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远从进棉绒厂的那天起,特别是在还清了三万元的欠款、补发了拖欠职工的工资,使棉绒厂起死回生以后,威望大增,不但本厂职工欢欣鼓舞,对他们的厂长佩服有加,社会更对他寄托了厚望。他所在公社的领导走到哪里,都要把张文远的事迹宣传到哪里,并让店张各个企业的领导以他为荣,以他为榜样,号召大家学习和发扬张文远的吃苦精神、创业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
平心而论,张文远能在很短的时间里,使一个濒于瘫痪的企业起死回生,凭的就是一种精神,一种可贵的拼搏精神、追求精神,和背水一战的决心。他没有想到过自己的荣耀,没有想到过自己从企业的发展中能得到什么回报。他之所以如此执著,完全是出于一种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是的,领导能把他派到棉绒厂当厂长,就是对他的信任。性格刚毅的张文远,就是有千难万险,也绝不会说出一句令人失望的话,做出一件令人感到遗憾的事。也许,正是这种性格督促他勇往直前,获得了成功。
虽然棉绒厂初战告捷,也初步显示了张文远的才能和魄力,但能代表他业绩的真正事业,却是从奶粉项目开始的。因为奶粉厂的创建和发展是张文远独立思考的结果,真正显示了一个企业家的风采。这种风采不仅具有独特的个性,也是多方面因素组成的。他不仅具有实干苦干、身体力行的优点,有领导有方及运筹致远的才能和魄力,而且有清廉劲毅的品格和发现人才、唯才是举的思想境界。自从进厂以来,他自己从不上酒楼,不进舞厅,不乱花企业一分钱。仅这一点,便得到职工们信任和尊敬,和职工们拉近了距离,形成了一个整体。有一次,县上某部门来人,本来三言两语的事情,来人却海阔天空,东拉西扯,迟迟不走,等着张文远设宴招待。到了午饭时候,张文远叫来办公室主任,说:
“你陪领导吃饭去吧。”
“怎么,你不去?”来人甚为惊诧。
“接待来客,我们是有严格制度的。”张文远抱歉地说,“请你原谅。”说罢,拿出碗筷,向职工食堂走去。
这位主任只好随着办公室主任来到店张镇街道,希望能在较高品位的酒店用餐。谁知办公室主任却把他领进一家清真食堂,吃了一碗羊肉泡馍。这位领导早就有些不快,不仅没酒,而且一个菜也没有上,便不禁皱起了眉头,向办公室主任问道:
“县上来人,你们都是这么招待的吗?”
“当然有些区别了。”办公室主任实事求是地说,“一般是在职工食堂用饭,部门领导来了,就是牛羊肉泡馍。”
“真的?”
“真的。”
这位领导一听,不但没有怨气,反而感到一阵荣耀,便对张文远这种管理办法大加赞赏:
“难得难得!正值吃喝风盛行之时,张厂长敢于挺身而出,遏制歪风,的确难能可贵。”
办公室主任笑道:“其实他这么做,不仅仅是给厂里省点经费,而是一种美德,一种境界。”
“好!”这位领导兴奋起来,“你总结得很好。”
“不是我。”
“是谁?”
“张厂长呀!”办公室主任说,“而且,他自己极少陪客吃饭,大部分都是有关部门的负责人陪。”
正因为张文远十分珍惜职工们的劳动成果,不搞特殊化,在职工中享有很高的威信。不仅如此,还在事业发展的早期,他就逐步领悟到人才的重要性。
张文远在他从事企业运营的初期,由于客观条件和他的阅历、文化程度及综合素质的局限,对于人才这个概念只有一种朦胧的认识,还缺少较为深刻的理解。也就是说,他把人才的定位锁于“好人”的范畴,以此标准决定他对人事的安排。但随着事业的发展和实践经验的丰富,特别是观念的更新和理论水平的逐渐提高,方才把人才从“好人”的范畴中区分出来。认识到好人也有庸人,庸人成不了事业。只有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是开山之斧,成事之本。这种对人才的理解和升华,使他如虎添翼,为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精心修筑了一条人才之路,成功之路。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强化职工业务技能和思想素质,从奶粉投产初期,他平均每年都要拿出5万-10万元,选派职工去先进厂家学习。1983年,他以“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的用人新举措,在125名报考的中学毕业生中,选用了40人。1985年,又在应考的45名高中毕业生中,录用了14人。并在厂内营造了一种“学技术,强素质”的浓厚氛围。通过实践,张文远颇有感触地说:
“推动社会进步、事业发展的关键是人才资源,而普通劳力只是辅助力量。我们国家的劳力有余,人才不足,这是历史局限造成的悲哀。搞企业一样,决定企业的第一要素是人才,而不是普通劳力。”
于是,他除了用派出去、请进来等方法培训职工外,又在实际岗位上注意发现和选拔那些肯钻研、爱学习、能攻关、肯敬业的积极分子,充分发挥他们的专长和独特优势。
特别是在选用高级管理人才方面,张文远更是慧目独具,开创了兴平民营企业的先例。
1994年,乳品总厂蒸蒸日上,年产奶粉千余吨,收入1500万元,完成利税百万元以上,一跃而成为全省乳品行业中最具有实力的优秀企业之一。就在这种发展的顺利阶段,为了能够更上一层楼,除了在生产上强弓再拉、干劲再鼓、降低成本、加大销售力度外,更从人才方面入手,以便迅速拉动企业增长。
