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5200000009

第9章 吴越恩怨

越国君主的祖先,是禹的远世子孙。据传夏时后帝少康有一位小儿子,被封在会稽,号称无余,负责看守供奉禹的祭祀。他的后代就留在当地,并征服了当地的土著,成为那里的首领。越国同吴国一样,原本都是远离中原的偏僻之地,越国甚至比吴国还要落后,直到战国时还被中原诸国讥笑为“断发文身”的蛮夷之地。越国在吴国兴起后还作过吴的属国。

越国的兴起同吴国一样,都是当时大国政治战略的产物。晋国为了同楚国争霸,就扶持吴国,来牵制楚国的侧翼;而楚国则为了牵制吴国,又扶持了吴国的属国越国。这从越国几位著名的大臣就可以看得出来,越国兴起的几位名臣范蠡、文种都是楚国人,是楚国著名的才士,他们到越国的目的自然是助越攻吴。

越君允常得到楚国的帮助,开始称王,并脱离吴国的统治。允常趁吴国正在大举进攻楚国之际,几次攻吴,但由于越国毕竟刚刚崛起,力量有限,并没有对吴国造成致命的危害。这也是吴越两国恩怨的开始。对于立志北上中原争夺天下霸主的吴国君臣来说,背后的越国犹如心腹大患,只有消除了这个卧榻之侧的敌人才能安心北上。

公元前496年,阖闾得知越王允常去世,其子勾践年轻新立,认为这是征服越国的绝好时机,于是大举兴兵,御驾亲征。伍子胥认为伐丧是一件不义之事,曾以时机不成熟为由劝阻阖闾的盲目行动,“越虽袭吴,方有大志,不应攻伐”,结果为阖闾所拒绝,阖闾也竟因犯此大忌而不幸殒命。

吴越两军在擕里(今浙江嘉兴一带)对阵,勾践看到吴军军容威壮,于是按兵不动,严阵以待。先是两次派敢死队冲锋,被吴军全部消灭,而阵势却一点也没乱。于是他又派出三十个死囚,跑到吴军阵前,先是表演了自己为什么会成为死囚,把吴军搞得莫名其妙,临了突然站成一排,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接一个的提剑自刎了,看到这样的情景,久经沙场的吴军也被惊呆了,越军趁此冲锋,吴军措手不及,慌乱中阖闾被越将灵姑浮用戈击中了脚趾,在军队撤退途中,因为伤口感染,居然就这样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临终之时,再三嘱咐其子夫差:“必毋忘越!”一代春秋霸主,竟如此出人意料的陨落了。

越国虽然胜了这一战,但是一方面由于勾践刚继位为王,尚未在国内站稳脚跟,另一方面也慑于吴国的威势,没有敢于发动对吴国的进一步军事行动。

阖闾陨落,夫差登上了吴国王位,是为公元前495年,夫差元年。夫差上台的时候,楚国经过十年的修养已经慢慢的缓过劲来,开始了对其外围小国的清扫,正在进行着重登霸位的准备。而越国在新王勾践的统治下,也别显着一番生机。吴越,吴楚之间的纠缠依然没有结束的迹象,历史的探照灯,依然打在了中华大地的东南一隅。

夫差是一个好功业,有野心的君主,要做出自己的一番事业,首先就要尽量挣脱阖闾的阴影。伯嚭就在这个时候走进了夫差政权的中心,被命为吴国的太宰。虽然吴国内部隐藏着权力分歧的暗流,此时吴国对外的大政方针却还是一致的:先南灭越国,再北谋中原。越国,这个吴国历来的心腹大患,如今又加上了阖闾的血债,便不可逃避的要成为夫差试刀的第一个牺牲品。夫差派人立在门口,每天夫差经过门庭时,门人便喝问:“夫差,你难道忘了勾践的杀父之仇了吗?”夫差便答道:“不敢忘!”于是夫差每日勤于治国,习于射御,厉兵秣马。

夫差二年,越王勾践看到吴国国中景象,知道两国终不免一场恶战,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下手为强。于是不顾大夫范蠡的劝告兴兵伐吴。吴王也尽发国中精兵,南下越国。两军相会于夫椒,越军大败。吴军乘胜追击,直捣越国中心。把勾践和他的五千军队围在会稽山中(今浙江绍兴一带)。越国君臣商议之下,决心纳国求降,并以大夫文种为使。

