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9900000018

第18章 8、美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王满仓 王伟

(西北大学中德企业管理研究所)

美国的高技术产业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对支持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为了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政府采取了不少有效的措施,风险资本在美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政府与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作用

(一)政府与企业的一般分工关系

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政府与企业各自应发挥怎样的职能,在美国有明确的制度安排。美国的经验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的主体应该是企业。政府无论怎样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不能代替企业进行产业技术创新的功能。政府即使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进行支持和帮助,在制度安排上,也必须做到要让企业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在谈到美国企业的创新动力比较强的原因时,一位美国教授说,美国企业同其他国家的企业间最大差别是,在美国,只要企业在竞争中失败,就得关门,没有谁来救你。当然,美国的制度又允许企业失败后重整旗鼓,从头再来,今天的失败可能成为未来的成功之母。在美国的企业制度上,建立企业非常容易,但企业的关闭也很正常。优胜劣汰机制在美国表现得最为典型,产业进入和退出的壁垒都非常低。这使得美国企业的创新动力和竞争压力都非常强,促进和迫使企业以最大的努力来进行技术创新。一般的估计是:美国中小型企业的各种技术创新方案中,10个大约只有1个能成功。在美国的制度中,这一个成功的企业能够获得巨大发展,随之产生一批百万富翁;其他的9个企业被无情淘汰,但参与创新而暂时失败的人还可以再从头做起。

这样的制度虽然不是其他国家所能完全模仿,但其合理因素值得借鉴。中国市场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尽可能降低市场进入和退出的障碍(壁垒)。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并不等于政府就没有责任了。相反,在技术创新中,政府也必须发挥重要的职能。一般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主要通过参与和支持研究、信息服务和教育(培训)等活动来促进和帮助企业进入技术创新过程;在企业进入技术创新过程后,政府也可以同其进行合作,促进技术转移和产业化的过程;而当企业进入技术创新的商业化(commer ciali zation)过程时,即在生产产品和服务及向市场销售的过程中,政府就绝不要再进行直接的干预和给少数企业“吃偏饭”,而必须让所有的企业平等竞争,在竞争中实现技术创新。

政府参与技术创新过程是否能有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度的严格。因为政府参与技术创新意味着政府对资源的直接支配和配置,如果在制度上不能保证防止资源的滥用,或者具有确定意图的资源被任意挪用,或者由于政府的直接参与而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垄断,则技术创新就会受到严重的损害。所以,在政府技术创新的各个环节上,美国都有非常明确和严格的管理制度,严厉杜绝任何个人对公共资源的侵占,杜绝在公共资源的分配中的徇私舞弊现象。

(二)政府支持小企业的计划

美国在发展高技术产业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政府研究机构和大企业在技术创新中起主导作用的同时,政府也大力鼓励小企业发挥积极的作用,并为此出台了各种支持高技术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其中,“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Small Business Innov ation Research,SBIR)和“小企业技术转移计划”(Small Business Techno logy Transfer Program,STTR)在促进美国高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1.美国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SBIR)

为了发挥小企业在发展高技术产业中机制灵活的作用,同时解决政府研究机构的高技术研究成果难以迅速转化为商品的问题,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于1977年试办了一项面向全国高技术小企业的“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经过几年的试验,这项计划获得了很大成功,使许多高技术小企业得到迅速发展,大批高技术成果开发成产品并推向市场。有鉴于此,美国国会于1982年通过了《小企业发展法》(Small Business Inno vation Deve lopment Actof1982)。该法明确规定,年研究和发展经费超过1亿美元的国防部、国家科学基金会、教育部、国家卫生研究院、能源部、国家航空航天局、运输部、农业部、环保局、商务部等政府部门(他们占政府研究与发展经费预算的99%)必须依法实施“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每年拨出其研究与发展(R&D)经费的1.25%,用于支持高技术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开发活动。1992年,国会对这个法律进行了修改,要求这10个联邦政府部门要将在该机构以外(大企业、大学等)进行的研究与开发(R&D)经费的2.5%用于支持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目前这10个政府部门1年花在本机构以外的研究与发展经费达600亿美元,用其中的2.5%(15亿美元)支持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自1982年“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实施以来,有成千上万家小企业获得了联邦政府的研究与开发资源。它们的技术创新活动,对增强美国的国防实力、改善环境、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改进管理信息及处理数据的能力,都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2.小企业技术转移计划(STTR)

