红的光蓝的光打在对面的墙上,显得有些寂寥。金小曼叩响了白宫的房门,她没想到事情从此发生了转折。

白宫的房间里关着灯。小曼看到自己被灯光拉得很长的一道人影。客厅电视里转播的那场足球赛还在继续,透过来的光线一明一暗的,有种不确定的因素在室内游移。

同类推荐
  • 市长生涯

    市长生涯

    本书是长篇小说。河阳市前任市长史朝义被“双规”后,在省委潘仁和书记的极力保荐下,尹凡顺利以高票当选河阳市市长。在史朝义事件中就与尹凡有过合作的市委书记高前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市长与市委书记的磨合十分顺利,成为K省其他各市班子团结的典范。当然,故事中尹凡与两位优秀而美丽的女人——许倩和尼丽的情感纠葛也零星地点缀其中。
  • 末日卷轴

    末日卷轴

    本小说描写了:2011年2月22日星期二新西兰的基督城发生了一次强烈的地震,大维作为一名新西兰记者了解到了警察在一座教堂的废墟中发现了两件奇怪的“古董”。这两份古董被移交到了古生物学家怀特博士手中,正当他信心满满地以为将要从古董中发现2012末日密码的时候,他的身体竟然发生了可怕的变化,怀特博士临终前将一些末日的秘密透露给了大维并让他联系到一位叫古斯特的人,而正是这位古斯特将带领大维在百慕大三角展开一次揭秘末日真相的探险。
  • 申凤梅

    申凤梅

    本书中国当代小说。 远远的,先是有了独轮木车的“吱咛、吱咛”声,而后就有了人的咳嗽。这时候平原很静,是哑静,行人寥寥,那伸向远方的蓝灰像烟一样地弥漫在平原上。
  • 金合欢爱人

    金合欢爱人

    《金合欢爱人》以长篇小说形式讲述了一代留学生学习、生活、感情的故事。以现实主义笔调,真实再现了他们在海外的种种现实遭遇。
  • 吕祖飞仙记

    吕祖飞仙记

    《吕祖飞剑记》共十三回,其成书之时即以其“文采飞扬,诚慕仙道”而闻名,后更为明代萃庆堂手抄流传于世。本书叙述了吕洞宾成仙得道的故事。《吕祖飞剑记》就出现于当时。它受到了当时宗教、方士的影响。其文采优美,反映了作者一定的文字功底。
热门推荐
  • 女扮男装之我一直都在

    女扮男装之我一直都在

    青梅竹马,在很多人眼里都是天经地义。她很小的时候就遇见了,可是狗血的是她失忆了,另一个他充实了她缺少的那一部分。而她也带给了他很多,将他从黑暗中带了出来。她从国外回来,和他一个学校,从她出国就是女扮男装,回国,依旧。她,天生的王者,行走的发光体,差一点就把他给“掰弯”了。女生眼中的完美校草,或许不会有人知道她是一个女生,并且还是一个天才少女。从他被她“捡回家”他就发誓,要一辈子在她身边保护她,他做到了,并且一直都做得很好。他一直都没有忘记她,一直在等着她,她是他一生的执念,第一个爱的人,也会是最后一个,除了她,不会再爱了。选择是一个难题,她不愿选择,却不得不做出选择,她最终会如何选择?
  • 机械文明之崛起

    机械文明之崛起

    一颗直径五亿公里的巨大星球,拖动上百个恒星系,离开银河,飞往260万光年外的仙女座星系……。巨大星球上,一个身高万米的机器人脚踩大地、仰望星空,晶石眼眸着闪动着莫名光彩,霸道的声音在虚空回荡“神秘浩瀚的宇宙,我来了,你……准备好了吗?”这是一篇机械生命的进化史诗;一页文明崛起的华丽篇章;一段寻幽探秘的未知旅程;一个惊心动魄的传奇故事绚烂的科技文明;古老的智慧种族;强大的星空舰队;神秘的极限星体;白矮星,中子星,黑洞,类星体,时间,空间,维度……。
  • 韶华晚

    韶华晚

    三千青丝,韶华已晚,却仍想与你共度余生。他,不知不觉,情根深种,却总是将她拱手于人。他,心胸坦荡,浩然正气,却不曾袒露心迹。他,儿时之恩,“芳心”暗许,却止于友。他,恍若春风,和如煦阳,却照不进她的心。她,又是如何使人牵肠挂肚,如何使人念念不忘,如何使人为其倾尽所有?
  • 电影世界

    电影世界

    一位能够在各个电影穿梭的小青年,凭着自己的沉着冷静一步一步变得强大,偶尔有点呆有点萌
  • 道天途说

    道天途说

    寻东本是大一的新生,却莫名进入另一个和地球平行的世界,道天世界。这个世界存在着什么?他又该何去何从。道天书院的一切又隐藏着什么,面纱揭露后的世界,是生存还是毁灭。道法为尊,从下级道者到中级道者,在到上级道者方可从书院毕业,毕业后正式成为道天世界的一员,成为窥星道者,晋级摘月,成就逐日,寻东一路走来,他又如何解开道天世界和各个冒险世界的矛盾。一辆辆通往各个冒险世界的列车是否只是传统家族的利益工具。
  • 火影忍者之子时代的降临

    火影忍者之子时代的降临

    此书是非官方同人!划重点!非官方同人!写此书只是为了满足一下作者白日梦,如果想要看博人传请绕路去爱奇艺看火影新时代,谢谢。
  • 戒之:樱花落

    戒之:樱花落

    有一位女孩和一位男孩,他们是儿时的玩伴。也是我们所说的青梅竹马,男孩经常对女孩说。长大后我娶你回家好不好?女孩也天真烂漫的答应了。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女孩在和全家人去外婆家的路上发生了意外。只剩下女孩一个人,好心人并资助女孩的治疗费,女孩被送去治疗好了,却失去了记忆。医院把女孩送到福利院,后来被女孩妈妈的闺蜜收养了。然而男孩到处找这女孩,去过她可能去的地方任何可能去的地方,都没找到女孩,后来.......
  • 元来是这样

    元来是这样

    元朝,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算短,也不算长,但绝对算的上是空前绝后的王朝......这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完全由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统治王朝。。。
  • 一班忠魂之木棉花开

    一班忠魂之木棉花开

    那是一场不该忘记的战争,几个热血青年因机缘巧合进入部队,参加了那一场激烈的自卫战,小说讴歌了铁血写就的战友之情,还有朦胧美好的爱情,作者希望带给大家一本唯美精致的小说。人是时代的产物,无论你意识还是未意识到。人也是时代的开创者,无论你有意还是无意.张家寨的后生们走出这看不到边的大山后,湘人的特质和历史的舞台机缘巧合,注定了他们要创造一个个属于他们的英雄时代。
  • 黑色皇朝

    黑色皇朝

    中华上下五千载,事态演变度虚年;民族部落纷盛起,炎黄争霸夺中原;为保华夏平安史,黄帝涿鹿斩魔皇;史诗战歌仍传承,中华大地延轮回。华夏儿女,龙的传人,炎黄子孙,都说明了我们是黄帝的后代,作为后代的我们,都知道黄帝陵,里面埋藏的尽是黄帝的衣冠,可有谁知道黄帝的真身尸体去了哪里?难道真的如传说一般飞天成了神?这至今是个谜,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世上确实存在轮回,但是经过轮回转世的生命,都会与前世完全的隔绝,并且失去关于前世的所有记忆…那都成了历史,但我们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