文种袒露上身,膝行来到夫差跟前再拜而说道:“大王您的臣下勾践的陪臣文种在这里恳求大王:勾践愿作大王的臣子,我们的子女为吴人做牛马,我们的宝器你们可以尽管拿去。但是请不要毁坏我们的宗庙,以让夏禹的遗裔绝祀。”夫差于心不忍,正要答应。伍子胥进言道:“当年有过氏的后羿灭夏后氏,除根未尽,二世而少康复国。如今吴国不如有过氏强大,而勾践却远强于当年的孤儿少康。大王千万不能答应啊。”于是夫差不置可否的把文种打发走了。

得知吴王没有明确的回答后,勾践感到无路可走,就想要杀了妻儿,焚了宝器,作必死的一争。文种劝道:“吴国太宰伯是个贪财好色之人,可以以财色诱之,以劝吴王。”伯嚭果然欣然接受。于是文种再次面见夫差,顿首道:“恳请大王赦免贱臣勾践之罪,接受越国的宝器。否则我们的五千甲兵将个个以一当十,作最后一拼,大王的军队也未必能讨到便宜。”

伯嚭趁机说到:“既然越人愿意臣服于我们,与其杀了他们不如让他们为我们服务。”伍子胥进言道:“如今上天把越赐给吴国,可是我们居然不接受。勾践是个有志之人,又有文种、范蠡、计倪等贤臣。将来必定祸乱吴国。”

夫差却有着自己的打算,一方面他要极力摆脱阖闾的影响,于是伍子胥越是如何说,他越是要反其道而行。另一方面他看到之前吴国并没能有效占领楚国,因此对占领和统治越国也没有绝对的把握。毕竟越国的地理环境比起楚国又要复杂得多。这样,夫差最后还是赦免了勾践,解兵而去,北上实现他的争霸中原梦想去了。勾践被暂时的允许留在越国作一些必要的国事交待,然后入臣吴国。

在去吴国之前,勾践想让范蠡来主持越国的政事,范蠡说:“领兵作战,文种比不上我;但治理国家,让百姓拥戴,我比不上文种。”勾践于是就让文种来主持国家的政事,而他带着范蠡到越国去作人质。

公元前495年,勾践同妻子,以及大夫范蠡来到吴国,拜见吴王夫差。勾践恭敬地自称“臣下”,向夫差磕头拜了两拜,说:“东海边上的卑贱之臣勾践,上愧皇天,下负后土,自不量力,侮辱了大王的兵士,侵犯了上国的边境,现在大王赦免了我的死罪,我来为大王持帚执箕,服侍大王,让我保存了性命,实在是大王的恩典,臣万分感激,勾践向大王叩头拜上。”

伍子胥劝吴王杀掉勾践,而吴王说:“我听说诛降杀服,祸及三世,我并不是钟爱越而不杀勾践,而是敬畏上天的责怪才赦免他。”而太宰伯嚭已经与子胥成为政治上的对手,也收了越国的贿赂,就对吴王说:“子胥只不过知道些眼前的小利,并不懂治国的大政。希望大王按照自己的想法,不要听小人的谗言。”夫差也就没有杀掉勾践,让他住到父亲阖闾的陵墓边,为阖闾守墓,为自己驾车养马。夫差每次出游,勾践总是拿着马鞭,恭恭敬敬地跟在后面。

三个月之后,吴王召见勾践。勾践跪伏在吴王面前,范蠡站在勾践身后。吴王起了爱才之心,就想召纳范蠡。范蠡说:“臣听说亡国之臣,不敢谈论国政,败军之将,不敢语勇。臣在越国时不忠不信,致使越王不奉大王号令,用兵与大王征战,现在得到了惩罚,我们君臣都归降了大王。蒙大王鸿恩,得君臣相保,希望能在大王出门时为大王牵马,回来时为大王打扫,就已经是我心愿了。”吴王知道无法让范蠡做自己的臣子,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在吴国时,勾践和妻子都穿着粗鄙的衣服,勾践铡草喂马,妻子打水除粪。整整三年过去了,勾践和范蠡君臣几人仍然恭恭敬敬,从来没有流露出一点怨恨的神情。一天吴王登上高台,远远望见勾践、妻子和范蠡坐在马粪旁边,但还是保持着夫妇之间、君臣之间的礼仪。吴王对太宰伯嚭说:“这个越王是一个有节操的人;范蠡也是一个有操守的贤士。他们虽然在困境里,但还是不失君臣之礼。寡人也为他们感到悲伤。”伯嚭趁机劝说吴王释放勾践。

