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56500000038

第38章 文人风骨

因为写过一篇有关周作人历史的文字,受到诮议,嘲之曰“奉旨骂贼”。其实,既是贼,奉旨骂或者不奉旨骂,又有什么关系?只要骂的这一位,确实做过贼骨头,骂就没有错。举例而言,总不能因为这个贼的面孔长得标致,你爱之弥切,喜之弥甚,就容不得别人骂他。或者,也不以因为这个贼写了一手漂亮毛笔字,你欣赏备至,五体投地,就要我们忘了他的贼身份。

贼就是贼,一定要把贼当神仙供,“天地君亲师”后加上这个贼,香火供奉,那是个人自由;但不许别人讲这个贼的一句坏话,那就是霸道了。孔夫子早就说过了,“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总不能因时代“进化”,思想“解放”,到了对汉奸、卖国贼,人人必得“捧”之的地步吧?

清人刘声木在其《苌楚斋随笔》卷二《南宋邓肃等论杨雄》中讲到:“杨雄,后世以其能文,极力为之文过……好其文,并及其人,欲使其弥天罪恶消灭于无形。其颠倒是非,淆乱黑白,居心尚堪问乎!”看来,因其能文,而为其文过者,古已有之,也就不觉得有什么新鲜感了。

中国旧时文人,都讲“道德文章”;从理论上说,文人的“道德”和“文章”,两者应该是统一的或尽量做到统一。但是,几千年来,相当多的人并不“道德文章”,甚至更有文章甚好而道德极差的文人。怎么办?一般都采取不深究的办法,只当看不见,何况中国人有隐恶扬善的美德。

对于当汉奸的周作人,其实大家一直心照不宣,向来是道德归道德,文章归文章分幵来看他的。五十年来,相安无事,大家也约定俗成,作如是观。近年来,忽然发现这是一座“金”矿,出版他的书,可以卖钱,于是猛出;写他的文章,可以得稿费,于是猛写;为他鸣冤叫屈,可以捞一顶“拨正反乱”的桂冠,于是猛来劲。

本来是个粪桶,盖住了,掩鼻而过,也就拉倒。偏要插进搅屎棍去,于是,恶臭熏天。这就是时下在周作人屁股后面,那班老的少的拥簇者做的“好”事。

本来,过分奢谈他文章如何地好,竭力忽略他道德实在地差,已经相当违背客观事实,混淆视听。迩来,更是变本加厉,金身重塑,香火供奉,连他那段当华北伪政府教育总监,为虎作伥的丑史,也因为文学行情看好,跟着要改写,那就真是岂有此理的混账了。

贰臣,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就够可耻的了,汉奸,比贰臣更遭人唾弃,更让人痛恨。因为贰臣只是叩了上一朝皇帝的头后,转过脸来又向下一朝皇帝山呼万岁而已,虽然这种迅速的转变,很不要脸,起劲地向新主子献媚,令人恶心。但在罪恶的层次上,比起当东洋或西洋的哈巴狗之流,或许要差池一些。因为,贰臣过了几朝几代以后,丑恶的色彩相对淡化,而中国人对认贼作父的汉奸,是永远也无法宽恕的。

这也是以往抗日题材影片中的维持会、新民会、皇协军、翻译官这类俗称“二鬼子”的角色,为什么无一不被刻画到坏得流油,无一不让人恨得牙痒的缘故。有时候替编、导、演想,难道不怕落入脸谱化、程式化的窠臼。后来,悟通了,对于中国人来讲,像汉奸这样的话题,是做不得翻案文章的。涉及到民族感情、国家尊严、人心所向、全民认知的原则问题,则尤其不可以冒天下之大不韪,逆大多数中国人的意志。

八十年代初,有一位颇有名气的作家试图突破,想出出抗战题材之新,写出一部电影文学剧本来,讲述一个被日本鬼子强奸了的中国农村妇女生出来的孩子的故事。剧本的最初题名,颇为直露,就叫《孽种》,冲这两个字,大概也就想像出会有些什么情节了。这是一个令人从生理到心理都感到很不舒服的题材,听说,后来改了,如何改,改得怎样,也就不知下文了。