通过会议研究和对人才资源调查,张文远以超前意识,把选取人才的目光对准了西安有关大专院校。
这无疑是一个超出一般企业家的思考范围,或是有人虽然萌发过这种念头,但却没有魄力付诸实施。而张文远恰恰就有这种远见和胆略。
张文远向县委、县政府及咸阳市有关领导做了汇报,并详细说明了自己此次招选人才的计划,得到了县、市领导的大力支持。于是,他邀请了县上有关部门的领导和省上乳品行业的专家,组成了一个考核领导小组,又经过详细研究,确定了考核的方式、内容和名额,选定院校,并派人联系,征得校方的同意和支持。
这天,以张文远为组长的考核领导小组,首先走进了专业对口的西安乡镇企业大学。
兴平乳品总厂来校选拔人才的通知,早已传遍了全校,特别是毕业班的同学尤为关注。因为用人单位亲自来校,通过面试、笔试等方式选拔人才,还是该校有史以来第一次。所以,许多同学不仅感到兴奋,也感到新奇。于是,男女同学,三五成堆,主动聚在一起,兴致勃勃地交谈着,议论着。同时互相打听这个兴平乳品总厂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的企业,有无发展前途。
在宽敞明亮的会议室里,校方领导热情地接待了张文远一行。并主动介绍了本校的基本状况、适应能力和本届毕业班的现状。又对这次选才活动表示大力支持,认为这是对校方的支持和鼓舞。也对消除学生在分配上的顾虑及增强学校办校信心,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张文远此行,是他生平第一次走进高等学府,不由产生了几分感慨、几分羡慕,他便有些激动地说:
“不瞒各位老师,我是有生第一次走进高等学府,而且第一次就十分荣幸地走进了贵校,这说明我们在事业上不仅有共同之点和相通之处,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校企联姻,有幸结缘呀。”
他说得很实在,也很热忱。校方领导笑道:
“张厂长客气了。听说你已经拥有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和北京经济函授大学两个文凭了。从这一点来看,你的学习精神和知识水平,将成为我校学生学习的榜样。要说校企联姻,还得感谢张厂长为我们修建了一座友谊之桥呢。”
“哪里哪里。”张文远笑道,“贵校为乡镇企业培养人才,输送人才,支持了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你们才是动力之源、有功之臣呀!”
接着,他们按照原先商定好的程序,面对毕业班所有的学生,介绍企业情况,现场回答学生提问。
于是,校领导和张文远一行来到学校的大礼堂。这座礼堂约有500多个平方,现在座无虚席,除了所有毕业班的学生外,其他班级的学生和部分老师也都赶来参加。
当学校领导和张文远一行走进礼堂,立刻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张文远一行向主席台走去。坐下后,校领导把来宾向同学们一一作了介绍,说道:
“兴平历史悠久,文化繁荣,毗邻咸阳,也是西安的西大门。土地平坦,旱涝保收,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很好。兴平乳品总厂是兴平全县地方工业的支柱之一,现有固定资产5000多万元,年产‘桂花牌’系列奶粉1200多吨,产品销至全国各地;在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该厂在全省同行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多次评为全国食品行业优质产品、先进企业。近期又投资800多万元,在兴平城西的繁华地段,修建了一座集食、宿、游、乐、购为一体的综合大楼,是目前兴平乡镇企业中第一栋高品位的现代建筑。乳品总厂在张文远先生的领导下,发挥优势,励精图治,加大科技含量,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开发新的系列产品,成为兴平乃至全咸阳地区乡镇企业中的龙头企业。该厂发展潜力很大,发展前景很好,是个前途广阔、大有作为的乳品企业。”他思路清晰,声音洪亮,节奏铿锵,极富鼓动力量。
接着,他又指指张文远,继续说道:“张厂长从事企业管理20多年,经验丰富,精神可嘉,贡献卓著,既是一位实干家,又是一位富有魄力和战略眼光的优秀指挥员。他求知欲极强,现在已经拥有两个大专文凭,并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创业故事,是省政府命名的优秀农民企业家、咸阳市政协常委。”
大家一听,立刻又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是对张文远厂长的信任和肯定,是对张厂长创业精神和辉煌业绩的赞誉。但张文远觉得,师生们热烈的掌声是对他的鼓励和鞭策。所以,在师生们掌声骤起的时候,他连忙站立起来,向大家热情点头致意。
“今天,张厂长一行来到我们学校,是对我校的信任和鼓舞,我代表全校广大师生,对张厂长一行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话刚落音,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现在,请张厂长讲话!”
