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5800000029

第29章 矫枉过正:国人心态中一种不成形的毛病

《后汉书·仲长统传》中说:“逮至清世,则复入矫枉过正之检。”意思是说:把弯的东西扳正,又歪到了另一边。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过了头而陷于另一种偏差。就好比说,我们在防止右的时候,不要把事情弄过了头,又“左”了。

据说关于一成语还有一则典故:汉景帝担心诸侯势力过大会自己称王,出现中央管不住地方的矫枉过正的局面,就采用晁错的建议,借故削了几个诸侯王的封地。吴王刘濞竟借“清君侧”的名义企图谋反,迫使汉景帝杀死晁错,从而出现历史上的“七国之乱”。

矫枉过正,一直都是中国人心态中一种不成形的毛病。

举个例子:一件事情,他认知的程度是2,可是他应该达到的程度是5,那纠正他的时候,绝对不可以就说这件事应该是5,那样他会自动给折中到(2 5)÷2=3.5.要让他折中到5必须告诉他在这件事上他要达到8的程度,(2 8)÷2=5才行。

正是因此,国人才会在很大程度上认可矫枉过正。

矫枉是对的,有枉必矫,有错必纠,也算是一种美德。然而有没有必要过正,却值得探究了。

况且,何为正?正的标准是什么?就比如一个人,你认为他是坏人,而我却认为他是好人。为什么?只因评判的标准不同而已。你认为他是坏人,可能是因为他行事苛刻不假颜色不近人情,而我认为他是好人,可能是因为他做事一丝不苟、雷厉风行、刚正不阿……

再比如一个人,你认为他很好,因为他诚实单纯,没有任何心机与诡计,为人无可挑剔;而我却认为他不好,因为他简单没有头脑,鲁莽而不顾局势,不适合为我所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认为我是枉,而你需要矫枉过正,那么请问,你正的标准是什么?

客观地说,矫枉过正是必然现象。因为准确的没有一丝走样的矫正,基本上是不现实不可能的。

但矫枉过正也有两种情形:

一种是被动的无意的。就好比由于驾驶技术的问题,不能完全掌握轻重缓急的力度,左一下右一下。但只要你的行车执照不是假冒的,道路不是过于险峻,还不至于开到沟里甚至翻到悬崖下。

另一种是主动的有意的。目标明确,感觉正确,为了矫枉,必须过正。所谓乱世用重典,沉疴下猛药。鲁迅先生曾在题为《无声的中国》的一次演讲中说:“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的,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但如果你主张要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那时白话文之得以通行,就因为有废掉中国文字而用罗马字母的议论的缘故。”这被称为“拆屋效应”。

但这种矫枉过正,在实际过正中,肯定要造成很多新的矛盾,伤害很多无辜者,更重要的是要看矫枉的对象是否需要过正。过正是必然的,但在主事者来说,既要看到过正是必然的,还要看到“过正”实际还是偏离了正确。且过正的摆锤的幅度应该适当控制。

再来说过正的结果,老子曾说:“过犹不及”。

由此延伸到企业管理中,如果你的一个高层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因为你的矫枉过正而缩足不前,那效果是不是就如老子说的“过犹不及”呢?矫枉是必须的,但是否要“过正”却也须深思熟虑。

所谓“正”是一个很刻薄的标准,如果不积极地反省与全面地思考,是很容易被一面之辞洗脑而走极端的。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客观公正的,但谁没有一叶障目的时候呢?如若真的是自己判识有误,连“矫枉”都是枉的,更何况“过正”呢?

理智的做法应当是:慎矫枉,勿过正。用目标来指导行动,一切为结果负责。

同类推荐
  • 中国新时期新闻传播学术史研究

    中国新时期新闻传播学术史研究

    本书总结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新闻传播学术发展状况,以发展阶段、研究主体、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效果等五个方面为主要专题,以群体为线、个体为点,勾画出了这一时期我国新闻传播学在各领域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并对今后的研究走向作了初步且大胆的预测。
  • 社会组织治理的公共政策研究

    社会组织治理的公共政策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组织迅速发展,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得到高度重视。本书采用制度主义的方法,专门对社会组织的相关政策进行了梳理,考察我国的社会组织的具体状况,从而为社会组织的治理提供参考。本书首先讲述了社会组织总体的发展与现状,而后对正式社会组织、草根社会组织、网络社会组织的相关政策法规进行了梳理。
  • 国际传播发展战略

    国际传播发展战略

    《国际传播发展战略》以全球化为切入点,结合当今世界主要传媒集团的发展现状,对国际传播发展战略进行详细评析,并以对国际传播能力的评价体系为基础,对中央提出的增强国际传播能力、打造国际一流媒体等发展战略,进行理性思考和经验总结。在编写过程中,《国际传播发展战略》力图做到宏观战略与中观策略、微观措施相结合,既充分体现国际传播理论研究的全球眼光,又体现出国际传播实践的中国视野。
  • 中国电视新闻媒介生态研究

