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一位妈妈来向我告状,说她的孩子经常把家里的东西搞得乱七八糟,把什么都弄乱之后,就自己跑出去玩耍了。等他回家时,妈妈忍不住说了他几句,要他赶紧收拾那些东西,他却说:“就不!”还有好几次,孩子在看电视,妈妈让他把电视关掉去做功课,他又大声说:“不,我就要看电视。”面对这个叛逆的孩子,妈妈实在是伤透了心,却又无计可施,束手无策。
其实,像这位妈妈所说的这种事,我相信很多家长可能也都碰到过,很多家长甚至因此认为现在的孩子真是越来越难教了。但事实上,孩子这种“叛逆”的背后,有很多为人父母者应该了解却又没有了解的原因。
生活中,由于很多父母习惯了对孩子“发号施令”,习惯了对孩子大声训斥,习惯了忽略孩子的感受,于是,见不得孩子的“反抗”,更是忍受不了孩子的“叛逆”。如此一来,亲子之间的“大战”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而“战争”的结果往往让父母对孩子失去了信心,让孩子对父母产生了敌意。其实,这样的“战争”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孩子的“叛逆”更是可以进行疏导的。
孩子的“叛逆”行为往往发生在父母的要求超越孩子的承受能力,或是父母的命令与孩子的权利(游戏、看电视等)相冲突时。“叛逆”的背后,起码隐藏着两个不为父母所知的原因:一是孩子企图利用叛逆行为,博得父母的关心与注意;二是希望通过叛逆行为,争取得到合理的权利,满足心理的需求,或改变父母的“命令”。
对此,我介绍几点方法,供父母参考并灵活应用。
(1)与孩子建立合理的约定
父母可以与孩子商量,建立一套彼此共同遵守的行为法则。在这套规则中,父母应该给予孩子一定的权利和自由,具有明显与合理的奖惩方式。当孩子不遵守或触犯这些法则时,父母应善意地提醒孩子,而不应大声训斥或埋怨孩子不遵守规则。必要时,可以对孩子进行相应的惩罚,等孩子改过来时,则应对孩子进行赞赏和鼓励。
(2)避免使用命令口吻
日常生活中,父母应该避免使用命令的口吻,尤其是对孩子,更应时刻注意说话的语气,尽量避免命令孩子不准做这个或者不准干那个。其实有时候,孩子叛逆并非存心与父母“对着干”,而是父母口吻中充满霸气,令他受不了,于是,选择在沉默中爆发。
(3)多观察孩子
日常生活中,父母应该时刻注意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及特长,了解孩子喜欢玩的游戏,了解孩子最讨厌做的事情……针对孩子的这些特点,再以其矛攻其盾,鼓励他做一些他乐于一试的事。即便要让孩子做一些他不喜欢做但又必须做的事,也要慢慢诱导他,这样就不致招来太多的反抗。
当然,如果遇到孩子的反抗,父母仍应具备相应的雅量,容许孩子花一段时间来适应,待孩子的情绪稳定时,再和他商量。
(4)控制自己的情绪
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父母应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动不动就对孩子大发雷霆。同时,还要做到以身作则,不随便发脾气。试想,如果父母遇到对自己不利的事情,都会忍不住暴跳如雷,又怎能保证孩子不会模仿自己的行为呢?
总之,面对“叛逆”的孩子,父母应该做的不是以暴治暴,而是要尽量使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孩子“叛逆”的原因,对孩子表示理解,并对其对症下药。相信,每个“叛逆”的孩子都是可塑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