显然,此公这部电影文学剧本的构思,是受到西方时尚流行的影响或者诱惑。当时,重新思考战争和战争中的人性,成为文学和影片正当时令的题材。于是,洋作家、洋导演出了这样一个畅销的名堂以后,可怜的扁脸黄皮的中国作家、中国导溃,也就跟着“克隆”。反正咱们中国地大人多,要什么故事有什么故事,要什么人物有什么人物,准还能学得像模像样。

这类作品,说得好听些,叫借鉴,说得不好听些,叫模仿,是那些缺乏想像力和创造力,更缺乏自信心的文学家、艺术家,偷工省力之举。但是,老兄啊!被外国人牵着鼻子走的时候,千万不能忘记你身体里流着的是中国人的血脉,总不能数典忘祖。这祖,就是血管里数千年文化传统熏陶下的价值观。外国人或许能够容忍这个“孽种”,中国人,至少那些尚未完全西化的中国人,对这个“孽种”,会感到堵得慌。

中国人不但对于外国,甚至对于外族,乃至于对于同一族群的不同阵营、不同集团、不同派别,也会泾渭分明,党同伐异,势不两立,不共戴天的。我们都读过《三国演义》,关云长土山失利,讲好了条件,降了曹操,虽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也未能打动他。最后,“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他,还是过五关、斩六将跑了出来。即便如此,他的义弟张翼德还要斩了他呢!

有出戏,叫《古城会》,就写的这段故事。无论如何,投降,是事实,大节亏了,一失足成千古恨,关云长一下子找不到感觉,那西皮流水也真是唱出了他那说不清、道不明的尴尬呢!只此一点,便了解“汉贼不两立”的精神传统,在这块土地上,是何等的历史悠久,又是何等的根深蒂固。中国人,其实很讲中庸哲学,独独在大节上,非常之绝对,绝对到了不间毫发的地步。

这种断然不能容忍背叛变卖行为的绝对精神,确实是属干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心态。这是和几千年来在中国土地上发生过太多的灾难,人民受到太多的痛苦有关:改朝换代的血雨腥风,异族入侵的战乱流离,外国侵略的屠杀毁灭,每当老百姓成为俎上肉任由宰割的时候,总有这种食同胞肉的引狼入室者,喝同胞血的为虎作伥者,雪上加霜、火上加油地使苦难翻番。

我记得《孽种》剧本问世后,当时,从上至下都在感情上不能接受。这类题材的影片在外国,也许可以拍,但在八年抗日战争中死了两千万人的中国,大概是很难可以的。所以,想把周作人树为新圣人或者说他是个好汉奸,会被人看做是丧心病狂的行为。即使把鲁迅打倒一千年,一千年后,周作人仍是汉奸,而鲁迅仍然是民族精神的火光。

如果有人修《民国史》,周作人未必能进得了《贰臣传》,因为贰臣只是效忠了上一朝以后,改换门庭又为下一朝卖力。若真有这部第二十六史的话,周作人应该是与溥仪、王揖唐、汪精卫、周佛海等卖国贼一起在《汉奸卷》中就位的。

翻案,是历史上常有的事,暴君秦始皇不是翻了么?奸臣曹操不是翻了么?但汉奸、贰臣的奸佞、叛逆,是不容改写也无法改写的。只是可以把这一页搁置起来,但做手脚想把这一页扯掉,大概很难。记得清王朝鼎革之际,不得不对前朝降过来的武将洪承畴、文臣钱谦益之辈,优礼有加,尊让三分,待以上宾,共商国是。那时,入关后立足未稳的多尔衮,把洪视为股肱,委以心腹;孤军深入江南的多尔衮之弟多铎,对钱所以客客气气,温文尔雅,都出于一种政策需要。抬举这些有影响的人物,笼络人心,对巩固新王朝的统治,是有好处的。