“小企业技术转移计划”是根据1992年小企业技术转移法设立的,目前在5个联邦政府机构(商务部、能源部、国家卫生研究院、国家航空航天局、国家科学基金会)中实施。按照这个计划,联邦政府机构将在该机构以外进行的研究以及研究与开发(R/R&D)项目中的一部分留给小企业以及与他们合作的非赢利研究机构,以作为合作研究与开发的成果。

“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与“小企业技术转移计划”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小企业技术转移计划”要求大学和其他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每一个STTR项目中起主要的智力作用,通过与小企业的合作,来自学术机构的研究人员可以将他们在大学或研究机构工作时所产生的产业上有价值的想法提供出来。STTR通过小企业和非赢利学术机构建立合资企业,进一步扩展了公/私之间的伙伴关系。

3.实施SBIR和STTR的目的

SBIR/STTR计划通过加强小企业在政府研究开发中的作用,增加政府资助的研究成果的商业化应用,培育和鼓励在社会和经济上处于劣势的人及妇女开办的小企业参与技术创新,来激励私营部门进行技术创新。通过增加小企业进行前沿的、高风险的、高质量的科学、技术研究的机会(这些研究如成功的话,将会有很高的经济回报),来刺激创新活动的开展和企业家精神的开发,从而使美国在高技术产业方面能够保持领先地位。

各政府机构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和个体情况来确定资助哪些领域或不资助哪些领域。比如,能源部主要资助与能源问题有关的课题;国家卫生研究院主要资助与疾病治疗有关的课题;国家科学基金2000年资助的领域有先进材料与制造系统、生物技术、电子、以信息为基础的技术等。

4.SBIR和STTR的资金使用

SBIR和STTR的项目分三个阶段,参加SBIR/STTR计划的政府机构将他们的研究开发资金留出一小部分,用于与小企业合作进行前两个阶段的研究或研究开发(R/&D)。每一个政府机构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决定要资助的技术领域及奖励条件,并通过征招书(Solici tation)把它们发布出来,征招书有纸介质的也有网上电子版的,不在征招书中的领域不会被SBIR/STTR接受。第三个阶段的资金用来将前两个阶段的研究商品化,不过,这个阶段的资金不是SBIR/STTR的,通常也不是联邦政府的资金。

5.SBIR/STTR的三个阶段

高技术小企业按照征招书的要求向联邦政府研究机构递交了项目申请书后,相应的政府机构将请大学或研究机构的专家以及工业界的人士对所有的申请进行筛选,这不仅包括对本次研究计划的审核,还包括对以前申请历史的考察。如果以前获得过好几次资助,但研究成果都没有商品化,那么再次获得资助的可能性就小多了。对于获得批准的项目,将分三个阶段来实施。

第一阶段。SBIR的第一阶段为期六个月,STTR的第一阶段为期一年。这个阶段将对所提交的研究设想进行实验或理论方面的验证,以确定其创思(Idea)或概念在科学、技术和商业方面的价值。提交给SBIR/STTR第一阶段的计划要适合于向第二和第三阶段的推进。如果第一阶段取得了成功,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开发出可以商品化的产品、工艺、设备或技术。小企业和研究机构各自至少要聘任一名审查员,首席审查员(Principal Investi gator)将参与SBLR/STTR项目,力争项目在第三阶段取得成功。首席审查员对于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首席审查员负责SBIR/STTR项目的计划与指导,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作为与政府机构联系的桥梁,并确保项目按照计划进行。首席审查员的工作以及要花在项目上的时间在第一阶段的计划中就已经明确。

SBIR/STTR第一阶段的计划要符合征招书的要求,各政府机构的评审和选择条件都是公开的。在第一阶段完成时,要提交这个阶段的最终报告,报告要说明所完成的项目在实验和理论上是否与原来所提交的计划相符合,它将作为申请第二阶段资助的基本条件。

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已经完成的可行性项目的基础上,第二阶段进一步对它的科学、技术和商业价值进行评估,并根据这一阶段的计划增加其他相关的内容。只有获得了第一阶段的资助、圆满完成第一阶段的课题并提交了合格的最终报告的人,才有资格依据第一阶段的资助申报第二阶段的计划。SBIR/STTR的第二阶段为期两年。在这个阶段将完成样机的制作。