而伍子胥则极力反对,他向吴王说:“昔日夏桀囚禁了商汤,纣王拘役了周文王,但没有杀掉,结果原来的福气变成了灾祸,反而他们都被灭国。现在大王囚禁了越王而不杀他,我希望他们能吸取夏桀和商纣的教训。”

得知伍子胥向吴王进言要杀自己,勾践就和范蠡商议对策。范蠡就献计,让勾践去问候吴王的病情,趁机尝一下吴王的粪便,来赢得吴王的欢心。

第二天,勾践就请求入宫看望吴王。在门口等候召见时,正好碰上仆役端着吴王尿粪从里面出来。勾践便要求,“请让我尝一下大王的粪便,来判断一下大王的病情。”尝完后勾践就进去向吴王问安。勾践说:“囚臣勾践向大王贺喜,大王的病到三月中旬就会痊愈。”

吴王很奇怪,“你凭什么知道我的病到那时就会好?”

勾践恭敬地回答道:“小臣曾经向医者学习过,听说粪便因循天地的征兆,凡违背时令元气的便是不治之症,而顺应了时令元气的就没有大碍。刚才我私下尝了一下大王的粪便,味道又苦又酸,正好是此时春夏的元气,所以我说大王的病在三月便会痊愈。”

到了三月,吴王的病真的好了,吴王不禁为勾践的忠心所打动。吴王决心要赦免勾践。第一步就是开始善待越国君臣。在大宴群臣时,以待贵宾的礼节来款待勾践。

由于伍子胥和勾践有着相似的亡命异国、忍辱负重的经历,对勾践君臣从来没有放松的警惕。在得知吴王的心意后几次向吴王进谏,力劝他不要放虎归山,最好是将越国君臣杀掉,斩草除根。但是,此时吴王夫差已经和子胥产生了隔阂,根本听不进伍子胥的劝告。

很快,吴王就释放勾践君臣回国。

同类推荐
  • 大明女摄政

    大明女摄政

    “知识就是力量。”一个有着超凡之力的大明,一个拥有后世智脑的穿越者。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苍茫大地,天命竟是谁属?变身百合,不喜勿入。请各位书友多推荐,多宣传。你们的支持是作者更新的动力。书友群:135968400
  • 大梁盛世

    大梁盛世

    大隋末年,天下将乱。隋炀帝杨广南征北战,穷兵黩武,一心打造他大隋千秋万世的美梦。李渊,宇文化及,王世充,窦建德,杜伏威,杨玄感,萧铣,梁师都,薛举……一个个野心勃勃的枭雄已经蓄势以待。大好山河,谁能主宰?——————————————————萧子东胯下一匹狮虎马,手中一柄金龙槊,仰天长啸:“我要打造一个万世瞩目的大梁盛世,挡我者,杀无赦!”
  • 让你有来无回,小鬼子

    让你有来无回,小鬼子

    在这部小说里,我可以向每位读者保证,每一件事,每一个故事,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如果哪位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觉故事情节和自己知道的基本雷同,那么本人感觉十分荣幸!
  • 千年卢城

    千年卢城

    小说《千年卢城》讲述一千二百年前渤海人的聪明智慧和勤劳勇敢,繁育了发达的民族经济和灿烂的渤海文化,促进了东北边陲的进一步开发,丰富了中国大统一的历史涵量。创造了“海东盛国”的辉煌。据《新唐书?渤海传》记载:“俗所贵者,曰太白山之菟,栅城之豉,扶余之鹿,……,率宾之马,显州之布,……,卢城之稻,……。”其中:最著名的历史性大米品牌、贡品“卢城之稻”,证明渤海人是把水稻种植在北纬42度水稻黄金种植地带第一人。据学者考证,日本的越光米、韩国的釜山稻其母本竭来自于“卢城之稻”。“卢城”乃安图石门一带。
  • 华夏创世纪

    华夏创世纪

    《华夏创世纪》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创世纪的宏伟史诗。她形象而具体的演绎了中华民族近万年文明发生和承传关系,将伏羲文化推上华夏创世纪的高度,将史前五千年乃至上万年的原始社会,特别是将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华夏部落融合、华夏民族形成、远古社会百象等全景式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了,将伏羲、燧人氏、有巢氏三皇、炎黄少昊等五帝,以及女娲娘娘等历史或神话传说人物跃然纸上。其厚重的历史题材、浩繁的内容,堪称史前华夏文明的百科全书,宏观反映了古老、悠久华夏民族渊源流传的根基文化,揭示了中华民族文明的诸多渊源。
热门推荐
  • 时光深处勿忘我