一般人不会这样考虑,当时,确实有人哪壶不开提哪壶地跑去问洪承畴:“将军啊,崇祯已经当你为殉国英雄,举朝公祭过了,你怎么还活着为新朝效力呀?”当他被清政府封为亲王,回家光宗耀祖之际,想不到他老娘一顿拐杖劈头劈脑打来,这位令人肃然起敬的老太太,掷地有声地说:“我们家只有明朝的总兵,没有清朝的将军!”这种节义观,也许对拥护周作人的信徒来说,一无可取之处。但正是这种人格上始终如一的要求,是中华文化传统维系数千年赖以不坠的精神基础。

百年过后,大清王朝,政权稳固,江山坐定,于是,历史又回复其本来的真实面目。一是弘历整顿风气的政治措施,他认为应该提倡人民对他的忠诚不贰,不能鼓励臣下朝秦暮楚的变节行为;二是中国文化中这种“汉贼不两立”的绝对精神,所表现出来视贰臣、汉奸、卖国贼为大恶的水火难容的心理。于是,乾隆推翻了他先人赐予这些降臣的谥号、袭封、恤典,并对国史馆编撰们发出指示,洪承畴只配放在《贰臣传》中,而钱谦益,在弘历眼中要更不值钱些,说此人在《贰臣传》中还得次一级,只能放在乙编。

这或许就是对于中国文人特别苛求的不幸命运。

其实,清政权建立之初,不知用了多少明代的降官降将,但当时的人和后世的人,却总是盯住这期间的几个文人不放,这确实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洁癖在起作用。一方面,“江左三大家”的钱谦益、吴梅村、龚鼎孳,称得上是风流倜傥的文学“明星”,聚光焦点;不愧为显赫一时的文坛领袖,众望所归。于是,人们的期望值,就水涨船高,有理由要求他们做出高风亮节的举止。一方面,白头少年钱侍郎,陪骑白马,作戎装的美人柳如是,招摇过世;生性狂纵的龚少卿,掷金一千五百两,娶得名妓顾顺波,金屋藏娇;风流蕴藉的吴太史,一曲陈圆圆,传遍了大江南北,洛阳纸贵……风头出足,风光无限,人们艳羡之余,难免产生“木秀于林”的危机。

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既成“明星”,就免不了有“明星崇拜”,这是古今同样的道理。有“明星崇拜”,就有“追星族”。可以想像,这些被崇拜的明星,忽而成为被唾弃的贰臣贼子,如此严重的失落,能不令追星族生出特别的憎恨吗?这恐怕是三位江东名士,成为上至皇帝,下至百姓的众矢之的根本原因。为周作人鼓吹不遗余力者,要懂得这点群众心理,也许就不会枉费心机去涂脂抹粉了。

钱谦益受到指责最多,乾隆就带头看不起他,专门写过一首诗,把他奚落一个够。“平生谈节义,两姓事君王,进退都无据,文章那有光?真堪覆酒瓮,屡见咏香囊,末路逃禅去,原是孟八郎。”普通人对钱谦益的失节,在他生前就当面加以讥汕。“牧翁游虎丘,衣一小领大袖之服,士前揖问此何式?牧翁对曰:‘小领者,遵时王之制;大袖乃不忘先朝耳。’士谬为改容曰:‘公真可为两朝领袖矣。’”(清·佚名《绛云楼俊遇》)吴梅村略好一点,他还有一点清醒的自省意识,但最后终千剃去明代的头发,留起请朝的锵子,北上为新政权效力时,也被人嘲讽过的。“顺治间,吴梅村被召,三吴士大夫皆集虎丘会饯。忽有少年投一函,启之,得绝句云:‘千人石上坐千人,一半清朝一半明。寄语娄东吴学士,两朝天子一朝臣。’举座为之默然。”(清·刘献庭《广阳杂记》)

