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56800000015

第15章 “唐神宋貌”的闽派

闽派在同光体派中声势最为浩大,以陈衍为诗论核心,在品评闽地诗人的过程中,逐渐将同光体派的影响扩大。钱仲联先生指出同光体闽派:“以陈衍、郑孝胥、沈瑜庆、陈宝琛、林旭为首,最后有李宣龚诸人为殿。”汪辟疆先生列出的闽赣成员中闽地主要有:陈宝琛、郑孝胥、陈衍、沈瑜庆、张元奇、林旭、李宣龚、叶大庄、何振岱、严复,另外文中还涉及的闽诗人有陈书、黄濬、梁鸿志、王允晳、林长民、陈懋鼎、黄懋谦、沈觐冕、陈声暨等,还提到有林寿图、谢章铤、王毓菁,林、谢、王三人“诗亦不尽同光体”。另外,陈衍的《石遗室诗话》中涉及的闽人远较他地为多,同光体闽派的确是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需要说明的是,虽然闽派人数众多,但闽派的宋诗学理论主要还是由几位领袖人物奠定。

汪辟疆先生于《近代诗派与地域》一文中,以闽赣派代同光体派,并对闽赣诗风相同或相似之处加以说明:“闽赣二省,地既密迩,山川阴深,峰峦重叠,亦复相肖。且文化开展,并在唐后,而皆大盛于天水一朝。文士摅怀,有深湛之思,具雄秀之禀,所谓与山川相发者非耶?”从闽赣两地的共性来看,确是如此。然而如果进行具体分析,就会发现闽赣地域文化其实大有不同。闽地文学起源较晚,晚唐五代时候,才出现在文学史上有影响的文人。诗歌则从唐诗开启诗风,数百年下来,唐诗风如长江大河,源源流过,余韵不绝。到晚清时期,同光体闽派以宗宋而名世,但日积月累下来的唐诗根底已成为深入骨髓的东西,因此整体诗风上呈现出“唐神宋貌”的姿态。

一、闽地诗学流变

在中国文学史上,闽地文学理论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从宋代开始,有严羽的《沧浪诗话》、魏庆之的《诗人玉屑》、刘克庄的《后村诗话》、蔡绦的《西清诗话》、吴可的《藏海诗话》、曾糙的《高斋诗话》、蔡梦弼的《草堂诗话》、吴泾的《杜诗九发》等。元代则有杨载的《诗法家数》《诗学正源》《杜律心法》、蒋昌的《榕荫诗话》。明代有高棅的《唐诗品汇》。清代以来,闽地的诗学著作更是不让前朝,有郑王臣的《兰陔诗话》、叶矫然的《龙性堂诗话》、刘存仁的《屺云楼诗话》、梁章钜的《闽川诗话》《长乐诗话》《退庵随笔》《试律丛话》《读渔洋诗随笔》、谢章铤的《赌棋山庄词话》、林昌彝的《射鹰楼诗话》、陈衍的《石遗室诗话》等。从上面的罗列中可以看出,几乎在宋以后的每一个朝代,闽地的诗话中都有一部成为影响全国风气的著作,甚至是影响时代诗歌方向的诗学著作。

严羽的《沧浪诗话》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诗话之一,书中所提出的一些诗学理论,如对宋诗特色的定位“以文字为诗,以学问为诗,以议论为诗”成为此后宋诗学的基本问题。严羽论诗主盛唐,强调诗歌要有“兴趣”,批评以苏黄及江西诗派为代表的诗风,认为宋诗“多务使事,不问兴致,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读之反复终篇,不知着到何处”,诗歌发展到此“可谓一厄也”。因此,他指导学诗者“入门需正,立志需高,以汉魏晋盛唐为师,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严羽之论在元明两代宗唐者手中得到了继承。

杨载是元四大家之一,其《诗法家数》是元代诗法著作中有代表性的一种,他论诗亦以盛唐为宗。《元史·儒学传》载:杨载“于诗尤有法,尝语学者曰,诗当取材于汉、魏,而音节则以唐为宗”。他在《诗法家数》中亦将唐诗作为效法典范:“予于诗之一事,用工凡二十余年,乃能会诸法而得其一二,然于盛唐大家数,抑亦未敢望其有所似焉。”历二十余年尚不敢奢望达到盛唐大家水平,可见其对盛唐诗的尊崇。

