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5000000085

第85章 元稹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幼年家贫,苦读诗书,9岁能文。元和元年进士。有《元氏长庆集》传世。

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

问:皇帝若曰:朕观古之王者,受命君人,兢兢业业,承天顺地,靡不思贤能以济其理,求谠直以闻其过。故禹拜昌言而嘉猷罔伏,汉征极谏而文学稍进。匡时济俗,罔不率繇。厥后相循,有名无实。而又设以科条,增求茂异。舍斥己之至论,进无用之虚文,指切著明,罕称于代。兹朕所以叹息郁悼,思索其真;是用发恳恻之诚,咨体用之要,庶乎言之可行,行之不倦,上获其益,下输其情,君臣之间,欢然泪与。子大夫得不勉思朕言而茂明之?我国家光宅四海,年将二百,十圣弘化,万邦怀仁;三王之礼靡不讲,六代之乐罔不举;浸泽于下,升中于天,周汉以还,莫斯为盛。自祸阶漏坏,兵宿中原,生人困竭,耗其大半;农战非古,衣食罕储。念兹疲氓,未遂富庶。督耕值之业,而人无恋本之心;峻榷酤之科,而下有重敛之困。举何方而可以复其盛?用何道而可以济其艰?既往之失,何者直惩?将来之虞,何者当戒?昔主父惩患于晁错而用推恩,夷吾致霸于齐桓而行寓令。精求古人之意,启迪来哲之怀。眷兹洽闻,固所详究。又,执契之道,垂衣不言。委之于下,则人用其私;专之于上,则下无其效。汉元优游于儒学,盛业竟衰;光武责课于公卿,峻政非美。二途取舍,未获所从。予心浩然,益所疑惑。子大夫孰究其旨,属之于篇;兴自朕躬,无悼后害!

对:臣方病近古之策不行,而陛下幸及之,是天下人人之福也,微臣其敢忍意而不言乎?且臣闻之,古者以言赋纳,岂虚美哉?盖用之也。是以益赞禹而班师,说复王而作命,斯皆用言之大略也。洎汉文帝羞不若尧舜,始以策求士,乃天下郡国有贤良之贡入焉,塞诏者晁错而已。至武帝,然后董仲舒出,然而卒不能选用条对,施之天下。夫用其策不弃其人,以其利于时也;得其人而弃其策,又何为乎?若此,则徒设试言之科,而不得用言之实矣。降及魏晋,朝成而暮败之不暇,又恶足言其策哉!我唐列圣君临,策天下之士者多矣。异时莫不光扬其名声,宠绥其爵禄;然而曾不闻天下之人曰:“某日天子降某问,得某士,行某策,济某功。”抑不知直言之诏屡下,而直言之士不出耶!亦不知直言之士屡出,而直言之策不用耶。

今陛下肇临海内,务切黎元,求斥己之至言,责著明之确论,实命说代言之盛意也,微臣何足以承之。然臣所以上愚《对》,皆以指病陈术而为典要,不以举凡体论而饰文词。事苟便人,虽繁必献;言苟诣理,虽鄙必书。固不足以副陛下恳恻之诚,庶可尽微臣体用之目耳。伏愿陛下以臣此策委之有司;苟或可观,施之天下。使天下之人曰:“惜哉汉文,虽以策求士,迨我明天子,然后能以策济人。”则臣始终之愿毕矣。如或言不适用,策不便时,则臣有瞽圣欺天之罪,将置于典刑,陛下固不得而宥之矣,亦臣之所甘心焉。

臣伏读圣策,乃见陛下悼礼乐之釿微,恤黎人之重困,责复盛济艰之术,酌推恩寓令之宜。斯皆当今之急病也,微臣敢不别白而书之。昔我高祖武皇帝拨去乱政,我太宗文皇帝鞬橐干戈,被之以仁风,润之以膏露。戢天下之役而天下之人安,省天下之刑而天下之人寿,通天下之志而天下之气和,总天下之贤而天下之众理。理,故敬让之节著;和,故欢爱之化行。是以革三王之所因,兼六代之尽美。称至德者,举文皇以代尧舜,岂异事哉!有诚信以将之也。明皇帝即位,实号中兴。方其任姚、宋而右贤能也,虽禹汤文武之俗不能举焉。四十年间,刑罚不试,人用滋植,四海大和。于是奉升中告禅之仪,则封泰山而秩嵩华;念岁巡时迈之典,则去咸镐而朝洛阳。礼既毕行,物亦随耗。天宝之后,徭戍作兴,气盛而微,理固然也。曩时之乳哺而有之者,一朝为兵歼之。兵兴以来,至今为梗。兵兴则户减,户减则地荒,地荒则赋重,赋重则人贫,人贫则逋役逃征之罪多,而权宜之法用矣。