龚鼎孳的名声本来不佳,是个来回折饼,顷刻之间三易其主的走马灯式的人物,更为人所不齿。“李自成陷都城”,还挺赏识这位大文人,给了一个“北城直指使”的為给他做。跟着,清军围城,他一看大势不好,连忙打开城门,投降多尔衮。“授吏科给事中,迁太常寺少卿”,又做清朝的官。有一次,“大学士冯铨被劾,睿亲王集科道质讥。”龚鼎孳来劲了,为了讨多尔衮的欢心,“斥铨阉党,为忠贤义儿。铨曰:‘何如逆贼御史?’鼎孳以魏征归顺太宗自解。”结果,偷鸡不着蚀把米,“王笑曰:‘惟无瑕者可以戮人,奈何以闯贼拟太宗!’”压根儿看他不起。(《清史稿》)

文人末路,一至干此,也怪不得别人,纯系自找的了。

因为,与钱、吴、龚同时,或先后的像孙奇逢、陈洪绶、张岱、傅山、黄宗羲、朱舜水、方以智、顾炎武、王夫之、朱耷、李颗、吕留良等人,或坚决不仕,或归隐山林,或削发为僧,或反满抗清,也还是能够保持住人格上的完整的。

正因如此,吴梅村活得并不开心,“为当年沉吟不断,草间苟活”,“脱屣妻拿非易事,竟一钱不值,何须说”,“浮生所欠只一死”,从这些诗句中,不难听出他忏悔和自责的心声。他“临殁顾言:吾一生遭际,万事忧危,无一时一境不历艰苦”的说法,也值得同情。他要求死后“敛以僧装”,不穿清朝的衣衫,石碑上要求刻“诗人吴梅村之墓”,不署清朝官衔,也算是在表明自己的心迹吧。(《清史稿》)

钱谦益在北京的国史馆,当了半年编修,托病回到江南,还多方接触当时地下的抗清力量,希望有所作为,也许为了改写自己那一页不光彩的历史吧。龚鼎孳虽然不很振作,但在奖掖后进、提携新秀、发现俊才方面,倒是不遗余力的,这或许是他的一种聊胜于无的自我赎解吧。然而,即使这小而焉之的失节,无论怎样的弥补,也并不能逃脱历史的嘲笑,何况周作人乎?

“鲁迅先生有《集外集拾遗补编〈莲蓬人〉》诗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

“风骨”二字,真是值得为文的中国人深思的。

同类推荐
  • 漫步青云

    漫步青云

    这是作者出版的一部日记体作品文集,收录了作者近几年来创作的一些散文和随笔作品。这些作品大都发表在自己的博客或相关报刊上,文字较为散淡,多为一些感悟性作品。
  • 不一样的天空

    不一样的天空

    《不一样的天空》共4辑文字,篇篇皆有很强的可读性。这些文字以意象纷繁的深度联想打破了游记散文的惯有格局,虽然作者并未避开那些身边的小情、小景、小事物,但不把眼光囿于狭小的个人天地,文字本身体现为一种精神延伸。作者随时感受着现实与自然的剑拔弩张,深情款款地表达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世道人心的观察。作者用心接近事物背后那些神奇而广阔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读者借助那些清丽的记录,完全可以感悟文字背后的精神重量。所有的一切共同指向一种我们久违的安如磐石的生活:平易、平等、本分、自重。
  • 快乐心灵的名家散文(青少年快乐阅读系列)

    快乐心灵的名家散文(青少年快乐阅读系列)

    本书以青少年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让他们熟悉和了解散文的内涵,吸收其中的精髓,进而学到更多的知识,懂得更多的做人道理。……本书精选了最优美的精彩故事,这些故事和其中阐释的哲理,让青少年的心灵受到鼓舞和升华,让青少年更有信心和勇气地去梦想与憧憬,活得更有激情;让青少年在面临挑战、遭受挫折和感到绝望时,从中汲取力量;让青少年在惶惑、烦恼、痛苦和失落时,从中获取慰藉;让青少年在面对一切感到木然时,心中涌起无限的亮色;让青少年在青春的冷淡与叛逆情绪中,被生活的真善美所感动……
  • 皮克的情书:彭家煌作品精选

