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1500000011

第11章 寻找华沙的1944年

波兰人是一个历经苦难的民族,也是一个英勇不屈的民族,他们在历史上用自己的血和泪谱写了一首又一首与命运抗争的“英雄交响曲”,1944年的华沙就是它最重要的一章。这一年8月1日到10月2日,在苏联红军已打到华沙城下的时候,几万名国家军士兵在数十万华沙居民的支持下举行了解放华沙的武装起义。他们向守城的德军展开了进攻,一度夺取了五个城区中的五个。恼羞成怒的德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起义者全力反扑。由于力量对比悬殊,起义持者奋战了63天。两万多名起义者战死,五千多人失踪,十八万多华沙市民丧生,十六万多人被驱赶到集中营,华沙城的85%建筑被夷为平地,三十五万多人无家可归。这些数字在波兰人的历上写下了最惨烈的一页。于是,走在华沙的大街小巷的时候,我仔细阅读有关这次起义的文字、雕像、纪念碑,还有为逝者而燃的长明火。它们就是这首乐曲的音符,它们发出的不同旋律让人心酸,让人血热。

迟到的纪念碑

华沙给我留给深刻印象的东西有很多,其中,位于克拉辛斯基公园东侧的华沙起义纪念碑。不过,这个纪念碑可不是单一的雕塑或几何体,而是由三个黑灰色的人物群雕和排列成丁字形的二十来根天蓝色方立柱组成的。在台阶上的两个群雕展现的是起义者拿着武器弓身向前冲锋,人物群雕斜负着巨大水泥块,使人感到他们若不向前冲锋就会被压死。台阶下的群雕描述的似乎是起义失败的一幕:一名战士从下水道里爬上来,另一名战士搀扶关怀抱婴儿的妇女,在他们的背后站立着一个面色悲伤的神父。方形立柱除了两头的四根之外,其余的顶端用长方体相连。每根立柱的上端有代表1944年华沙起义的“战斗波兰之锚”和象征着公正的天秤浮雕,下端四面则刻有阵亡的起义者之名。人物雕塑前有许多鲜花和燃烧着的蜡烛,它们表达着后人对起义者的敬仰和怀念。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1944年华沙起义纪念碑是1989年8月修建的,当时波兰社会正在发生着急剧的社会变革。在此前的45年中,1944年华沙起义不仅不被官方纪念,而且起义的参与者悲剧性的命运以另外的方式延续着。华沙起义失败后,国家军于1945年1月宣布解散。在社会主义时期的波兰,为了将这次起义从民众的记忆中抹去,官方宣传将起义者说成是德国人的同谋者,许多人因参与起义或是国家军的成员而被安全部门逮捕和被判入狱,禁止举行周年纪念活动,更不允许为这次起义立碑。1956年非斯大林化以后,波兰政府虽然不再直接镇压这次起义的参与者,但是,历史教科书、小说和电影中仍然不能涉及这次起义。

为什么会这样?原来这与二战期间复杂的国际关系和波兰国内政治关系造成的。1939年9月华沙失陷之后,波兰总统和总理流亡到巴黎并组建了流亡政府。巴黎沦陷后,这个流亡政府到了伦敦。波兰流亡政府与法国和英国关系最为密切,在后者的帮助下还建立了一支武装与英军一同战斗。在国内抵抗方面,流亡政府1939年11月在华沙组建了一支地下武装,名叫“武装斗争联盟”,1942年2月又将它改组为波兰国家军。也就是说,国家军是依靠英国的波兰流亡政府的国内抵抗力量。然而,波兰流亡政府与苏联的关系受英国与苏联,德国与苏联关系的制约。直到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它们才决定先搁置分界和领土等方面的分歧,恢复了波苏两国的外交关系。但到1943年,由于多方面原因,苏联宣布与波兰流亡政府断交,开始加大对波兰共产党的支持的力度。1944年7月,波兰共产党人在华沙秘密地建立具有临时政府性的民族解放委员会。这时,波兰实际上有两个政府和两股抵抗力量,它们以及其背后的英国和苏联为争夺战后对波兰的操控权而展开较量。这年7月底,波兰共产党的军队同苏联红军一道攻到了华沙城下。华沙起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国家军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取得国家政权并以波兰主人的身份迎接苏联红军。它在军事上是反对德国法西斯,但在政治上则是要对抗苏联和波兰共产党政权。因此,联红军采取坐山观虎斗的做法,不许美国的飞机利用苏占区的机场给华沙起义者空投军需物质。于是,在战后成为苏联卫星国的波兰,为了证明苏联当时行为的正确性,就必须妖魔化1944年华沙起义及其参与者,比如,说国家军起义的目的是为了流亡政府夺得政权,保护的流亡政府和有产者的利益等等。