今陛下躬亲本务,首问群儒,念礼乐之不兴,叹升平之未复,斯诚天下之人将绝复完之日也,微臣何幸而对扬之。微臣以为,将欲兴礼乐,在先富黎人;将欲富黎人,在先息兵革。息兵革之术,臣请略言之。夫古所谓销兵革者,非谓幅裂其旗章,销铄其锋刃而已也。盖诚信著于上,则忠孝行于下;敬让立于内,则夷狄和于外。夷狄和则边鄙之兵息,敬让立则争夺之患销,争夺之患销则和顺之心作,和顺之心作而礼乐之道兴矣。此先王修政辑兵,兴礼乐,富黎人之大略也。陛下必欲责臣以详究之术,臣又请指事以明之。夫食力之不克,虽神农设教,天下不能无馁殍之人矣。是以古之不农而食者,四而已矣。吏有断狱之明则食之,军有临敌之勇则食之,工有便人之巧则食之,商有通物之利则食之。是四者,率皆明者、勇者、巧者、智者之事也。百天下之人,无一二焉。苟不能于此者,不农则不得食,不织则不得衣。人之情,衣食迫于中则作业兴于外。是以游食者恒寡,而务本者恒多。岂强之哉?彼易图而此难及也。今之事则不然。吏理无考课之明,卒伍废筒稽之实,百货极淫巧之工,列肆尽兼之贾。加以依浮图者无法华绝俗之贞,而有抗逃役刑之庞;假戎服者无超乘挽强之勇,而有横击诟吏之骄。是以十天下之人,九为游食,蠢朴愚谨不能自迁者,而后依于农。此又非他,彼逸而易安,此劳而难处也。以惰游之户藏富,而耕桑之赋愈重,曩时之十室共耕而有不给者,今且聚之于一夫矣。虽有慈惠之长、仁隐之吏尚不能存,若惨断击搏之,则将转移于沟壑矣。今之课吏者,以赋敛无通负为上。以臣观之,足陛下之赋者,诚所以害陛下之人耳。若然,则农桑之赋既如彼,惰游之众又如此。耕桑之赋重则恋本之心薄,惰游之户众则富庶之道废。此必然之理也。今陛下诚能明考课之法,减冗食之徒,绝雕虫不急之功,罢商贾兼并之业,洁浮图之行,峻简稽之书,薄农桑之徭,兴耕战之术,则惰游之户尽归,而恋本之心固矣。恋本之心固,则富庶之教兴矣,而贞观、开元之盛复矣。若此,则既往之失由前,将来之虞由后,在陛下悠久戒之慎之而已。至于主父偃乘七国并吞之后,将分裂而矫推恩,管夷吾当诸侯争夺之时,先诈力而行寓令,皆一时之权术也,岂可谓明白四达,与日月齐明于圣明哉!臣虽贱庸,尚不敢陈王道于帝皇之日,况权术乎?此臣之所甚羞也,故不及详究言之。