在一阵掌声之后,张文远望着眼前满堂青年学子们热诚的目光,感到非常激动。他说:
“我们相信贵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个个都是德才兼备之士,都是当代精英。我们从来把尊重人才、使用人才作为发展企业的根本。只有人才,才能向高科技进军;只有人才,才是企业的柱石。因此,我们热切希望同学们积极报名,欢迎来我厂发挥你们的才智和专长,体现你们的人生价值。兴平乳品总厂,就是你们的用武之地!同时欢迎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常来我厂指导,对我厂的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我们则非常感谢。”
这席讲话赢得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大家交头接耳,纷纷议论,体会到一个企业的兴旺与否,厂长的能力是关键所在。
校领导接着说道:“现在,同学们如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提问,由张厂长现场解答,以利于相互之间进一步沟通。”
话刚落音,一位长得清俊的男同学便举手提问:“请问张厂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你们乳品总厂的优势是什么?”
“诚信和质量。”他简短地回答道。
“你们有没有可能在市场竞争中被彻底挤垮?”又一个男同学问道。
这个大胆的提问,令全体同学不禁一愣,目光刷地射向了张文远厂长。
张文远听后,不慌不忙,他镇定地环视了会场一周,大声说道:
“以兴平乳品总厂的实力和发展潜力,只能在竞争中挤垮别人,而不是被人挤垮!”
这种颇为霸气的回答,立刻赢来了一阵震天动地的掌声。
这时,一位戴眼镜的女同学问道:“请问张厂长,你们发展乳品企业的宗旨是什么?”
“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张文远不假思索地说。
“难道你们能排除是为了赚钱吗?”
这个问题提得既很实际,又很直率,惹得同学们一阵大笑。
张文远也不由笑了。他等同学们的笑声过后,大声说道:“当然不排除,难道你不想挣钱吗?”这一反问,会场又爆发出一阵掌声。他接着说道:“搞企业就是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为社会创造财富,让更多人发财致富。因为企业是社会的企业,凯达是大众的凯达。一个成功的企业家,绝对不能也不可以将企业的财富归为己有。他之所以创业,所以奋斗,决不是为了单纯的挣钱,而是作为一项事业,甘愿化血为露,使企业不断走向辉煌!”
又一位长得娇小玲珑的女同学问道:“请问张厂长,你的人生定位是什么?”
这个脱离会议主题的提问,像一杆长长的铁枪斜斜地向张文远刺了过来,顿时,会场一片沉寂。
张文远实在没有想到会有同学提出这个有关人生价值的问题。在来校之前,他考虑最多的是企业的发展、市场竞争、科学管理、技术含量、人才资源等等,对这类问题根本未加考虑。因此,他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会场一片沉寂,一双双期待的眼睛紧张地注视着他,等待着他的回答。
然而,真要应付不了这种场面,那就不是张文远了。
在短暂的思考之后,他坦然答道:
“于国于民有利的事,我张文远只争第一,不当第二。”
又一阵掌声响起,长久不息。有的同学禁不住兴奋地跳了起来,竖起大拇指,大声喊道:
“OK!”
其实,张文远自己也不知道,他怎么在突然之间,作出这样的回答。但是见怪不怪,因为这种思想境界恰恰是他自己长期积淀的结果,像春华秋实一样,只是过去未曾用语言表达出来而已。
接着,又一位女同学问道:“你们乳品总厂具有如此之多的优势,但是请问,你们的劣势是什么?”
这个提问的角度既新颖,又实际。因为一个企业家只了解自己的优势而发现不了自己的劣势,那才是平庸的企业家。
“我们的劣势就是缺乏人才。”张文远立即答道,“由于我们早已认识到自己的劣势,因此,今天来到贵校,就是求贤拜能来弥补我们的人才缺乏。希望有抱负的同学能来我厂,一展才华,干一番事业。好不好?”