2004年建造的华沙起义博物馆

华沙有不少博物馆,如国家博物馆、军事博物馆、肖邦博物馆、居里夫人博物馆、剧院博物馆等等,但是,我最感兴性趣的还是1944年起义博物馆。它没有其他一些博物馆那样气派、奢华,外表望去,只是一幢低层楼房。在一个不算小的院子里边,有一面很高很长的大理石墙,上刻有许多起义牺牲者的名字。这座博物馆最特别之处还是它里面的部展,冷色的灯光,凝重的气氛,声光电的展览技术,超现实主义的布展方式,再加上那些浴血而存的老照片和各种实物,参观的人们仿佛置身于那血与火的战争年代,感受着战斗的惨烈,起义者的英勇和法西斯的残暴。展览的内容实际包含了整个二战期间的波兰,但重点仍在华沙起义的始末上面。这个展览馆的意义不只是生动了再现了1944年华沙起义的情景,更在于消除了过去笼罩在这次起义和起义者头上的种种谎言。

将颠倒的历史再颠倒过来,是与波兰的社会转型和波苏关系的变化相适应的。1983年,波兰就成立了一个筹建1944年华沙起义博物馆的机构,但修建工作迟迟没有开始。苏东剧变使波兰的政治结构和波苏关系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筹建博物馆之事才真正提到日程上来。为了全景地展现华沙起义的情景,发起者们深入研究它的历史,广泛搜集从起义者使用过的武器到他们的情书等文物。在加入了北约和欧盟之后,波兰完成了回归欧洲的进程,这为观察和评价华沙起义搭建了新的平台。2004年7月底8月初,波兰举行了为期三天的华沙起义60周年纪念活动。7月30日,作为一项重要的纪念活动,华沙起义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在揭幕仪式上,波兰总理为参加过起义的老兵佩戴荣誉勋章。受勋者都垂垂老矣,但是,他们仍用举起军刀的肢体语言来表达深藏了半个世纪的难以表达的情感。8月1日,纪念活动达到了高潮,出席的不仅有波兰总统,还德国总统施罗德、美国国务卿鲍威尔以及英国、法国的高官。但令人奇怪的是,俄罗斯的领导人却不见踪影。敢于“纪念失败”的德国再一次显示了回归欧洲的勇气,而不敢“纪念胜利”的俄罗斯则离欧洲越来越远。

画册中的永恒

除了纪念碑和博物馆之外,波兰还出版了一些有关1944年华沙起义的书。华沙犹太人街区殉难者纪念碑旁,有一个犹太人摆的书摊,专卖波兰特别是波兰的犹太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境遇方面的书刊和画册。我卖了一本2008年出版的英波双语画册《华沙起义》。这本95页厚的画册中共汇集了186幅照片,其中,黑白的171幅,彩色的15幅。前者是珍贵的历史文献,因此它们是当时一幕幕的定格。作者塞尔韦斯特·布劳恩(1909—1996)从德军轰炸华沙的第一天起,就用自己手中的相机如实地记载这个城市所发生的一切。在1944年起义期间,布劳恩作为一名战地记者,更是每天拿着一架莱卡相机跑在大街小巷,重点拍摄起义者的英勇战斗,民众蒙受的巨大牺牲和城市遭受的严重毁坏。在这些照片中,有各式各样的街垒,有正在激战的起义者,有一排排的阵亡战士,有狂轰滥炸的德国飞机,有浓烟滚滚的高楼,有一片又一片的废墟。看到这些照片,你仿佛也随着作者穿梭在枪林弹雨之中,用一种特殊武器同民族和国家的敌人进行殊死搏斗。后者是照的是1944年华沙起义纪念碑、雕塑、遗址或遗迹等等,是现代作品。通过这些照片,我才知道,上面提到了纪念碑和博物馆不过纪念华沙起义的载体之一,而不是全部。比如,紧挨着议会大厦有一座为国家军而建造的“L”形的白色纪念碑,埋葬许多国家军的军人公墓,15米高的“战斗波兰之锚”,老城区里500名起义者和居民遇难遗址等等。

1944年华沙起义虽然短暂,可它的起因却是既简单又复杂,结局既悲壮又凄惨,而影响更为深远。这次起义以及后来对它评价的演变又如同一面镜子,既映射出欧洲的大政治和波兰的小政治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复杂性,也从一个独特视角揭示了波兰社会发展的曲折性。

同类推荐
  • 邓小平的二十四次谈话

    邓小平的二十四次谈话

    这里辑录的是1975年1月至1976年1月邓小平同胡乔木以及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负责人进行的谈话,共二十四次。其中十五次是邓小平与胡乔木单独谈话。这二十四次谈话,具体地记录了邓小平在1975年整顿中亲自组建国务院政治研究室,并直接领导它同“四人帮”进行斗争,推动各方面整顿的历程。
  • 为联合国发言