臣伏读圣策,又见陛下以为执契则群下用情,躬亲则庶官无党;以汉元尚儒学而衰盛业,谓光武课吏职而昧通方。以臣思之,皆不然也。夫委之于下而用其情,盖考绩之科废,而清浊之流滥也。尚儒术而衰盛来,盖章句之学兴,而经纬之文丧也。课吏职而昧通方,盖苛察之法行,而会计之期速也。臣请条列而言之。夫神农之斫耒耜教耕耨,所以垦良田而殖嘉谷也。然而不能遏稂莠之滋焉。其所以遏之者,芟夷钱鎛之而已。唐尧之避朝廷宅日揆,亦所以植禹舜而种皋陶也。又不能遏共工,欢兜之逆焉。其所以遏之者,放弃殛诛之而已。神农不以稂莠滋而废耒耜之用,故能存用器之方。唐尧不以四罪进而夺舜禹之任,故能终任贤之道。若此,则陛下之所任顾何如耳,岂可谓任之必不可哉?至于考绩之科废,章句之学兴,经纬之道丧,会计之期速,皆当今之极弊也。幸陛下反汉元、光武之事,臣遽数以终之。今国家之所谓兴儒术者,岂不有通经文字之科乎?其所谓通经者,又不过于覆射数字;明义者,才至于辨析章条。是以中第者岁盈百数,而通经之士蔑然。以是为通经,通经固若是乎?至于工文自试者,则不过于雕词镂句之才,搜摘绝离之学。苟或出于此者,则公卿可坐致,郎署可俯求。崇树风声,不由殿最。连科者进速,累捷者位高,拱嘿因循者为清流,行法莅官者为俗吏。以是为儒术。儒术又若是乎哉!其所谓课吏职者,岂不以朝廷有迁次进拔之用乎?臣窃观今之备朝选而不由文字者,百无一二焉。夫施众网而加一禽,尚不能得,况张一目以罗万品,而望其飞者、走者、大者、小者、小者尽出其间,其可得乎哉?以此察群吏,群吏又可察乎?苟或不可察,又可任之而绝其私乎哉?此所以陛下将执契而叹用情,念垂衣而惧不理,盖臣所谓课察之道不明也。

陛下诚能使礼部以两科求士,凡自唐礼、《六典》、律令及国家制度之书者用。至于九经、历代史,能专其一者,悉得谓之学士。以环贯大义而与道合符者,为上第,口习文理者次之。其诗赋判论,以文自试者,皆得谓之文士。以经纬今古、理中是非者为上第,藻绩雅丽者次之。凡自布衣达于未在朝省者,悉得以两科求士,礼部第其高下,归之吏部而宠秩之。若此,则儒术之道兴,而经纬之文盛矣。吏部罢书判身言之选,设四式以任人。一曰校能之式,每岁以朝右崇重者一人,与礼部郎校天下群吏之理,最在第一至第三者,校定日据其功状而登进之;牧宰字人之官藉之为理者,则上赏行焉。若此,则迁次之道明,而迟速之分定矣。二曰记功之式,每岁群吏之理,最在第四者,藉而书之满岁,吏部会集而授署之。若此者,殿最之道存,而清浊之流异矣。三曰任贤之式,每岁内自仆射至于群有司之正长,外至于廉问、节制者,各举备朝选者一人;外至牧守,内至于百执事之立于朝者,各举吏郡县者一人。因其所举而授任之,辨其考绩而赏罚之。不举贤为不察,举不贤为不精,不精与不察之罪同。若此,保任之法行,而贤不肖之位殊矣。四曰叙常之式,其有业不通于学,才不应于文,政不登于最,行不知于人,则限以停年课资之格,而役任之。若此,则叙用之典恒,而尽寸之才无所弃矣。两科立则群材遂,四式行则庶官当。陛下乃执左契以御之,总枢极以正之,委庶官如心目之运支体,岂支体运而无效于心目乎?察群材如明镜之形美恶,岂美恶形而逃隐于明镜乎?然后陛下辟四门,使可言之路通;明四目,以天下之目视。达四聪,以天下之耳听。不私其心,以百姓心为心。端拱岩廓,高居宸极。以冕旒自蔽而秋毫必察,以黄隹纩塞耳而声必闻。则彼汉元章句之儒,光武督责之术,又乌足为陛下言之哉?

且臣闻之:圣人在上,民不夭札。若臣者,生未及壮,戴陛下为君,仁寿欢康,未始有极,何忽自苦,堕肝胆而言天下之事乎?臣以为国家兵兴以来,天下之人,惨怛悲愁,五十年矣。自陛下即位之后,戴白之老,莫不泣血而话开元之政。臣恐此辈不及见陛下功成理定之化,而先饮恨于穷泉。此臣之所汲汲于心者,陛下能不怜其意乎?谨对。

同类推荐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曾国藩家书)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曾国藩家书)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一位中统特工的回忆

    一位中统特工的回忆

    《一位中统特工的回忆》以第一手资料和当事人的亲身经历,纪录了鲜为人知的中统内幕和作者惊险曲折的潜逃故事,及其所知道的政治内幕,所了解的民国要人及所接触过的民间秘密社会和黑道青帮等等,是国民党中统最高级别官员在世的回忆录,内容丰富,文笔生动,读者可籍此书了解国民党统治的黑暗、腐败,同时也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宝贵资料。
  • 愿你被世界幸福相待(天下美文幸福卷)