又一阵热烈的掌声。
近两个小时的会议,开得既紧张,又活泼,十分成功。
接着,他们在众多的报名同学中,又通过一系列测试,聘任了十名大学生进厂。
这是张文远在乳品总厂发展上迈出的重要一步。尊重人才,重用人才,成为乳品总厂的一个亮点。有人称赞说:“人才进厂,管理变样,增加活力,产销两旺,企业前景,大有希望。”
1992年,随着企业的迅速发展,经有关部门批准,兴平乳品总厂率先进入了股份制试点,后改为陕西凯达股份有限公司。体制的改变,对张文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管理和激励人才上,有了更大的要求、更高的标准。于是,他多次向社会求贤,只要是真正的有用之才,他都不惜重金,招聘重用。
1999年10月,为了加大人才投资力度,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随时掌握市场信息,强化企业管理,张文远董事长再次面向社会广泛访贤求才。
与此同时,他高瞻远瞩,主动辞去总经理的职务。他向多家新闻媒体说:“乡镇企业要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必须打破传统的家族式、区域封闭式,大胆引进高级管理人才,加快新陈代谢,自觉实现企业管理变革,才有可能、有能力迎接新的挑战,在竞争中发展。”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996年以后,“桂花牌”系列奶粉每年的产销量都以15%的速度递增。1998年年底完成股份制改造以后,加上凯达宾馆,企业的总资产达到5000多万元,负债率不到10%。由此,凯达发展壮大起来,变成一个具有强势发展前景的社会化公司。在这种巨大的变革中,人才更加显示了他的重要地位。
于是,从10月中旬开始,张文远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总经理、部门经理等各个主要领导岗位上的管理人才。消息传出后,其声势和轰动效应远远超过了1994年那次进校招贤的力度。山西、河南、四川等地及西北大学、西工大、哈工大等大专院校的1000多人,纷纷前来报名应试。张文远又从社会各界邀请了有关领导、专家、学者,组成考评小组,进行考试选拔。经过层层考核,面试、笔试之后,共有260多名各类专门人才聚集在凯达公司的大旗之下。同时,又有十名脱颖而出的拔尖人才,坐在了答辩席上,接受咸阳市人大副主任王汉洲、市政府顾问国强及各位专家的提问和考核。十多家新闻媒体在现场采访,气氛热烈。
原石化进出口公司泰国分公司总经理、工商硕士王伟面对领导和各位专家学者说道:
“今天是我第二次坐在答辩席上,如果说第一次答辩是获得知识的标志,那么今天则是我渴望成功,寻找自己位置的起点。”他侃侃而谈:“我看重的不是什么所有制而是在乎哪个位置更能发挥自己的所学和专长。凯达提供的总经理位置,对我来说,是一个考核、一次机遇,相信也能满足我的事业心和成就感。”他信心十足地对考评人员说:“如果我有幸就任凯达公司总经理一职,我将以建设凯达文化为根本,全力塑造凯达品牌形象,加大资本运营力度,增加市场占有份额……”
通过这次公开考评,共招聘总经理、部门经理和有关重要岗位上的管理人才20余名,其中总经理年薪为20万元,创兴平地区最高年薪。凯达公司也因此名声大振,前来订货的客商络绎不绝。张文远董事长深有感触地说:
“凯达重金纳才,是凯达观念更新和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更是理念上的一次飞跃。今天,我把总经理的职务让出,以便更好地集中精力去思考、去决策公司的未来发展。把具体业务交给总经理和各部门经理去执行,使企业真正由粗放型向集约化发展,这也是股份制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1999年11月17日,《陕西日报》记者原野、党朝辉率先以《适应市场机制,实现管理更新》为题,报道了陕西凯达股份有限公司面向社会招聘人才的消息,立刻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接着,《西安晚报》、《陕西科技报》、《西北信息报》、《军工报》、《西北工商报》、《三秦都市报》、《咸阳报》及咸阳、陕西电视台又先后进行了报道,使凯达公司名满三秦,誉扬西北。
新任职的领导成员都能以强烈的事业责任感和旺盛的精力投入工作。他们表示——
“我将以全部热情与才学回报企业,为凯达创造辉煌。”总经理王伟说。
“我会全力做好公司日常事务和后勤保障工作。我相信,凯达的腾飞指日可待。”秘书长宇文凤林说。
“我愿用‘桂花牌’奶粉的甘甜乳汁,滋润华夏儿女的心田。”奶粉厂厂长陈正说。
还有花园经理王欣、凯达宾馆总经理徐亚静、资本运营部经理张星、财务部主任段鹏博、销售部经理强钰、科技开发部负责人赵宁斌、公共部经理助理姚若云等,都以最佳状态的工作热情,为凯达公司的发展和壮大、振兴和腾飞竭尽全力。各部门经过调查,相继提出了岗位责任制。财务部拿出了最新成本分析,销售部拿出了市场销售分析,制定了新的销售计划和全新策略。总经理王伟上任后,提出了建立三个体系的运营方案,即产品运营体系、资本运营体系、企业文化体系。完成两项硬措施:一是产值年增20%~25%,二是各项费用不能超过今年的指标。
人才是企业的新鲜血液,人才将会为凯达插上强劲的翅膀,抟风而上,一飞九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