高棅为“闽中十才子”之一,《唐诗品汇》则是对严羽《沧浪诗话》理论的一次选本实践。他在总叙中说明此书的目的就是要“以为学唐诗者之门径”,其对唐诗的分期及对诗作的品评也都以严羽的观点为旨归。

诗学与诗歌创作是相辅相成的,闽地发达的诗学理论指导着其地的诗学创作,影响着其诗歌风气。陈声聪在《兼于阁诗话》中论述了闽诗的发展历史,虽屡经朝代更迭,但自严羽以来一直笼罩在唐诗风之下:

闽诗人,唐以前无闻焉。五代间有黄滔、徐夤,宋有李纲、蔡伸、张元幹、刘克庄,明初有林鸿等所谓“闽十子”,清初有许泌、高兆、曾燦垣等称“七子”,均不闻有一派之称。道咸间张际亮以诗名一世,然所为乃李白、岑参之诗。同光间谢章铤以经师为词章,有论诗诸作,亦不名一家也。迨林寿图始刻意为山谷,陈书、陈宝琛、郑孝胥相继为宋诗,酌西江之水,扬坡、颍之波,陈衍又从而激厉之,广接众流,著为诗话。晚居乡里,创说诗社,影响颇巨。

直到晚清道咸间,闽地著名诗人张际亮尚为“李白、岑参之诗”,不出盛唐之规模。从林寿图开始,闽地诗歌才略有宋风。陈衍及其诗友刚刚登上诗坛之时,在科举制和试帖诗的影响下,诗学依然是植根于盛唐。到陈衍、郑孝胥等人于光绪八年(1882)结束科举之后,才在相互切磋中诗学宗旨转向宋诗,风气始为之一变,从宗唐转向宗宋,从盛唐数家转向唐宋兼采,然而数百年的唐诗积淀于闽地,已经成为其诗学精神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即使转向也会留下痕迹,所谓“唐神宋貌”即指此而言。

二、同光体闽派的宋诗观

闽派对宋诗的认识是明确建立在唐诗基础之上,从唐入手,转而宗宋,但并不弃唐。表现在宋诗观上,每每以宋诗对唐诗的承继与变化为缘由,在肯定唐诗的基础上,发掘出宋诗的价值和意义。但和清初宗宋的黄宗羲等人所不同的是,他们能够认识到宋诗自唐变出后的独立价值,那些变化处于唐宋诗之间的风格尤其为闽派诗人所激赏。陈声聪认为陈衍说诗“宗旨纯正,其偏重宋人者,正所谓‘宋人皆推本唐人诗法,力破余地’耳。所言足代表一时风会,初无门户与地域之见也”。所言极是,闽派对于宋诗始终念念不忘其与唐诗之间的关系,在个人创作中往往不能舍唐而为宋。钱仲联先生以为闽派的诗学方向是“溯源韩、孟,于宋人偏重于梅尧臣、王安石、陈师道、陈与义、姜夔,沈瑜庆则偏宗苏轼,陈衍又接近杨万里”。陈衍也说过闽地诗风的发展状况:“吾乡人之常为诗者,余识叶损轩最先,次苏堪,次弢庵,又次乃君常;……之数子者,身世皆略如其诗,损轩少喜樊榭,继为后村、放翁、诚斋。……苏堪原本大谢,浸淫柳州,参以东野、荆公、于韩专学清隽一路”。不论是学刘克庄、陆游、杨万里的叶大庄,还是学孟郊、韩愈、王安石的郑孝胥,其方向都是“清隽一路”,不在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诗派路上。

由于闽地的唐诗风盛行历史悠久,闽地的诗学名家也都以倡导唐诗理论而著名,因此在诗歌风格上对宋诗的认识和接受要通过唐诗作为中介来完成。他们透过唐诗的眼光来认识宋诗的方法,则使他们的性情倾向于理性化,表达方式上反对“以艰深文浅陋”,不刻意修饰字句,不主张用难字僻典。师法对象虽然从杜韩到宋代,但倾向于杜韩轻隽一路。于宋人则或者倾向于初具宋诗意味的梅尧臣、王安石等,或者喜好于宋诗中又开辟轻新之路的杨诚斋等。对于黄庭坚为首的江西诗派并不欣赏,对于“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诗学方法也不感兴趣。