第三阶段。第三阶段的目标是将政府资助的研究项目进行商业化应用。第三阶段一般是使用私人企业承诺的资金。通常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就有私人企业与小企业签订合同,承诺参与第三阶段的产品开发和商品化生产。

美国的小企业局作为SBIR/STTR的协调机构,指导联邦政府机构SBIR/STTR计划的实施情况,检查他们的执行过程,并且每年向国会进行汇报。小企业局还是SBIR/STTR计划的信息桥梁,它一方面搜集各政府机构有关征招书的信息,另一方面将这些信息按季度在《征招通告》上进行发布,以指导小企业申报项目。

SBIR/STTR计划的实施,使高技术小企业、私人企业(一般是大企业)和政府都得到了好处。高技术小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私人企业避免了前期研究开发的风险(这部分风险由政府机构承担了),而产品的商业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就业的机会,政府从中得到了税收。

二、中小企业的创业与创新机制

(一)中小企业的创业过程

美国高技术企业的典型过程一般是某个人或某几个人有了一个好的创意,那么就会找几个人合伙进行融资,建立一个企业,有的是找亲戚朋友,有的是找“天使(Angel)投资者”,当然也有的找风险投资家(Venture Capita list)。“天使投资者”是具有管理才能的富人,或者是已经退休的商界人士,他们也在寻找亲手发展企业的机会。“天使投资者”不仅向企业进行投资,而且还指导企业的成长。虽然现在风险资本企业已经主导了风险投资领域,但这种个人投资的形式并没有完全消失。而且在最近几年,个人投资者再次成为新创企业早期阶段资金的强有力提供者,并在这个阶段的资金中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这是因为“天使投资者”比风险投资者有耐心,不像后者那样急于获得投资的回报。当初始阶段获得成功后,企业家必须寻找新的投资者,此时,“天使投资者”已经无能为力,需要由风险投资家发挥更大的作用。

企业建立起来后,就按照原来的创思做出产品1(或样机、样品),然后以此来吸引风险投资。风险投资家首先对创业公司的主要人员进行考察,包括他们的受教育情况和工作背景、他们的创思是否能够变成商品化的产品,然后通过一些特定问题的提问,来考察与他们合作的可能性。风险投资家如果认为创业公司达到了他们的要求,就会向这个企业投入第一笔风险资金,这笔资金主要用来完善产品1,使其商品化。与此同时,也可能将产品1的功能扩展到相近的领域,开发出产品2.如果公司发展顺利,风险投资家可能会向公司投入第二笔、第三笔……的资金,在这个过程中,创业公司也得到了扩张。到公司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后,风险资本就要考虑退出了,一般是通过股票上市使企业成为公众公司,或被其他公司收购,从而获得企业继续发展的资金。有时候在最初的产品还没有做出来,就会有大公司来收购,当然,这要求市场对该产品有现实的需求。

(二)对员工的激励机制

在美国的高技术中小企业中,全员持股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在企业技术发展过程中,知识的作用越来越大,甚至超过了物质资本的作用,所以在企业产权关系的基本构造上就得承认知识劳动者占有企业的一定股权。

美国中小企业对员工的报酬机制一般是工资加股票期权。股票期权的作用是使员工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能够与企业同舟共济。另外,有些高技术中小企业还有财务股(treasur yshare),它是企业留出来,用于分配给后来进入企业的员工(也是期权),使得他们也能与企业同甘共苦。

(三)鼓励创新的机制

创思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创思包括各种有可能转化为市场价值(产品或服务)的新的发明、设计方案、经营设想等好思想或者仅仅是有可能产生市场价值的初步想法。美国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鼓励科技人员随时提出好的创思,并为这种创思转化为产品提供条件,如果成功,提出该创思的科技人员会得到相应的报酬,使得好的创思能够体现为对企业的产权拥有或者相应的收入。即使失败了,也是很正常的事,更不会受到歧视。

在美国,员工与企业都可以进行双向选择。因此,如何对企业的商业秘密进行保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般来说,为了防止员工在离开企业时将企业的商业秘密带走,企业与员工都签有合同,员工离开企业后,两年内不得受雇于同原企业有竞争关系的另一个企业。