    皮克的情书:彭家煌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故乡的路

    故乡的路

    本书收录了胡定宋散文50余篇,主题为“过去的事情”,有作者生命中过去的人和事,以及最刻骨铭心的,对过去的怀念之情。本书同时收录了作者的游记、报道文学以及小说若干篇。
热门推荐
  • 绝美冥妻

    绝美冥妻

    我是山村人,从小爸妈就不让我去后山,后来我没忍住去了。然后我才知道,那是村里女人洗澡的地方……
  • 田园蜜婚:农门娘子有点甜

    田园蜜婚:农门娘子有点甜

    现代豪门世家女子苏苏;重生成为父母双亡,土生土长的农家长女!家里断炊,不怕:略施小计,拿回属于自家的粮食!家里一贫如洗,咱不怕:有山有水,摘草药,寻山参;教导幼弟、幼妹,以弱女之身顶门立户!建新房,修祠堂,种冬麦,把自家的小日子过的是红红火火!爷爷奶奶极品,叔婶刁难,不怕……咱断亲!从此:展农识,丰国库;救疑难,逐瘟疫;上战场,驱外敌!☆【上官昊VS苏苏】“我是农家女?”“我心悦你!”“我不喜欢勾心斗角?”“我陪你悠然见南山!”“一生一世一双人?”“苏苏:你上天,我追;你坠地狱,我随;弱水三千,我只取你一瓢饮!”
  • 极品捉鬼房东

    极品捉鬼房东

    诡秘离奇,凶煞恶戾,冤情地鸣,一切的一切都从一个古怪的房东和一群神秘的房客开始……
  • 无限攻略系统

    无限攻略系统

    不管你是魔法帝国的公主,还是未来时代的舰队女司令,抑或者是古代的千金小姐……一旦成为我的攻略目标,那么,一定会变成我的囊中之物。
  • 超神使命

    超神使命

    五岁那年,横祸天降,家园破碎……寄人篱下,颠沛流离,沦为草芥……虽然天欲要亡我,但我仍忍辱偷生。在这玄幻世界,无数强者傲世其中,江湖险恶……是谁在窥视天机,暗藏祸心……为了求得一线生机,为了寻找那尘封已久的幕后真相……我只能自始至终追求着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绝、人绝我化……
  • 我当道士的一生

    我当道士的一生

    几世为完的待续,几世冒险的经历,几世情感的纠缠,三生三世,各不相同。
  • 仙侣情缘传

    仙侣情缘传

    心善书生,入世随波逐流;知己红颜,花落风雨骤变!夜悲白发,书毁剑指天下;香回玉损,醉笑天涯处处她...
  • 爱情断尽微微

    爱情断尽微微

    人生萧萧,能有几何?只是一瞥,爱得那么惊心,却又动人。虽是一瞥,却是一生.这是一个虐心的故事。婚礼只是个幌子,永远不要相信最爱的人,也许他(她)只是来复仇的。惟惟一生,断尽情笙。煎熬的是你不爱,我不放。“你说若有来生,你是否会向今生一样,对我这么包容。”“会,不过前提是我先死。”说完便吞下余惟事先准备好的药丸。
  • 心路之独我

    心路之独我

    在《天龙八部》里,最羡慕的就是虚竹,崇高的地位,绝世的武功,患难的兄弟,美艳的公主老婆,一切尽善尽美,人生就应当生如虚竹。一个医学大三生,因在路边摊卖了一本《世纪之书》,被带到了异界伏龙大陆,开始了他如虚竹一般的人生。修炼等级,灵徒、魄士、魂将、天人、法相、生死、轮回、涅槃、无极、神灵、神主、神王、神皇、神帝、至尊。
  • 那朵蔷薇那场雨

    那朵蔷薇那场雨

    当总裁遇见杀手,当杀手遇见总裁!早在千年前就注定的命运,可命运真的早就注定了吗?在那场大雨中,他们终于明白自己最在乎的是什么,逝者已逝,再大的仇恨又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