同光体闽派的形成主要依赖于姻亲、师友关系,陈衍兄弟在其中起到了凝聚作用,将闽地诗人团结在一起,相互之间在诗艺切磋的过程中渐渐使诗学观念趋向一致。同治末年,陈书就开始在闽地提倡宋诗,并在小范围内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诗友,“同治季年,乃与叶损轩中书、徐仲眉副将、陈雲敏编修,倡为厉樊榭、金冬心、万柘坡、祝芷塘辈为清幽刻削之词。”由于这种小范围的集会只能局限于乡里,宋诗的影响不易扩大。光绪八年(1882)前后,陈衍、郑孝胥中乡试后,开始了或入幕或游学的经历,视野的放开及跨出闽地的诗学交流,才使闽派诗人在原有的美学倾向上有了新发展。在随后的数十年里,相继成立了以闽人为主体的福州诗社、秋社、说诗社等,进一步促进了闽派宋诗学的发扬壮大。

同类推荐
  • 古代茶具与紫砂艺术

    古代茶具与紫砂艺术

    古人重视品茶,使用茶具也彳艮考究。茶具的好坏,对茶汤的质量和品饮者的心情有直接影响。中国古代茶具种类丰富,历史源远流长,是人类共享的艺术珍品。各个时期的茶具精品折射出古代人类饮茶文化的灿烂,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历代饮茶史的全貌。茶与茶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如同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茶具与紫砂艺术》适合大众阅读。
  • 燃烧的红烛

    燃烧的红烛

    张家界这地方,出奇山,出秀水,出异物。单以花言,便有鸽子花、龙虾花、五色花等珍稀品种。鸽子花即“中国珙桐”,系冰川运动的孓遗物,全世界仅我们中国极少数地方幸存之;龙虾花多长于金鞭溪一带,模样酷似龙虾。遥想远古时候这里曾是一片海洋,便自然会生出纷纷的想像;绝无仅有的五色花,长于景区内的神仙湾一处。
  • 不想讨好全世界

    不想讨好全世界

    我们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人,他们看起来毫不起眼,在人群之中常被忽略,但他们存在着。你仔细听他们的故事,大起大落大离大合,这些小人物不是特别爱惜自己,不求别人的认可,但会把人性中最悲天悯人的部分发挥到极致。像忠诚、守信、重诺、尽责这些我们以为很容易就能做到,其实做起来很难的事,这些人却可以用一生坚持却从来不用谁认可。那些我们曾经推崇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不仅仅是故事里的情节,而是这本书中真实存在的。这本书,让我们不好意思再把那些卖力的执著当成笑料和讽刺,让我们每个人不再盼望别人当好人,自己不再戴着面具做人。在这本书里和一群小人物不期而遇是幸福的。世界这么美好,根本不用讨好。
  • 红楼梦一百句

    红楼梦一百句

    近几年,随着电视讲坛和影视剧的热播,经典名著《红楼梦》再次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话题,其人物和剧情再次在中国民众的心头掀起阵阵涟漪。本书撷取原著中若干诗词曲赋及一些重要的段落、文句,分别从人物个性、情节构思、作者、成书以及脂评等不同面向,对《红楼》一书给予精简而又入味的介绍点评。作者系红学研究中的翘楚,无论是作品本身,还是红学研究通史,无不了然于心,故其笔下的这些评点绍介,虽明净可诵、清浅可喜,然无一不是大匠运斤的得力之笔,快读之,更增对“荒唐之言”和“悲凉之雾”的深刻理解。
  • 今日出门昨夜归

    今日出门昨夜归

    这是一个巨大的超赵人类文明能力的石窟群。但在厂窟周围却生活着群几乎被现代文明摒弃的穷孩子。一个名叫路云天的奇人在这里自筹资金办起了一座初级中学。路云天突然被害而且遗体不翼而飞。同学们在追查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扑朔为离的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怪异事件,使大家的探秘过程,变成了对宇宙、对人性、对生命的寻觅和领悟……二十多年前,著名作家竹林曾以反映知青生活的长篇小说《生活的路》轰动全国,并得到了茅盾、冰心、萧乾等前辈的激赏;二十多年后,她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再度出发,以优雅的、意气风发的姿态行走在科幻、魔幻与现实主义之间,为当代中学生讲述了一个奇妙诡异、大气磅礴而又充满了诗怀画意的故事。
热门推荐
  • 宇宙微信交易系统