    愿你被世界幸福相待(天下美文幸福卷)

    本书以幸福为主线,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关于幸福的美妙画卷。篇篇美文挖掘世界中常被忽视的美好,使身处逆境中的人们,学会如何生存,如何陶冶自我的幸福情操。人生多磨难,学会幸福,这也是一门人生的必修课程。很多人抱怨不幸福,其实幸福无处不在,但愿这些文章,可以让你对这世界永存美好情怀。
  •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

    生命的真理是——单纯。 生命原本是单纯的,应该是单纯的。作为自然之子,生命的需要原是简单的,无非是与自然和谐相处,健康,安全,以及爱情、亲情等自然情感的满足。复杂,是对生命的真理的背离。人间的各种争斗,人生的诸多烦恼,都因这个背离而起。
  • 陈望道全集(第一卷)

    陈望道全集(第一卷)

    本书系“浙江文献集成”丛书之一。陈望道,中国当代语文学家和教育家。毕生从事文化教育和语文研究工作,是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提出了“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大分界的理论,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科学的修辞学体系,开拓了修辞研究的新境界。
热门推荐
  • 英雄联盟之一路有你

    英雄联盟之一路有你

    “当夜幕再度降临之时,瓦罗兰必将再度沉沦。”当世界毁灭之时,英雄,将为谁而战!一路有你,我不再孤独……
  • 陈第年谱

    陈第年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动漫我为王

    重生之动漫我为王

    郭子明重生了,带着前世无数的经典动漫,在这个与地球相似有不同的时空,成为动漫之王!
  • 八族首领:高冷创世神

    八族首领:高冷创世神

    创世神化身为人,偶遇天赋极高的几个少年/少女,他们成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知己,她对他们没有任何隐瞒之事,唯一隐瞒的是她的身份,可,却被他们一一揭穿。在一次京都正乱之时,她去京都献计,不料,被误认为冷安公主。她在人族遭一个小小的公主陷害,遭人鱼族的一个人鱼辱骂,遭矮人族唾弃,遭亡灵族皇家学院的一个高材生嫉妒。呵呵,吾几千年没去除神族和魔族之外的种族,汝倒是越来越嚣张了啊。到最后,万年之前的仇人奇迹复活,来找她报仇,创世神身份暴露,她该如何应付?
  • 拽校花遇上温柔校草

    拽校花遇上温柔校草

    当一个酷酷的女生遇上了一个温柔体贴的男生,他们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当女生无意间听到的一个消息,让他们陷入误会之中,他们又将何去何从?温柔的男生又该怎样霸道的挽回属于自己的爱情?
  • 那一瞬间!不该遇见

    那一瞬间!不该遇见

    是该告诉她我是谁了。哥。何棋原谅我啦。默路。你该.....
  • 落叶怎能不知秋的深(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落叶怎能不知秋的深(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成大事必具的10种性格

    成大事必具的10种性格

    十大成功性格,挖掘你性格中的优势,改造你性格中的缺陷,教你成功。究竟什么样的性格才能有助于我们成大事呢?本书运用了大量生动而真实的事例,将有助于我们成大事的性格分为十类。分析这些性格与成大事的关系,目的在于帮助想有一番作为的朋友强化自己性格中有力的部分,弥补自己性格中的缺陷和不足。
  • 苍芒大帝

    苍芒大帝

    至尊体魄的少年却是废材?天道变了,他成了被遗弃的至尊!少年本想在家族的庇护下安稳的度过余生,可事与愿违,在面对族人讥讽践踏,旁人白眼嘲笑,硬是扣上莫名的黑锅,将他一次次推上风口浪尖,以命抵命!面对天命的不公,厄运的桎梏,他又该何去何从,踏上强者之路?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 毕业第一年

    毕业第一年

    你是否也曾和我一样,也曾渺茫地穿梭在各大招聘场;你是否也曾和我一样,曾是职场小白,从学校里的懵懵懂懂到社会上的头破血流;你是否也和我一样,肤不白貌不美还没人爱。你是否也曾和我一样,过着九九六的生活,每天挤着公交车上班下班。刚毕业一年的我,比去年这会儿相比,唯一的收货就是身上那几斤肉,你们呢?这一年过的还好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