三、美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对我们的启示

(一)鼓励和保护创新思想

在中小企业的创新过程中,只要是好的创思(idea),就应该鼓励和保护,并促进其加快实现市场价值。创思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任何企业技术创新都是从好的创思开始的。如果有100个创思,也许其中最终只能有5-6个,甚至更少数量的获得成功,尽管创思的成功率并不高,而且创新是风险性很高的活动,但是所有的技术创新都来源于创思。没有人能够事先对创思的未来价值进行准确的判断,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安排必须保证所有100种创思的充分自由,并且要有通畅的渠道使得这100种创思能够进入企业创新过程,在实践中考验其真实的市场价值。

在市场经济中,创思要顺利地进入企业创新过程,就首先要使得创思活动及其结果能够进入市场,即要有一个完善的创思市场(market of idea)。要发挥市场机制鼓励和实现企业创新的作用,首先是要使创思市场化,让各种创思进入市场评价和市场交换的过程。特别是要让创思能够体现为对企业产权的拥有,这不仅可以促进创思市场化,而且有助于形成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合和关系,减少同类企业的重复投资,即创思的所有者可以将创思入股于现存的企业,进行合作创新,而不必建立另一个新的同类企业来同现存的企业竞争。

建立创思市场的主要制度安排之一是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在企业制度上要允许知识产权和知识型劳动者能够更多地参与经济剩余(利润)的分配,也就是说,在企业资本构成上,应该承认知识股份的重要地位。一个国家,只有最大限度地鼓励和保护创思活动,并形成创思活动进入市场过程和产权交易过程的良好制度环境,才能使企业技术创新具有丰富的思想源泉。通常认为,一个国家的R&D的作用最终只能通过创新和产品改进来获得价值评价,而创新和产品改进都起源于新的创思,所以,如果没有创思的作用,R&D对于技术创新的作用是难以评价的。

(二)建立健全相应的金融机制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创思市场与金融市场的有机结合。有好创思的人未必有资金来支持创思的产业化和市场化,而且,现化金融机制的特点之一是融资过程与企业管理顾问的结合,特别是风险资本(venture capital)进入企业创新的同时也进入了企业治理结构,所以,创思市场与金融市场的结合,也可以增强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的管理能力,从而使高新技术企业具有实现创思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更高的成功概率。

在我国,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一说要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往往就要求政府进行大投资,或者由政府直接决定技术创新的方向和项目;而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又总是感到缺乏政府的政策支持。金融机制的不完善是制约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障碍之一。特别是在电子信息等高技术产业中,中小企业具有很大的技术创新潜力。一些好的创思,只要能够获得一定的金融支持,就有可能开创非常可观的产业发展领域。而如果没有金融支持,就可能成为浮不出壳的小鸡。从美国等发达国家90年代以来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状况看,创新机制与金融机制的密切结合,是促进高新技术及新的创思迅速实现产业化的强大推进力量。对于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健全金融机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之一。

(三)发挥小企业在发展高技术产业中的作用

我国早已认识到发展高技术产业的重要性,并为此采取了不少措施,比如促进高技术产业化的火炬计划。但我国对小企业在发展高技术产业中的作用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小企业基本上参与不了国家科研机构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国家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常常被束之高阁,不能产业化,而小企业或个人的一些有科技水平、有商业价值的创思或技术,却由于缺乏资金而不能得到开发和商品化,影响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从美国政府支持高技术小企业发展的两个计划中我们可得到启示,即政府在继续重视国家科研机构和大企业在研究与开发中的主导作用时,也要充分发挥小企业在这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高技术产业中的企业活力,鼓励科研机构与小企业的合作,这会促使科研机构贴近市场,加速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对于解决科研与生产“两张皮”的问题,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企业组织应适应技术创新的要求

由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技术创新作用的增强,一些关系企业组织的根本性问题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可能并不特别依赖于物质资源的投入,它是知识创造的过程。在高技术企业发展过程中,知识的作用越来越大,甚至超过了物质资本的作用,所以,企业构造的基本逻辑已经不单纯是资本雇佣劳动,知识型劳动也具有主体性,也应参与经济剩余的分配。而且,知识型劳动者获得的经济剩余(利润)不仅仅只是资本所有者将本应全部归自己所有的经济剩余让企业员工分享来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是在企业产权关系的基本构造上必须承认知识劳动者原本就应该占有企业的一定股权。如果说前者是企业管理的策略性变化,那么,后者则是企业构造的根本性变化。