    时光深处勿忘我

    原本母亲是她一切的动力,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打破了这一切,她一直在为母亲的死耿耿于怀,她开始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以泪洗面度过一整天……她带她离开那些昏暗的日子,给她温暖;他用他的小心思维护她,给她幸福。她曾经也以为,幸福可以很简单,就像现在这样……突如的变故,她的背叛他的隐瞒,再次把她推向万丈深渊。三年,时光的深处,洛希,请不要忘记我……
  • 傀儡之主

    傀儡之主

    主角穿越后,偶得一神秘戒指,获得傀儡术传承,从此走上无敌之路。
  • 高冷男神强势爱:傲娇女友别想逃

    高冷男神强势爱:傲娇女友别想逃

    她小时候,因为爸爸公司出事,不得不将她‘寄放’在他好友家中。从此,她的生命里多了一个他。“唐栖,我告诉你,你不准再来插手我的工作”,她和他在一起之后,他什么都要管,终于在某一天,她终于受不了了,向当事人控诉。而当事人只是一脸的无辜的看着她,淡定从容的说:“你是我的。”而她彻底愣住了…………
  • 极品保镖俏佳人

    极品保镖俏佳人

    八年前他被人杀死,八年后他成为了一个杀手回归都市,他要完成一个前所未有的任务。可他要以保镖的身份,保护自己所谓的未婚妻——可这未婚妻却是境外秘密组织中人,怎么办,是杀掉还是保护,这可真是个难做的决定。
  • 一吻成婚,首席老公宠上天

    一吻成婚,首席老公宠上天

    四年前,她还是一个小龙套,怀孕着逃离了大总裁的身边。四年后她成为耀眼夺目的影后,他仍还是上流圈的香饽饽。某日街头大总裁看到影后身后的奶娃睁着大眼睛喊她妈咪,总裁大人怒了,咬牙切齿问,“安若晴这个孩子是谁的?”“当然是比你厉害的男人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千千念

    千千念

    儿时的青梅竹马,现世的人生轮回。作为和亲公主,千云墨必须嫁,作为边塞一族的王子石秦必须取娶。欧阳千水必须放弃一切婚约。皇上,你太过分了。不过,如若你是我一生挚爱,我愿意抛下所有,跟你到西域。你的失落未尽,我们情愿未了,我还会继续等你的下一世。
  • 超神收藏家

    超神收藏家

    对于拥有时空戒的张子凡来说,所谓的神,也只不过是稀松平常的收藏品而已!吕布的方天画戟,孙悟空的金箍棒,盘古的开天斧——宝贝多的没处放;景阳冈吊睛白额猛虎,广寒宫可爱小玉兔,太阳宫三足金乌——宠物太多照顾不过来;美艳女鬼聂小倩,千年蛇妖白素贞,呆萌清纯七仙女——女友太多不知道晚上在哪儿过夜。包拯手下当过兵,吕洞宾身边学过剑,菩提老祖传我筋斗云,伏羲教我画八卦,跟孙悟空一起闹天宫,陪女娲一起捏泥人……神收藏家张子凡的成长历程,从获得时空戒开始!
  • 锦堂归燕

    锦堂归燕

    身为丞相嫡女,襁褓中就被换到市井苦苦求生。好容易认主归宗,却陷入绵绵不绝的内宅争斗中。她想和睦姊妹,孝顺长辈,好好的过自己的小日子,可极品们一个个都不想让她如愿!所以她认清现实!想要过得好,宅斗谋划少不了!斗白莲,虐绿茶,一手烂牌也能玩逆天。只是——“那个奸臣,别以为收买了我的胃,我就会承包你!”厉害了我的王爷,您这么打的过番邦,害的了忠良,还下得了厨房,家里人知道吗?
  • 七十二神器

    七十二神器

    上古神魔大战遗留下七十二件神器,万年之后异世界侵略七十二件神器纷纷出世两个不同文明的世界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 如是我闻还酹江月

    如是我闻还酹江月

    以第一人称高度写实描述了90后的成长和爱情,摆脱男一女一男二女二的窠臼,如郭敬明般清新婉约的语言,似韩寒样以一个学生的角度反思当下。数十个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主要人物,与他们的故事共同组成了这篇具备史诗风格的青春文学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