    中国电视新闻媒介生态研究

    从对电视新闻媒介生态的剖析,且着重从负面的剖析着手,引向对这一问题的正面思考。在转型期这一有限时段内,探求电视新闻媒介生态发展与变化的规律、趋势,以期优化、提高电视新闻媒介的生态质量和信息传播效果,继而在整个社会生态系统的范围内赢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弓萧缘;石榴记

    弓萧缘;石榴记

    弓箫缘:从长安出发,筹建北庭都护符的四十万石粮草意外遭劫,“镜铁山五义”之一李波也卷入此案中。陈澌,一个神秘的武林人士,奉唐皇之命调查粮草遭劫案,不料行程伊始就收到戍边将军张武威麾下秘密高手“威武十卫”的追杀。李波的小妹李雍容被箫声吸引,意外目睹了陈澌与“威武十卫”的对决,少女情怀一发而不可收。然而,这一段恋情终究不能弓箫齐鸣,就像当初那一箭,终究不能射中那个人…
热门推荐
  • 翻滚吧,总裁大人

    翻滚吧,总裁大人

    顾小夭一觉醒来,莫名其妙多了个老公。而且这个老公器大活好,有钱又有权,对自己更是实力宠宠宠,实力宠到没脸见人。双十一。“这些是什么?”顾小夭黑着脸,看着被某人付完款的淘宝车,里面那些奇奇怪怪的东西。空姐装、学生装、女仆装……,各种让人脸红耳赤的东东。霍修一脸人畜无害:“老婆,双十一打折,我们刚好每一种都试试。”隔天,顾小夭卷包袱跑路。丫的!那可是几十万的订单,要是全都试一遍,还不得被榨成人干?
  • 英雄联盟之极限竞技

    英雄联盟之极限竞技

    被他人讥讽也好,被亲人所误解也好,如果是自己选择的路,那么,跪着也要走下去啊!这场竞技,我来!我见!我征服!
  • 麦肯锡的团队管理

    麦肯锡的团队管理

    《麦肯锡的团队管理》是一本新颖全面的关于企业管理的书,本书以麦肯锡的思维方法重新审视工商企业营销问题,涵盖了关于市场营销、产品策略、建立团队、促销策略等广泛话题的非常有价值的经验。
  • 大学往事

    大学往事

    对初入大学的荷尔蒙膨胀的学子们来讲,爱情是及其紧迫的事。他们抓住一切时机去制造偶遇与爱情的可能。认识了校花郑仪容,然而他后来知道她有男朋友。当然黎念唐清楚郑仪容并不是一个理想的爱侣,他不再盲目无望地等待下去,于是他刻意走近通信学院的一起上课的卓文君,经过几次相识与约见令他确定,他并不爱卓文君,可卓文君却对黎念唐产生了好感。一次偶然的机会,黎念唐认识了郑仪容的闺蜜陈珊妮,陈珊妮是另一所师范大学的文学系高材生,他后来被黎念唐的才华和人格打动,答应和他在一起,两人一起度过了开心短暂的热恋时光。可后来失恋的郑仪容对黎念唐产生了依赖与爱情的幻想,她决定破坏黎念唐和珊妮,而且她成功了
  • 最强外挂系统

    最强外挂系统

    现代青年楚枫穿越到异界,开启最强外挂,狂虐百族天骄,风骚,彪悍的人生从此开始。什么,你个皇族太子居然敢看不起我?靠!老子有跃阶杀人系统,碾压你只是秒秒钟的事情。什么,你说你炼丹牛B?靠!你连仙丹都不会炼,还敢说自己牛B?操!我代表人民鄙视你!什么,你说你是炼器大师?哦,不好意思,老子有炼器外挂,轻轻松松吊打你。
  • 韩情轶事

    韩情轶事

    一个会说故事的人,通常有很多的故事。光怪陆离,不胜枚举。然而其中,有多少是别人的故事,又有多少就是他自己的……故事or人生?我不知道,您想知道吗?
  • 纸战天下

    纸战天下

    世间万物皆有精华,以人之身领物之变纸弱纸柔?看纸燃尽后化身苍穹
  • 机警

    机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剑在心中

    剑在心中

    以剑道为尊的世界,所有武者都以修成剑仙为最高荣耀,作为孤儿的剑心从低练起,从一次次失败中吸取经验,一步步踏上强者的道路。
  • 永世玄灵

    永世玄灵

    流落街头孩子,兵分四道,倒霉成为帝国壮丁。伐木圣乐森林遇上永王,力寻梅兰竹菊笑天下。岁寒三姐妹与雪王,一起守候着永世不变容颜。天帝玄,风沙雪漠录,也不过是三千年故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