    为联合国发言

    本书将由对新闻发言人的角色和其工作的界定开始,围绕联合国发言人在纽约总部的典型工作、战争时期的业余活动,陪同秘书长出访,联合国和欧盟的联合发言人、战区的信息市场、新闻发布会、与记者的关系等许多层面一一展开。
  • 中国国力报告(2013-2014)

    中国国力报告(2013-2014)

    本书设有宏观大势、国家治理、区域发展、产业经济四个部分,具体内容包括:透过“克强指数”看中国经济、从白皮书看中国司法改革的未来改革路线图、中国区域经济体发展报告等。
  • 像铁人一样工作

    像铁人一样工作

    铁人追求完美、苛求细节。用最高、最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他拥有最优秀的品质和素质,他热情、踏实、自律;他精业、乐业、敬业:他忠诚、知恩图报,是当代员工的典范。铁人精神。是大庆精神典型化的体现和人格化的浓缩,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具有不朽的价值和永恒的魅力。铁人精神推动了石油大会战走向胜利。推动了中国石油的发展。同样。伟大的企业必然要有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精神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全体人员活力的集中体现,是激发员工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通过它,在企业内部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使每个人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激发起高昂的士气,提高工作激情。
  • 人民史观论

    人民史观论

    人民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完善和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一切先进的生产力和先进文化都要靠人民去发展。《人民史观论》是从历史篇及现实篇等三方面论述了人的发展的历史过程。
热门推荐
  • 我的吸血鬼法医:人皮面具

    我的吸血鬼法医:人皮面具

    李楠兮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一个小小的镇派出所警员,会被省里的刑侦大队看上。更重要的是,为什么尸检的法医,是个吸血鬼?还有,每次现场的面部皮肤怎么都会不见?而过几天,局子门口竟然出现一张人皮面具?!
  • 罗田威

    罗田威

    无穿越、异能、玄幻、仙侠、……纯靠实力走上巅峰。
  • 中国春秋史说

    中国春秋史说

    一部以《左传》、《吴越春秋》为主要内容,描述春秋时期郑、楚、齐、宋、晋、吴、越等主要诸侯国争霸的原始资料历史小说。(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重生之我不要你了

    重生之我不要你了

    别人家的女主重生是干什么的?建势力报家仇再找个痴情汉子幸福一辈子。要不然就重整家国建立和谐社会,到最后还是要找一个痴情汉子幸福一辈子。再不然至少也要来一个虐渣男虐白莲花虐小三然后一个人潇洒自由一辈子。到了韩苏这里,她不需要建势力,也无家仇可报;更没有重整家国建立和谐社会的远大志向;渣男白莲花小三这些虽然有,但她也没有虐人家的兴趣。说到最后,只剩下安安稳稳过自己的小日子了。事实真会这样吗?如果相信了你就太天真了!
  • 流光刃影

    流光刃影

    是游戏?不,真实的世界!只要你的欲望够强烈,强烈到超越生死的界限的话,就过来吧!弥漫着死亡气息的欲望之地,是否还能坚持以往的信念?当时空之门出现在的面前,他的选择......或许天堂与地狱,只在————一念之间!!!
  • 妖孽霸爱废材逆天千金三小姐

    妖孽霸爱废材逆天千金三小姐

    穆凌萧在前世21世纪金牌杀手被母亲嫁给不认识的男人曜泽流,穆凌萧想逃婚却被拦截意外发现曜泽流和玉迭私情被杀害穿越以武为尊的世界与爱人苏泽一起经历了艰难险阻成为强者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 美漫世界的太阳神

    美漫世界的太阳神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不...能力越大,权利越大。握于手中的能力,权利...是让众生臣服于你,或是利用这种力量来维护众生。人人生而不等?不对,人人生而不平等。有着毁天灭地的力量,轻易将地球打穿,顷刻之间就可以将人类从世间抹去的你,是选择俯瞰于天际,高于众生,亦是行走于地上,维护众生?
  • 少爷,玩心么

    少爷,玩心么

    从相识相知到相爱他们经历了太多,好不容易能在一起,可他却一步步逼她到走投无路,她最终选择离开,最后她为了报仇再次接近他,他们又会发生怎么样的虐恋呢
  • 月与叶的奏鸣

    月与叶的奏鸣

    他因为工作一天没吃饭……“吃饭吗”“吃”他因为军事一夜没睡觉……“睡觉吗”“睡”他因为她的事情心疼半天……“还疼吗”“疼”他因为家里要他联姻……“这个怎么样”……“我只娶你”
  • 霸少的亿万小甜妻

    霸少的亿万小甜妻

    “契约在这,现在,你是我的女人。”他邪笑如魅。那一夜她无意救他,他花亿万将她买来宠溺无边。“为什么买下我。”“报答妳。”见鬼,有人报恩用这种方式吗?“你是逃不开的,只要我想得到你的话!”橘黄灯光下,他眸光迷离灼热,如红酒醉人:“童童,我想要你…”