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的燧人氏钻木取火到英国人发明火柴,经历了几十万年漫长的岁月。1861年第一家火柴工厂建于伦敦,这种可以随时取火的小精灵,又随着“日不落国”的炮舰和商船队行销全球,给大英帝国牟取高额利润,也给人们带来方便。孰料此物短命,很快就被一次性打火机取代,前不久,英国最后一家火柴厂关闭了。唉,火柴,从出生到消亡,百把年的繁荣,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真是短暂的一瞬间啊。对这样的小事何必感叹呢?只因为从中可以看到,百年来科技的飞速发展,一项曾经普及全球的发明,很快就会被新事物无情淘汰,剩下的有情部分,大概只有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和收藏家的“火花”了。
我小时候还见过农民使用火镰、火绒取火。城里人使用的红头火柴,在墙壁或鞋底子上一划就着,被称为洋火。使用黑头的安全火柴,已经是解放后的事情了。我是个老资格的烟民,火柴从不离身,对它的变迁,不作调查也是个有发言权的见证人。计划经济时期,不准火柴涨价,始终是两分钱一盒,居民凭购货本每户一月供应5盒,生火做饭倒是够用,却苦了烟民,您了解“有烟无火”的窘态吗?看见别人吸烟,赶紧上前“对火”,以及,我常向邻居乞讨一盒火柴。唐山大地震那个夜晚,我从睡梦中惊醒,喊着妻子女儿往屋外跑,什么东西也来不及拿,却下意识地把床头一包香烟和火柴顺手抓了出来。邻居们大多穿着背心裤衩站在胡同里,余震不断,房上的砖头瓦块直往下掉,谁也不敢进屋。有人发现我蹲在大槐树下吸烟,佩服得五体投地,过来要烟借火,还赞不绝口,“您真行!光着脚,顾不上穿鞋,倒是没忘了拿烟。”其实,光拿烟还不行,没火柴怎么点烟!刚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有了打火机,还要设法购买走私进口的火石。15年前访问泰国,我带回来的洋货就是许多一次性打火机。当然,不久国内也大量生产了,现在是温州打火机行销全球。
火柴被淘汰是件好事情,可节约大量木材。由此想来,一次性筷子也应淘汰。日本人自私又无知,国内禁止伐木,却从中国大量进口一次性筷子,不懂得保护环境无国界。如今电脑、因特网和移动电话迅速发展,大量耗费纸张的书报杂志、文件课本、信纸信封也会逐渐减少,将来留在纸上的主要是书画艺术品,届时我们又会感叹一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