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57000000011

第11章 6 政治体制对制衡动员过程的影响

前面已经指出,不同利益倾向集团的利益追求和政治领导人对国家整体经济福利的政治追求都极大地影响着安全政策的动员过程。但是,这里还必须考察政治体制这个干预变量(in-tervening variable)的影响。因为国家政治体制不同,上述两种动机对动员过程的影响效果不太相同。所谓干预变量,即加强或削弱经济相互依存这个自变量和国家制衡反应这个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因素,它使得国家之间的经济相互依存状态对国家制衡反应的影响得到抑制、扭曲或放大,导致因果关系的复杂化。

如海伦?米尔纳(Helen V。Milner)和基欧汉所指出的那样,“政治制度是被有意创造出来以保证特定政策的追求,它反应了国内行为体的政策偏好。但政治制度也有其独立的影响:它们创造决策规则,帮助建构议程,使某些团体获得优势而另一些团体处于劣势。”这就是说,虽然国际行为体的行为以经济利益为基础,经济相互依存导致行为体以可预测的方式影响国家的政策偏好,但由于各个国家的制度环境不同可以改变和阻碍经济相互依存的国际化影响,我们不能简单地在相互依存的经济利益的基础上来预测作为政治后果的国家制衡行为。

既然国际性力量必须通过国内政治来发挥影响,那么辨别国内结构的类型就非常重要了。对国内结构的辨别一般在两个维度上展开,即需要考察安德鲁?柯泰尔(Andrew Cortell)和詹姆斯?戴维斯(James Davis)所说的“决策权威组织与国家/社会关系的模式”。这两位学者根据决策组织的集中度和国家/社会关系的紧密度,把国内结构区分为集权式的但国家―社会关系分离的国内结构、集权式的但国家―社会关系紧密的国内结构、分权式的但国家―社会关系分离的国内结构和分权式的但国家―社会关系紧密的国内结构四种。而托马斯?里斯―卡彭(Thomas Risse-Kappen)的研究则区分了国家控制型(state-controlled)、国家主导型(state-dominated)、僵局型(stalemate)、社团主义型(corporatist)、社会主导型(society-dominated)和脆弱型(fragile)六种国内结构。这种细致的划分虽然有助于深化对国内结构的认识,但不利于简化讨论。出于方便的目的,本文将国家政治体制区分为威权体制(authoritarian state)和分权体制两类,这里所讨论的制衡动员过程及制衡政策的变化就是放置在这两类制度背景下。笔者假定,在威权体制下,政治精英的决策代表了少数集团势力的利益偏好;在分权体制下,政治精英的决策代表了社会利益集团的平均偏好。

在经济多元主义的分权体制下,存在着可对外贸易的部门和不可对外贸易的部门,这些不同的利益集团广泛地参与政治过程,竞相游说和影响政府的决策。由于受到不同利益趋向的压力集团和分权制衡的诸多限制,现代政治领导人所奉行的安全政策总体上表达了利益集团的社会平均偏好和根本利益,即承诺向选民提供和平与繁荣。如果不这样的话,政治领导人就可能被取代。不过,由于意识形态、选举偏好等因素的影响,政府的政策不可能完全反映公众舆论的变化。即使如此,政治领导人奉行的政策应该与社会的平均偏好大体吻合。在这种体制下,政治领导人必须考虑对外依存的中断造成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风险,因而对高成本的安全政策对本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的影响比较敏感。

在威权体制下,如果利益外向的集团居于政治结构的主导地位并且与国际经济有密切的依存关系,或者利益内向的集团居于政治结构的主导地位且与国际经济联系较少,那么威权体制与分权体制的政治领导人的制衡行为没有什么太大差别,其奉行的安全政策在客观上也表达了社会利益集团的中间偏好。

在威权体制下,虽然居于政治主导地位的利益狭隘的统治精英集团不可能完全不顾及社会大众的偏好,但这毕竟缺乏透明的、可预测的制度保障。因此,在这种体制下,政治领导人奉行的安全政策偏离社会利益集团的平均偏好是一种常态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该国与国际经济有密切的联系且利益外向的集团倾向于反对招致军事对抗和战争风险的安全政策,但由于利益狭隘的内向性集团主导着政治过程和决策机制,其领导人仍可能不去制衡将企图改变现有经济格局的崛起国,甚至其自身也可能推行扩张政策。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德国与其他欧洲大国有密切的经济联系,但其政治体制却无法阻止德国产生侵略性偏好。

另外,在威权体制下,由于政治过程的排他性,国家整体经济的好坏和民众社会福利的损失以及利益集团对现状维持国领导人的制约作用较小,其他国家无法通过其国内政治过程来形成对它的偏好识别,因而其制衡承诺的可信度不高。比如,30年代的苏联就属于这种情况。