    宇宙微信交易系统

    杨凡,因为触电,意外得到宇宙微信交易系统……发现生命体…………”宇宙微信交易系统使用要求,允许DNA绑定……”“5……4……3……2……1……”绑定成功。你是谁,我这是在那,这时杨凡问道,尊敬的宿主,我是微信系统精灵,是宇宙联盟,联合研发出的覆盖全宇宙的微信交易系统,为了全宇宙的发展,更方便的交流交易。现在你是在系统空间…………覆盖宇宙联盟各个位面,各个星球。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跟宿主融合。
  • 火影之明在我心

    火影之明在我心

    《火影忍者》的漫画早已完结,动画也接近尾声。陪伴我们多年的朋友一路走来,它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那一幕幕励志的画面,一幕幕令人感动的瞬间,一幕幕呼之欲出的热血。。。。。。一万个人就有一万个对火影世界的认识。虽然我是第一次这样正式地写网络小说,但我想把我的处女作留给火影,想将我对火影的理解和所期望的方向表现出来。这部作品我想写的朴实些,可能文笔很青涩,但是这部作品没有金手指,没有逆天改命的技能,没有多女主,也没有男同,带给读者的只有——我的火影世界。第一次写,希望不好的地方多多包涵!
  • 霸爱酷公主

    霸爱酷公主

    她们是美丽,身手并聚的天才MM,建立黑白两道的邪魅组织!她,玖美洛蓝无可救药的聪明。她,夏知纯既可爱又恶魔!她们掩藏身份,掩藏实力到一所贵族学院读书。第一天上学她们就撞上3个帅到不行的黑帮老大。而且她还强吻了其中一个帅哥。她们是魔鬼与天使的化身,谁惹上她们谁倒霉,可还是一堆人来惹她们。
  • 记忆零星

    记忆零星

    很多年前只要一抬头就可以看到满天的星星,而现在天空却成了零星点点,甚至无影无踪。我从小就是一个很多愁善感的人,是一个会抬起头仰望天空的自卑男孩,当我敲起键盘的时候,似乎所有的画面都在脑海中盘旋,一幕幕地跳跃在我的瞳孔里面,像零星般聚合,渐渐点亮了夜空……
  • 今生焚尽,来世葬心

    今生焚尽,来世葬心

    集美貌,智慧于一身的她,却有着与身体格格不入的家庭,也阻挡着她的爱情之路,一个迷异的身份,一次残忍的爱情。之后的相遇,却是个阴谋。
  • 走上宠妻路:霸气傲妃

    走上宠妻路:霸气傲妃

    “如果我能在强大一点,就好了。”这是他说的。“如果我能在坚持一下,就好了。”这是她说的。穿越之后,明明是受宠的小女儿,然而在这大陆上没有圣气的人却被人唾弃,为何她零圣气却在家中如此受宠?但是事实真相却不是如此。千年前的一场大战导致他们一个沉睡,一个飞往异世,如今他们在这一世重逢,随着探索一点点找到千年之前的记忆,然而又再次遇到千年前的敌人,这次他们的结果会如何?【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穿越之盛世山庄

    穿越之盛世山庄

    一场情伤穿越到了不知名朝代的乡下农人家,虽然贫穷好在父慈母爱,整理心情带着全家奔小康。。。。。。
  • 玄泆

    玄泆

    错乱的世界,被一手掌控的阴谋。压抑的,束缚的。嘶吼的,悲鸣的。“世界在崩塌,我们需要,一个奇迹”少年的眼里是坚定的光芒,他的金瞳是战神的祝福。“这世界,由我来拯救!”
  • 九龙合一

    九龙合一

    本人首发作品,有不好的地方请多多指点.本作品以上古九龙为主
  • 诗建设

    诗建设

    《诗建设》主要内容简介:语言有根吗?万物有共同的根吗?或许,这样的疑惑与茫然正是这个纷繁无序时代的症结所在。现代人最大的不幸,不是因为“上帝死了!”上帝在那里,或者从来不在。就像一个密闭的房间中的一个我们曾经得以仰望天空的窗子,我们因一种角度的固化,因对它持久的注视中意识到了它对天空的遮蔽。但如果我们因此最终放弃了对天空的仰望,如果我们对一种僵化方式的克服没有成为与真理与道相遇的一个最新的契机,那么,我们就是一个真正的丧失者,一个不幸的“现代人”。是的,诗歌可以,同时也应该成为这样一个沮丧的时代获得拯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