(五)制度保证

在发展高技术产业的过程中,如何提高政府参与的效率,防止资源的挪用,这取决于制度的严格性和有效性。美国一些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做法,都是通过立法来实现的,并有相应的监督机构。掌握项目的政府官员(同时也掌握相应的资金),要定期向审查机构进行汇报。美国科学基金会的一位官员对我们说,谁如果擅自挪用了资金,哪怕是一分钱,也将面临进监狱的危险。而且,在项目批准后及在执行过程中,始终有人在进行监督。

我国经常出现一些政府官员贪污、挪用公款的事件,这与我国的制度不严格有很大关系。如何使我国政府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能够落到实处,如何使资金不被滥用并达到预期的目的,一方面需要政府官员的自律,但更重要的是要有监督机制,随时进行检查,防患于未然,而不是等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后才处理。

(六)要根据具体国情和条件建立适应现实的创新机制在我国发展高技术产业,需要完善产业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而这本身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绝不仅仅是对发达国家产业技术创新制度的简单模仿。尽管美国的产业技术创新制度是相当有效的,确实促进了美国高技术产业的持续发展,至今仍然为其他国家所羡慕。但是,美国有美国的具体国情,甚至在美国不同的州,同样的制度也未必有同样的效果。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条件同美国有相当大的差别,这不能不对产业技术创新制度的有效性和适应性产生很大的影响。有些做法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很有效,移植到中国可能产生“水土不服”的问题。所以,我们既要向美国等发达国家学习,尽可能吸收有益的经验,包括各种有效的制度;同时也必须注意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创造出真正有效的中国产业技术创新制度。

当然,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机制有其内在的规律,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特别是成功的经验和有效的做法,必然有其合理的因素,非常值得我们汲取。有些制度尽管现在我们可能没有条件实行,但是只要创造条件,将来完全有可能在我国成为非常有效的制度。中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步伐正在加快,完全有可能在不太长的时期内,形成产业技术创新的良好制度环境,使技术创新成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最有力的推进力量。

参考文献

[1]Us depar tment of Commerce,Globa lizing Indus tri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Us Depar tment of Commerce,Tech Transfer 2000:Making Partner ships Work。

[3]Mitchell Berlin,That Thing Venture Capi talists Do,Federal Reserve Bank ofPhila,Jan Feb。

同类推荐
  • 杨帆:对话《时代智商》

    杨帆:对话《时代智商》

    本书记录的二十几个人物,既有中国顶尖的商业领袖,也有大名鼎鼎的社会名流,还有在天津这座北方经济中心城市开拓奋进的领军人物。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社会发生了波澜壮阔的巨变,很多普通人的命运也赢得了转机。他们以特有的机智与洞察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生传奇。
  • 幸福城市才是最好的城市

    幸福城市才是最好的城市

    本书围绕什么样的城市才称得上幸福城市、如何建设幸福城市两大主题,作者对幸福城市建设总结为“一二三四五”理论:一个中心(以市民幸福为中心)、两个法则(既要爱情法则,更要亲情法则)、三个层次(幸福城市的高度)、四大支柱(幸福城市的保障)、五大标准(幸福城市的维度)。列举了迪拜、奥胡斯、杭州、成都等7个世界上著名的幸福指数高的城市作为经典案例,揭示幸福城市并不神秘,幸福密码可以相互学习、借鉴,为当下席卷神州大地的幸福城市建设浪潮提供启迪与参考。
  • 一本书看懂经济学

    一本书看懂经济学

    《一本书看懂经济学》融生活和经济原理于一体,让你更加理性的认识生活,更加准确的把握生活的内在。从柴米油盐到逛街购物,从求职就业到创业投资,从财富收入到幸福人生,经济学紧跟你的每个脚步,看懂经济学才能走好人生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与经济学紧密相关,很多人从不觉察也不去思考。人类的本质和社会的发展将生活和经济紧密连接,谁都无法回避生活中无孔不入的经济链条。面对生活就要面对经济,既然要面对,我们就要掌握主动,让不利变有利,从适者生存到发展获利,获得物质财富,并彰显人生价值。
  • 大数据:你的规划是什么