同类推荐
  • 转变”官“念

    转变”官“念

    本书从七十三个流传甚广的领导观点入手,对许多领导者长期以来深信不疑的一系列管理理念提出质疑,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了这些观点和理论的局限性,甚至错误性。多角度、多层次地解释和论证,突破书本定势,突破经验定势,并且提出新的观点,对各级领导者来说,这是一本开卷有益、掩卷深思的书。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渊源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渊源研究

    本书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渊源与发展、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认识的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与政策的渊源等内容。
  • 中国梦青年读本

    中国梦青年读本

    中国梦必将成为未来几十年中国的时代主题,符合这个主题的社会思想将大放光彩,顺应这个潮流的政治力量将大有所为,而违逆这个主题的事物将会被时代和人民所淘汰。
  •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作者从中央三代领导心系宁夏,当代中国的旗帜,邓小平理论与宁夏实践三个方面,系统论述了他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并结合宁夏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进行了分析阐述。
  • 工人政治

    工人政治

    随着工业化大生产的兴起,工人阶级作为新兴力量登上了世界政治舞台,英国宪章运动、法国巴黎公社起义、俄国十月革命……就是由工人阶级主导的一幕又一幕波澜壮阔的历史剧,推动着现代世界向前发展。站在历史的当下,传统意义上的工人运动似乎渐渐偃旗息鼓。然而,工人政治并没有结束。工业化早期的工厂生产结构和模式,及其内部的各种结构关系、矛盾,均发生了巨变,传统工人阶级的形象与含义也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一切,使得当代的工人政治正以一种新的形式、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热门推荐
  • 有你正好

    有你正好

    童年的一次偶遇,牵起了一生的友情。四个性格迥异的女孩,正走向全然不同的的人生——医生、军人、舞者、心理学咨询师。成长给她们带去了苦涩,岁月赋予了每个人独特的气质。青春就是这样充满了无畏,在路上,她们付出了汗水,留下了眼泪,撰写着属于她们的欢乐。感谢身后默默地陪伴,青春,有你正好……
  • EXO之曲终人未散

    EXO之曲终人未散

    如果爱早已悄悄潜入彼此内心,我们还要不要这样折磨。
  • 九界十二域

    九界十二域

    “我在这天地间,开启一扇又一扇门。却是一次又一次绝望!天地循环,万物于始,有了开端,却终究必然归于末世?”天塌地陷的末世之景下,一道伟岸而又萧索的身影,孤零零的立身于其中............泰初,奇脉通玄镇八荒。邃古,神兵伴生扫六合。上古,灵印耀世定乾坤。分别主宰于不同时期的三大体系,最终却泯没在一次又一次大破灭中。可如今,却又齐聚在同一时代!而这一时代,名为九界十二域......
  • 道行无间

    道行无间

    红烛滴泪,红颜香消,寻你不得,仙魔两道,一念之间,坠仙成魔!
  • 春天里的故事

    春天里的故事

    本片故事发生在2008年,以一名叫张军的建筑工为引线,展现一群来自农村进城打工的人在北京发生的故事,本片共由六个故事组成,
  • 武侠创业录

    武侠创业录

    一个武侠与经商创业结合的故事。所有门派都如同现代化的公司,它们有着各自赚钱的手段。只是这些公司中,都有一个部门——杀手组织。这些门派的掌门,就叫作董事长、总裁。
  • 摄魂鬼

    摄魂鬼

    有一种鬼,前世因种种原因自杀而亡,但阴间有规定,选择自杀的人是不能投胎转世的,阴间只给了两种选择:一种是下地狱煎熬一百年,一百年之后便可投胎;另一种就是以肉灵芝为母体,寄生在里面幻化成人形,三个月内要寻找三位有缘人,给他们讲鬼故事,需讲七七四十九个,在故事讲完后,若三人中:一人被吓死,一人爱上自己,一人恨自己,那么便可做两个选择:第一便是投胎转世,第二是以肉灵芝为肉体,永存于世上。这种以肉灵芝永存世上的鬼又叫——摄魂鬼。但若三个月内没有完成“一生一爱一死”,那么便被剥离肉灵芝,鬼魂脱壳,骤变成恶鬼……
  •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青春文学:花火故事

    青春文学:花火故事

    亲爱的姑娘,所有的痛苦终将过去,你不要再伤心地哭了,这样不漂亮。
  • 还珠格格之天上人间

    还珠格格之天上人间

    可以说是还珠格格的续集,只要写他们的婚后生活。还有欣荣夺夫之争和长大的棉忆的寻父旅途。重点还有班杰明的对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