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礼不好送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送礼时的语言表达,总不能直来直去吧!那样会让大家拿着礼物不舒服,因此,有城府的人总会找一些送礼的由头,以便让受礼者能安心地接受礼物。
送礼给别人总得有个由头才好送,比如对方患病、生日或子女开学等特别的时日,都是送礼的最佳时机,因为这时“师出有名”,名正言顺,也不用另外寻找送礼的借口。接礼的人除了感谢之外,也不会有太大的顾忌。但有些时候,人们送礼纯粹为了办事,这种时候把礼物送过去怎么说好呢?总不能结结巴巴地说:“今天想求你办事,所以才给你送些礼物让你受用。”那样一来,对方是不会接受这份礼物的。该怎么办?这就需要花点心思找一种让对方心安理得接受礼物的说法。一般而言,为了办事给上级送礼,上级总是要推辞一下或拒绝一下,把上级拒绝接纳的话礼貌得体地挡驾回去,是让受礼者心理舒坦自然的主要手段。下面是就这一问题的所谓“经验之谈”:
说法一:把送礼的话头推到不在身边的老婆身上。
比方说:“是啊,我也说,找你办事用不着拿东西,而我老婆却说啥也不干,非让我拿着不可。既然拿来了,就先搁这儿吧,要不然我老婆准得埋怨我不会办事,回到家也交不了差。”
说法二:把送礼的话头推到对方的孩子身上。
比方说:“东西是给孩子买的,和你没关系,别说是来找你办事,就是没办事,随便来串门还不一样应该给孩子买点东西吗?”
说法三:把送礼的话头推到对方老人身上。
比说:“你不用客气,这东西是给老爷子买的——老爷子身体最近还行吧?……你方便时把东西给老爷子拎过去就得了,我就不再过去专门看他了。”
说法四:把送礼的话头推到办事的朋友身上。
比说:“这东西是我朋友给你买的,我也没花钱,咱把事给他办了,就啥都有了,咱也不用太跟他客气。”
说法五:把送礼的话头推到对方可能存在的“有失”处。
比说:“你给办事就够意思了,难道还能让你搭钱破费?这钱你先拿着,必要时替我打点打点——不够用时我再拿。”
说法六:把送给对方的钱说成是暂存放在对方手里的。
比方说:“我知道,咱们之间办事用不着钱,这钱先放你这儿,用上了就用,用不上到时候再给我不是一样吗?”
以上这六种说法,都颇有人情味,对方听了,会觉得好受,“有理由”把礼物收下,而没有明显拒绝的理由。所以,这六种说法堪称“经验之谈”,要成功做人,可以借用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