    大数据:你的规划是什么

    本书以颠覆性科技为主题,文章包括颠覆商业世界的十个趋势、扬帆海外:中国国企的世界梦、关乎2500亿美元: 如果中国不能填补高技能人才缺口、地方政府融资模式探讨、本土车企如何实现“中国梦”?等。作者为麦肯锡全球各分支机构的董事和顾问等。本书可供中国企业高管和相关研究人员参考、阅读。
  • 餐饮店财务管理从入门到精通

    餐饮店财务管理从入门到精通

    本书从餐饮店财务管理出发,精选出餐饮店日常财务管理最典型的案例,通过案例来剖析餐饮店财务管理的秘诀。
热门推荐
  • 仙冥鉴

    仙冥鉴

    坏消息是主角东西被人偷了,好消息是他找到了窃贼,秉承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原则,一起坐了下来,喝杯茶,吃吃饭,聊聊天……文雅而君子地把东西要了回来。且成功将其拉拢过来,帮自己当打手,不要酬劳白干了一件又一件的事,当然,主角也发现了这名小丐窃贼的神秘,不过最终的结果仍然让人吃惊……作者承诺,走剧情,不小白,不YY,不TJ,非写出一部不一样的玄幻小说不可。
  • 吸血鬼欠我一场婚礼

    吸血鬼欠我一场婚礼

    昔日吸血鬼族王子因家族叛变父母不得不让他与人族天子融为一体,每到夜晚,温柔少年幻化为嗜血鬼王,不料,却为她遍体鳞伤莫羽:“晗熙,此生,我绝不负你”
  • 中美人权之争

    中美人权之争

    本书以研究中美人权斗争的历史轨迹为先导,论述了中美人权斗争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分析了中美人权斗争的实质、斗争的根源等。
  • 无相有象

    无相有象

    这是一座仙山,附近的人们一直流传着山上神仙的各种事迹。当然,即使那些喜好吹嘘的人说自己见到过神仙,并且吹嘘的有鼻子有眼,其他人也是不信的,只是当作饭后的消遣吧了。山脚下有个村子名叫三士庄,村中有三大姓,张、李、陈。这三家世代单传,几百年来从没有哪一家生过两个儿子。三家世代单传,世代交好,没有壮大,也没有没落,所以三家也一直就三户。宅子随着时光流逝也是修修补补的维持着原貌,从没有重新翻盖过,显得古朴沧桑。可是这种维持几百年的现象在十七年前终结了,当时张家的孩子出生时天现异象,电闪雷鸣,有人说云中有金龙出现,有人称见到了一个大火球坠入了张家,反正说什么的都有。
  • 九命奇冤

    九命奇冤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斗玄至尊

    斗玄至尊

    玄气世界,万族林立,强者为尊,实力为王,玄气之力可通天地,斗气之力可凝万器。血煞异族,来自玄气世界之外,携带着磅礴野心,闯入这纷纭绝伦的玄气世界,试图侵略……少年,他家族被毁,父母被抓,仅仅十四岁的少年便是背负了家族毁灭的仇恨,在那玄气世界之中闯荡,没有一丝依靠的少年,在经历万千困难之后,终于踏上了救亲之路,最后少年踏入那纷纭绝伦而奇妙的大千世界……
  • 武神之主

    武神之主

    【玄幻爽文】一代战王被自己挚爱之人杀死,带着不甘,叶晓重生于千年之后。断脉修行逆天功法,纵横宇内八荒,战遍九天十地。今生,武神之上,我为主!
  • 忘不了的小事(心灵感悟书坊)

    忘不了的小事(心灵感悟书坊)

    众人的一生中,总有让你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大事和小事。本书主要为您记录了一些生活中具有启迪意义的小事。事虽小,却件件忘不了。您在轻松的阅读后,会不由自主地为生活中的平时不易发现的细节和小事而感叹,如参禅般顿悟,您会感到不虚此“读”。
  • 医贯

    医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共和先锋卢性正

    共和先锋卢性正

    本书在民间调查及权威史志记载等资料的基础上,艺术地加工描述了辛亥革命志士卢性正为推翻满清帝制、追求民主共和而战斗一生的传奇经历。不同于辛亥间其他耀眼的革命领袖,书中的主人公卢性正,就像当时千万国民一样,被时代大变局裹挟而进历史洪流,成了历史演变的主要力量,但浪花过后,却是一片宁静,又被历史所遗忘。其命运的偶然与必然经历过程,使读者看后过目难忘,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